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5511阅读:24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修正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修正带,尤指一种具有保护导 带嘴、增加握持面积,及操作的稳定性与省力效果的 修正带。
背景技术
按修正带于我们生活周遭多有所见,尤其对撰文、 制图人员,乃至于一般学生而言,堪称为 之一。究其原因,乃其具有遮覆不意欲部 且因使用方便,不若传统的橡皮擦有损及 是以,时至今日,各文具店或书店均可见 售。
而已知的修正带,基本上,是由一本 导带口 (或称带嘴)所组合而成,该本体 带及巻带机构,而带体则绕过出带口的导带嘴。是以, 使用者使用时,是由该导带嘴端处,按压于欲拭去部 份而后移动,以遮覆不意欲部份。
必备的工具
份的功能,
纸张之虞
修正带的贩
体及目IJ端的
内部有喂
一般而言,为避免带体于非使用状态的任意粘附, 例如于桌面、书包或笔盒内的物品触及带体的膜片时,
即会粘附于该等物品表面,而—■直困扰着使用者。为
了改目u述的缺点,通常会另设有一帽盖,以便由该
帽生 皿与导带嘴或出带口的结合,以包覆该导带嘴,从
而避免带体与其它物品接触的机会。由于现有的帽盖
与本体是采分离式设计,且其仅为包覆该导带嘴,以
致其尺寸甚小,稍有不慎即有脱落或掉落的可能,而
失去遮蔽的意义。尤其是,由于现有的帽盖尺寸甚小,更有可能造成孩童误食的情况从而造成危及人身安
全,探究其因,乃在于本体与帽芏 皿是采分离式设计的
故而亟沐 4寸相关业者的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申"i主 i冃人乃本于长年来事文具产p 叩研
发与产销的经验,潜心研究,期能克服上述修正带的
本体与帽盖釆分离式设计的诸多缺点,希冀提供种
旋转架枢接于修正带的本体出带□,使其于未操作的
水平状态可容置本体的导带嘴,而形成保护作用若
将该旋转架朝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旋转,可使该旋转
架与本体顶缘贴合时,可增加握持面积等功能或者
将该旋转架朝另一方向,例如逆时针旋转可使该旋
转架与本体底缘贴合时,并将其外端的接触部,例如
滚轮与一平面物体,例如纸张接触而延伸接触面积,
可获致稳定及省力功能,经再二实验与测试,进而仓'J
作出本实用新型的"修正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 一 种修正带,其特征在于,其包

一本体,其内部具有喂带及巻带机构,一侧设有
一出带口,并将一导带嘴突设于该出带口;
一旋转架,其是将两旋臂后端的枢接部枢接于本 体两侧,且该两旋臂间对应于该导带嘴位置形成 一 供 该导带嘴的容置的镂空槽,另于该镂空槽侧边设有一 连接该对旋臂的连接部;由旋转该旋转架,使其连接 部可贴合于本体,以利于操作。
其中该两枢接部枢接于本体的出带口两侧。
其中各枢接部以一轴榫穿越旋臂的支孔,并^口 n
于出带侧壁所预设的轴孔,而形成 一 支点。
其中该喂带及巻带机构采用抽换式带匣。
其中该连接部顶面具有 一 向内斜削的倾斜面,其
由旋转架的旋转使该倾斜面与本体顶缘贴合。
其中该连接部底面与镂空槽交接处形成 一 挡缘,
由旋转架的旋转使该挡缘与本体底缘贴合。
其中该挡缘与本体底缘贴合时,该两旋臂外端的
接触部是与一平面物体相接触而延伸接触面积。
7其中该接触部在两旋臂外端的开口轴接一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修正带,利用旋转架枢接于修正带
的本体出带□,使其于未操作的水平状态可容置本体
的导带嘴,而形成保护作用;若将该旋转架朝一方向,
例如顺时针旋转,可使该旋转架与本体顶缘贴合时,
可增加握持面积等功能;或者将该旋转架朝另一方向,
例如逆时针旋转,可使该旋转架与本体底缘贴合时,
并将苴 Z 外端的接触部,例如滚轮与 一 平面物体,例如
纸张接触而延伸接触面积,可获致稳定及省力功能。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
参阅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修正带的立体图2a及图2 b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架顺时针方向旋
转后与本体贴合的立体图与前视图3a及图3 b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架逆时针方向旋
转后与本体贴合的立体图与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的修正带是由
一本体1,及 一 旋转架2所组合而成,
g巾,本体l是为已知的,其内部具有喂带及巻
带机构,另于本体1 一侧则开设 一 出带□,并将一导
带嘴1 1固设于该出带口,而带体则绕过该导带嘴1
1,使本体l具有收、发带的功能,唯此乃已知技术, 在此不拟赘述。
事实上,本实用新型本体1内部的喂带及巻带机
构可采用传统的固定方式设置,唯不以此为限,为延
长本体1的使用寿命,环保的诉求,以及凸显后叙旋
转架2操作的便利性,该本体1后方较佳是结合一抽
换式带匣12,唯此亦为已知技术,在此不拟赘述。
旋转架2是为一架体,其是将两旋臂2 1后端的
枢接部22枢接于本体1两侧,较佳是枢接于出带口
两侧,如图所示,该旋转架2与本体1的枢接方式例
如但不局限于该枢接部2 2是以一轴榫2 2 1穿越旋
臂2 1的支孔2 22,并卡扣于出带口侧壁所预设的
轴孔(因投影角度关系未示),而据以形成 一 支点。而
两旋臂21间对应于该导带嘴1 1位置形成一镂空槽
23 ,以供该导带If11的容置,使该旋转架2于旋
转时,不致触及该导带嘴11 。是以,如图1所示,
该旋转架2于未操作的水平状态,该镂空槽2 3是容 置该导带嘴1 1 ,进而形成保护作用。故本实用新型 是转动该旋转架2,当其处于水平向时,可遮蔽本体
l的导带嘴l 1,以取代传统所采用的分离式帽盖。 再者,该两旋臂2 l的镂空槽2 3侧边连接部2
4顶面具有 一 向内斜削的倾斜面2 5 。如图2 a及图2 b所示,若将该旋转架2朝 一 方向,例如顺时针旋转,
使该旋转架2的倾斜面25与本体1顶缘贴合,可增
加手部握持面积,而提供操作的稳定性,以利于修正
带的使用
尤其是,该两旋臂21的连接部24底面与镂空
槽2 3交接处形成一挡缘26 ,。如图3及图3 b所示,
若将该旋转架2朝另 一 方向,例如逆时针旋转,可使
该旋转架2的挡缘2 6与本体1底缘贴合,并将其外
端的接触部27 ,例如于两旋臂外端的开口轴接 一 滚
轮与一平面物体,例如纸张接触而延伸接触面积,可
获致操作时的稳定性及省力效果,亦利于修正带的使

所以,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由该旋转架相对
于修正带的本体导带嘴的多向旋转与定位,可使其具
有容置并遮蔽导带嘴,以取代分离式<隋盖的容易遗失,
与孩童误食的困扰,同时增 及获致操作的稳定性与省力 项产品的商机,堪称为同类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 是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 为熟习该项技术的人所易于 型的专利权范畴。
加与修正带握持面积,以
得效果, 亦可由此扩大该
物品的-一大突破
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
推知的,俱不脱本实用新
权利要求1.一种修正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本体,其内部具有喂带及卷带机构,一侧设有一出带口,并将一导带嘴突设于该出带口;一旋转架,其是将两旋臂后端的枢接部枢接于本体两侧,且该两旋臂间对应于该导带嘴位置形成一供该导带嘴的容置的镂空槽,另于该镂空槽侧边设有一连接该对旋臂的连接部;由旋转该旋转架,使其连接部可贴合于本体,以利于操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正带,其特征在于,其 中该两枢接部枢接于本体的出带口两侧。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正带,其特征在于,其 中各枢接部以一轴榫穿越旋臂的支孔,并结合于出带 口侧壁所预设的轴孔,而形成 一 支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正带,其特征在于,其 中该喂带及巻带机构采用抽换式带匣。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正带,其特征在于,其 中该连接部顶面具有 一 向内斜削的倾斜面,其由旋转 架的旋转,使该倾斜面与本体顶缘贴合。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正带,其特征在于,其 中该连接部底面与镂空槽交接处形成一挡缘,由旋转 架的旋转,使该挡缘与本体底缘贴合。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修正带,其特征在于,其 中该挡缘与本体底缘贴合时,该两旋臂外端的接触部 是与 一 平面物体相接触而延伸接触面积。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修正带,其特征在于,其 中该接触部在两旋臂外端的开口轴接一滚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修正带,其包括一本体,其内部具有喂带及卷带机构,一侧设有一出带口,并将一导带嘴突设于该出带口;一旋转架,其是将两旋臂后端的枢接部枢接于本体两侧,且该两旋臂间对应于该导带嘴位置形成一镂空槽,以供该导带嘴的容置,另于该镂空槽侧边设有有一连接部,以连接该对旋臂;由旋转该旋转架,使其连接部可贴合于本体,以利于操作。
文档编号B43L19/00GK201068043SQ200720005499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0日
发明者严明华 申请人:台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