标记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7716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标记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记工具,诸如色彩笔、毡料尖笔、纤维尖笔、圆珠笔、钢 笔、油漆笔、荧光笔、马克笔、白板笔、画笔、用于修指甲的指甲马克笔和标记 笔等其它类型的记录工具,尤其是可更换装在具有吸附能力的含墨装置的标记工 具上的储墨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具有含墨装置的标记工具中主要组件含墨装置是带有间隙并具有 较强吸附能力的特点,比如含墨装置可釆用纤维材料或毡材料或类似物或海棉等制 成,将标记墨液吸附并储存在含墨装置中,以向标记笔尖提供标记墨液,虽然形式 复杂多变,品种齐全,但都存在以下几个共同的缺点1、存放墨液的量太少,更 换新笔的频率很高。2、因标记工具本身结构所至,如果加注标记墨液的量超过标 记工具自身承受的容量时,则该笔非常容易泄漏墨水,因此其抗漏性能很差,所以 现有标记工具中标记墨液的容量是属于低容量的结构。3、当受温度和/或大气压发 生变化时,受膨胀或受压力的空气对标记墨液产生压力而造成标记工具出现渗漏墨 液现象。4、当标记工具存放的时间稍长时,储墨腔中的标记墨液会自然风干减少, 縮短了书写时间,甚至无法书写。5、当标记工具在出厂使用前,如果存放时间稍长, 标记笔尖很容易被风干而堵塞,造成标记工具中装有标记墨液,而标记笔尖却无法 书写。6、尤其是普及型的一种一次性使用的标记工具,往往是因标记墨液的快速 用完而整个标记工具还很新时就不得不被抛弃,因而整个标记工具的利用率很低, 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关于在含墨装置外设置储墨器的标记工具,当含墨装置中的标记墨液用完或将 用剩不多时,推动储墨器,采用开通装置开通储墨器中的标记墨液向标记笔尖提供, 从而延长了书写时间,但是,当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推动储墨器,很容易使标记工 具出现滴漏墨液现象。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出一种有效地防止和避 免了出现滴漏墨液现象的标记工具。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全封闭结构而装有标记墨液的储墨器 的标记工具,它即使长时间地存放,标记墨液也不易减少,延长了书写时间。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全封闭结构而装有标记墨液的储墨器 的标记工具,提高了标记工具的墨液容量,大大地延长了书写时间。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装置,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在无意中或 小孩玩耍时被轻易开通储墨器而出现渗漏墨液现象的标记工具。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标记工具可以很多次地重复使用,可方便地安装或更换新的装有标记墨液的储墨器的标记工具,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安全,适合 大批量生产。本发明另一个目的使储墨器的大小更加适合与标记工具相配合,使储墨器中 标记墨液的储墨量更好地适合标记工具中含墨装置吸附标记墨液的要求。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全封闭式的储墨器,即使长时间地存放也不易出现 风干减少标记墨液。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在储墨器中设置安全装置,用于与标记工具相连接,有 效地防止了在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轻易按动储墨器,避免了出现漏液现象;其结 构简单、合理,加工方便,使用安全,适合大批量生产。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标记笔尖、含墨 装置、壳体、开通装置和附加储墨器,开通装置用于开通附加储墨器内的标记墨 液与所述标记笔尖相导通,以向标记笔尖提供标记墨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 全装置,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上,并可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套接件。所述安全装置包括螺纹。所述附加储墨器上设置螺纹,所述壳体上设置螺纹与所述附加储墨器上设置 的螺纹可以相连接。所述第一凹部中设置螺纹,所述开通装置上设置螺纹,与所述第一凹部中设 置的螺纹相连接。所述安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凸状或包括至少一个凹部。所述附加储墨器上设置至少一个凸状或至少一个凹部,所述壳体上设置至少 一个凹部或至少一个凸状,与所述附加储墨器上设置的凸状或凹部可以相连接而卡住。在所述底部的第一凹部中设置凸状或凹部,在所述开通装置上设置凹部或凸 状与所述第一凹部中设置的凸状或凹部可以相连接而卡住。所述附加储墨器筒体表面最大处外径为在①5mm—cP38mm之间,或所述附 加储墨器筒体表面最大处长度N为在5mm—40mm之间。所述附加储墨器筒体表面最大处外径为在07mm—①35mm之间,或所述附 加储墨器筒体表面最大处长度N为在7mm—40mm之间。所述附加储墨器的底部设置第一凹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使附加储墨器形成装有标记墨液且全封闭的结 构,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出现滴漏墨液现象;即使长时间地存放也不易出现风干 减少现象;可方便地向具有含墨装置的标记工具中补充标记墨液,或可多次地更 换具有含墨装置的标记工具中已用完标记墨液的附加储墨器,达到可书写或连续 书写的效果,该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使用安全,适合大批量生产。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附加储墨器工作状态(开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附加储墨器工作状态(开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附加储墨器工作状态(开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第六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IO为第七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第八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第九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附加储墨器工作状态(开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第十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第十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附加储墨器工作状态(开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第十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7附加储墨器工作状态(开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7A—A裁面结构示意图。图20为第十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图20附加储墨器工作状态(开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2第十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图22附加储墨器工作状态(开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第十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5为图24附加储墨器工作状态(开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6为独立式全封闭附加储墨器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7为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8为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9为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0为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1为第六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2为第七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3为第八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4为第九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5为第十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6为第十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7为第十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8为第十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9为第十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0为第十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1为第十六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2为第十七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l一附加储墨器 ll一筒体 12—盖部 13—底部 131、 132、 133一部分底部 14—凹部 15—标记墨液16—开通口 2—安全装置 21、 22、23、24—螺纹 26、26'—凸状 27、27'—凹部 3—标记笔尖 31 一引墨芯 32—滚珠 4一壳体 40—螺纹 41、41,一凸状 42、42,一凹部 43—套接件 430、430,一螺纹 431、 431'431"—凸状 432、 432' —凹部 44一顶部 45—固定件 450、 450' —凹部 46—连接件 47—凸缘 5、 5, 一含墨装置 51、 51' —外套 6—空气通道 7— 通气口 8—开通装置 81—开通件 810—螺纹 811—第二空气通道 82—引墨装置 821—第二引墨芯 822—引墨件823、 823' —引墨通道 83、 83' —换气通道 84—墨液通道 85 一第三引墨芯 9一保护罩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标记工具,它包括标记笔尖3、含墨装置5、壳体4、开通装置8和 附加储墨器1,开通装置8用于开通附加储墨器1内的标记墨液15与所述标记 笔尖3相导通,以向标记笔尖3提供标记墨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装置2, 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1上,并可与所述壳体4相连接,有效地防止了无意中或 小孩玩耍时轻易开通附加储墨器1而出现渗漏墨液现象。参见图l,具有含墨装置5的标记工具可包括标记笔尖3,用于将标记墨液 (书写墨液)涂覆在一表面上,带有间隙并能吸附标记墨液(书写墨液)的含墨 装置5,用于向标记笔尖3供应标记墨液,在含墨装置5外可以设置外套51,用 于控制含墨装置5的间隙,使标记墨液更好地吸附在含墨装置5中。壳体4用于 保护含墨装置5,在壳体4的顶部44上方设置套接件43,在套接件43上可设有 螺纹430,固定件45,用于固定标记笔尖3,在标记工具中可设置开通装置8, 开通装置8可包括开通件81和引墨装置82,引墨装置82设置在开通件81内, 引墨装置82也可以设置在开通件81的外侧,引墨装置82与带有间隙而具有吸 附能力的含墨装置5相连接,当含墨装置5中的标记墨液用完时,或含墨装置5中原先不含标记墨液而需要标记墨液时,参见图26至29,将任意之一具有标记 墨液15的补充式附加储墨器1与套接件43上设置的螺纹430相旋接,开通装置 8还可以包括开通件8K引墨装置82和换气通道83,换气通道83可以设置, 使开通件81穿破附加储墨器1的底部13,把引墨装置82至少有部分送入附加 储墨器1中,使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顺利地通过引墨装置82到达含墨 装置5中,以向标记笔尖3提供标记墨液,从而使标记工具达到可书写或可多次 连续书写且不易漏液的效果。附加储墨器1可以是在任意角度的情况下被开通件 81穿破而使标记墨液15与引墨装置82相接通,避免了出现滴漏墨液现象。也 可以当作替换笔芯。在引墨装置82与开通件81之间设有换气通道83,当带有间隙的含墨装置5 中的标记墨液用完或用剩不多时,或含墨装置5中原先不含标记墨液而需要标记 墨液时,将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通过引墨装置82向带有间隙的含墨装 置5中补充标记墨液时,通过换气通道83让空气及时交换进来,以免附加储墨 器1内产生负压而影响引墨装置82向含墨装置5补充标记墨液。换气通道83 可以为缝或槽或通孔等结构。在含墨装置5与壳体4之间设置空气通道6,在固定套45或壳体4上设置 通气口 7,当附加储墨器1或含墨装置5中的空气受温度和/或大气压发生变化时, 受膨胀的空气可以从空气通道6和通气口 7排出标记工具体外,防止了标记笔尖 3出现漏液现象。参见图1和图27,附加储墨器1表面设置的螺纹21与套接件43上设置的 螺纹430相连接,防止在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按动附加储墨器l。开通装置8可 以包括开通件81和换气通道83,引墨装置82可以为引墨件822,也可以在引墨 件822的侧边设置引墨槽。图2为图1中附加储墨器1工作状态的情况。参见图3和图7或图8,存放在外的独立式附加储墨器1可以安装在图3中, 以向标记工具供应标记墨液。其操作方式与图1和图2相近。参见图4和图27,附加储墨器1上设置在螺纹21与套接件43上设置的螺 纹430相旋接,在套接件43设置保护罩9,也可以在保护罩9上设置螺纹,并 可与套接件43设置的螺纹相旋接。参见图5和图29,在壳体4的口部设置螺纹40,附加储墨器l上设置的螺纹21可与蠊纹40相连接,防止了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推动附加储墨器l。设置 在壳体4内的开通装置8 (开通件81)穿过含墨装置5与附加储墨器1底部13 中的部分底部133相对应设置。图6为图5中的附加储墨器1工作状态时的情况。参见图7,附加储墨器l的表面设置螺纹21,在壳体4上设置螺纹40,附 加储墨器1与壳体40通过螺纹21与螺纹40相旋接在固定在一起。在固定件45 上设置凹部450、 450',在壳体4上设置凸部432",凸部432"与凹部450相连 接而卡住,防止了固定件45出现脱落现象。当需要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 15时,推动固定件45使开通件81开通部分底部133,参见图8,使标记墨液15 向含墨装置5提供,同时,凸部431"与凹部450脱开,凹部450与凸部431" 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出现脱落现象。参见图9,附加储墨器1的表面设置螺纹22,套接件43上设置螺纹430与 螺纹22相连接,在附加储墨器1表面与壳体4表面的相接处设置带有粘性的连 接件46,防止了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轻易推动附加储墨器1而出现渗漏墨液现 象。当需要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时拉开连接件46,旋转附加储墨器1 而使开通件41开通部分底部133,使标记墨液15向含墨装置5提供。参见图10和图33,附加储墨器1的底部设置螺纹23,与套接件43上设置 的螺纹430'相连接。在开通件81的侧边设置第二空气通道811,用于使从空气 通道6排出的空气再从第二空气通道811排出,防止了出现渗漏墨液现象。参见图11和图34,在附加储墨器1底部13的凹部14中设置螺纹24,在开 通件81上设置螺纹810与螺纹24可以相旋接,防止了出现渗漏墨液现象。参见图12和图31,在壳体4的顶部44上开有通口,在含墨装置5上设置 第三引墨芯85,并穿过通口伸出所述的顶部44上,当含墨装置5中的标记墨液 用完或将用剩下不多时,或含墨装置5中原先不含标记墨液而需要标记墨液时, 将图11中的附加储墨器1安装在套接件43上,旋转附加储墨器l,参见图13, 使附加储墨器1中筒体11上的螺纹21与套接件43上的螺纹430相旋接,直止 壳体4的顶部推动开通装置8,使开通件81顶破底部13,从而使补充式附加储 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通过附加储墨器1中的引墨装置82和第三引墨芯85进 入含墨装置5中,以向标记笔尖3提供标记墨液。也可以将如图18所述的附加 储墨器1装进套接件43上并向下推动,直止壳体4的顶部推动开通装置8,使开通件81顶破底部13。参见图35,在附加储墨器1上的设置的安全装置2包括至少一个凸状26, 参见图14,在套接件43上设置凹部432,套接件43的口部阻挡住凸状26向下 移动的路线,防止了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轻易按动附加储墨器1而出现渗漏墨液 现象。参见图15和图16,当含墨装置5需要标记墨液时,将附加储墨器l至少 有部分装入套接件43内,推动附加储墨器l,使凸状26与凹部432相连接而卡 住,防止了附加储墨器1出现脱落或松动现象,同时,开通件81开通底部13 的部分底部131,使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向含墨装置5提供。参见图17和图37,附加储墨器1的表面设置凸状26,在套接件43上设置 凹部432、 432',凸状26与凹部432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附加储墨器1出现 脱落现象;也防止了小孩或无意中推动附加储墨器1而出现渗漏墨液现象。参见 图18,当按下附加储墨器l时,凸状26与凹状432脱开,凸状26与凹状432' 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出现渗漏墨液现象;同时,开通装置8开通附加储墨器1, 使标记墨液向含墨装置5提供。开通装置8可以包括开通件81、引墨装置82和 换气通道83。引墨装置82可以包括引墨通道823。参见图19,开通件81可以 与壳体4的顶部44制成一体的结构。参见图20和图26,在附加储墨器l内设置含墨装置5',使标记墨液吸附在 含墨装置5'中;在附加储墨器1表面设置凸状26,在壳体4内侧设置凹部450、 450',凸状26与凹部450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出现附加储墨器1脱落,也防 止了附加储墨器1被轻易推动。参见图21,当需要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 时,用力按动附加储墨器l,使凸状26与凹部450脱开,使凸状26与凹部450' 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出现附加储墨器l脱落现象。参见图22,在附加储墨器l的外表设置凸状26、 26',套接件43的内侧设 置凹部432、 432',凸状26与凹部432相连接而卡住,有效地避免了出现渗漏 墨液现象;参见图23,当下按附加储墨器l时,使凸状26'与凹部432脱开, 凸状26'与凹部432相连接而卡住,凸状26与凹部432'相连接而卡住,防止 了附加储墨器l出现脱落现象。参见图24,在附加储墨器1上设置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2可以为至少一个 凹部27、 27',在套接件43上设置凸部431,凹部27与凸部431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出现脱落或渗漏墨液现象。参见图25,当下按附加储墨器l时,凹部27与凸部431脱开,凹部27'与 凸部431相连接而卡住,使附加储墨器1与套接件43稳定地相连接。所述凸状可以为环形凸状,也可以为环形排列的多个凸点或点式凸状组成。 所述凸部可以为环形的凸状,也可以为环形排列的多个凸点或点式凸状组成。参见图1,含墨装置5可采用纤维材料或毡材料或类似物或海绵等具有吸 附能力的材料制成。参见图l,标记笔尖3可采用具有吸附能力的引墨芯31制成。引墨芯31 可采用纤维材料或毡材料或类似物等制成。参见图9,标记笔尖3也可以包括引墨芯31和滚珠32。参见图1,也可以在附加储墨器1外设置保护罩9,用来保护附加储墨器1。 参见图27,所述附加储墨器l,它包括筒体ll,在筒体ll的一端设置盖部 12,在筒体11的另一端设置底部13,盖部12、底部13和筒体11相密封地连接, 以形成全封闭的补充式附加储墨器1,在附加储墨器1中装有标记墨液16,筒体 11表面最大处外径可以为在5mm 38mm之间,或者,筒体11表面最大处的横 向长度N可以为在5ram^40mm之间,便于更好地适合与标记工具相匹配,使附 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更好地符合标记工具中含墨装置4吸附标记墨液的 要求,可方便地向具有含墨装置的标记工具中补充标记墨液,或可多次地调换标 记工具中已用完标记墨液的附加储墨器,该结构简单、合理,长时间地存放也不 易出现风千减少现象,并且,也不会出现滴漏墨液现象,使用方便,成本低,适 合大批量生产。筒体11表面最大处的横向长度N是指筒体除圆筒状外其它形状时,筒体的 两个口为上、下位置(纵向)时测得的横向最大处尺寸(参见图27)。进一步,所述筒体11表面的最大处外径可以为在7mm 38mm之间为较佳 尺寸,或筒体11表面横向最大处长度N可以为在7mm 40mm之间为较佳尺寸。 再进一步,所述筒体11表面的最大处外径可以为在8mm 32mm之间为较佳 尺寸,或筒体11表面横向最大处长度N可以为在8mm 35mm之间为较佳尺寸。还进一步,筒体11表面的最大处外径可以为在8mm 26mm之间为优选尺 寸,或筒体11表面横向最大处长度N可以为在8mm 28mm之间为较佳尺寸。还进一步,筒体表面最大处外径为在①9mm ①25mm之间,或筒体表面最大处长度N为在9mm 26mm之间为优选尺寸。还进一步,筒体表面最大处外径为在O10mm ①25mm之间,或筒体表面最 大处长度N为在10mm 25mm之间为优选尺寸。还进一步,筒体表面最大处外径为在①llmm 023mm之间,或筒体表面最 大处长度N为在11mm 25mm之间为优选尺寸。不但使标记墨液的存量更多, 而且装配在标记工具上更为合适和实用。还可以包括安全装置,设置在所述全封闭式的补充式附加储墨器中,用于与 标记工具相连接。参见图27至图42,可以将盖部12与筒体11或底部13与筒体11制成一体 或固接成一体的结构,将标记墨液15装在筒体11内,接着,再将底部13或盖 部12与筒体11相密封而固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独立式全封闭而带有标记墨液 15的补充式储墨腔1。也可以将盖部12和底部13与筒体11制成全密封一体后, 再将标记墨液15采用针管穿孔的方法将标记墨液注入附加储墨器1中,然后再 给被穿孔处重新封闭。参见图27,也可以将筒体ll、盖部12和底部13制成整 体后,在底部13开有通口而装进标记墨液15,再在底部13的通口处嵌有(相 密封地连接)部分底部131将标记墨液15封闭住而形成补充式附加储墨器1。 装有标记墨液而全封闭式附加储墨器1的结构也有很多种变化,比如,也可以将 筒体ll与底部13制成一体或固接成一体后,在底部13中开有通口,再在通口 处嵌有(相密封地连接)部分底部132使底部13封闭,然后将标记墨液15装进 筒体11中,最后将盖部12与筒体11封闭而形成全封闭且带有标记墨液15的补 充式附加储墨器l,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出现滴漏墨液现象;即使长时间地存放 也不易风干减少现象。可方便地向具有含墨装置5的标记工具中补充标记墨液, 或可多次地更换已用完标记墨液的附加储墨器,达到可书写或连续书写的效果, 该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使用安全,适合大批量生产。参见图26或图27,底部13还可以包括凹部14,可用来与标记工具上的开 通装置8相连接(参见图20或图1)。关于标记工具中开通装置8等有关说明在 后面的说明中有详细描述。凹部14的底面至少有部分可制成较薄的面,用来让开通装置8在穿通时容 易破裂,便于引墨装置82至少有部分(参见图2)伸入至附加储墨器1中。凹 部14底面的最薄处为在0.02mm 1.00mm之间时,使开通装置8更加容易穿破 凹部14。凹部14底面的最薄处为在0.15mm—0.60mm之间为较佳选择。参见图28,在所述底部13中设置通孔,在所述通孔中设置部分底部132用 来封闭底部13,以形成凹部14。部分底部132可以为圆珠状,也可以为块状, 嵌接(相密封地连接)在底部13中,当需要向标记工具中补充标记墨液15 (参 见图1 ),将补充式附加储墨器1底部13中的凹部14与开通件81对位而向下推 动(或转动),使开通件81顶开附加储墨器1中的部分底部132 (参见图2),使 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通过开通件81内的引墨装置82向含墨装置5供 应标记墨液,从而使标记笔尖3重新获得标记墨液。也可以在附加储墨器1中至少有部分采用受挤压可变形的软管制成,当附加 储墨器1被标记工具上的开通装置8开通时,用手挤压软管,可使标记墨液快速 地向含墨装置5提供。参见图31或图38,在凹部14中可设置开通装置8,用于开通和引导附加储 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向标记工具中的标记笔尖3引导标记墨液。开通装置8 可包括开通件81和引墨装置82。引墨装置82设置在开通件81内,也可以设置 在开通件81的外侧。开通装置8还可以包括换气通道83,用于交换空气,使附 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向标记笔尖3供应时以便与空气交换,从而达到书 写流畅。引墨装置82可以为引墨芯821 (参见图12);也可以为引墨件822 (参 见图31);也可以为引墨槽823 (参见图38)。参见图27至图30,还包括安全装置2,设置在附加储墨器l中,用于与标 记工具相连接。安全装置2可以包括螺纹21,设置在补充式附加储墨器1中, 比如在筒体ll的表面设置螺纹21,用于与标记工具相旋接时不易脱落,而且, 不会轻易被推动,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出现滴漏标记墨液的现象。参见图l,在 壳体4中设置用于安装补充式附加储墨器1的套接件43 口上设置螺纹430,附 加储墨器1至少有部分可安装在套接件43内,附加储墨器1上的螺纹21可与螺 纹430相旋接,当不需要补充式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时,螺纹21的设 置防止了在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轻易按动带有标记墨液15的附加储墨器1,避 免出现了滴漏墨液现象。参见图2,当需要补充式附加储墨器l向标记笔尖3供 应标记墨液时,旋转附加储墨器1,使筒体11中部的螺纹21与套接件43上的 螺纹430相互旋接,使附加储墨器l往下移动,使标记工具上的开通装置8开通 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并通过引墨装置82和含墨装置5向标记笔尖3供应标记墨液,同时也防止了附加储墨器l出现脱落现象。当标记工具中附加储 墨器1中的标记墨液15用完时,可以退出附加储墨器1,重新调换新的补充式 附加储墨器。参见图31,在筒体12的表面设置螺纹22,开通装置8安装在附加储墨器1 底部13设置的凹部14中,带有开通装置8的附加储墨器1可以安装在如图12 所示的标记工具中,并可与套接件43中的螺纹430相连接。参见图12,当含墨 装置5中需要标记墨液,或含墨装置5中的标记墨液用完而需要标记墨液15时, 旋转附加储墨器1朝标记笔尖3方向径向移动,使开通装置8与壳体4的顶部 44相连接推动开通装置8向上移动而开通附加储墨器1的底部13,使标记墨液 通过引墨装置82向含墨装置5提供,使标记笔尖3获得标记墨液。参见图32,也可以在附加储墨器1表面的下方设置螺纹22与标记工具上设 置的螺纹相旋接。参见图33,在底部13外侧边设置螺纹23,参见图IO,套接件43底部也设 置螺纹430'可与底部13上的螺纹23相旋接,使补充式附加储墨器1安全地装 在标记工具上。参见图34,在凹部14中设置螺纹24,用于可与开通件81上设置的螺纹810 相旋接(参见图ll),使补充式附加储墨器1安全地装在标记工具上。参见图35 图39,安全装置2包括至少一个凸状26,设置在补充式附加储 墨器1中,用于可与标记工具相连接。比如,在筒体35的表面上设置凸状,与 标记工具中设置的套接件43相互连接,比如,在套接件上设置凹部并且相互连 接和卡住而不易脱落,也不会轻易地被推动,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出现滴漏墨液 现象。参见图35,附加储墨器1可以装在图14中的标记工具中,用于向含墨装置 5加注或补充标记墨液。参见图15,附加储墨器1底部13上的第一凹部14与开通装置8相连接, 附加储墨器1上设置凸状26,套接件43上的口部挡住凸状26向下移动的路线, 防止了在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轻易推动附加储墨器1。当含墨装置5需要附加储 墨器l中的标记墨液时,只要按动附加储墨器l时,使凸状26挤开套接件43, 而与套接件43上设置凹部432相连接而卡住,使附加储墨器l不易脱落,同时,开通装置8开通附加储墨器1的底部,参见图16,使附加储墨器1中的标记墨 液向含墨装置5提供,以向标记笔尖3提供标记墨液。参见图39和图54,在附加储墨器1上设置两个凸状26、 26',在套接件43 上设置两个凹部432、 432',凸状26'与凹部432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附加储 墨器1脱落,也防止了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推动附加储墨器1而出现渗漏墨液现 象。参见图23,当需要附加储墨器l中的标记墨液时,推动附加储墨器l,使凸 状26,与凹部432脱开,凸状26'与凹部432,相连接而卡住,同时,凸状26 与凹部432也相连接而卡住,使附加储墨器1稳定地与套接件43相连接。参见图40或41,安全装置2包括凹部27、 27',设置在补充式附加储墨器 l中,用于可与标记工具相连接。参见图40和图24,附加储墨器1上设置凹部27、 27',在套接件43上设置 凸状431,凸状431与凹状27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轻易 按动附加储墨器1,也防止附加储墨器1出现脱落现象,当需要附加储墨器1中 的标记墨液时,只要下按附加储墨器l,使开通装置8开通附加储墨器1,同时, 凹状27'与凸状431相连接而卡住,防止了附加储墨器l出现脱落现象。也可以在附加储墨器1底部13的第一凹部14中设置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包 括至少一个凸状或至少一个凹部,与标记工具中的壳体4或壳体4上的套接件43上设置的至少一个凹部或至少一个凸状相连接而卡住的结构。本发明中标记墨液可以采用水溶性墨液、油墨、油漆、酒精墨液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墨液(墨水)。本发明中的标记工具可以在任何固体上书写或涂覆。虽然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描述,但本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 显然可以认识到,前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本发明,而非限定本发明,在本发明的构 思范围内,还可以对前述实施例作出多种变化或变形,这些变化和变形都应属本 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标记工具,它包括标记笔尖、含墨装置、壳体、开通装置和附加储墨器,开通装置用于开通附加储墨器内的标记墨液与所述笔尖相导通,以向笔尖提供标记墨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装置,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上,并可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套接件。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包括螺纹。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储墨器上设置螺 纹,所述壳体上设置螺纹与所述附加储墨器上设置的螺纹可以相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中设置螺纹, 所述开通装置上设置螺纹,与所述第一凹部中设置的螺纹相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包括至 少一个凸状或包括至少一个凹部。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储墨器上设置至 少一个凸状或至少一个凹部,所述壳体上设置至少一个凹部或至少一个凸状,与 所述附加储墨器上设置的凸状或凹部可以相连接而卡住。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部的第一凹部中 设置凸状或凹部,在所述开通装置上设置凹部或凸状与所述第一凹部中设置的凸 状或凹部可以相连接而卡住。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储墨器筒体 表面最大处外径为在①5mm—cD38mm之间,或所述附加储墨器筒体表面最大处 长度N为在5mm""40mm之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储墨器筒体表面最大处外径为在①7mm—①35mm之间,或所述附加储墨器筒体表面最大处长度 N为在7mm—40mm之间。U、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标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储墨器的底部设 置第一凹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记工具,它包括标记笔尖、含墨装置、壳体、开通装置和附加储墨器,开通装置用于开通附加储墨器内的标记墨液与所述笔尖相导通,以向笔尖提供标记墨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装置,设置在所述附加储墨器上,并可与所述壳体相连接。使附加储墨器形成装有标记墨液且全封闭的结构,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出现滴漏墨液现象;即使长时间地存放也不易出现风干减少现象;可方便地向具有含墨装置的标记工具中补充标记墨液,或可多次地更换具有含墨装置的标记工具中已用完标记墨液的附加储墨器,达到可书写或连续书写的效果,该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使用安全,适合大批量生产。
文档编号B43K5/10GK101224690SQ200710036688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0日
发明者良 王 申请人:良 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