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灰度等级显示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5424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灰度等级显示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具备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PDP装置)等之中,用于显示多灰度等级的运动图像的多灰度等级 显示处理技术,特别是涉及在子场(Sub Field)法(帧时分割显示方法) 中的子场变换以及子场点亮图案。
背景技术
在PDP装置中,使用子场法将多灰度等级的运动图像显示在PDP 中。在子场法中,在显示面板(PDP)中显示的、作为图像显示单位的 场(或帧),由在时间上分割被赋予与点亮时的明亮度(亮度)相关的 权重的多个子场(或子帧)构成。并且通过场中的子场的点亮(ON) /非点亮(OFF)组合的选择点亮状态,表现场单元以及对应的像素中 的灰度等级。在子场变换处理(多灰度等级显示处理)中,以输入的显示数据 (图像信号)为基础,输出表现场的各显示单元/像素中的多灰度等级 的灰度等级水平(灰度等级值)的显示数据(场以及子场数据)。灰度 等级值按照子场点亮图案(也称为子场变换表等),在规定的子场选择 点亮状态下的点亮阶段被编码。子场点亮图案对被赋予场的各权重的 多个子场的选择点亮组合与对应于灰度等级值的点亮阶段之间的对应 关系进行规定。其中,点亮阶段与灰度等级值的对应另述。此外,在PDP装置中,由于使用子场法(帧时分割显示方法),所 以会产生特有的被称为伪轮廓(模拟轮廓)的现象,妨碍了显示品质。 作为伪轮廓的发生源,认为是在子场点亮图案中的点亮阶段,在连续 点亮子场中途存在非点亮子场(点亮子场的缺失)。图10表示在二进 制(Binary)编码方法构成中的子场点亮图案。作为伪轮廓的对策,作为能够得到最佳效果的现有方法,有以下 的第一方法。在第一方法中,作为子场点亮图案的构成,当一个场由 m个子场(SFl SFm)构成时,构成为点亮阶段(s: step)为m+l,点亮阶段(s)每上升一个时点亮子场逐个增加。由此,成为伪轮廓发 生源的点亮子场的缺失消失。图11表示第一方法中子场点亮图案的示 例。关于第一方法,在日本专利第3322809号公报(专利文献l)等中 有记载。但是,在第一方法中,单纯地通过消除点亮子场缺失的结构, 灰度等级表现(点亮阶段(s)数)不足。例如, 一般多为场显示为60Hz 时的子场数(m)为IO左右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方法只能 确保点亮阶段(s)为11。此外,作为能够充分确保灰度等级表现的常用的现有方法有以下 的第二方法。在第二方法中,作为子场点亮图案的构成,在全部点亮 阶段(s)中有几个地方,在连续点亮子场的中途设置仅有一处子场缺 失的点亮阶段(s)的结构。是将点亮阶段(s)中的缺失抑制在一处的 构成。在此情况下,点亮阶段(s)数增加,对灰度等级表现有利。但 是,虽然与二进制编码方法的构成(图10)相比能够降低伪轮廓,但 存在点亮子场的缺失的点亮阶段(s)的地方成为伪轮廓的发生源。图 12表示第二方法中的子场点亮图案的示例。在现有的PDP装置的子场点亮图案的构成中,与显示单元/像素的 显示灰度等级水平对应的每个点亮阶段,连续点亮子场中途的非点亮 子场(点亮子场的缺失)的位置不同(上述第二方法,图12)。 g卩,在 对应于显示数据的从最下位置开始到最上位为止的点亮子场中,其中 途间歇存在的非点亮位置不同。因此,在场的单元之间子场ON/OFF状态容易不同,单元间的电 荷状态容易零散。由此,为了进行稳定的驱动,需要存在使单元间的 电荷状态尽量均匀化的复位动作。在现有的驱动控制中,在子场的复 位期间,通过施加复位波形,进行使单元产生弱放电(复位放电)的 动作。并且特别是,在放电空间以及单元隔壁(肋Rib)没有完全分离 的构成中,例如在只有纵肋(条纹状肋)的构成等之中,上述单元间 的电荷状态多数容易零散。由此,在各子场的地址动作之前,作为复 位动作,需要进行较强的复位放电(图8,第一复位动作)。由于上述复位动作,通过该复位放电发光,场的背景发光变高,6
且对比度有下降的趋势。复位放电发光与维持放电发光相比弱,仅该 复位放电的发生量成为背景发光。此外,根据现有的子场点亮图案中多个子场的选择点亮状态,特 别是根据上述点亮子场的缺失,发生伪轮廓。此外,在现有的场驱动控制中,对稳定的驱动的考虑,特别是对复位动作的驱动裕度(Margin)的考虑不充分。在对每个子场进行复 位动作的情况下需要驱动时间。而现有技术中,作为简化通常以全部 单元为对象的复位动作并可縮短驱动时间的技术,有一种只以ON单 元为对象进行复位动作的间隔复位动作技术。(图9,第二复位动作)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22809号公报发明内容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在PDP 装置(多灰度等级显示装置)中,减少基于子场点亮图案的单元间的 电荷状态的零散以及复位放电产生的背景发光,并且,通过降低伪轮 廓达到改善画质,同时使驱动稳定化的技术。在本申请所公开的发明内容中,以下对具有代表性的内容概要进 行简单的说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使用子场法(子场变换 及其子场点亮图案和与它们对应的驱动方法)的多灰度等级显示的技术,以具备以下所示的部件为特征。例如在ALIS构成的PDP装置中 使用本方法。以下将子场简称为SF。本方法以及装置例如是以下的构成。本装置具备通过电极组构成显示单元以及对应的像素组的显示面板(例如PDP);和显示驱动并控制显示面板的电路部,通过SF法对显示面板显示多灰度等级的运动 图像。在SF法中,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对应的场由在时间上分割被 赋予与亮度(明亮度)相关的从最下位到最上位的权重的多个(m) SF (SFl SFm)而构成。与输入的显示数据对应,根据由多个(m) SF 的点亮(ON) /非点亮(OFF)的选择而得到的发光时间长度,显示基 于场的像素组的多灰度等级(灰度等级值或灰度水平)的亮度表现的 运动图像。SF点亮图案规定与灰度等级对应的多个点亮阶段(s)和多 个(m) SF的ON/OFF组合之间的关系。根据输入的显示数据(图像
信号),按照SF点亮图案,通过变换(编码)生成输出的显示数据(场 以及SF数据)。并且,在本方法的SF变换及其SF点亮图案的构成中,对于基于 上述组合的多个(典型的是全部)点亮阶段(s),允许仅在多个(m) SF的特定的一个以上(n)的SF (记作SFx)中(m>n),连续点亮SF (与显示数据对应的最下位(SFmin)到最上位(SFmax)为止的点亮 SF)的中途间隔的非点亮FS (点亮SF的缺失)。利用特定SF (SFx) 的ON/OFF的不同构成点亮阶段(灰度等级)。在本SF点亮图案中, 也考虑到灰度等级(点亮阶段)数的确保和减低伪轮廓之间的平衡, 作为特定的SF (SFx),设置为例如当m=10个左右的SF时n=2或3 个。根据上述构成,场的各单元为连续点亮SF及其中途的SF为OFF 的位置大致整齐的构成。因此,减少了单元间的电荷状态的零散。所 以特别是容易进行复位动作的控制,可以实现稳定的驱动。例如,对 于场中的连续为ON的SF部分,易于省略全部单元对象的复位放电。 换句话说,对于连续为ON的SF部分,进行间隔复位动作有效。由于 复位放电的省略,背景发光减低。而且,由于复位放电的省略,驱动 裕度可有富余。而且,在SF点亮图案的点亮阶段中SF选择点亮状态几乎没有变 化。特别是,比对应于显示数据的最上位的为ON的SF (SFmax)下 的地方,只有上述特定的SF (SFx)发生ON/OFF变化,并且没有设 置连续为ON的SF。由此,为ON的SF的地方越少,驱动越稳定,越不容易出现伪轮廓。而且,换句话说,本方法对于SF点亮图案的构成,使用在多个(m) SF中,仅在特定的一个以上的SF对(相邻的2个SF)中允许第一SF (SFi)为OFF且其后的第二SF (SFi+1)为ON的SF对的构成。作为复位动作,例如在连续为ON的SF中,除该连续为ON开始 的SF之外,不发生复位放电(不进行通常行复位动作)。或者,除连 续ON开始单元和像素,不发生复位放电(进行间隔复位动作)。此外,例如,为了对应比点亮阶段(s)更多的灰度等级数,也可 以并用场的调制(SF点亮图案重合方法)。即,在场中,在空间上重合
使用包含上述SF点亮图案的不同的多个SF点亮图案,从而显示与点 亮阶段(s)表现直接对应的灰度等级值之间存在的灰度等级值。在本申请所公开的发明内容中,通过代表性的实施方式简单的说 明所得到的效果,其内容如下。依据本发明,在PDP装置(多灰度等 级显示装置)中,减少了基于SF点亮图案的单元间的电荷状态的零散 以及基于复位放电的背景发光,并且,通过减低伪轮廓,可改善图像 质量,而且可实现驱动稳定化。此外,特别是可确保基于复位放电的 省略的驱动裕度。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灰度等级显示装置(PDP 装置)的整体构成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灰度等级显示装置中显示 面板(PDP)的一个结构例的分解斜视构成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灰度等级显示装置中场驱 动控制的构成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灰度等级显示装置中第一 子场点亮图案的构成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灰度等级显示装置中第二 子场点亮图案的构成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灰度等级显示装置中作为场 驱动控制的复位动作的方针,子场间的点亮状态变化与复位方法之间 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灰度等级显示装置中对于 子场点亮图案的各子场的复位动作的适用例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灰度等级显示装置中第一 复位动作的驱动波形的构成例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灰度等级显示装置中第二 复位动作的驱动波形的构成例的示意图。图IO是表示现有的多灰度等级显示装置中二进制编码方法下的子 场点亮图案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现有的多灰度等级显示装置中第一方法的子场点亮图 案的构成的示意图。图12是表示现有的多灰度等级显示装置中第二方法的子场点亮图 案的构成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0111213 212324313233 50 60717273110.111.112. 120' 121. 122' 123' 201' 202'711.712.'…显示面板(PDP) ,前面基板 22…电介质层 ,保护层北 ,冃面基板荧光体X电极Y电极地址电极场(场期间)子场(子场期间)复位期间地址期间维持期间控制电路部定时发生部显示数据控制部驱动电路部X驱动器Y驱动器地址驱动器前面部背面部第一复位期间(电荷写入波形) 第二复位期间(电荷调整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对于用于说 明实施方式的全部附图,原则上对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 重复说明。作为概要,本实施方式的多灰度等级显示方法适用于ALIS形式的 PDP装置(多灰度等级显示装置)。在本方法中,如图4、图5所示, 在SF点亮图案中,只在2 3个特定的SF中允许点亮SF的缺失。并 且,如图7所示,根据SF之间的点亮状态的变化来分开使用2种复位 动作从而减少复位放电数。本发明的特征是对ALIS形式的情况特别有 效。首先,利用图10 图12简单说明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现有技术的多 灰度等级显示方法。 <现有技术(1) >图10表示现有技术中以单纯的二进制编码方法表示SF点亮图案 的示例。在场的例如m40个的SF (SFl SFm)中,从下位开始顺次 以l、 2、 4、 8这样的二进制进行加权,通过这些选择点亮,可以得到 0、 1、 2、 3、 4这样的多个连续的点亮阶段(灰度等级)。但是,例如 在s=8时,最上位点亮SF (SFmax)从SF3向SF4上升,由于SF3以 下成为连续非点亮状态,因而成为伪轮廓的发生源。<现有技术(2) >图11表示现有技术的第一方法中SF点亮图案的示例。表示点亮 阶段(s: step)和场的规定权重的多个SF (SFl SFm)的ON/OFF 选择(组合)对应关系。本方法以一个SF表现一个灰度等级。圆圈表 示点亮(ON),除此以外的空栏表示非点亮(OFF)。例如场由10个(m=10) SF (SF1 SF10)构成,点亮阶段(s)有0 10这11个。 使点亮阶段(s)对应于灰度等级值。本构成是,对应于显示数据的最 下位(SFmin)到最上位的点亮(SFmax)完全连续点亮,没有点亮SF 缺失的构成,所以可以有效地应对伪轮廓。但是,点亮阶段(s)以及 可以直接表现的灰度等级值少,灰度等级显示显著不足。并且,为了 进行在与点亮阶段(s)直接对应的灰度等级值之间的灰度等级值的表现,使用公知的误差扩散处理等方法,但在本方法的情况下,灰度等
级表现依然不充分。<现有技术(3) >图12表示现有技术的第二方法中SF点亮图案的示例。本方法设 定在对应于显示数据的最下位(SFmin)到最上位(SFmax)的连续点 亮SF为止的中途的一处SF为OFF (缺失)的点亮阶段(s)。叉部分 表示非点亮(OFF),特别是表示点亮SF的缺失。例如在场的10个 (m=10) SF (SF1 SF10)中,点亮阶段(s)有0 31这32个。例 如看s:7,从最下位(SFmin)的SF1到最上位(SFmax)的SF4为止 的大致连续ON中,其中途仅在倒数第二位的SF3为OFF状态。此外 比如在s-8时SF2为缺失。同样,在多个点亮阶段中,点亮SF缺失所 存在的SF位置不同。在第二方法中,与第一方法相比点亮阶段(s) 增加,对灰度等级显示有利,但是点亮SF缺失的地方成为伪轮廓的发 生源。接下来,参照图1 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PDP装置的基本构成。 <PDP装置>在图1中,本PDP装置是具有显示面板(PDP) 10、控制电路部 110、以及驱动电路部120的构成。控制电路部110控制包含驱动电路 部120等的整个PDP装置,驱动电路部120驱动控制显示面板10。在 控制电路部110中具有定时发生部111以及显示数据控制部112等。在 驱动电路部120中具有X驱动器121、 Y驱动器122以及地址驱动器 123等。各电路部被实际安装于IC基板等,并与显示面板10的电极组 电连接。定时发生部111输入控制时钟信号(CLK)、水平同步信号(HS)、 垂直同步信号(VS)、切断(Blanking)信号(BL),生成并输出控制 显示数据控制部112以及驱动电路部120等所必要的定时信号。显示数据控制部112以输入的图像信号(V)为根据,通过多灰度 等级显示处理(SF变换处理),生成并输出对于显示面板IO和驱动电 路部120的多灰度等级的像素组进行用于图像显示的显示数据(场和 SF数据)。显示数据等被存储在控制电路部110内的存储器中。输入的图像信号(V)是包含(R、 G、 B)形式的灰度等级值信息 的信号/数据。场以及SF数据是与灰度等级值信息对应、将各SF的各
单元的ON/OFF信息编码化后的数据。此外,在控制电路部110中,将后述的SF点亮图案的数据以及设 定也作为控制数据/信息来存储。在显示数据控制部112中,使用其进 行SF变换处理。在每个场显示定时,从显示数据控制部112对驱动电路控制部120 输出该场的SF数据和控制信号等。由此从驱动电路控制部120对显示 面板10的电极组输出用于显示驱动的电压波形。由此,显示面板10 的电极组被驱动,在显示单元组发生放电,实现场显示。显示面板10是具有例如用于使显示的维持放电发生的X电极31 和Y电极32,以及用于地址动作的地址电极33的AC型的三电极结构 的PDP。 Y电极32也用于扫描动作。在驱动电路部120中,X驱动器121通过对显示面板10的X电极 31组施加电压而进行驱动。同样,Y驱动器122驱动Y电极32组。 地址驱动器123驱动地址电极33组。<PDP>图2说明PDP10的面板结构的一例。表示已与像素对应的一部分。 PDP10将主要由发光玻璃构成的前面基板11以及背面基板21的结构 体(前面部201、后面部202)相对地组合,其周围部分被密封,并将 放电气体封入其空间中而形成。在前面部201中,在前面基板ll上,多个X电极31以及Y电极 32在横(行)方向上平行地延伸并在纵(列)方向上交互地重复形成。这些电极(显示电极)被电介体层12以及在其表面的保护层13所覆主rm—。在背面部202中,在背面基板21上,在与X电极31以及Y电极 32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多个地址电极33平行地延伸而形成,并被电介 体层22所覆盖。在电介体层22上地址电极33的两侧,隔壁23形成 为在纵向上延伸,从而在列方向上区分。并且,在放电空间的隔壁23 之间,在地址电极33上的电介体层22上涂敷有通过紫外线的激励, 产生红(R)、绿(G)、蓝(B)各色可见光的荧光体24。对应于各个邻接的一对X电极31和Y电极32的电极对构成显示 的行,并且与地址电极33交差地对应,构成显示的列以及单元。在 ALIS形式中,Y电极32在邻接行上共同使用。通过R、 G、 B的单元 (O、 Cg、 Cb)的设置构成像素。通过单元(像素)的行列构成PDPIO 的显示区域,对应于作为图像显示单位的场以及SF。根据驱动方式等, PDP存在各种结构。 <场以及SF>在图3中,作为PDP10的基本驱动控制,说明场以及SF的构成。 例如一个场(F:场期间)50以1/60秒显示。场50由为了灰度等级显 示而时间分割的多个(m) SF (子场期间)60构成。各SF (SFl SFm) 60具有复位期间(TR) 71、地址期间(TA) 72、维持期间(TS) 73 而构成。场60的SF60被赋予基于维持期间(TS) 73的长度(也就是 说维持放电回数)的权重,通过这些SF (SFl SFm) 60的点亮(ON) /非点亮(OFF)的选择(组合)来表现像素的灰度等级。在复位期间(TR) 71中,实施使SF60的单元的电荷状态尽量均 匀化,为准备下一个地址期间72的动作的复位动作。在接下来的地址 期间(TA) 72中,实施从SF60的单元组中选择ON/OFF单元的地址 动作。即,根据显示数据,通过对Y电极32施加扫描脉冲,并对地址 电极33施加地址脉冲,使在点亮对象单元发生地址放电(写入地址方 式的情况)。在接下来的维持期间(TS) 73,在之前的地址期间(TA) 72所选择的单元中,通过对于一对X电极31和Y电极32重复施加维 持脉冲,发生维持放电,进行发光显示的维持动作。接下来,基于以上的基本构成,利用图4、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多 灰度等级显示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PDP装置的特征进行说明。〈SF点亮图案(1) >图4表示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第一 SF点亮图案。在第一 SF点亮 图案的多个点亮阶段(s)中,对应于显示数据的最下位(SFmin)到 最上位(SFmax)的连续点亮SF为止的中途,构成为只有两个特定的 SF (SF3, SF6)允许非点亮SF (点亮SF的缺失)。特定SF的位置主 要是ON/OFF变化的地方。叉部分表示非点亮(OFF),特别是表示点 亮SF的缺失。在本例中,作为特定的SF (SFx),是(SFxl=SF3, SFx2=SF6)。例如在场的n^l0个SF (SFl SFm)中,作为点亮阶段 (s)由0 25这26个构成。
在s^ 3时,在每一个SF (SF1、 SF2、 SF3)构成点亮阶段。在 s=4、 5时,在最上位的点亮SF (SFmax)向SF4上升的同时,SF3的 ON/OFF不同,构成两个点亮阶段。在s=4时,SF3为OFF,在s=5时, SF3为ON。同样,在s=6、 7时,SFmax上升到SF5的同时,SF3的 ON/OFF不同,构成两个点亮阶段。同样,在s^8、 9时,SFmax上升 到SF6的同时,SF3的ON/OFF不同,构成两个点亮阶段。以下同样, 在每个点亮阶段SF3的ON/OFF的重复而成为不同的构成。并且,当s-10、 11、 12、 13时,除SF3的ON/OFF之外,通过与 SF6的ON/OFF的组合,构成不同的点亮阶段。艮卩,当s二lO、 11时, SFmax上升到SF7,同时SF6为OFF构成两个不同的点亮阶段,并且 当s=12、 13时,同样的SFmax在SF7、 SF6为ON的状态下构成两个 点亮阶段。并且当s=14 17时,在SFmax上升到SF8的同时,通过 与SF7以下的s=10 13同样的组合,构成4个点亮阶段。同样,s=18 21时,SFmax上升到SF9, SF8以下的状态与s=14 17是同样的组合, 因而形成了 4个点亮阶段。同样的,s=22 25时,SFmax上升到SFIO, SF9以下的状态与s=18 21是同样的组合,因而形成了 4个点亮阶段。这样,在多个(26个)点亮阶段(s=0 25)中,允许点亮SF的 缺失的位置只被限定在SFx (SF3、 SF6)。根据使用本图案的构成,场 的各单元中连续点亮SF及其中途的非点亮SF的位置大致整齐。由此, 单元间的电荷状态的零散减少。由此,容易省略复位放电等,实现稳 定的驱动。并且,在点亮阶段之间(特别是邻接或相近的点亮阶段之 间),SF选择点亮状态的变化小。特别是,从SFmin到SFmax之间只 有SFx发生ON/OFF变化,并且,在比SFmax更向下不设置连续为 OFF的SF。因此为OFF的SF的地方越少,驱动越稳定,越难出现伪 轮廓。此外,本构成是,若以SF对(SFi-SFi+l)为单位进行考虑,在场 的全部SF中,只在特定的2个SF对的地方(SF3-SF4、 SF6-SF7)、允 许某SFi为OFF且紧接着的SFi+l为ON的SF对存在的构成。<SF点亮图案(2) >接下来,在图5中表示的是可以使用的第二SF点亮图案。在第二 SF点亮图案中,在多个点亮阶段(s)中,从SFmin到SFmax只在3
个特定的SF (SF3、 SF6、 SF9)允许有非点亮SF (点亮SF的缺失)。 SFx为(SFx 1=SF3 , SFx2=SF6 , SFx3=SF9 )。例如当m= 10个的SF(SF 1 SF10)中,点亮阶段(s)由0 29这30个构成。第二SF点亮图案的 SF1 SF8的选择点亮状态和s=0 21的部分与第一 SF点亮图案的相 同部分是同样的构成。当s=22 29时,除SF3、 SF6的ON/OFF之外,通过与SF9的 ON/OFF的组合,构成不同的点亮阶段。艮卩,s=22 25时,SFmax上 升到SF10的同时,由SF9为OFF而构成4个点亮阶段,并且当s=26 29时,同样,SFmax同样为SFIO, SF9为ON而构成4个点亮阶段。 这样,由于SFx的增加,点亮阶段数也能够增加。如以上的第一、第二SF点亮图案那样,考虑到灰度等级表现与减 低伪轮廓之间关系的平衡,可使用规定的SF点亮图案。<复位动作>接下来,用图6 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将上述SF点亮图案以 及SF变换的构成相结合而实行,场驱动控制中的复位动作的控制。主 要内容是,根据场的各SF,设置通常复位动作的有无。换句话说,根 据SF实施不同的复位动作。在本例中,使用R1:第一复位动作(通 常复位)和R2:第二复位动作(间隔复位)。第一复位动作是以全部 单元为对象的复位放电动作。第二复位动作是以ON单元为对象的复 位放电动作。其中,ON单元是在前SF为点亮(ON)的状态(维持放 电状态)的单元,OFF单元是前SF为非点亮(OFF)状态(非维持放 电状态)的单元。如上所述,在多个点亮阶段中,点亮SF的缺失的位置整齐。因此, 对于场中的连续点亮SF部分,易于省略基于第一复位动作的复位放电。 也就是说,SF中单元间的电荷状态的零散减少,产生强烈复位放电的 必要性降低,所以进行间隔复位动作有效。省略复位放电使背景发光 减低。而且,由于复位动作省略,驱动裕度也有富余。<复位基本>在图6中,作为复位动作的基本方针,表示了连续的SF间的点亮 状态变化和与其对应的复位方法的适当选择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基于 前SF (SFi-l)与当前SF (SFi)的ON/OFF的4种变化中,当SFi-l
为OFF且SFi为ON时,Rl:优选使用通常复位。此外的情况下R2:优选使用间隔复位。为了使前SF的非点亮单元(OFF单元)在当前SF成为点亮,通 过第一复位动作的波形(后述)使在该单元发生写入电荷的强烈复位 放电。<每个SF的复位动作>在图7中,依据上述方针,表示以场的各SF为对象的复位动作的 例子。在本例中,对场的最初和最后的SF (SF1、 SF10)以及开始连 续点亮的SF(例如SF4)实行第一复位动作(R1),对包含特定SF(SFx) 在内的其他SF (SF2、 SF3、 SF5……)实行第二复位动作(R2)(也可 以选择)。在场的最初的SF1、最后的SF10以及紧接SFx之后连续点亮开始 SF中,确实发生基于Rl复位放电。在除此以外的SFx以及连续点亮 SF中,由于基于R1的复位放电的必要性低,所以基于R2的复位放电<复位波形(Rl) >图8表示第一复位动作(Rl)的驱动波形的例子。在第一复位动 作(Rl)中,使全部单元发生复位放电。PY、 PX是施加于Y电极32、 X电极31的施加波形。在复位期间71中,第一复位波形对于该SF的全部单元的X电极 31-Y电极32对,施加第一期间711的电荷写入波形(Y电极32的正 钝波811以及X电极31的负电压911)、和第二期间712的电荷调整 波形(Y电极32的负钝波812以及X电极31的正电压912)。由此, 特别使X电极31-Y电极32之间发生基于第一期间711的波形(811、 911)的写入放电。基于该放电的发光比维持放电的发光小,成为背景 亮度。在地址期间72,通过向对象Y电极32施加扫描脉冲821,并且向 对象地址电极33施加地址脉冲,在选择单元发生地址放电。在维持期 间73,对于所有的X电极31-Y电极32施加重复的极性相反的维持脉 冲对(831、 931),由此在选择单元发生与SF权重相对应的数量的维 持放电。 <复位波形(R2) >图9表示第二复位动作(R2)得驱动波形的例子。在第二复位动 作中,只在ON单元发生复位放电。在复位期间71中,作为第二复位波形,对该SF的全部单元的X 电极31-Y电极32,施加间隔了上述第一期间711的电荷写入波形(Y 电极32的正钝波811以及X电极31的负电压911)的、第二期间712 中的电荷调整波形(Y电极32的负钝波812以及X电极31的正电压 912)。由此,不发生上述写入放电,只在ON单元发生复位放电。作为该动作的效果,由于没有基于复位动作的放电,特别是电荷 写入放电,这样抑制背景亮度的发光,从而提高对比度。并且,因此 驱动时间可以縮短,对驱动的稳定性有效。此外,由于SF为OFF的 地方减少,地址动作时间也可减少,驱动裕度可有富余。若驱动裕度 有富余,则例如维持动作时间延长等也可实现。如上所述,要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用考虑了灰度等级表现(点 亮阶段确保)和减少伪轮廓发生源的SF点亮图案以及SF变换的结构, 可以降低背景发光以及伪轮廓,而且由于省略了复位放电等而使驱动 变得稳定化。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发明者作出发明进行了具体的说明,本发明 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超出其要旨的范围内可以允许各种各样 的变更。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可以在PDP装置等的多灰度等级显示装置中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多灰度等级显示方法,通过电极组构成显示单元以及对应的像素组的显示面板的场,由在时间上分割已被赋予与亮度相关的从最下位到最上位的权重的多个(m)子场构成,与输入的显示数据对应,根据由所述多个(m)子场的点亮/非点亮的选择而得到的发光时间长度,显示基于所述场的像素组的多灰度等级表现的运动图像,该多灰度等级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作为规定所述多个(m)子场的点亮/非点亮的组合和与灰度等级对应的点亮阶段之间的关系的子场点亮图案的构成,使用对于多个点亮阶段,仅在所述多个(m)子场中特定的一个以上(n)的子场中(m>n),允许与显示数据对应的从最下位到最上位为止的连续点亮中途的非点亮的构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灰度等级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m)子场中特定的子场个数(n)是2或者3。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灰度等级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场点亮图案的构成为,在所述多个点亮阶段间,在与显示数据对应的最上位的点亮子场以下的子场中,仅使所述特定的子场有 点亮/非点亮的变化,且未设置连续非点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灰度等级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多个(m)子场的复位动作,在连续点亮的子场中,除开始该连续点亮的子场之外,不发生复位放电或者至少省略一部分。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灰度等级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子场的显示驱动,具有复位、地址、和维持期间以及动作,作为所述多个(m)子场中的复位动作,在包含加权的最下位的最 初子场(SF1)、加权的最上位的最终子场(SFm)以及开始所述连续 点亮的子场的第一种子场中,进行使以所述场的全部显示单元为对象的复位放电发生的第一复位动作,在所述第一种子场之外的第二种子场中,进行将所述第一复位动 作的至少一部分省略的第二复位动作。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灰度等级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复位动作是,以所述场的全部显示单元为对象发生复位放电的,施加使用了用于电荷写入的钝波和用于电荷调整的钝波的驱 动波形的动作,所述第二复位动作是施加省略用于所述电荷写入的钝波的驱动波 形的动作。
7. 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灰度等级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场中,在空间上将包括使用所述特定的子场的子场点亮图 案的多种子场点亮图案重合而使用,由此表现在与所述点亮阶段直接 对应的灰度等级值之间所存在的灰度等级值。
8. —种多灰度等级显示方法,通过电极组构成显示单元以及对应 的像素组的显示面板的场,由在时间上分割已被赋予与亮度相关的从最下位到最上位的权重的多个(m)子场构成,与输入的显示数据对应, 根据由所述多个(m)子场的点亮(ON) /非点亮(OFF)的选择而得 到的发光时间长度,显示基于所述场的像素组的多灰度等级的亮度表 现的运动图像,该多灰度等级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作为规定所述多个(m)子场的点亮/非点亮的组合和与灰度等级 对应的点亮阶段之间的关系的子场点亮图案的构成,使用对于多个点 亮阶段,仅在所述多个(m)子场中特定的一个以上的子场对中,允许 第一子场(SFi)为非点亮且下一个第二子场(SFi+l)为点亮的子场对 的构成。
9. 一种多灰度等级显示装置,具备通过电极组构成显示单元以及 对应的像素组的显示面板;和显示驱动并控制所述显示面板的回路部, 所述显示面板的场由在时间上分割已被赋予与灰度等级相关的从最下位到最上位的权重的多个(m)子场构成,与输入的显示数据对应,根 据由所述多个(m)子场的点亮/非点亮的选择而得到的发光时间长度, 显示基于所述场的像素组的多灰度等级的亮度表现的运动图像,该多 灰度等级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是具备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交互重复配置的维持 用X电极、维持扫描用的Y电极;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地址电极;和 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分隔放电空间的隔壁,作为规定所述多个(m)子场的点亮/非点亮的组合和与灰度等级对应的点亮阶段之间的关系的子场点亮图案的构成,使用对于多个点亮阶段,仅在所述多个(m)子场中特定的一个以上(n)的子场中(m〉n), 允许与显示数据对应的从最下位到最上位为止的连续点亮中途的非点 亮的构成。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灰度等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场的多个(m)子场中的复位动作,在连续点亮的子场中,除开始该连续点亮的子场之外,不发生放电或至少省略一部分。
11. 一种多灰度等级显示方法,将1个场分割成多个子场,控制构 成所述多个子场的各子场的点亮与非点亮,由此显示图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1个场内,与在时间上最后点亮的最终点亮子场相比,之 前成为非点亮的非点亮子场是所述多个子场中1个以上的规定的子场。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灰度等级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时间上没有2个以上连续的所述规定的子场。
13.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多灰度等级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的子场在时间上的紧接前面的子场点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在PDP装置(多灰度等级显示装置)中,能够减少单元间的电荷状态的零散以及复位放电产生的背景发光,并且减低伪轮廓的发生,可改善图像质量,并可使驱动稳定化。在使用子场法的多灰度等级显示方法中,作为子场点亮图案,是允许仅特定的子场(例如SF3、SF9),连续点亮子场的中途的非点亮子场的构成。由此,减低单元间的电荷状态的零散,所以易于省略复位放电,由于中途的非点亮少,所以伪轮廓减低。
文档编号G09G3/298GK101154344SQ200710109059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8日
发明者太田隼二, 木村雄一郎, 田中晋介 申请人: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