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订具以及文件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855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订具以及文件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装订多页纸张类的文件夹用装订具。
背景技术
用于装订纸张类的文件夹多种多样。例如,在下面所述的专利文献中, />开了 一种将相对转动的 一对装订杆件做成用于装订固定纸张类的环状体 的形态的文件夹。在这种文件夹中设有操作杆,形成为通过抬起操作杆打 开闭合的装订杆、通过按下操作杆使打开的装订杆闭合的构造。
具体地说,装订杆设有立设于基座上的固定的装订杆件和可转动地支 承在基座上的可动的装订杆件,两装订杆件的前端部可相互开合。可动的 装订杆件被朝向从固定的装订杆件离开的方向弹性加载,在可动的装订杆 件的基端部,带有在与装订杆件的转动轴心交叉的方向上突出的曲轴。另
一方面,操作杆呈侧面视大体L字型,其一端被轴支承而可摆动。在操作 杆的直角部分、且靠近操作杆的转动轴的部位装设有滚轮。滚轮能够起到 按压可动的装订杆件的曲轴以将装订杆导引至闭合状态的作用。
当操作杆被按下时,则其操作力经由滚轮按压曲轴,可动的装订杆件 克服加载力而与固定的装订杆件连接。这时,连接操作杆的转动轴和滚轮 的连接线相对于曲轴大致垂直相交,从而起到肘节(toggle)作用而维持装 订杆的闭合状态。
[专利文献II日本特开2006-1818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WO2005/035265号文献
发明内容在上述例子的文件夹中,在进行装订杆的闭合/打开时,必需进行使操 作杆转动较大角度的操作。另外,由于在装订杆打开时,弹起的操作杆会 非常靠近装订杆,从而会妨碍装订杆穿过纸张类的作业。在专利文献1记
载的装置中,虽然通过将操作杆转动操作近180。,从而以较大的程度打开 装订杆以免操作杆与纸张类干涉,但是,无法避免操作杆的操作范围扩大 造成的麻烦。
主要注意到了以上问题的本发明,所期望的目的在于能够缩小操作杆 的转动角度范围,提高装订具的使用方便性。
本发明的装订具,具有用于装订纸张类的可开闭的装订杆、和能够在 使上述装订杆成为打开状态的非锁定位置和使装订杆成为闭合状态的锁定 位置之间变位的操作杆,上述装订杆,是具有第一装订杆件和可相对于第 一装订杆件转动的第二装订杆件,且两装订杆件的前端部可相互开闭的构 件,且设有从上述笫二装订杆件的基端部向与转动轴心交叉的方向突出的 受压部;另一方面,上述第一操作杆,是其基端侧和前端侧跨过上述受压 部而设置,且以基端侧为中心使前端侧上下转动的构件,在其基端側与前 端侧之间设置有按压部,该按压部具有从上方按压上述受压部而将上述装 订杆约束在闭合状态的下向面。
在将装订杆i殳为打开状态时,必须4吏操作杆的按压部上抬规定距离, 以允许装订杆件向上方的转动。在本发明中,通过将^Mt杆的转动中心设 置在从按压部(以及受压部)离开的远方,从而即使在操作杆的转动角度 范围较小的情况下,在几何上仍能使按压部上浮必要充分的距离。另外, 在装订杆打开时,能够使操作杆最大限度地不靠近装订杆,从而避免了操 作杆妨碍装订杆穿过纸张类的作业的不良情况。另外,即^f吏在操作杆的转 动角度范围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能够进一步增大按压部的上下动作范围, 因此,扩大了装订杆件的转动角度范围,即增大了装订杆的打开幅度。
如果还设有将到达上述锁定位置的上述操作杆保持在锁定位置的保持 机构以及接受按下操作而解除由上述保持机构对上述操作杆的保持的第二 操作部,则使用者通过一个手指的按下操作就可进行装订杆的闭合/打开等各种操作。特别是,虽然上肢残障者等难以完成手握操作体上抬之类的操 作,但是本实施方式的装订具,只需通过按下操作就可完成装订杆的闭合/ 打开,并且,由于按下操作还可利用手指之外的身体其它部位来代替,因 此,作为普遍通用型的设计的效果也很高。此外,还可避免出现因上抬操 作体而使整个文件夹抬起的不利情况。
最好,沿从上述锁定位置向上述非锁定位置的方向对上述操作杆进行 弹性加栽。
如果上述操作杆为树脂成型件,则制造容易。
如果上述操作杆可相对于构成上述装订杆的立足点的基座拆装,则具 有当循环利用或废弃时,可以按每一种材料对部件进行分类的优点。
如果在上g座和上述操作杆中的一方上设置形成操作杆的转动中心 的轴部,在另一方上设置将上述轴部从与其轴心正交的方向插入而将上述 轴部衔住的轴承部,通过防止上述轴部从上述轴承部脱离的防止脱离装置 将上述操作杆安装在上i^座上,则通过除去防止脱离装置,就能筒单地 从基座拆卸操作杆。
具体来说,上述防止脱离装置以从上述基座竖起的竖立部以及可相对 于上述操作杆拆装的拆装部为构成要件,在上述竖立部与上述拆装部中的 一方上设置沿上下方向扩张的狭缝,在另一方上设置容纳在上述狭缝中并 由该狭缝导引的突起。
如果将上述按压部设置在上述拆装部上,则能够简化操作杆本体的形状。
如果上述^作杆呈下方开口的空心状,在其内部容纳上述竖立部以及 上述拆装部的大半部分,则能够不使它们暴露在外面,从而提高了美观性。
如果上述按压部一体形成在上述操作杆上,则能够减少部件数量以及 组装工时。
如果在从上述基座竖起的竖立部上形成开口,在上述^作杆上一体形 成插入上述竖立部的开口内并沿其缘部上下动作的突起,则通过竖立部与 突起的配合,能够抑制操作杆相对于基座的晃动(松动)。如果上述操作杆为对钣金件(金属板材)冲压加工而成的金属成型件, 则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并确保其刚性适合。另外,装订杆和基座通常为金 属制品,通过将操作部也由金属制成,则能够实现装订具整体的统一性。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缩小操作杆的转动角度范围并提高装订具的使用方便性。


图1为显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装订具的文件夹的透视图。
图2为本实施方式的装订具的分解透视图。
图3为该装订具的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4为该装订具的平面图。
图5为该装订具的正剖面图。
图6为该装订具的侧剖面图。
图7为该装订具的侧剖面图。
图8为该装订具的侧剖面图。
图9为主要部分透视图,其显示了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变形例的装订具 的文件夹。
图10为显示该变形例的分解it^见图。 图11为显示该变形例的正剖面图。 图12为显示该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13为显示该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14为显示该变形例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 lx …装订具 3, 3x -装订杆
35, 35x '"受压部 4, 7, 4x …操作杆
441, 415x …按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了简化说明,在此
将操作杆4、 4x的旋转中心侧定义为前方,将操作部41、 41x侧定义为后 方。在图1中显示了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装订具l的文件夹。该文件夹是 在封皮5的内面安装用于装订多页纸张类的装订具1而成的。
封皮5例如为树脂成型件,其具有封底51、经由铰接部而与封底51
图中所示的例子中,将装订具1安装在该封皮5的封底51的内面、封脊 52的旁边。
如图2至图8所示,装订具1以与封皮5 #的基座2、 M座2竖 立并形成用于装订纸张类的环状体的可开闭的装订杆3、以及为了引发装 订杆3的开闭动作而被操作的^Mt杆4为主要构成构件。
基座2是例如对钣金材料进行冲压加工等而形成的,在其左侧缘附近 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部21、 22。筒部21、 22具有多个并且彼此沿 前后方向互相分离。在基座2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位处设有用于可转动地 支承操作杆4的轴部23以及竖立部24。
基座2前端侧的轴部23,以呈向后突出的钩状的方式竖起,并且将其 后端边缘弯曲成大致细圆筒状而作为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承轴。基座2中 央的竖立部24,成为限制操作杆4的超过一定程度的向上移动的止动件, 并且还是阻止操作杆4从基座2脱离的防止脱离装置的要件之一。在竖立 部24上穿设有沿宽度方向贯通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狭缝25。在狭缝25的 一部分、且从中间稍偏上的位置处,预先形成槽宽比其它部位扩大的扩张 孔251。
在竖立部24的左侧,与其相邻地装设有被从左上方压缩而发挥弹力的 弹簧26。弹簧26例如为金属制的板弹簧。
另外,在从竖立部24往后退的位置,设有保持操作杆4的闩锁架27。 闩锁架27以呈向前突出的钩状的方式竖起。
装订杆3具有第一装订杆件31、 32和可相对于第一装订杆件31、 32 转动的笫二装订杆件33、 34,两装订杆件31、 32和33、 34的前端部可相互开闭.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后布置有一对装订杆3。第一、第二装订 杆件31、 32、 33、 34分别由例如金属棒或管弯曲加工而成。
第一装订杆件31、 32,是基端部(即下端部)固定于基座2的不动的 部件,并大致直线状地伸长,在前端附近向左略微弯曲。第一装订杆件31、 32的前端形状比其它部位直径更细。前侧的第一装订杆件31竖立设于基 座2的右前角部,后侧的第一装订杆件32竖立设于基座2的右后角部。
笫二装订杆件33、 34,从基端部(即下端部)以直线状延伸至中途并 从该处向右方大幅弯曲而形成拱形。第二装订杆件33、 34的前端面凹入以 便能够容纳第一装订杆件31、 32前端的细径部分。第二装订杆件33、 34, 在基端在前后方向上弯曲而形成转动轴331 、 341 。前后的第二装订杆件33 、 34的转动轴331、 341的终端(末端),形成向与其轴心交叉的右侧方突 出的曲柄形状,两者通过该曲轴35连接。即,第二装订杆件33、 34形成 为一体。第二装订杆件33、 34通过将前后转动轴331、 341分别容纳在前 后筒部21、 22中,从而被可转动地支^基座2上。曲轴35位于前后筒 部21、 22之间并由上述弹簧26从左上方覆盖。曲轴35成为由操作杆4 从上方按压的受压部。
操作杆4具备可在将装订杆3设为打开状态的非锁定位置和将装订杆 3设为闭合状态的锁定位置之间变位的第一操作部、换句话说是杆本体41, 可相对于第一操作部41拆装的拆装部44,将到达锁定位置的笫一操作部 41保持在锁定位置的保持机构,以及附带在第一操作部41上的、解除保 持机构对第一操作部41的保持的第二操作部42。
第一操作部41为构成操作杆4外壳的例如树脂成型品,并呈下方开口 的中空状。笫一^Mt部41能够以基端侧(即前端侧)为中心使前端侧(即 后端侧)上下转动。具体地说,在第一操作部41的前端部形成有向前方开 口的侧面视呈凹槽状的轴承部411,通过将设置在基座2上的轴部23从与 其轴心正交的方向即前方插入轴承部411内,使其被轴承部411衔住,由 此对第一:^作部41进行轴支撑。之后,通过拆装部44将笫一操作部41 的中间部安装到基座2的竖立部24上。拆装部44是沿基座2的竖立部24的侧面滑动的例如树脂成型件。该 拆装部44成为阻止操作杆4从基座2脱离的防止脱离装置的要件之一。在 拆装部44左侧面的下端附近具有向左侧突出的按压部441。按压部441的 下向面略呈部分圆筒状。在按压部441的前后设置有比按压部441形状小 的凸部442、 443。在拆装部44右侧面的下端附近具有向右侧突出的突起 45。突起45,是向右侧方伸出的基部451和在基部451的前端部位沿前后 方向扩张的扩张部452呈俯视略L字形的部件。基部451的前后宽度与在 基座2的竖立部24上穿设的狭缝25的前后宽度大体相等或比其稍小。扩 张部452的前后宽度则大于狭缝25的前后宽度,而与扩张孔251的前后宽 度大体相等或比其稍小。以竖立部24的扩张孔251为入口将该突起45从 左侧插入狭缝25中,使拆装部44的右侧面与竖立部24的左侧面贴合。突 起45的基部451由上下延伸的狭缝25导引,由此使拆装部44能够在狭缝 25的延伸范围内相对于基座2上下移动。拆装部44的上缘向右侧 Mt伸 出以形成帽檐状,在拆装部44到达最下端位置时与竖立部24的上缘接触 或靠近。此外,在拆装部44的上端面形成侧看呈楔形的缺口 444。
在笫一操作部41的中间部的左侧壁上,形成有能使拆装部44的按压 部441穿过并向左侧方露出的露出口 413,和能够4吏各凸部442、 443卡合 的多个凹部414、 415。此外,从顶壁突出有能够与拆装部44的上端面的 缺口 444相卡合的突片416。利用这些部件,能够将拆装部44装设到笫一 操作部41上。此时,竖立部24及拆装部44的大半部分被收容在第一操作 部41内。
因为当将拆装部44装设到第一操作部41上时,第一操作部41的向后 方的变位通过突起45的后缘与狭缝25的后缘的配合而被禁止,所以,基 座2的轴部23就不会从第一操作部41的轴承部411脱离。也就是说,阻 止了操作杆4从基座2脱离的情况。安#基座2上的操作杆4的前端侧 和后端侧,前后跨过作为第二装订杆件33、 34的受压部的曲轴35 (即, 前端侧比曲轴35更靠近里侧(远离使用者而向更进深的方向侧),后端侧 比曲轴35更靠近身前侧),位于其中间(严格地说,是比操作杆4的前后方向中央部稍偏前方的位置)的按压部441被定位于曲轴35的正上方。
保持机构,是通过闩锁43将第一操作部41保留在基座2上的机构。 闩锁43与第二操作部42为一体部件,将该部件容纳在第一操作部41内并 使其可动地支承于第一操作部41。闩锁43与第二操作部42例如是树脂成 型的宽度较窄的板状体。闩锁43向下方延伸,在其下端部具有向后突出的 爪431。爪431的后缘侧视呈略椭圆弧状。从闩锁43的上端附近的左右侧 面突出有销432、 433。
在第一操作部41的左右侧壁、按压部441的露出口 413后方的部位处 的上壁附近,穿设有轴承孔417、 418,通过将销432、 433插入这些轴承 孔417、 418中,使闩锁43及第二操作部42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操作部 41上。从闩锁43的前侧、销432、 433与爪431的中间高度位置,向前上 方延伸出上下厚度较薄且略微向上弯曲的板弹簧状的弹性体434。弹性体 434的前端部与第一操作部41的上壁相触接。
笫二操作部42M于闩锁43的后侧,并从该处向后方延伸。第二操 作部42的后端附近的上面向上方鼓出,并从在第一操作部41的上壁上穿 设的窗口 412突出。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装订具l的使用时的动作进行描述。当第一操 作部41抬起达到图8所示的非锁定位置时,装订杆3处于打开状态。即, 如图5中点划线所示,曲轴35借助弹簧26的加栽力被向左上方推起,第 二装订杆件33、 34绕转动轴331、 341向左转动,第二装订杆件33、 34 的前端部从第一装订杆件31、 32的前端部离开。
当使用者将手指按在指压区域411x上对第一操作部41进行按下操作 时,操作杆4整体以支承轴415为中心向下转动,到达图6所示的锁定位 置。当第一操作部41下降到锁定位置时,装订杆3成为闭合状态。即,在 第一操作部41向锁定位置位移的过程中,其按压部441的下向面按压曲轴 35, 一边压缩弹簧26—边^f吏曲轴35朝右下方下降。这样,如图5中实线 所示,第二装订杆件33、 34绕转动轴331、 341向右转动,最终第二装订 杆件33、 34的前端部与笫一装订杆件31、 32的前端部M。之后,当第一操作部41到达锁定位置时,保持机构的闩锁43的爪431 卡合于基座2的闩锁架27,将第一操作部41保持在锁定位置。当第一操 作部41靠近锁定位置时,爪431的后缘与闩锁架27的前射目触接。当第 一操作部41从该位置进一步下降时,爪431被闩锁架27向前推动,如图 7所示,闩锁43及第二操作部42在第一操作部41内绕销432、 433 (在图 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得爪431脱离闩锁架27。同时,前端部被触接 在第一操作部41的上壁上的弹性体434,以撑顶该上壁的方式产生弹性变 形而蓄积弹力。当第一操作部41完全下降到锁定位置时,由于爪431的后 缘与闩锁架27的前缘离开,向前方推压爪431的力量消失,因此借助弹性 体434的加载力,使闩锁43及第二^Ht部42绕销432、 433 (图中逆时针 方向)反转而复原至原始位置。结果,如图6所示,爪431从下方与闩锁 架27相卡合。
在第一操作部41处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当使用者将手指放在指压区 域421上而对第二操作部42进行下按操作时,如图7所示,闩锁43及第 二^l作部42克服弹性体434的加载力而在第一操作部41内绕销432、 433 (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爪431向前方位移而从闩锁架27离开。如以前 所描述的那样,弹簧26受压,蓄积有向左上方推动曲轴35的弹力。这意 味着第一操作部41经由按压部441及曲轴35而被沿着从锁定位置向非锁 定位置的向上方向施加有弹性加载力。因此,在由闩锁43和闩锁架27的 卡合实现的保持被解除的时刻,操作杆4迅速向上转动到达图8所示的非 锁定位置,同时第二装订杆件33、 34向左转动使装订杆3成为打开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装订具l被构成为具有用于装订纸张类的可开闭 的装订杆3、以及可在使上述装订杆3处于打开状态的非锁定位置和使装 订杆3处于闭合状态的锁定位置之间变位(位移)的IMt杆4,且上述装 订杆3具备第一装订杆件31、 32和可相对于第一装订杆件31、 32转动的 第二装订杆件33、 34,两装订杆件31、 32和33、 34的前端部可相互开合, 并且,还设置有从上述第二装订杆件33、 34的基端部向与转动轴心交叉的 方向突出的受压部35,另一方面,上述操作杆4,其基端侧及前端侧跨过上述受压部35,且前端侧以基端侧为中心上下转动,在其基端侧与前端侧 之间设有按压部441,该按压部具有从上方按压上述受压部35而将上述装 订杆3约束在闭合状态的下向面。由于构成了如上所述的装订具1,因此 即使操作杆4的转动角度较小,在几何上仍能使按压部441上升必要充分 的距离。此外,在装订杆3打开时也不会使操作杆4极其靠近装订杆3, 从而避免了操作杆4妨碍装订杆3穿过纸张类的作业的不良情况。另外, 即使在^Mt杆4的转动角度范围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能够进一步增大按压 部441的上下运动范围,因此,扩大了装订杆件33、 34的转动角度范围, 即增大了装订杆3的打开幅度。
由于还具备将到达上述锁定位置的上迷第一操作杆4保持在锁定位置 的保持才几构、以及通过受到按下操作而解除由上述保持机构对上述操作杆 4的保持的第二操作部42,因此,通过用一根手指的按下操作(一触式的 按压操作)就能够进行装订杆3的闭合/打开等各种操作。特别是,对于上 肢残障者等而言存在有难以完成用手指捏握抬起操作杆4之类的操作的问 题,但是,本实施方式的装订具1,只需按下操作就能够进行装订杆的闭 合/打开;进而,由于按下操作还可以利用手指以外的身体其它部位来实现, 因此,作为万用型设计(普遍适用型)的效果也非常高。此外,还可避免 出现因提拉操作杆4而使整个文件夹抬起的不利情况。
由于沿着从上述锁定位置向上迷非锁定位置的方向对上述第 一操作部 41进行弹性加栽,因此,通过按下笫二操作部42的一触式操作,就能够 迅速使装订杆3成为打开状态。
由于上述操作杆4为树脂成型件,因此易于制造。
由于上述操作杆4是能够相对于作为上述装订杆3的立足点的基座进 行拆装的,因此还具有在循环利用或废弃时可以掩争一种材质对部件进行 分类这样的优点。
因为在上g座2上设有形成操作杆4的旋转中心的轴部23,在操作 杆4上i殳置有将上述轴部23从与该轴部23的轴心垂直的方向插入而将该 轴部23衔住的轴承部411,经由防止上述轴部23从上述轴承部411脱离的防止脱离装置将上述操作杆安装在上述基座上,所以,只要除去上述防
止脱离装置就能够简便地从基座2拆除操作杆4。
上述防止脱离装置,以从上述基座2竖立起的竖立部24和可相对于上 述操作杆4 (的第一操作部41)拆装的拆装部44为要件,在上述竖立部 24上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扩展的狭缝25,在拆装部44上设置有容纳在上 迷狭缝25内而被该狭缝25导引的突起45,因此,有助于简化将拆装部44 装设到基座2上、或者将其从基座2上拆除的作业工序。
由于在上述拆装部44上设置有上述按压部441,因此能够筒化第一操 作部41的形状。
由于上述第一操作杆4呈下方开口的空心状,在其内部容纳上述竖立 部24及上述拆装部44的大半部分,因此,这些部件不会暴露在外面,提 高了美观性。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所具体iJL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为了将操作 杆可转动地支承在基座上,也可以在基座侧设置轴承部411而在操作杆侧 i殳置轴部23。
另外,也可以在基座的竖立部24侧设置突起45而在操作杆的拆装部 44侧i殳置狭缝25。
图9至图14所示的装订具lx,其特征点在于将第一操作部41x设为 金属成型件。下面,对本例的装订具lx进行说明。
装订具lx的主要构成要件包括与备^于封皮5的基座2x、从基座2x 竖起并形成用于装订纸页类的环状体的装订杆3x、以及为了引起装订杆3x 的开闭动作而被操作的操作杆4x。
基座2x例如由钣金件沖压加工等而成,在其左侧缘附近具有沿前后方 向^/f申的筒部21x、 22x。筒部21x、 22x在前后方向上互相分离。在基座 2x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位设有用于可转动地支承操作杆4x的轴部23x及 竖立部24x。
位于基座2x前端侧的轴部23x,以呈向后突出的钩状的方式竖起,并
基座2x中央的竖立部24x,成为限制操作杆4x的超过一定程度的向上移动的止动 件,并且还起到抑制操作杆4x相对于基座2x沿宽度方向松动的作用。在 竖立部24x上穿设有沿宽度方向贯穿的开口 25x。开口 25x的前缘25xl, 侧面视呈以轴部23x的支承轴为中心的部分圆弧状。
如图11、 12所示,在竖立部24x的左侧,与其相邻地装设有,皮从左上 方压缩而发挥弹力的弹簧26x。弹簧26x例如为金属制的板弹簧。
在从竖立部24x向后方、即轴部23x的相反侧退后的位置,设置有用 于保持^作杆4x的闩锁架27x。闩锁架27x以呈向前突出的钩状的方式竖 起。
装订杆3x具有第一装订杆件31x、 32x和可相对于第一装订杆件31x、 32x转动的第二装订杆件33x、 34x,两装订杆件31x、 32x和33x、 34x的 前端部可相互开闭。第一、笫二装订杆件31x、 32x、 33x、 34x分别由例如 金属棒或金属管弯曲加工而成。
装订杆件31x、 32x、 33x、 34x的构造与之前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的装订 杆3的要件31、 32、 33、 34相同。即,在相对于固定在基座2x上的第一 装订杆件31x、 32x转动的第二装订杆件33x、 34x的基端上,形成有在前 后方向上弯曲而成的转动轴331x、 341x,同时两转动轴331x、 341x的终 端经由曲轴35x而相连。转动轴331x、 341x分别容纳于设置在基座2x上 的筒部21x、 22x内。曲轴35x位于前后筒部21x、 22x之间并覆盖于上述 弹簧26x的上方。该曲轴35x成为由^Mt杆4x从上方按压的受压部。
操作杆4x具备可在将装订杆3x设为打开状态的非锁定位置和将装订 杆3x设为闭合状态的锁定位置之间变位的第一操作部、即杆本体41x,和 将到达锁定位置的第一操作部41x保持在锁定位置的保持机构,以及附带 于第一操作部41x的、解除保持机构对第一操作部41x的保持的第二操作 部42x。
第一操作部41是对钣金件进行冲压加工等而成的金属成型件。第一操 作部41x,具有左右侧壁及上壁而呈向下方开口的中空状,其构成操作杆 4x的外部轮廓,不过,在图示的例子中,对右侧壁的一部分、包含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的区域进行了切除。第一操作部41x,后端侧以前端侧为中心 上下转动。
笫一操作部41x的前端部在宽度方向上扩展,在其前端部的两侧壁上 形成有向前方开口的侧视呈凹孔状的轴承部413x、 414x.若将基座2x的 轴部23x从前方插入到该轴承部413x、 414x内,然后再使轴承部413x、 414x上边的钣金向下方弯曲或弯折以使轴承部413x、 414x前方的开口闭 合,则能够将第一操作部41x进而操作杆4x绕轴部23x可转动地支承。
在笫一操作部41x前后方向中间部的左側的垂直壁410 x上设置有折 弯加工部415x。如图11所示,4斤弯加工部415 x先从垂直壁410x的下端 向右弯折,然后在其右端部415x1再向左弯折而形成伸出到垂直壁410x 的左侧的形状。操:作杆4x的前端侧和后端側前后跨过作为第二装订杆件 33x、 34x的受压部的曲轴35x (即,前端侧比曲轴35x更靠近里侧,后端 侧比曲轴35x更靠近身前侧),在其中间(严格地说,是比操作杆4x的前 后方向中央稍偏前方的位置)的折弯加工部415 x位于曲轴35x的正上方。 该折弯加工部415 x的下向面作为按压曲轴35x及弹簧26x的按压部而起 作用。顺侵^兌明,折弯加工部415 x的左端部415x2略」微向下弯曲。
此外,佳_折弯加工部415 x的右端部415x1附近的上向面的一部分翘 起,形成突起416x。如图11所示,突起416x比折弯加工部415x的右端 部415x1 s^敞更向右突出,在其右侧端向上方折曲而竖起。进而,如图12 至图14所示,在突起416x的右侧端,使前缘的至少一部分416x1向前方 伸出。突起416x从左側插入在基座2x中央的竖立部24x上穿设的开口 25x, 并伴随笫一操作部41x的转动而沿开口 25x的前缘25xl上下移动,通过该 突起416 x接触开口 25x的上缘,而阻止第一操作部41x的进一步向上运 动。此外,由于折弯加工部415x的右端部415x1与突起416 x的右侧端的 前缘部分416x1以从左右夹持竖立部24x (的开口 25x的周缘部)的方式 相对向,因此,通过这些折弯加工部415x及突起416x与竖立部24x之间 的配合,能够抑制第一操作部41x相对于基座2x的宽度方向上的松动。
在从折弯加工部415x向后方后退了的部位的侧壁的上壁附近,穿i殳有用于可转动地支承下述闩锁43x及第二操作部42x的轴承孔417x、 418x。 并且,将第一操作部41x后端附近的上壁面,设定成能够由使用者按放手 指进行按下操作的指压区域411x。在比该指压区域411x偏前方的部位, 预先形成沿上下方向贯穿上壁的窗口 412x。
保持机构与之前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一样,是由闩锁43x将第一操作部 41x保留在基座2x上的机构。闩锁43x与第二操作部42x为一体部件,将 该部件容纳在第一^Mt部41x内而使其可动地支承在第一揭二作部41 x上。 闩锁43x与第二操作部42x例如是树脂成型的宽度较窄的板状体。
闩锁43 x向下方伸长,在其下端部具有向后突出的爪431x。从闩锁 43x的上端附近的左右侧面突出有销432x、 433x。通过将这些销432x、 433x 插入到在第一操作部41x的左右侧壁上穿设的轴承孔417x、 418x中,从而 能够使闩锁43x及第二操作部42x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操作部41x上。
从闩锁43x的前侧、且销432x、 433x与爪431x的中间高度位置向前 上方延伸有上下厚度较薄的板弹簧状的弹性体434x。弹性体434x的前端 部触接在笫一操作部41x的上壁上。
第二操作部42x接合于闩锁43x的后侧并从该处向后方x延伸。第二 操作部42x的后端附近的上面向上方鼓出,且从在第一操作部41x的上壁 上穿设的窗口 412x突出而露出。该露出部分成为能够^f^f吏用者按放手指进 行按下操作的指压区域421x。第二操作部42x的指压区域421x正好邻接 于第一操作部41x的指压区域411x的前方。
下面,对装订具lx使用时的动作进行描述。当第一操作部41x抬起到 图13所示的非锁定位置时,装订杆3x成为打开状态。即,如图11中实线 所示,曲轴35x借助弹簧26x的加载力而被向左上方推起,第二装订杆件 33x、 34x绕转动轴331x、 341x向左转动,第二装订杆件33x、 34x的前端 部从第一装订杆件31x、 32x的前端部离开。这时,向下方弯曲的折弯加工 部415x的左端部415x2钩挂在曲轴35x上,抑制曲轴35x及第二装订杆件 33x、 34x继续左4亍。
当使用者将手指放在指压区域411x上并按下操作第一操作部41x时,操作杆4x整体以轴部23x为中心向下方转动。在笫一操作部41x向锁定位 置位移(变位)的过程中,折弯加工部415x的下向面按压曲轴35x, 一边 压缩弹簧26x—边使曲轴35x向右下方下降。这样,如图11中的点划线所 示,第二装订杆件33x、 34x绕转动轴331x、 341x向右转动,最终第二装 订杆件33x、 34x的前端部与第一装订杆件31x、 32x的前端部^^。
另外,随着第一操作部41x向锁定位置靠近,爪431x的后缘与闩锁架 27x的前^f目触接。当笫一操作部41x从该位置进一步下降时,爪431x被 闩锁架27x向前推动,闩锁43x及第二操作部42x以爪431x从闩锁架27x 脱离的方式在第一操作部41x内绕销432x、 433x转动。同时,前端部被 触接在第一操作部41 x的上壁上的弹性体434x,以顶撑该上壁的方式产生 弹性变形而蓄积弹性力。若第一操作部41x完全降下,则爪431x的后^^ 闩锁架27x的前缘离开,将爪431x向前方推压的力消失,因此,借助弹性 体434x的加载力,闩锁43x及第二操作部42x绕销432x、 433x反向转动 而恢复原位。结果,如图14所示,保持机构的闩锁43x的爪431x卡合在 基座2x的闩锁架27x上,从而将第一操作部41x保持在锁定位置。因此, 折弯加工部415x约束曲轴35x及第二装订杆件33x、 34x而将装订杆3x 保持在闭合状态。
在第一操作部41x处于图14所示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当^f吏用者将手指 放在指压区域421并按下操作第二操作部42x时,则闩锁43x及第二操作 部42x克服弹性体434x的加载力而在第一操作部41x内绕铕432x、 433x 转动,爪431x向前变位而从闩锁架27x脱离。如已描述的那样,弹簧26x 受到压缩,蓄积有向左上方推顶曲轴35x的弹力。也就是说,第一操作部 41x经由折弯加工部415x及曲轴35x而沿着从锁定位置向非锁定位置的向 上方向被弹性加栽。因此,当由闩锁43x与闩锁架27x的卡合实现的保持 被解除时,操作杆4x迅速向上转动而到达图13所示的非锁定位置,同时, 解除了由折弯加工部415 x进行的约束的曲轴35x及第二装订杆件33x、34x 向左转动,装订杆3x成为打开状态。
才艮据图9至图14所示的例子,构成了如下所述的装订具lx,即该装订具lx具有用于装订纸张类的可开闭的装订杆3x、和在将上述装订杆 3x设为打开状态的非锁定位置与将装订杆3x设为闭合状态的锁定位置之 间变位的操作杆4x,上述装订杆3x具有第一装订杆件31x、 32x和可相对 于第一装订杆31x、 32x转动的第二装订杆件33x、 34x,两装订杆件31x、 32x和33x、 34x的前端部可彼此开闭,并且,还设置有从上述第二装订杆 件33x、 34x的基端部向与转动轴331x、 341x的轴心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受 压部35x,另一方面,上述第一操作部41x,其基端側及前端侧跨过上述受 压部35x,其前端侧以基端侧为中心上下转动,并且,在该基端侧与前端 侧之间设置有按压部415x,该按压部415x具有从上方按压上述受压部35x 而将上述装订杆3x约束在闭合状态的下向面。由于构成了如上所述的装订 具lx,因此,即使在操作杆4的转动角度范围小,在几何上也仍能使按压 部441x向上抬起必要充分的距离。另外,在装订杆3打开时不会使操作杆 4x极其过分地靠近装订杆3x,从而避免了操作杆4x妨碍装订杆3x穿过纸 张类的作业的不良情况。另外,即使在操作杆4x的转动角度范围相同的情 况下,由于能够将按压部415x的上下运动范围设定得更大,因此扩大了装 订杆件33x、 34x的转动角度范围,即增大了装订杆3x的打开幅度。
由于还具备将到达了上述锁定位置的上述操作杆4x保持在锁定位置 的保持机构、以及接受按下操作而解除由上述保持机构对上述操作杆4x 的保持的笫二操作部42x,因此,使用者通过一个手指的按下操作就可进 行装订杆3的闭合/打开等各种操作。特别是,虽然上肢残障者等难以完成 用手指捏握抬起操作体之类的操作,但是本实施方式的装订具lx只需按下 操作就能够实现装订杆3x的闭合/打开,并且,由于按下操作还可以使用 手指以外的身体其它部位来代替,因此,作为通用型设计的效果也很高。 此外,还可避免出现因上抬IMt杆4x而使整个文件夹抬起的不良情况。
由于沿着从上述锁定位置向上述非锁定位置方向对上述第一操作部 41x进行弹性加栽,因此,通过按下第二操作部42x的一触式操作就能够 iBJl使装订杆3x成为打开状态。
由于将上述按压部415 x与上述操作杆4x (的第一操作部41x) —体成型,因此,可减少部件数量并节约组装时间。
由于在从上述基座2竖起的竖立部24 x上形成开口 25x,在上述第一 操作部41x —体形成有插入到上述竖立部24x的开口 25x内并沿其缘部上 下运动的突起416x,因此,通过竖立部24x与突起416 x的相互配合,能 够抑制第一操作部41x相对于基座2x的松动。
由于第一操作部41x是对钣金件进行冲压加工等而形成的金属成形 件,因此,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并能很好地确保其刚性。另外,装订杆3x、 基座2x为金属制,通过将第一操作部41x设为金属制,还能够实现装订具 lx整体的统一感。
其它部件的具体结构,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采用各种变形。
权利要求
1. 一种装订具,其具备用于装订纸张类的可开闭的装订杆,和能够在上述装订杆处于打开状态的非锁定位置和装订杆处于闭合状态的锁定位置之间进行变位的操作杆,其特征在于上述装订杆,具有第一装订杆件和可相对于第一装订杆件转动的第二装订杆件,两装订杆件的前端部可相互开闭,且设有从上述第二装订杆件的基端部向与转动轴心交叉的方向突出的受压部,上述第一操作杆,其基端侧和前端侧跨过上述受压部,且其前端侧以基端侧为中心上下转动,在其基端侧与前端侧之间设置有按压部,该按压部具有从上方按压上述受压部而将上述装订杆约束在闭合状态的下向面。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装订具,其还具有 将到达上述锁定位置的上述操作杆保持在锁定位置的保持机构;和 接受按下操作而解除由上述保持机构对上述操作杆的保持的第二操作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订具,其中上述操作杆被沿着从上 述锁定位置向上述非锁定位置的方向弹性加载。
4.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装订具,其中上述操作杆为树脂 成型件。
5. 根据权利要求l、 2、 3或4所述的装订具,其中上述操作杆可相 对于成为上述装订杆的立足点的基座拆装。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订具,其中在上述基座和上述操作杆中 的一方上^:置有成为操作杆的转动中心的轴部,在另一方上^:置有将上述 轴部从与其轴心正交的方向插入而将该轴部衔住的轴承部,经由防止上述轴部从上述轴承部脱离的防止脱离装置将上述操作杆装 设在上述基座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订具,其中上述防止脱离装置具有从上 述基座竖起的竖立部和可相对于上述操作杆拆装的拆装部,在上述竖立部和上述拆装部中的一方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扩展的狭 缝,在另一方上设置有容纳在上述狭缝中而被该狭缝导引的突起。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订具,其中将上述按压部设置在上述拆 装部上,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订具,其中上述操作杆呈下方开口 的空心状,在其内部容纳上述竖立部及上述拆装部的大半部分。
10.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装订具,其中上述按压部与上述 操作杆一体形成。
11. 根据权利要求l、 2、 3或10所述的装订具,其中 在从成为上述装订杆的立足点的基座竖起的竖立部上形成有开口 , 在上述操作杆上一体形成有插入到上述竖立部的开口内并沿其缘部上下动作的突起。
12.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10或11所述的装订具,其中上述操作 杆为对钣金件进行加工而成的金属成型件。
13. —种文件夹,其采用了权利要求1、 2、 3、 4、 5、 6、 7、 8、 9、 10、 11或12所述的装订具,其中将上述装订具安装在连接封面、封脊 以及封底而成的封皮的内表面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装订具以及文件夹,能够缩小操作杆的转动角度范围并提高装订具的使用方便性。将操作杆4设成前端侧以基端侧为中心上下转动的构件,在其基端侧与前端侧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按压可动装订杆件33、34的受压部35而将装订杆3约束在闭合状态的按压部441。操作杆4的基端侧与前端侧跨过受压部35,并将操作杆4的转动中心设置在远方,由此能够减小操作杆4的转动角度范围。
文档编号B42F13/00GK101412338SQ200810178568
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4日
发明者秋山弘昭 申请人:国誉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