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431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结构,主要是以复数褶片并接组 成的褶复片取代习知一体式结构,使得以低廉的塑胶材质取代高价的PP、橡胶 等材质,使其在赋予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效能外,更能兼顾其产制的经济效益, 以获致最佳的产业利用价值与实用性。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文件夹袋在结构设计上通常由硬质的夹袋封板搭配软质侧封片组 合制作成型,利用软质侧封片赋予文件夹袋适当的空间展收效能,使其在收纳 的文件数量较少时,得以适度压縮文件夹袋的厚度,而在收纳大量文件时,则 可将文件夹袋予以适当撑张,以达大量文件的收纳需求。;因此,此类文件夹袋的收纳空间,事实上取决于其侧封片的规格,而受限 于其侧封片的整片式结构型态,导致其在文件夹袋的空间展收上无法获得大幅 的调整,造成其收纳容量受到极大的限制,确实有待设法加以解决改善。于是,有从业者开发出具有较大容量空间展收效能的文件夹袋,请参阅图1 所示,其主要是由连续齿状的褶复片1取代传统的软质侧封片,该等褶复片1 采用PP、橡胶等弹性材质制成,配合其连续齿状的结构型态,使其本身即具备有展收回复的效能,而褶复片1两侧再与硬质的夹袋封板2、 3车缝结合成一体, 据以构成具有较佳展收空间灵活度及回复效能的文件夹袋,利用其褶复片1所 提供的展收回复效能,不但可根据其收纳文件的数量自动调整其空间大小外, 同时更能赋予其文件取置上的极佳便利性,堪称为一较为实用的设计。上述文件夹袋,虽可提供较大的展收空间灵活度,但因其展收及回效能由 其褶复片的材质特性所提供,所以必须采用PP或橡胶等弹性材质制造,才能获 得预期的回复效能,如此一来,将导致其产制材质的局限,且夹袋封板的结合 一定要采用车缝方式结合,无形中造成其整体成本的增加,确实不符产业利用 上的经济价值,有待设法加以解决改善。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习知文件夹袋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发明人特着手进行研究改 良,基于其从事相关行业的多年经验与技术,进而研创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结 构,即其主要目的在于经由结构的组成设计,在取得文件夹袋的空间展收与回
复效能外,更能有效降低其材料成本,可赋予经济效益与实用性兼具的产业利 用价值。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经由其文件夹袋的褶复片材质改变,除了采用 车缝结合方式外,更得以采用热压熔接方式结合,能简化其制造难度。 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结构一种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结构,主要由两侧硬质夹袋封板与侧边封合的褶 复片所组合制作成型,该等褶复片具有展收回复效能,使得赋予其文件夹袋具 有收纳空间展收的灵活度及复位效能;其中该褶复片由复数片倒V型褶片并接组成,借以取代习知釆用弹性材质一体 成型的褶复片结构,利用其各褶片的并结连动关系,赋予其弹性回复效能,从 而在达成文件夹袋收纳空间的变化与文件的取置便利外,更因其回复效能非取 决于材质特性的赋予,从而得以采用成本较低廉的塑胶片材折制并接制成,使 其整体成本得以大幅降低。如上所述的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结构,其中该褶复片各相邻的褶片采用车 缝方式取得连结。如上所述的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结构,其中该褶复片各相邻的褶片采用热压熔接方式取得连结。如上所述的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结构,其中该褶复片与两侧夹袋封板采用车缝方式取得结合。如上所述的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结构,其中该褶复片与两侧夹袋封板采用热压熔接方式取得结合。如上所述的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结构,其中该文件夹袋为无袋盖型态。 如上所述的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结构,其中该文件夹袋为具袋盖型态。 采取以上结构则使前述改进的结构在赋子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效能外,更能兼顾其产制的经济效益,以获致最佳的产业利用价值与实用性。


图1为习知文件夹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文件夹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文件夹袋较佳实施例的褶复片左侧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文件夹袋较佳实施例的褶复片底部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文件夹袋较佳实施例的褶复片底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文件夹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文件夹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褶复片左側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文件夹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褶复片底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文件夹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袋盖盖合示意图。110 31 40 51 61褶复片 20夹袋封板 31'褶片 50夹袋封板61'褶片2 3 夹袋封板 30 褶复片32 32' 褶片41 52 扣具 60 褶复片62 62'褶片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技术手段及功效达成方面,配合图式再予 举例进一步具体说明于后首先,请参阅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文件夹袋由两侧的硬质夹袋封板 10、 20与侧边封合的褶复片30所组合制作成型,这些褶复片30具有展收回复 效能,使得赋予其文件夹袋具有收纳空间展收的灵活度及复位效能;其中该褶复片30由复数片倒V型褶片31、 31'并接组成,借以取代习知采用弹 性材质一体成型的褶复片结构,在制作上使各相邻的褶片3K 31,的并接边缘相 互叠接后,再以车缝方式加以缝结,借以取得各褶片3K 31'的并结连动关系, 同时赋予其弹性回复效能,再将其最外侧的二褶片32、32'外侧边与夹袋封板10、 20车缝结合成一体,据以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文件夹袋结构。而因本实用新型的 褶复片30采用数褶片31、 31'并接成型,得以采用成本较低廉的塑胶材质制造, 是以在其相邻褶片31、 31'的并接、以及最外侧二褶片32、 32'与夹袋封板10、 20的结合上,除了采用前述的车缝方式结合外,更得以采用热压熔接方式结合, 使其整体组合制作上更为简易、牢固;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文件夹袋在结构设计上,基于其利用两侧硬质夹 袋封板10、 20搭配侧边封合的褶复片30结构组构成的功能架构基础下,禾U用 其复数褶片31、 31'并接组成的褶复片30赋予其展收及回复的效能,在达成文 件夹袋所需的收纳空间的变化与文件的取置便利的基本功能外,更因而使其回 复效能无需取决于材质特性的赋予,从而令其得采用成本较低廉的塑胶片材摺 制并接制成,使其整体成本得以大幅降低,确实深具产业经济效益与实用价值。请参阅图6-9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袋盖 的文件夹袋结构,其结构设计上,是由两侧硬质夹袋封板40、 50配合侧边封合 的褶复片60所结合组构成型,其中一侧的夹袋封板50上缘更延设有一足以覆 合夹袋袋口的袋盖51,于袋盖51及另一封板40相对覆合的部位得以进一步增 设扣具52、 41,可维持其袋盖51的覆合封闭型态,而其褶复片60仍是由复数 倒V型褶片61、 61'所并接组成,使各相邻的褶片61、 61'并接边缘以车缝或热 压熔结方式结合,借以取得各褶片61、 61'的并结连动关系,同时赋予其弹性回 复效能,再将其最外侧褶片62、 62'外侧边与夹袋封板40、 50车缝或热压熔接
结合,即得完成其文件夹袋的组合制作,成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
经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针对可展收变化容置空间的文件夹袋所作 的结构设计,在不变更其既有的组成功能架构下,以复数褶片并接组成的褶复 片取代习知一体式结构,使得以低廉的塑胶材质取代高价的PP、橡胶等材质, 使其在赋予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效能外,更能兼顾其产制的经济效益,以获致 最佳的产业利用价值与实用性整体而言,确实堪称为一优异、突出的实用新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结构设计上创新地以复数褶 片并接组成的褶复片取代习知一体式结构,使得以低廉的塑胶材质取代高价的P P、橡胶等材质,使其在赋予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效能外,更能兼顾其产制的经 济效益,以获致最佳的产业利用价值与实用性,有效解决习知同类产品所存在 的问题与不足,整体而言,不失为一优异、突出的创新设计。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 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 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 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 示,对于本实用新型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内。
权利要求1、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结构,包括两侧夹袋封板与侧边封合能够展收回复的褶复片;其特征在于该褶复片由复数片倒V型褶片并接组成。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褶复片各 相邻的褶片为车缝连结。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褶复片各 相邻的褶片为热压熔接连结。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褶复片与 两侧夹袋封板为车缝结合。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褶复片与 两侧夹袋封板为热压熔接结合。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文件夹袋 为无袋盖型态。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夹袋的展收回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文件夹袋 为具有袋盖型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文件夹的展收回复结构,特别是针对无隔间文件夹的褶复片进行改良设计;其结构设计上,主要是由复数倒V型褶片并接组成的褶复片取代习知采用弹性材质一体成型的褶复片结构,使各相邻的褶片并接边缘以车缝或熔结方式结合,借以取得各褶片的并结连动关系,同时赋予其弹性回复效能,再将其最外侧褶片外侧边与夹袋封板热压熔接结合,即得完成本实用新型文件夹袋的组合制作,利用其复数褶片并接组成的褶复片赋予其展收回复效能而达收纳空间的变化与文件的取置便利外,更因其回复效能非取决于材质特性的赋予,从而得以采用成本较低廉的塑胶片材折制并接制成,使其整体成本得以大幅降低,深具产业经济效益与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B42F7/00GK201052713SQ20072006756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日
发明者苏恳瑞 申请人:苏恳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