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伪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778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防伪包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包装,尤其是容易破坏的防伪包装。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防伪包装,在包装封口处粘贴刮开式标签,通过把标签上涂层刮掉现出电话防伪编码或中奖文字来达到防伪目的。这种防伪方式单一,不能破坏包装物,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这些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能重复使用的新型防伪包装。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酒瓶(指各种材质的酒瓶,本酒瓶可包括酒瓶及各种粘贴、包裹,装配、在酒瓶上的各种装饰附件、塑料包裹装饰层、附带物。比如粘贴在酒瓶上的大标签),在酒瓶上设置小标签,小标签设置在酒瓶上,小标签背后设置不干胶或胶与酒瓶粘贴在一起。小标签设置在瓶身部位为最佳。瓶底、瓶颈部位也可,小标签不设置在酒瓶封口处。小标签为防伪标签,可以是电子防伪标签,也可以是其他防伪标签。小标签上可设置多种防伪设置,也可以设一种。标签可以是圆形或长方形、正方形等各种形状。在小标签和酒瓶上共同设置激光烧灼汽化后留下的文字、数字或图案。这些文字、数字或图案在标签与酒瓶上为连续的,或有一定间距规律的。由于小标签很薄,激光在烧灼小标签时,会把小标签烧透,并会在小标签下面的酒瓶上也烧灼出文字、数字或图案,小标签被激光烧灼后形成镂空状,在小标签上会看到下面的酒瓶,消费者使用时,用手机扫描标签或用手机与标签相对来提取标签上的密码查询真假,查询后的标签不能重复使用,造假者如果要更换标签,新标签上很难再烧灼出与酒瓶相连续的图案、文字。酒瓶上的残留的文字、图案也无法去除,从而使酒瓶无法回复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示意图,图2是图1局部示意图 在图中 1、酒瓶;2、标签定位凹;3、附件;4、小标签;5、涂层;6、激光烧灼后留下的文字、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酒瓶(1)上设置附件(3),小标签(4)设置在酒瓶(1)上,小标签设置在酒瓶的瓶身处。小标签上设置涂层(5),激光烧灼后留下的文字、图案(6)打在小标签和酒瓶本体上,激光打出的文字、数字可以为编码形式,文字也可采用空心字、艺术字等多种形式打出,小标签与酒瓶由激光烧灼出的文字、数字、图案这三种中可以设置三种,也可只设置两种或一种。
在图1中,数字加文字编码在小标签和酒瓶上为有一定间距规律的,图案在小标签和酒瓶上为连续的。
在图中,小标签定位凹(2)是帮助标签定位的,也可采用在酒瓶上用文字、线条、图案、标记、凹凸、局部磨砂等来在酒瓶上设置标签定位处。或对酒瓶外观的线条破坏或局面变形等来形成独立的一块区域,用于粘贴标签。
小标签(4)为防伪标签,标签上可以设置数字编码,供消费者打电话查询,也可以设置编码,比如二维码等,消费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查询产品真假,标签上也可设置电子元件来存储编码等信息,消费者用手机上的对应功能设置与标签一对就能获取查询渠道与密码能自动查询产品的真假,标签查询后作废,不能重复使用。也可以刮开涂层,使标签破坏不能重复使用。或采用其他可以破坏标签完整的防伪设置。造假者如果要更换标签,新标签无法与原有残留图案文字配套,加上标签有定位设置,新标签不可能遮盖酒瓶原有残留图案文字,从而达到防伪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防伪包装,由标签、酒瓶组成,其特征在于小标签为防伪标签,小标签设置在酒瓶上,小标签背后设置不干胶或胶与酒瓶粘贴在一起,小标签可以设置在瓶身,瓶底、瓶颈,小标签和酒瓶上共同设置激光烧灼汽化后留下的文字、数字或图案,小标签被激光烧灼后形成镂空状,在小标签下面的酒瓶上也烧灼出文字、数字或图案,酒瓶上设置标签定位处。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防伪包装,由标签、酒瓶组成,小标签为防伪标签,小标签设置在酒瓶上,小标签背后设置不干胶与酒瓶粘贴在一起,小标签和酒瓶上共同设置激光烧灼汽化后留下的文字、数字或图案,小标签被激光烧灼后形成镂空状,酒瓶上设置标签定位处。消费者使用时,破坏或查询标签,使其不能重复使用,造假者如果要更换标签,新标签无法与原有残留图案文字配套,从而达到防伪的目的。
文档编号G09F23/02GK201048029SQ200720147598
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4日
发明者玲 袁 申请人:玲 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