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数据库营销的个性明信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2853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适用于数据库营销的个性明信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通过邮政进行数据库营销的广告明信片,尤其是明信片的个性化 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邮政明信片通常是采用分色制版和四色胶版印刷,并且,对邮政明信片的尺寸大小、 纸张克数(即纸张的厚度指标)都规定有严格的标准,起印数量不少于10000张。,随着电 脑技术的普及,开始出现用电脑制造个性明信片。但都是在明信片背面(非邮票面)打 印或粘贴图片和照片来实现个性化的目的。无论是图片和照片,都要用各种照相机进行 拍摄或用各种影象设备进行图片采集以及用电脑图象软件进行制做,无论采用什么方式 获取,都要通过手工劳动一张一张的来,无法成批的用电脑自动生成。作为个性明信片 每张背面的图片都是不相同的。用这种生产方式,根本无法实现个性化明信片的大批量 生产。
电脑数据库是电脑软件中"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看起来 就如一张表。如图1所示,就是以姓氏和姓氏来源为数据建立的数据库,每一行数据称 为一条记录。如图2所示,就是用收信人的各项数据建立的数据库,每一行记录就是--个收信人的全部相关信息,电脑数据库技术是指对数据库进行各种操作的技术,如数据 搜索,此外,数据库技术还为用户提供了非常简便的使用手段使用户易于编写有关数据 库应用程序。
数据库营销(Database Marketing):进行数据库营销首先是要有一个数据库,它的内容 涵盖可以是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这个数据库是动态的,可以随时扩充和更新。基于对 这个数据库的分析,能帮我们确认目标消费者,更迅速、更准确地抓住他们的需要,然 后用更有效的方式把产品和服务信息传达给他们,可向消费者寄一张印有产品广告的明 信片。
国家邮政局于1998年就推出适用于数据库营销的普通邮资广告明信片,作为一种独 特的广告媒体,可根据用户的需要随时制作随时发布。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形式多样、 用途广泛、目标客户针对性强,行业涉及商业、银行、保险、证券、旅游、校园、机关 事业、文化、卫生、体育、工业、农业、公益事业、新闻媒体、由邮政、电信、房地产 等。但是目前包括普通邮资广告明信片在内的所有的广告明信片,无一例外的都是通过 画面效果来提升广告效果,就如电视的画面精美,但只有广告,没有好看的电视节目, 广告效果还是难以得到提升,所以现在的广告明信片没有吸引人的东西作为广告载体, 使广告效果得到提升。我们将计就计提出了一种搭便车的生产方法,通过数据库营销中 要用到的数据库技术和姓氏文化相结合,根据收信人的姓名因人而异的生成文化内容作 为广告载体,达到提升广告效果的目的。这种因人而异的特征,也是目前所有的传统媒 体所不能比的,并能大批量的生产。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因人而异的大批量生产贴上邮票就能邮寄的有个性文化内容的广告明信片。 2技术方案
运用电脑数据库技术,自动生成贴上邮票就能邮寄的明信片所要的全部内容,利 用打印机对符合明信片技术标准的纸张进行双面打印,成为一张贴上邮票就能邮寄的明 信片。周而复始实行批量生产,具体生产方法如下
如图l所示根据中国的姓氏文化建立一个数据库,中国的常用姓氏有400多个,此 处为了说明示意方便。只显示其中5个。如图2所示,每回要生产明信片时,就把所有 收信人的信息输入到电脑数据库,在数量上可以是成百上千个,甚至可以到几百万个。 此处为了说明示意方便。也只显示其中5个。每次要生产明信片,读取数据库的一行记 录也就是一个人的各项信息,包括姓名,地址,邮政编码打印到明信片正面相对应的位
置,并同时打印作为明信片所必须有的邮政编码框和粘贴邮票的方框(图3)。利用电脑
数据库技术从姓名中得到收信人的姓,在用姓氏文化建立的数据库(图1)中。运用电脑
数据库的搜索技术找到相对应的内容,打印在明信片的背面(图4)。生产流程如图5所
示周而复始的循环执行以上虚线框里的过程,实现个性明信片的成批量的生产。生产
多少张,就循环执行多少次。每次生产一张明信片,并可在在明信片的正反两面附加打 印数据库营销所需的企业产品广告,或打印运用数据库生成的个性化广告内容,这里主 要是指一次完成双面打印而言,如果打印机没有此项功能,先成批打印明信片的一面, 再成批打印明信片的另一面。
以上方法,只在明信片上打印了姓的来源,用同样的方法也能打印姓名中名的含义, 只是取名用字涉及到整个字典的内容,使得建立的数据库在数据量上,要比姓氏数据库 (图l)大得多,这是它们两者之间唯一的不同之处,其它方面完全一样,在此详略。
3技术效果-
由于运用电脑数据库技术,可以跟R益兴起的数据库营销相结合,在明信片上加印
企业产品广告,使之成为一种广告媒体和营销工具。由于每张明信片的文化内容因人而 异,又和收信人发生联系,这种特征是目前所有的传统媒体所不能比的,使广告效果得 到提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l是根据中国姓氏文化建立的数据库。
图2是收信人的数据库 图3是明信片的正面图。 图4是明信片背面图。 图5是生产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产方法,没有对明信片的样式做出任何限定,下面就以此为例,
为5个人每人做一张明信片。步骤如下
1:如图l所示根据中国的姓氏文化建立一个数据库,中国的常用姓氏有400多个'此
处为了说明示意方便,只显示其中5个'以供长期的重复使用。2:如图2所示将5个人的各项信息输入到电脑数据库。
3:如图3所示运用电脑数据库技术,在数据库中读取第一行记录,取出谢鸿的姓名地 址和邮政编码,打印到明信片正面相对应的位置,并同时打印作为明信片所必须有的邮 政编码框和粘贴邮票的方框。并加印广告。
4:如图4所示运用电脑数据库技术,从谢鸿的姓名中得到他的姓为谢,在姓氏数据库 中,运用电脑数据库的搜索技术找到与姓氏为谢相对应的内容,"的谢姓起源于西周末期, 周宣王将他的舅父申伯封在谢。后人就把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打印在明信片的背面。 当然在这里运用电脑技术做过了字符处理,在开头合并了 "谢鸿的"的字符串。并加印 广告。
重复以上步骤3,步骤4。每次从数据库中读取一行记录,还有4行记录, 一共重复4 次,就能为其他4个人一共5个人每人做一张广告明信片。
权利要求
1.一种运用电脑数据库据技术大批量生产适用于数据库营销的有个性文化内容的广告明信片的制做方法,,把一批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和邮政编码输入到电脑数据库当中,每次在一张符合明信片技术标准的纸张正面,将数据库里其中一个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和邮政编码打印在对应的位置。并同时打印作为明信片所必须有的邮政编码框和粘贴邮票的方框其特征在于利用电脑数据库技术,从本收信人的姓名获取他的姓,作为搜索关键字,在用姓氏文化建立的数据库中。运用电脑数据库的搜索技术找到相对应的姓氏内容,打印在明信片的背面。并可在明信片的正反两面附加打印数据库营销所需的企业产品广告,或打印运用数据库生成的个性化广告内容,通过周而复始循环的执行此过程实现个性广告明信片大批量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明信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在明信片的背面。运用相同的技术方法,附加打印姓名的名所代表的文字含义。
全文摘要
目前适用于数据库营销包括普通邮资广告明信片在内的所有的广告明信片,无一例外的都是通过画面效果来提升广告效果,就如电视的画面精美,但只有广告,没有好看的电视节目,广告效果还是难以得到提升,所以现在的广告明信片没有吸引人的东西作为广告载体,使广告效果得到提升。我们将计就计提出了一种搭便车的生产方法,通过数据库营销中要用到的数据库技术和姓氏文化相结合,根据收信人的姓名因人而异的生成文化内容作为广告载体,达到提升广告效果的目的。这种因人而异的特征,也是目前所有的传统媒体所不能比的,并能大批量的生产。
文档编号B42D15/02GK101623967SQ20081004832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8日
发明者鸿 谢 申请人:鸿 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