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盖书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0838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盖书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盖型的书写装置,通常被称为"免盖",其笔 尖可以通过一个气密的隔间加以保护。特别有利于对毡笔、亮光笔以 及记号笔等书写装置笔尖的保护。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书写装置,包括- 一个从尾端纵向延伸至前端的笔杆,其包括一个开口;- 一个书写元件,包括一位于该书写元件前端的笔尖,其可以在所述笔4干内的缩回位置(retracted position)与伸出位置(extended position)之间纵向移动,当其位于所述伸出位置时,所述笔尖通过前 端的所述开口伸出。-一个密封套管,其可以沿一个位于收缩位置(withdrawn position)与前吾M立置(advanced position)之间的予贞定的4亍禾呈(stroke ) 在所述笔杆内纵向移动,并且包括分别呈现为尾端开口和前端开口的 尾端和前端,所述书写元件可以在所述套管内滑动,当所述书写元件 在所述缩回位置与伸出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密封套管被所述书写元 件推动着在所述收缩位置和前部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一个封闭装置(closure device),当所述套管位于所述前部位 置时,该封闭装置允许所述书写元件伸出所述套管以及所述笔杆的前 端开口,当所述书写元件位于所述缩回位置以使所述笔尖收缩入所述 套管时,其以基本上气密的方式封闭所述套管的前端开口 。
背景技术
文件EP-A-1422075公开了这类书写装置。由于该文件中所描述 的密封套管的运动,即一个发生在采用快门(shutter)形式的封闭装 置与笔杆之间的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使得可以对所述快门的运动加4以主动控制并且可以通过 一 个轻微的机械压力获得 一 个封闭位置
(closure position)以增加密封部分的气密性。在其〗也实施例中,所 述密封套管相对于笔杆的运动可以被用于提高空间的气密性,该空间 至少部分地由包含一个与笔杆相连接的封闭装置的套管所形成。
然而,事实上密封套管不得不沿着一个长度必须小于书写元件的 行程长度的行程运动,这不利于满足人体工程学上的舒适度。更为具 体地,当使用者将笔尖从缩回位置移动到伸出位置时,所述书写元件 与密封套管的接合部会在上述运动的过程中产生一个应力集中点
(hard spot),甚至会阻碍使用者完成伸出笔尖的动作。问题是,在 文件EP-A-1422075所描述的装置的一个特别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套 管在所述书写元件上的一突出条(projecting bead)与位于所述套管内 侧壁的环状凹槽的接合时被推动。从该文件中图1所示套管的收缩位 置到图7所示的前部位置(此时,所述封闭装置处于一个敞开位置) 的接合过程使这些部件接合在一起。为了继续使书写元件尽可能移动 到图6所示的延伸位置,使用者不得不施加足够大的力以把突出条
(bead)从环状凹槽中拉出,这产生一应力集中点而给人不舒适的感 觉。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改进无盖书写装置的使用舒适度,同时 保留一个可移动密封套管,以产生一个能/人前端(forward end)封闭 的附加优点。
为了该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上文提及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套管包括一个位于其径向内侧面的第 一接合部(engagement portion),以及所述书写元件包括一个位于其径向外侧面的第二接合 部,所述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纵向排列并通过摩擦力互相接合以 在所述书写元件与所述套管之间产生一个大于能使所述套管从所述 收缩位置移动到前部位置的所需力的接合力,并且当所述书写元件以 及套管分别位于所述缩回位置以及收缩位置时,所述接合部相互之间产生至少 一个基本上气密的环形区域,所述第 一接合部以及第二接合
部中至少一个具有与纵轴同轴的锥台体表面并且其顶点(apex)指向 尾端。
因为在所述接合部之间的接合产生了在所述套管与书写元件之 间的接合力,因此,可以通过所述书写元件推进所述套管。然而,相 对于这些结合部分的快速接合,至少一个是截头锥台体状的所述接合 部可以被一个比用于推进所述套管的力稍大的力分开,并在任何情况
力小许多。进一步地,所述一个或多个锥台体表面被设计成使得接合 部分的分离没有快速接合的分离那么突然的类型,因为如果采用锥台 (taper)设计则当所述书写元件从所述套管上分离时摩擦力可以更緩 慢地减小到零。所述接合部的各个参数可以根据接合力(the force of the resulting connection )、结合摩擦力消失的突然性以及气密性等设 计要求进行调整。应该注意如下这些参数几何参数,例如主要包括 锥角,锥台体表面的长度以及直径;也要注意关于这些部分中的任一 者或两者者材料类型的参数。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也可以使用如下限定中的任一个或任多个 -所述第 一接合部具有与纵轴同轴的锥台体表面并且其顶点指向 尾端;
-所述第二接合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合部互补的锥台体表面。; -所述第一接合部的锥角(cone angle)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接合部
的锥角,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合部的锥角与所述第二接合部的锥角近似
相等;
-另一种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接合部具有一个包括至少两个纵向上分 离的突起的环型凸起物(projecting annular relief)的表面,所述至少两 个的凸起物的顶点(vertices)位于与所述锥台体表面互补的4,台体空 间(frustoconical volume)内;
-所述至少一个锥台体表面的圓锥角为2至5度,优选地为3度; -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接合部中至少一个具有弹性可形变的表面;-所述第一接合部具有一个弹性可形变的表面,所述第二接合部具
有一个刚性(rigid)表面;
-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可形变的表面是一弹性部分,所述弹性部分与属于所述密封套管或者所述书写元件的刚性部分形成一整体;
-所述密封套管全部由弹性材料组成;
-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接合部具有轻微粗糙的硬表面,优选地采用硬(rigid)塑料;
-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接合部之间的摩擦接合力产生了大小为2至10牛顿的接合力。


参照以下结合实施例所作的描述和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清晰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包含书写元件以及密封套管的书写装置的部件分解图2示出图1所示书写元件以及套管的局部剖面的放大图3示出所述书写元件位于缩回位置时图1所示书写装置的纵向剖面图4示出所述书写元件位于伸出位置时类似于图3的^L图;以及图5示出才艮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所述书写元件以及套管的剖面》文大图。
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用于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3以及图4概要地示出了所述书写装置1的剖面图,其中,所述书写装置1包括在前端2a与尾端2b之间纵向延伸的笔杆2。在图l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所述笔杆包括两个部分, 一个主要的管体21以及一个笔项(collar) 23。所述笔项23包括位于所述前端2a处的开口 24,以及靠近尾端的管状的突出部25,其中,所述突出部25用于使所述笔项可以插入到所述管体21进行装配。所述环状的突出部25未被连接的一端包括多个齿25a,其中,所述齿25a的作用将在下文中说明。
如图3所示,所述笔杆2的管体21的内侧面包括采用锯齿21c的形式连接至朝尾部纵向延伸的凹槽21d的揿轮轨道(cam track)。
所述笔杆2包括一书写元件3。在图1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所述书写元件3包括一个尾端被插套32 (socket)封闭的贮水芯31(reservoir),且该贮水芯包括墨水浸透垫33 (ink-soaked pad)。所述书写元件3在所述贮水芯31的前端通过一管34延伸。所述管34的前端是纤维笔尖(fiber writing tip) 35。所述笔尖35与一连接物36连接以获取墨水,所述连接物36沿所述管34延伸至所述墨水浸透垫33。
因此所述书写元件3可以是包含毛细管状贮水芯的毡头笔,也可以是水笔贮水芯,或者圓珠笔贮水芯。所述贮水芯中的墨水取决于书写装置一一毡头笔、标记笔、焚光笔或者圆珠笔的性质,但其也可以是修正液。
在所述贮水芯31的前端,所述书写元件3包括环38,其中,所述环38包括尾齿(end teeth) 38a以及径向齿(radial spurs) 38b。
所述书写元件3可以在所述笔杆2内的图3示出的缩回位置与图4示出的伸出位置之间平移,其中,当所述书写元件3位于所述缩回位置时,所述径向齿38b紧靠所述笔杆的凹槽21d的尾端,当所述书写元件3位于所述伸出位置时,所述径向齿38b支撑所述锯齿揿轮轨道21c,此时所述笔尖35已经从所述笔杆2的开口 24伸出。所述环38的旋转使得所述径向齿38b从所述凹槽21d运动到所述锯齿21c,其中,该旋转是通过所述尾齿38a与所述笔项23的管状突出部上的齿25a之间的交互作用以 一种公知的方式产生的。
一个位于所述笔杆上的环状向内的肩状物21a与环绕所述贮水芯31的圏(hoop) 31b之间的压缩弹簧26使所述书写元件3永久地压盖于所述尾端2b。所述贮水芯尾端的插套32构成一动作构件(actuating member), 其在使用者的操作下可以纵向移动,并且压缩所述压缩弹簧26以使 所述笔尖35从所述缩回位置移动到所述伸出位置,反之亦然。然而, 用于使所述笔尖伸出/缩回的控制元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其可以 是所述笔杆的旋转部分,或者可以是相对于所述笔杆的纵向方向上径 向地按下的按钮。相似地,使所述书写元件保持在所述缩回位置以及 伸出位置的机械元件也可以釆用多种方式。
所述笔杆2还包括一封闭装置4,其用于将所述笔尖35限定在一 个气密空间,或者至少一个当所述书写元件3位于缩回位置,即所述 书写装置1没有被使用时,能充分防止所述笔尖干透或者墨水过早从 所述]i&水芯中挥发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闭装置4包括被外壳50从外部包围的一 个套管40。基本上呈管状的所述套管40包括一前端开口 41以及一尾 端开口 42,其中,所述笔尖35以及搭载笔尖的所述管34可以通过所 述前端开口 41滑动,所述管34的一个小直径的部分可以通过所述尾 端开口 42自由地滑动。所述套管40的外表面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外壳 50的突出部40a。所述套管40径向地确定了用于容纳缩回的所述笔 尖35的气密空间。所述套管40优选地采用单个弹性组件,以使其具 有一定的弹性。
所述外壳50被永久地快速固定(snap-fastened permanently)于所 述套管40。所述外壳50由硬塑料制成以使所述组合具有一定的硬度 并且促使所述封闭装置4以及所述套管40在所述笔杆2内平移运动。
所述笔项23包括一个图3所示的前端纵向档块23a以及一个图4 所示的后端纵向档块23b,其中,所述前端纵向档块23a以及后端纵 向档块23b用于将所述封闭装置4的运动限制在预定的路径上。所述 套管40因此可以在图3所示的收缩位置以及图4所示的前部位置之 间运动。
所述封闭装置4包括一通过必要的塑料铰链53连接至所述外壳 50的快门(shutter) 52。所述快门52的形状被设计成用于覆盖所述
9套管的前端开口 41,并且所述快门52包括一个可以落入所述笔项23 的开口 23c的直角突出部54。所述套管40可以弹性地围绕所述开口 41变形,因此使得其与所述快门52构成了较好的封闭装置。
所述封闭装置4在所述前部位置与收缩位置之间的运动使得所述 快门52分别在允许所述笔尖穿过的开启位置(open position)以及基 本上封闭所述套管40的前端开口 41的关闭位置(closed position)间 运动。所述快门52因此构成一个闭合装置,读者可以参考文件 EP-A-1422075获取有关其操作的更多的细节。
在图2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所述密封套管40包括一个第一接 合部43,所述书写元件31包括一个第二接合部46。当所述书写元件 3位于图3所示的缩回位置时,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相 互接合。
更具体地,所述密封套管40的所述接合部43位于所述套管的径 向内表面,并且大约从所述尾端开口 42延伸所述套管大半的长度。 这是一个从圓形基底43a延伸至顶点43b的锥台体表面,其中,该表 面在所述基底处的直径较小并且被安置在靠近所述套管的尾端开口 42的位置。这样,当所述套管40被装配进所述书写装置1时,所述 第一接合部43为与纵轴同轴的锥台体,其顶点指向所述尾端2b。
具体地,属于所述书写元件3的所述第二接合部46具有一个位 于所述书写元件3的径向环状外表面上的锥台体,该第二结合部能进 入所述密封套管4,更具体地,其是搭载所述笔尖35的管34的一部 分。所述第二接合部46的锥台体表面与所述第一接合部43的锥台体 表面是互补的,也就是说,上述表面通过直径测得的圆锥角之间相差 不超过几个十分之一度。
进一步地,位于靠近前端的所述第二接合部的基底46a的直径大 小介于所述第一在直径上锥体接合部43的所述基底43a的直径与顶 点43b的直径之间。所述第二接合部的尾端46b的直径小于所述前端 46a的直径,其顶点也是朝向尾端。因此,当穿过所述密封套管40 的所述书写元件3祐j立回时,所述第一接合部43以及第二接合部46
10相互接合,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接合部的大部分表面相互覆盖。
根据所描述出的机制可以得知,使所述书写元件3靠近尾端的所 述弹簧26确保了所述第二接合部46对所述第一接合部43所施加的 摩擦力,因为当由于所述书写元件3上的环38没有与所述笔杆2的 肩状物21 a相接触而使位于缩回位置的所述书写元件3仍然受到所述 弹簧26施加的回复力时,所述密封套管40被所述笔项23的后端纵 向档块23b阻挡在所述收缩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锥台体表面形成的所述第一接合部43与所述 第二接合部46之间的相互作用确保了所述套管40的尾端被封闭这 些同轴的表面,每个相同的锥台体,构成了延伸至所述第一接合部43 以及所述第二接合部46的边缘的用于互相接合的区域并且覆盖了这 些接合部的大部分纵向长度。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套管40的尾端 的所述封闭装置相比在笔杆上加盖的方式要精确,因为所述前端开口 41被所述快门所封闭,处于所述缩回位置的所述笔尖35被保护。
另外,由于所述接合部43、 46中至少一个具有锥台体状,所述 接合部43、46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一个夹力以及在所述书写元件3 与所述套管40之间的摩擦接合。当通过按下所述尾端按钮32将所述 书写元件3手动地推至所述伸出位置时,产生的所述接合力因此优选 地应用于驱使所述套管40从图3所示的所述收缩位置到图4所示的 前部位置。当所述密封套管40,或者更确切地说附属于所述套管上的 所述外壳50,到达其最前端的位置,使用者施加的压力将所述书写元 件3的接合部46从所述套管40的接合部上释放,将所述笔尖35穿 过所述套管的前端开口 41,并且穿过所述书写装置的开口 24,到达 所述伸出位置。
所述书写元件3和所述套管40之间产生的暂时的接合力必须足 够大以驱使所述封闭装置4从所述收缩位置运动到所述前部位置,并 驱动由所述快门52构成的封闭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至少2牛的接 合力就足以确保所述封闭装置4向前运动,但对于不同类型的笔,最 小的接合力可以更大。进一步地,除了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接合部43、 ii46的分离没有如同快速接合的分离那么突然的事实之外,还可以将所 述书写元件3从所述套管40上分离的力修正为一个十分小的值,约 几牛顿,优选地不超过10牛顿,这样所述装置的操作将很简便,并 且所述分离几乎是觉察不到的。
所述接合部(43, 46)的特征可以被可察觉地修正以使所述接合 力的值在使用舒适与确保驱动所述密封套管40之间予以折衷,同时 在这个力的值与所述接合部(43 , 46 )间的所述气密度之间予以折衷。 这些参数可以包括所述表面的几何参数,例如锥角、相应于另一个锥 台体表面的其中 一个所述接合部的表面的形状、以及这些表面的直径 和长度。
其它参数也涉及到,例如制造上述各部件的材料类型、以及由这 些材料制成的所述接合部的表面的特性。
例如,在所述锥台体表面的某直径上测量到的所述接合部(43, 46)的圆锥角是小的,从2到5度,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为3度,以 增加所述接合力和实现逐渐的分离。
然而,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合部43的锥角,也就是说连接至所 述套管40的凹形部分(female portion)要小于或相等于所述第二接合 部的锥角,或者至少与模子的规格相适应以得到这样的结构而不是相 反的结构,尽管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制造尺寸的过于分散。借助用于所 述凹形部分的小锥台,在所述接合部(43, 46)之间得到一个接合区 域,该区域比大直径区域要大。这改进了气密性,减小了气密空间的 尺寸。
为了相同的目的,也为了改进气密性,所述接合部的其中之一采 用弹性材料以使其表面弹性地可变形地适应负载。在所示实施例中, 凹形接合部43采用弹性材料,也就是说,所述套管40的这一部分全 部采用弹性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套管40的径向膨 胀为刚性的所述外壳50所限制。因此不存在所述书写元件3从所述 套管的尾端42穿出或者所述封闭装置4卡在所述笔杆2内的危险。
然而,所述第二接合部46采用刚性的一个与所述管34模压为一体的塑料材料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弹性以及刚性表面的结构 优选地利于分离和引导滑动,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将所述接合
部(43, 46)上的弹性以及刚性表面互换,或者甚至所述第一接合部 以及所述第二接合部都采用弹性表面。
在所示实施例的一个变化例中,所述弹性的套管40被装配进所 述外壳50,优选地,所述接合部的其中之一通过弹性材料制成,该弹 性材料通过双注射模(twin-shot injection )成型或者翻啤模(overmold ) 成型于一个刚性塑料套管上或者成型于穿入所述套管的所述书写元 件的那部分上。这样获得了单一的、基本上刚性的元件,其中,只有 用于实现所述接合部功能的部分具有所述弹性表面,这样的元件尤其 可以简化所述书写装置的装配。
在一个变化例中,所述第 一接合部以及所述第二接合部可以包括 用同 一 刚性材料制成的硬表面作为相关組件的其余部分。这简化了所 述元件的制作。然而,所述接合部的表面条件必须确保在气密性与由 所述接合部提供的接合力之间折衷。为了这个目的,优选地,可以釆 用轻微粗糙的刚性接合部表面,尤其是根据平均线(meanline)求得 的粗糙度算术平均差(arithmetic mean deviation) Ra小于或等于1.6 微米的表面。
在图1至4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二接合部具有互 补的锥台体表面,但在确保足够的气密性以及不用过多的力或猛拉就 可以松开接合的情况下,优选地,所述表面的其中之一可以采用不同 于锥台体的几何形状。
例如,参考图5,所述第二接合部46,就是说,连接所述书写元 件3的凸形部分,是由包含两个环形突出的凸起物(46c, 46d)确定 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物采用突出条(bead)的形式。所述凸 起物(46c, 46d)被布置在纵向上相互分开的位置上并具有不同的凸 起高度,而对于每一个所述凸起物来说在环绕圓柱体表面的一周上其 高度不变,以便凸起高度较低的凸起物46d靠近尾端,凸起高度较高 的凸起物46c靠近前端。所述凸起物的顶点因此优选地内接于锥台体
13空间与所述第一4妄合部43的表面互补。通过这样的方式,产生两个 相继的环状密封区域以及使所述书写元件3的管34的纵轴以及所述 套管40的纵轴在与所述笔杆2的纵轴相一致的同一轴上。然而,可 以接合锥台体表面的其它复杂表面的形状也可以被采用,例如环状阶 梯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优选地,这样的一个复杂表面可以用 于所述第二接合部46,而保持所述凹形或者第一接合部43为锥台体 状。
上述两个实施例并不局限于特定实施方式。除了在针对所述第一 以及第二接合部的讨论中描述的不同变化例,这些变化例可以组合在 一起,这样的接合部可以应用于包含用于伸出/缩回一种或多种显著不 同的笔尖的结构的、配备不同封闭原件的书写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书写装置,包括-一从尾端(2b)纵向延伸至前端(2a)的笔杆(2),其包括一开口(24);-一书写元件(3),包括一位于所述书写元件(3)前端的笔尖(35),所述书写元件(3)可以在所述笔杆(2)内的缩回位置与伸出位置之间纵向移动,当所述书写元件(3)位于所述伸出位置时,所述笔尖(35)通过前端的所述开口伸出;-一密封套管(40),其可以沿一个位于收缩位置与前部位置之间的预定的行程在所述笔杆(2)内纵向移动,并且所述密封套管(40)包括分别呈现为尾端开口(42)和前端开口(41)的尾端和前端,所述书写元件(3)可以在所述套管(40)内滑动,当所述书写元件(3)在所述缩回位置与伸出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密封套管(40)被所述书写元件(3)推动着在所述收缩位置和前部位置之间移动;以及-一封闭装置(52),当所述密封套管位于所述前部位置时,所述封闭装置(52)允许所述书写元件伸出所述套管以及所述笔杆的前端开口(41,24),且当所述书写元件位于所述缩回位置以使所述笔尖(35)收缩入所述套管时,所述封闭装置(52)以基本上气密的方式封闭所述套管的前端开口(4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管(40)包括一位于其径向内侧面的第一接合部(43),以及所述书写元件(3)包括一位于其径向外侧面的第二接合部(46),所述第一接合部(43)和第二接合部(46)纵向排列并通过摩擦力互相接合以在所述书写元件(3)与所述套管(40)之间产生一个大于能使所述套管从所述收缩位置移动到前部位置所需力的接合力,并且当所述书写元件(3)以及所述套管(40)分别位于所述缩回位置以及收缩位置时,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部相互之间产生至少一个基本上气密的环形区域,所述第一接合部以及第二接合部(43,46)中至少一个具有与纵轴同轴的锥台体表面并且其顶点指向所述尾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部 (43)具有与纵轴同轴的一锥台体表面并且其顶点指向所述尾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迷第二接合部 (46)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合部互补的一锥台体表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部(43) 的锥角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接合部(46)的锥角,优选地,所述第一接 合部(43)的锥角与所述第二接合部(46)的锥角近似相等。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以 及第二接合部(46)还具有一个包括至少两个纵向上分离的突起的环型 凸起物U6c, 46d)的表面,所述至少两个的凸起物(46c, 46d)的顶 点位于与所述锥台体表面互补的锥台体空间内。
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至少一个锥台体表面的锥角为2至5度,优选地,约为3度。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以及第二接合部(43, 46)中至少一个具有一弹性可形变的表面。
8. 根据前迷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迷 第一接合部(43)具有一弹性可形变的表面,所述第二接合部(46)具 有一刚性表面。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 个弹性可形变的表面是一弹性部分,所述弹性部分与属于所述密封套管 或者所述书写元件的一刚性部分形成一整体。
10.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 套管(40)全部由弹性材料组成。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接合部(43, 46)具有轻微粗糙的硬表面,优选地, 由硬塑料制成。
12. 才艮据前迷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以及第二接合部(43, 46)之间的摩擦接合产生2至10牛顿的 接合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书写装置,包括笔杆(2)、带有笔尖且能在缩回和伸出位置之间移动的书写元件(3);当书写元件活动时能在后端与前端之间移动的密封套管(40);以及当所述密封套管在缩回位置,笔尖(35)收回进套管时,封闭所述密封套管前开口(41)的密闭装置(52)。所述密封套管包括位于其内表面的第一接合部(43),所述书写元件包括位于其外表面的第二接合部(46)。所述接合部(43,46)之间相互摩擦结合,产生大于推动密封套管所需力的接合力,并且在书写元件与密封套管在缩回和收缩位置时,产生环形密闭空间。接合部中至少一个具有锥台表面。
文档编号B43K24/00GK101674945SQ200780042821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18日
发明者弗兰克·罗琳, 贝特朗·博杜安 申请人:毕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