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以及该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51975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以及该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驱动方式中采用多线点反转驱动方式 和电荷共享方式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己知配备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作为开关元件的 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配备由相互对置的2块绝缘基板构 成的液晶面板。在液晶面板的一侧基板中将栅极母线(扫描信号线)和源极母线 (视频信号线)设置成栅格状,在栅极母线与源极母线的交叉部附近设置TFT。 TFT具有从栅极母线分支的栅极电极、从源极母线分支的源极电极和漏极电 极。将漏极电极与在基板上配置成矩阵状以形成图像的像素电极连接。在液晶 面板的另一恻基板中设置通过液晶层在与像素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用的电极(下 文称为"对置电极"),由像素电极、对置电极和液晶层形成各个像素。再者, 为方便起见,将这样形成一个像素的区域称为"像素形成部"。而且,各TFT 的栅极电极从栅极母线接收有效扫描信号(栅极信号)时,根据该TFT的源极电 极从源极母线接收的视频信号(数据信号)对像素形成部施加电压。在像素形成 部形成像素电容,像素电容中保持表示像素值的电压。
另外,液晶具有连续施加直流电压则劣化的性质。因此,液晶显示装置中,
对液晶层施加交流电压。通过每隔一帧期间使对各像素形成部施加的电压的极 性反转,也就是通过每隔一帧期间使以对置电极的电位为基准的源极电极的电 压的极性反转,实现对该液晶层施加交流电压。再者,下文中,将对像素形成 部施加的电压称为"像素电压"。作为实现对液晶层施加交流电压的技术,已 知每隔一帧期间使像素电压的极性反转且在l帧期间内使栅极母线延伸方向上 相邻的像素之间的极性和源极母线延伸方向上相邻的像素之间的极性反转的 驱动方式。将这种驱动方式称为"点反转驱动"。图7是示出采用点反转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某1帧期间对显示画面上的各像素形成部施加的像素 电压的极性的极性图。如图7所示,在全部相邻的像素之间,像素电压的极性 反转。
然而,现有的点反转驱动中,由于像素电压的极性每隔1个栅极母线反转,
所以产生功耗变大、发热量变大等问题。因此,提出使像素电压的极性每隔2
个栅极母线反转且使栅极母线延伸方向上相邻的像素之间的极性也反转的驱
动方式。将这样的驱动方式称为"2线点反转驱动(2H点反转驱动)"。图8是 示出采用2线点反转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某1帧期间对显示屏幕上的各像素 形成部施加的像素电压的极性的极性图。此液晶显示装置中,像素电压的电极 每隔2个栅极母线进行反转,所以与每隔l个栅极母线像素电压的极性进行反 转的驱动方式相比,减小功耗或发热量。
又,为了进一步减小功耗,提出采用从各水平扫描期间开始时刻起使相邻 源极母线之间仅在预定期间短路的电荷共享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采用点反转 驱动方式(包括2线点反转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相邻源极母线的电压 极性相反,而且在画面全白、画面全灰的显示模式中,其绝对值大致相等。因 而,通过使相邻源极母线之间短路,使各源极母线的电压在常黑型时成为相当 于黑显示的电压。再者,下文中,将相当于黑显示的电压称为"黒电压"。
然而,2线点反转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采用电荷共享方式时,往往 在显示屏幕上可见每一行的条纹。参照图9对此进行说明。图9(A) (E)是采 用2线点反转驱动方式和电荷共享的方式的常黑型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白显示 时的信号波形图。图9(A) (C)示出栅极信号的波形,图9(D)示出使相邻源极 母线之间短路用的短路控制信号的波形,图9(E)示出数据信号的波形。再者, 下面,将数据信号S(i)的极性与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反转的水平扫描期间称为 "第1H",将其后续的水平扫描期间称为"第2H"。另外,参考标号Vc表 示数据信号S(i)的中间电位。
第1H中,短路控制信号Csh的逻辑电平为高电平的期间(下文称为"电荷 共享期间")中,相邻源极母线之间短路。其结果,数据信号S(i)的电压从相当 于白显示的电压接近黒电压。再者,下文中,将相当于白显示的电压称为"白 电压"。电荷共享期间结束后,数据信号S(i)的电压上升到白电压。此后,在
6第2H的电荷共享期间时,数据信号S (i)的电压从白电压接近黒电压。
这里,着眼于第1H和第2H的电荷共享期间结束时刻的数据信号S (i)的 电压,则在第1H为负电压,在第2H为正电压。这是因为作为电荷共享期间, 不能确保使数据信号S (i)的电压从白电压成为完全黒电压的时间。因此,第1H 在电荷共享期间后其数据信号S (i)的电压达到白电压为止需要的时间比第2H 的要长。由此,使得在第2H充电的像素形成部的像素电容的充电率(下文称为 "第2H的充电率")相比在第1H充电的像素形成部的像素电容的充电率(下文 称为"第1H的充电率")变高。其结果,充电率相对大的线(行)和充电率相对 小的线(行)交替出现,在整个显示画面上看出条纹。再者,用(与像素形成部的 像素电极连接的)漏极电极实际产生的电压与对源极母线施加的电压的比率表 示充电率。
为了消除上述那样的由第1H的充电率与第2H的充电率的差异引起的显 示欠佳,例如日本国专利特开2003 — 337577号公报和日本国专利特开2005 — 156661号公报中披露通过调整栅极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充电率调整的液晶显 示装置的发明。日本国专利特开2004 — 61590号公报中披露通过在每1个水平 扫描期间的消隐期间将源极驱动器的输出复原使各水平扫描期间的漏极波形 的上升条件均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发明。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2003 — 3375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特开2005—15666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专利特开2004 — 61590号公报
然而,上述日本国专利特开2003 — 337577号公报和上述日本国专利特开 2005 — 156661号公报所披露的发明不是关于采用电荷共享方式的显示装置的 发明。又,根据上述日本国专利特开2004 — 61590号公报,在消隐期间中漏极 电位达到中间电位,但实际上根据消隐期间的长度,有的漏极电压未达到中间 电位,可认为难以确保具有使漏极电位达到中间电位的长度的消隐期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又能抑制装置的发热或功耗的增加又能消除 由每行充电率差异所引起的显示不均的显示装置以及其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本发明的第l方面是一种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其中,具有-
用于分别传输表示应显示的图像的多个视频信号的多个视频信号线;
与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线交叉的多个扫描信号线;
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线与所述多个扫描信号线的交叉部而配置 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形成部;
以使分别对彼此相邻的视频信号线施加的视频信号的极性互不相同的方 式、且以在各帧期间内使各视频信号的极性每隔多个水平扫描期间进行反转的 方式对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线提供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的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
在各帧期间内每个预定的水平扫描期间依次选择所述多个扫描信号线的 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及
设置在所述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内部或外部的、从各水平扫描期间的开 始时刻起仅在预先设定的电荷共享期间使所述彼此相邻的视频信号线短路的 相邻视频信号线短路部,
将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l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相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 的作为所述电荷共享期间的第2电荷共享期间设定成相比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
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不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的作为所述电荷共享期间的 第1电荷共享期间要长的期间。
本发明的第2方面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将所述第2电荷共享期间设定 成长度为所述第1电荷共享期间的2倍以下的期间。
本发明的第3方面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所述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以在 各帧期间内使各视频信号的极性每隔2个水平扫描期间进行反转的方式将所述 多个视频信号对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线提供。
本发明的第4方面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设定所述第1电荷共享期间和 所述第2电荷共享期间,使得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 相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的各像素形成部的充电率和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l个水 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不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的该各像素形成部的充电率相等。
本发明的第5方面是一种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该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配 备用于分别传输表示应显示的图像的多个视频信号的多个视频信号线、与所述 多个视频信号线交叉的多个扫描信号线、及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线与所述多个扫描信号线的交叉部而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形成部,其中,具有:
以使分别对彼此相邻的视频信号线施加的视频信号的极性互不相同的方 式、且以在各帧期间内使各视频信号的极性每隔多个水平扫描期间进行反转的 方式对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线提供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的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
在各帧期间内每个预定的水平扫描期间依次选择所述多个扫描信号线的 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及
从各水平扫描期间的开始时刻起仅在预先设定的电荷共享期间使所述彼 此相邻的视频信号线短路的相邻视频信号线短路部,
将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相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 的作为所述电荷共享期间的第2电荷共享期间设定成相比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 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不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的作为所述电荷共享期间的 第1电荷共享期间要长的期间。
本发明的第6方面在本发明的第5方面中,将所述第2电荷共享期间设定 成长度为所述第1电荷共享期间的2倍以下的期间。
本发明的第7方面在本发明的第5方面中,所述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以在 各帧期间内使各视频信号的极性每隔2个水平扫描期间进行反转的方式将所述
多个视频信号对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线提供。
本发明的第8方面在本发明的第5方面中,设定所述第1电荷共享期间和 所述第2电荷共享期间,使得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 相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的各像素形成部的充电率和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l个水 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不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的该各像素形成部的充电率相等。
本发明的第9方面是一种驱动方法,用以驱动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该有 源矩阵型显示装置配备用于分别传输表示应显示的图像的多个视频信号的多 个视频信号线、与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线交叉的多个扫描信号线、及分别对应于 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线与所述多个扫描信号线的交叉部而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 像素形成部,其中,包含
以使分别对彼此相邻的视频信号线施加的视频信号的极性互不相同的方 式、且以在各帧期间内使各视频信号的极性每隔多个水平扫描期间进行反转的 方式对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线提供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的视频信号线驱动步骤;在各帧期间内每个预定的水平扫描期间依次选择所述多个扫描信号线的 扫描信号线驱动步骤;及
从各水平扫描期间开始时刻起仅在预先设定的电荷共享期间使所述彼此 相邻的视频信号线短路的相邻视频信号线短路步骤,
将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相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 的作为所述电荷共享期间的第2电荷共享期间设定成相比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
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不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的作为所述电荷共享期间的 统i由浩卄亩甘B向审-仏的甘B间
本发明的第10方面在本发明的第9方面中,将所述第2电荷共享期间设 定成长度为所述第1电荷共享期间的2倍以下的期间。
本发明的第11方面在本发明的第9方面中,所述视频信号线驱动步骤以 在各帧期间内使各视频信号的极性每隔2个水平扫描期间进行反转的方式将所 述多个视频信号对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线提供。
本发明的第12方面在本发明的第9方面中,设定所述第1电荷共享期间 和所述第2电荷共享期间,使得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 性相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的各像素形成部的充电率和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l个 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不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的该各像素形成部的充电率相 等。
根据本发明第1方面,采用多线点反转驱动方式和电荷共享方式的有源矩 阵型显示装置中,将第2H(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相 同的水平扫描期间)及其后的电荷共享期间设定成为相比第1H(各视频信号的 极性与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不同的水平扫描期间)的电荷共享期间要长 的期间。因此,在第2H及其后充电的像素形成部的充电期间相比在第1H充 电的像素形成部的充电期间变短。另外,第2H的充电开始时的视频信号电压 相比以往变低。由此,使第2H及其后的充电率相比以往变小,消除因第2H 及其后的充电率大于第1H的充电率而产生的显示不均。
根据本发明第2方面,采用多线点反转驱动方式和电荷共享方式的有源矩 阵型显示装置中,充分确保在第2H及其后充电的像素形成部的充电期间。因 此,可进行第1H的充电率和第2H的充电率的调整,以免第2H及其后的充电率过分小。
根据本发明第3方面,采用多线点反转驱动方式和电荷共享方式的有源矩
阵型显示装置中,将第2H的电荷共享期间设定成为相比第1H的电荷共享期 间的期间要长的期间。因此,与本发明第l方面相同,消除因第2H及其后的 充电率大于第1H的充电率而产生的显示不均。
根据本发明第4方面,设定电荷共享期间,使得第1H的充电率与第2H 及其后的充电率相等。因此,可靠地消除因第2H及其后的充电率大于第1H 的充电率而产生的显示不均。


图1A—E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白显示 时的信号波形图。
图2是将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与其显示部的等效电 路一起示出的方框图。
图3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源极驱动器的输出部的一个结构例的电路图。
图4A — C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中生成短路控制信号的信号波形图。 图5A — C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变换例中生成短路控制信号的信号 波形图。
图6A—F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变换例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白显示 时的信号波形图。
图7是示出采用点反转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对各像素形成部施加的 像素电压的极性的极性图。
图8是示出采用2线点反转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对各像素形成部施 加的像素电压的极性的极性图。
图9A—E是现有例中进行白显示时的信号波形图。
标号说明
10是TFT(开关元件),31是缓冲器(电压跟随器),100是显示部,200是 显示控制电路,300是源极驱动器(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400是栅极驱动器(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Cp是像素电容,SLi是源极母线(数据信号线)(1=1, 2,…, n), Glj是栅极母线(扫描信号线)(j二l, 2,…,m), Csh是短路控制信号,Cshl 是第1短路控制信号,Csh2是第2短路控制信号,S(i)是数据信号(i二l, 2,…, n), G(j)是栅极信号(j二l, 2,…,m)。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 <1.总体结构和动作>
图2是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与其显示部的等效电路 一起示出的方框图。此液晶显示装置配备源极驱动器(视频信号线驱动电 路)300、栅极驱动器(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00、有源矩阵型显示部100、及用 于控制源极驱动器300和栅极驱动器400的显示控制电路200。再者,将此液 晶显示装置当作常黑型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部100包含多根(m根)栅极母线(扫描信号线)GL1 GLm、分别与这些栅极母线GLl GLm交叉的多根(n根)源极母线(视频信号 线)SLl SLn、及分别对应于这些源极母线GLl GLm与源极母线SLl SLn 的交叉点而设置的多个(nXm个)像素形成部。将这些像素形成部配置成矩阵 状,以构成像素阵列。各像素形成部包含栅极端子与通过对应的交叉点的栅 极母线GLj连接并且源极端子与通过该交叉点的源极母线SLi连接的开关元件 TFTIO、与该TFT10的漏极电极端子连接的像素电极、作为共同设置在所述多 个像素形成部的对置电极的共用电极Ec、及共同设置在所述多个像素形成部 并夹在像素电极与共用电极之间的液晶层。而且,利用由像素电极和共用电极 Ec形成的液晶电容构成像素电容Cp。
利用如后文阐述那样进行动作的源极驱动器300和栅极驱动器400对各像 素形成部的像素电极提供与应显示的图像对应的电位。从未示出的电源电路对 共用电极Ec提供预定电位(共用电极电位)Vcom。由此,将与像素电极和共用 电极Ec之间的电位差对应的电压对液晶施加。利用此电压的施加来控制对液 晶层的光透射量,从而进行图像显示。
显示控制电路200从外部的信号源接收表示应显示的图像的数字视频信号Dv、与该数字视频信号Dv对应的水平同步信号HSY和垂直同步信号VSY、 及用于控制显示动作的控制信号Dc。然后,显示控制电路200根据这些信号 Dv、 HSY、 VSY、 Dc生成并输出数据启动脉冲信号SSP、数据时钟信号SCK、 短路控制信号Csh、表示应显示的图像的数字图像信号DA(相当于视频信号 Dv的信号)、栅极启动脉冲信号GSP、栅极时钟信号GCK、及栅极驱动器输出 控制信号GOE,以作为用于使该数字视频信号Dv所表示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 100的信号。详细而言,显示控制电路200在内部存储器根据需要对视频信号 Dv进行定时调整后,将其作为数字图像信号DA输出,并生成数据时钟信号 SCK以作为与该数字图像信号DA所表示的图像的各像素对应的由脉冲组成的 信号,根据水平同步信号HSY生成数据启动脉冲信号SSP以作为每一水平扫 描期间中仅在预定期间成为高电平(H电平)的信号,根据垂直同步信号VSY生 成栅极启动脉冲信号GSP以作为1帧期间(l个垂直扫描期间)中仅在预定期间 成为H电平的信号,根据水平同步信号HSY生成栅极时钟信号GCK,根据水 平同步信号HSY和控制信号Dc生成短路控制信号Csh和栅极驱动器输出控制 信号GOE。
上述那样在显示控制电路200所产生的信号中,数字图像信号DA、短路 控制信号Csh、数据启动脉冲信号SSP和数据时钟信号SCK被输入到源极驱 动器300,栅极启动脉冲信号GSP、栅极时钟信号GCK和栅极驱动器输出控 制信号GOE被输入到栅极驱动器400。
源极驱动器300根据数字图像信号DA、数据启动脉冲信号SSP和数据时 钟信号SCK,在每一水平扫描期间依次生成作为相当于1行像素值的模拟电压 的数据信号S (1) S (n),将这些数据信号S (1) S (n)分别对源极母线SU SLn施加。本实施方式中的源极驱动器300采用2线点反转驱动方式,即输出 数据信号S (1) S (n),使得对液晶层施加的电压的极性每隔1帧期间反转并 且在各帧期间每隔2个栅极母线反转,且使得栅极母线延伸方向上相邻的像素 之间的极性也反转。因而,源极驱动器300使对各源极母线SLi施加的数据信 号S(i)的电压极性每隔2个水平扫描期间反转。
这里,成为对源极母线SLl SLn施加的电压的极性反转的基准的电位(中 间电位)Vc是数据信号S(l) S(n)的直流电平(相当于直流分量的电位),该直流电平一般与共用电极EC的直流电平不一致,与共用电极EC的直流电平相差由
各像素形成部的TFT的栅极一漏极之间的寄生电容Csd造成的电平偏移(穿场 电压)AVd。此外,仅在寄生电容Cgd所造成的电平偏移AVd相对于液晶的光 学阈值电压Vth足够小的情况下,作为数据信号S(l) S(n)的直流电平等于共 用电极Ec的直流电平,所以可认为数据信号S(l) S(n)的极性即对源极母线 SL1 SLn施加的电压的极性以共用电极Ec的电位Vcom为基准每隔1个水平 扫描期间进行反转。
该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减小功耗,采用在每1个水平扫描期间使相邻源 极母线之间短路的电荷共享方式。因此,如图3所示那样构成源极驱动器300 中作为输出数据信号S(l) S(n)的部分的输出部。即,该输出部接收根据数字 图像信号DA所生成的模拟电压信号d(l) d(n),对这些模拟电压信号d(l) d(n)进行阻抗变换,从而生成数据信号S(l) S(n)以作为应在源极母线SL1 SLn传输的视频信号;作为用于该阻抗变换的电压跟随器,具有n个缓冲器31 。 作为开关元件的第1M0S晶体管SWa与各缓冲器31的输出端子连接,将来自 各缓冲器31的数据信号S(i)通过第1M0S晶体管SWa从源极驱动器300的输 出端子输出(1=1, 2,…,n)。另外,源极驱动器300的相邻输出端子之间利 用作为开关元件的第2M0S晶体管SWb连接。而且,对这些输出端子之间的 第2M0S晶体管SWb的栅极端子提供短路控制信号Csh,对连接各缓冲器31 的输出端子的第1M0S晶体管SWa的栅极端子提供反相器33的输出信号即短 路控制信号Csh的逻辑反转信号。因而,短路控制信号Csh非有效(低电平)时, 第lMOS晶体管SWa导通,第2M0S晶体管SWb阻断,所以将来自各缓冲器 31的数据信号通过第1M0S晶体管SWa从源极驱动器300输出。另一方面, 短路控制信号Csh有效(高电平)时,第lMOS晶体管SWa阻断,第2MOS晶 体管SWb导通,所以不输出来自各缓冲器31的数据信号,显示部100的相邻 源极母线之间通过第2MOS晶体管SWb短路。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上述结构 实现相邻视频信号线短路部。再者,上述那样在数据信号极性反转时使相邻源 极母线之间短路从而使各源极母线的电压接近黒电压的结构,作为用于减小功 耗的手段,以往已提出,并不限于图3所示的结构。
栅极驱动器400根据栅极启动脉冲信号GSP、栅极时钟信号GCK和栅极驱动器输出控制信号GOE,为将各数据信号S(l) S(n)对各像素形成部(的像 素电容)写入,各帧期间中大致在逐一水平扫描期间依次选择栅极母线GL1 GLm。
<2.驱动方法>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方法。图4(A) (C)是用于说明生成从显 示控制电路200发送至源极驱动器300的短路控制信号Csh的信号波形图。本 实施方式中,在显示控制电路200生成图4(A)所示那样每1个水平扫描期间仅 期间TA为高电平的第1短路控制信号Cshl和图4(B)所示那样每1个水平扫 描期间仅期间TB为高电平的第2短路控制信号Csh2。然后,每隔1个水平扫 描期间交替选择第1短路控制信号Cshl和第2短路控制信号Csh2,将该选择 的信号作为短路控制信号Csh从显示控制电路200输出。其结果,从显示控制 电路200发送到源极驱动器300的短路控制信号Csh的波形如图4(C)所示。
图1(A) (E)是本实施方式中进行白显示时的信号波形图。首先,说明第 1H。栅极信号G(2k- l)上升时,其逻辑电平为高电平的状态仅在期间TH持续。 又,栅极信号G(2k-l)上升时刻后仅在期间TA(下文称为"第1电荷共享期间'〕 短路控制信号Csh的逻辑电平为高电平。这里,短路控制信号Csh为高电平的 第1电荷共享期间中,将图3所示的设置在数字源极驱动器300的输出部的各 缓冲器31从对应的各源极母线断开,使相邻源极母线之间相互短路。又,本 实施方式中,采用2线点反转驱动方式,所以相邻源极母线的电压极性相反, 而且其绝对值大致相等。因而,数据信号S(i)的电压在第1电荷共享期间中从(负 的)白电压逼近黒电压。但是,由于第l电荷共享期间TA的长度不充分,所以 数据信号S(i)的电压非完全黒电压。第l电荷共享期间结束后,对源极母线施 加根据从显示控制电路200发送到源极驱动器300的数字图像信号DA而生成 的信号。因而,数据信号S(i)的电压上升到(正的)白电压。由此,花费期间TH 一TA的时间进行对第2k—l行的像素形成部的像素电容的充电。
接着,说明第2H。栅极信号G(2k)上升时,其逻辑电平为高电平的状态仅 在期间TH持续。又,栅极信号G(2k)上升时刻后仅在期间TB(下文称为"第2 电荷共享期间")短路控制信号Csh的逻辑电平为高电平。由于第2电荷共享 期间TB比第1电荷共享期间TA长,所以第2电荷共享期间中数据信号S(i)的电压为黒电压或黒电压附近的电压。第2电荷共享期间结束后,数据信号
S(i)的电压上升到(正的)白电压。由此,花费期间TH—TB的时间进行对第2k 行的像素形成部的像素电容的充电。
再者,关于栅极信号的导通期间(逻辑电平为高电平状态的期间)TH、第1 电荷共享期间TA和第2电荷共享期间TB,根据装置的规格决定各期间的相 互关系。举一个例子将第i电荷共享期间TA设定成栅极信号导通期间TH 的8分之1的长度。另外,最好将第2电荷共享期间TB典型地设定成长度为 第1电荷共享期间TA的2倍以下的期间。举一个例子将第2电荷共享期间 TB设定成第1电荷共享期间TA的长度的1.6倍。
<3.效果>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采用2线点反转驱动方式及电荷共享方 式,但采用该方式的现有液晶显示装置中,因第2H的充电率大于第1H的充 电率而产生每一行显示不均。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方式,将第2电荷共享期 间TB设定为比第1电荷共享期间TA要长的期间。因此,在第2H进行充电 的对像素形成部的充电期间TH — TB相比在第1H进行充电的对像素形成部的 充电期间TH—TA变短。又,第2H的充电开始时的数据信号S(i)的电压相比 以往变低。其结果,第2H的充电率相比以往变小,第1H的充电率和第2H的 充电率为接近的值。由此,消除以往产生的每l行的显示不均。又,由于采用 2线点反转驱动方式和电荷共享方式,因此还抑制发热量和功耗的增加。
如上文所述,根据装置的规格决定第1电荷共享期间TA和第2电荷共享 期间TB。换句话说,能通过调整第1电荷共享期间TA和第2电荷共享期间 TB的长度,使第1H的充电率与第2H的充电率相等,消除显示不均。
<4.变换例>
上述实施方式以采用2线点反转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为例进行了说 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能适用于采用反转单位为3以上的多线点反转驱动 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作为其一例,说明采用3线点反转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 装置的驱动方法。
图5(A) (C)是用于说明生成本变换例的短路控制信号Csh的信号波形图。 本变换例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在显示控制电路200生成图5(A)所示那样每1个水平扫描期间仅第1电荷共享期间TA为高电平的第1短路控制信号
Cshl和图5(B)所示那样每1个水平扫描期间仅第2电荷共享期间TB为高电平 的第2短路控制信号Csh2。然而,本变换例中,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是,
每1个水平扫描期间按照Cshl、 Csh2、 Csh2、 Cshl、 Csh2、 Csh2、......的方
式选择第1控制信号Cshl和第2控制信号Csh2。其结果,从显示控制电路200 发送到源极驱动器300的短路控制信号Csh的波形如图5(C)所示。
图6(A) (F)是本变换例中进行白显示时的信号波形图。第1H中,在电荷 共享期间结束的时刻,数据信号S(i)的电压非完全黒电压。而且,电荷共享期 间结束后,花费期间TH—TA的时间进行对第3k—2行的像素形成部的像素电 容的充电。第2H中,在电荷共享期间结束的时刻,数据信号S(i)的电压为黒 电压或黒电压附近的电压。而且,电荷共享期间结束后,花费期间TH — TB的 时间进行对第3k—l行的像素形成部的像素电容的充电。同样,第3H的电荷 共享期间结束后,花费期间TH—TB的时间进行对第3k行的像素形成部的像 素电容的充电。
根据本变换例,将第2H和第3H的电荷共享期间设定成长于第1H的电荷 共享期间。因此,第2H和第3H的充电期间TH—TA相比第1H的充电期间 TH—TB变短。而且,第2H和第3H的充电开始时的数据信号S(i)的电压相比 以往变低。其结果,第2H和第3H的充电率相比以往变小,第1H的充电率与 第2H和第3H的充电率为接近的值。由此,采用3线点反转驱动方式的液晶 显示装置中,消除以往产生的因每行充电率差异所引起的显示不均。
综上所述,通过使数据信号S(i)的极性与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相同 的水平扫描期间的电荷共享期间相比数据信号S(i)的极性与1个水平扫描期间 前的极性相反的水平扫描期间的电荷共享期间要长,采用多线点反转驱动方式 和电荷共享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消除因每行充电率差异所引起的显示不 均。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是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分别传输表示应显示的图像的多个视频信号的多个视频信号线;与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线交叉的多个扫描信号线;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线与所述多个扫描信号线的交叉部而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形成部;以使分别对彼此相邻的视频信号线施加的视频信号的极性互不相同的方式、且以在各帧期间内使各视频信号的极性每隔多个水平扫描期间进行反转的方式对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线提供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的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在各帧期间内每个预定的水平扫描期间依次选择所述多个扫描信号线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及设置在所述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内部或外部的、从各水平扫描期间的开始时刻起仅在预先设定的电荷共享期间使所述彼此相邻的视频信号线短路的相邻视频信号线短路部,将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相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的作为所述电荷共享期间的第2电荷共享期间设定成相比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不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的作为所述电荷共享期间的第1电荷共享期间要长的期间。
2.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2电荷共享期间设定成长度为所述第1电荷共享期间的2倍以下 的期间。
3.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以在各帧期间内使各视频信号的极性每隔2个水 平扫描期间进行反转的方式对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线提供所述多个视频信号。
4.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定所述第1电荷共享期间和所述第2电荷共享期间,使得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l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相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的各像素形成部的充 电率和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不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的该各像素形成部的充电率相等。
5. —种驱动电路,用以驱动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该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 配备用于分别传输表示应显示的图像的多个视频信号的多个视频信号线、与所 述多个视频信号线交叉的多个扫描信号线、及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线 与所述多个扫描信号线的交叉部而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形成部,其特征在 于,具有-以使分别对彼此相邻的视频信号线施加的视频信号的极性互不相同的方 式、且以在各帧期间内使各视频信号的极性每隔多个水平扫描期间进行反转的 方式对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线提供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的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在各帧期间内每个预定的水平扫描期间依次选择所述多个扫描信号线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及从各水平扫描期间的开始时刻起仅在预先设定的电荷共享期间使所述彼 此相邻的视频信号线短路的相邻视频信号线短路部,将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相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 的作为所述电荷共享期间的第2电荷共享期间设定成相比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不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的作为所述电荷共享期间的 第l电荷共享期间要长的期间。
6. 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2电荷共享期间设定成长度为所述第1电荷共享期间的2倍以下 的期间。
7. 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以在各帧期间内使各视频信号的极性每隔2个水 平扫描期间进行反转的方式对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线提供所述多个视频信号。
8. 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设定所述第1电荷共享期间和所述第2电荷共享期间,使得各视频信号的 极性与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相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的各像素形成部的充 电率和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l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不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 的该各像素形成部的充电率相等。
9. 一种驱动方法,用以驱动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该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配备用于分别传输表示应显示的图像的多个视频信号的多个视频信号线、与所 述多个视频信号线交叉的多个扫描信号线、及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线 与所述多个扫描信号线的交叉部而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形成部,其特征在 于,包含以使分别对彼此相邻的视频信号线施加的视频信号的极性互不相同的方 式、且以在各帧期间内使各视频信号的极性每隔多个水平扫描期间进行反转的 方式对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线提供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的视频信号线驱动步骤;在各帧期间内每个预定的水平扫描期间依次选择所述多个扫描信号线的 扫描信号线驱动步骤;及从各水平扫描期间开始时刻起仅在预先设定的电荷共享期间使所述彼此 相邻的视频信号线短路的相邻视频信号线短路步骤,将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l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相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 的作为所述电荷共享期间的第2电荷共享期间设定成相比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 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不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的作为所述电荷共享期间的 第1电荷共享期间要长的期间。
10. 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2电荷共享期间设定成长度为所述第1电荷共享期间的2倍以下 的期间。
11. 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信号线驱动步骤以在各帧期间内使各视频信号的极性每隔2个水 平扫描期间进行反转的方式对所述多个视频信号线提供所述多个视频信号。
12. 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所述第1电荷共享期间和所述第2电荷共享期间,使得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相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的各像素形成部的充 电率和各视频信号的极性与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不同的水平扫描期间中的该各像素形成部的充电率相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又能抑制装置的发热或功耗的增加又能消除由每行充电率差异所引起的显示不均的显示装置以及其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采用2线点反转驱动方式和电荷共享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将各数据信号的极性与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相同的水平扫描期间(第2H)中的作为电荷共享期间的第2电荷共享期间(TB)设定成相比各数据信号的极性与1个水平扫描期间前的极性不同的水平扫描期间(第1H)中的作为电荷共享期间的第1电荷共享期间(TA)要长的期间。由此,使第2H的充电期间短于第1H的充电期间。
文档编号G09G3/20GK101517628SQ20078003423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19日
发明者下敷领文一, 入江健太郎, 北山雅江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