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铅笔机及其笔具馈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2180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削铅笔机及其笔具馈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削铅笔机,特别是涉及削铅笔机的笔具馈送机构。
背景技术
图1是揭示一款常见的削铅笔机,如图所示,所述的削铅笔机10的机体12 后侧设有一手动式诱导夹持器14,如图2所示,待削铅笔20可利用朝向机体后 方预先拉开的诱导夹持器加以夹持固定,并且在旋柄16转动时,诱导夹持器会持 续地朝机体靠送,将待削铅笔20馈送到进行切削的位置上。
诱导夹持器是存在于削铅笔机上的构件之一,当诱导夹持器处在拉开的状态, 但是没有夹持待削铅笔时,当旋柄被旋动时就会自动靠合在机体后方,以致在于 这种状况、情形下,使用者遭受诱导夹持器夹伤手部的情形时有所闻。
办此可知,诱导夹持器存在有使用上的危险性,但是L《久以来,相关业者并 未提出任何可以有效解决此项问题的技术手段,所以,消费者在使用这类产品时 只能仰赖自己小心操作,注意并避免遭受诱导夹持器夹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削铅笔机及其笔具 馈送机构,针对削铅笔机的诱导夹持器可能会在操作使用时夹伤使用者的缺失, 提出一种解决之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笔具馈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固定架;一转盘,结合在所述的固定架上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的固定架旋转,所述的转 盘设有一套接孔;以及数个馈笔轮轴,枢设在所述的固定架上并且彼此保持有可将笔具夹持通过的间距;其中至少一馈笔轮轴接受所述的转盘带动而旋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削铅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机体,设有可供笔具插入内部的一笔洞;
一旋柄,结合在所述的机体外侧,并且承接有一插入所述的机体内的一套筒, 所述的套筒设有一内孔以供笔具插入;
一切刀,设置在所述的机体内,用以切削经由所述的笔洞进入所述的内孔的 笔具;及
一笔具馈送机构,其包括有
一固定架;
一转盘,结合在所述的固定架上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的固定架旋转,所述的转 盘设有一套接孔;以及
数个馈笔轮轴,枢设在所述的固定架上并且彼此保持有可将笔具夹持通过的 间距;其中至少一馈笔轮轴接受所述的转盘带动而旋转;
所述的固定架结合在所述的机体匕且所述的转盘所设的套接孔是与所述的 套筒对应套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凭借 笔具馈送机构将插入笔洞内的笔具朝机体内馈送,进行切削动作,不用再凭借助 诱导夹持器推送待削铅笔,不会夹伤手部。


图l,是现有削铅笔机的后视立体图,暨显示出将诱导夹持器靠合在机体时 的状态;
图2,是现有削铅笔机的后视立体图,暨显示出将诱导夹持器朝机体后方拉 出并且夹持有一笔具时的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笔具馈送机构应用在削铅笔机上的立体分解图4,是本实用新型笔具馈送机构应用在削铅笔机上的立体组合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笔具馈送机构的结构分解图6,是本实用新型笔具馈送机构的正视图7,是本实用新型笔具馈送机构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削铅笔机;12-机体;14-诱导夹持器;16-旋柄;20-待削
铅笔;30-笔具馈送机构;32-固定架;322-固定耳;324-穿孔;34-转盘;340-套接 孔;342-内套环;344-外转盘;346-凸柱;36-馈笔轮轴;362-轴杆;364-齿轮部; 366-夹持套;368-夹槽;42-机体;422-笔洞;44-旋柄;46-套筒;460-内孔;48-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兹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现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3所示,图中是揭示本实用新型笔具馈送机构应用安装在一台削铅 笔机内的实施例分解图;图4是显示图3所揭示的构件在组合后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笔具馈送机构30主要包括有一固定架32、 一转盘34, 以及数个馈笔转轮36;转盘34与馈笔转轮36是分别与固定架32组合连接,并 且凭借固定架32装设在削铅笔机的机体42内部;其中,转盘34与馈笔转轮36 具有连动关系,也即当转盘34被拨转时,馈笔转轮36会受到转盘34连动而旋转。
笔具馈送机构30中的固定架32具有一个以上的固定耳322,并且可凭借固 定耳322上所设的穿孔324以螺丝锁定结合在削铅笔机的机体42内。
在削铅笔机的机体42后侧设有可供待削铅笔插入机体42内部的一笔洞422, 而笔具馈送机构30是装设在对应于笔洞422所在位置的机体42内侧,如此,当 待削铅笔经由笔洞插入到机体42内,即可凭借被驱动的笔具馈送机构30将待削 铅笔朝机体42内馈送。
在削铅笔机的机体42外侧设有一旋柄44,旋柄44是枢设在机体42,并且承 接有一位于机体42内的一套筒46,套筒46设有一内孔460以供笔具插入;此外, 在机体42内另外还设有一切刀48,切刀48负责切削经由的笔具馈送机构30馈 送进入内孔460的待削铅笔。其中,图中所揭的切刀48是搭载在套筒46侧缘的 一螺旋刀具。
请同时参阅图5及图6所示,笔具馈送机构30中的转盘34是结合在固定架 32上并且可相对于固定架32旋转,而且在转盘34上设有一套接孔340,以供前 述套筒46穿套组合,以凭借旋柄44旋转驱动(如图7所示)。其中,转盘34进一 步是由设有套接孔340的一内套环342与一外转盘344相互组合而成。在外转盘 344的盘面上设有一个以上凸柱346,凸柱346可以是凸出的盘面的柱状体或粒状 体。
至于所述的馈笔轮轴36则是枢设在固定架32上,图式中所揭是以二支馈笔 轮轴36作为示例,两馈笔轮轴36彼此间保持有可将一笔具夹持通过的间距,此 间距可依据笔具的直径或断面轮廓加以设定变更。更具体而言,每一支馈笔轮轴 36进一步包含有一轴杆362、设在轴杆362 —端的一齿轮部364,以及包覆在轴 杆362外缘的一夹持套366,用以夹持笔具。在实施时,建议夹持套366最好是 采用具有粗糙表面的柔软件,以增加夹持笔具的表面摩擦力与紧度。此外,在夹 持套366的中段位置上可以设有向内凹陷的一夹槽368,用以稳定地夹持住笔具, 并且平稳地馈送笔具。
馈笔轮轴36所具有的齿轮部364是对应设置在转盘34被拨动旋转时,恰好 可凭借转盘34盘面上所设凸柱346拨转连动的位置上。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笔具馈送机构30是可应用在削铅笔机或类似产品 上,以本实用新型附图所揭示的削铅笔机为例,当待削铅笔20经由笔洞422插入 夹持在两馈笔轮轴36之间,随后开始旋转位于机体42外侧的旋柄44,凭借套接 孔340与套筒46对应套接的转盘34会随着旋柄44同步转动,在此同时,经由转 盘34连动的馈笔轮轴36也会开始将待削铅笔20朝向机体42内的方向馈送进给, 将待削铅笔20送进套筒46的内孔460中,凭借切刀48进行切削动作。
综上所述,将本实用新型的笔具馈送机构应用在削铅笔机上,削铅笔机即不 需要设置诱导夹持器来馈送待削铅笔,完全免除掉削铅笔机具有诱导夹持器时所 存在的使用缺失。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 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笔具馈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固定架;一转盘,结合在所述的固定架上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的固定架旋转,所述的转盘设有一套接孔;以及数个馈笔轮轴,枢设在所述的固定架上并且彼此保持有可将笔具夹持通过的间距;其中至少一馈笔轮轴接受所述的转盘带动而旋转。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笔具馈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进一步由 设有所述的套接孔的一内套环,以及一外转盘组合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笔具馈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在盘面上 设有一个以上凸柱,所述的馈笔轮轴具有一齿轮部,所述的凸柱拨转所述的齿轮 部而令所述的馈笔轮轴枢转。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具馈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馈笔轮轴进一 歩包含有--轴杆,以及包覆在所述的轴杆外缘的一个用来夹持笔具的夹持套。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具馈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套具有一 粗糙表面。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具馈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套是一柔 软件。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具馈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套的中段 位置上具有向内凹陷的一夹槽。
8. —种削铅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机体,设有可供笔具插入内部的一笔洞;一旋柄,结合在所述的机体外侧,并且承接有一插入所述的机体内的一套筒, 所述的套筒设有一内孔以供笔具插入;一切刀,设置在所述的机体内,用以切削经由所述的笔洞进入所述的内孔的 笔具;及一笔具馈送机构,其包括有一同定架;一转盘,结合在所述的固定架上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的固定架旋转,所述的转 盘设有一套接孔;以及 数个馈笔轮轴,枢设在所述的固定架上并且彼此保持有可将笔具夹持通过的 间距;其中至少一馈笔轮轴接受所述的转盘带动而旋转;所述的固定架结合在所述的机体上,且所述的转盘所设的套接孔是与所述的 套筒对应套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削铅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进一步具有 一个以上的固定耳,且所述的固定耳上设有穿孔以供锁定结合在所述的机体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削铅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刀是搭载在所述 的套筒侧缘的一螺旋刀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削铅笔机及其笔具馈送机构,可应用在削铅笔机或类似产品上,其包括有可安装在削铅笔机机体内的一固定架、结合在固定架上并且可相对于固定架旋转的一转盘,以及枢设在固定架上并且彼此保持有可将笔具夹持通过的间距的数个馈笔轮轴;当转盘经驱动而旋转时,馈笔轮轴也会同步被带动,如此以将经由馈笔轮轴夹持住的笔具朝削铅笔机内馈送进给,以进行切削动作。
文档编号B43L23/08GK201073887SQ20072017651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2日
发明者张明德 申请人:莱德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