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件夹及其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5318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文件夹及其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件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文件夹及其连 接件。
技术背景
文件夹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办公用品,见图1,现有的文件夹一般 包括封面4、文件袋3、封底5,以及连接封面4和封底5的夹脊6, 文件袋3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夹脊6上。目前的文件夹的连接件包括 设置有卡夹的底板、与卡夹配合的卡柱,先将卡夹穿过夹脊6,再将 文件袋3的翻折处插入卡夹,然后用工具将卡柱卡入卡夹将文件袋3 固定,拆装不方便,且这种连接件由于卡夹容易松弛,使得卡柱脱 落,以致文件袋脱落,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方
便的文件夹用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文件夹。 本实用新型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装方便的文件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文件夹用连接件,其包括底板和上板,底板上设置有凸柱,
上板开设有锁孔,凸柱与锁孔活动扣锁。所述的锁孔包括前孔和后孔,前孔与后孔相连,前孔与后孔的 连接处收紧形成卡位,所述前孔的孔径大于后孔的孔径。所述底板设置有标签容置区,标签容置区的一侧设置有凸位, 另一侧设置有凹位。所述上板上端开设有书签绳孔。所述上板的正面成型有凹凸纹,所述上板的反面上端开设有书 签绳槽,书签绳槽与所述的书签绳孔连通。所述的凸柱包括柱帽、柱体和柱槽,柱体的一端与底板连接, 柱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柱冒,柱体与柱帽之间设有柱槽。所述的锁孔为葫芦状,前孔和后孔均为圆孔。所述后孔外侧设置有肩位。一种文件夹,其包括封面、封底、文件袋以及夹脊,夹脊连接 封面和封底,还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权利要求1所述的 连接件将文件袋固定在夹脊上。一种文件夹,其包括封面、封底和文件袋,还包括权利要求1 所述的连接件,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的底板为文件夹的夹脊, 夹脊连接封面和封底,夹脊上的凸柱插入文件袋的翻折处。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一种文件夹用连接件,其包括底板和 上板,底板上设置有凸柱,上板开设有锁孔,凸柱与锁孔活动扣锁, 所述的锁孔包括前孔和后孔,前孔与后孔相连,前孔与后孔的连接 处收紧形成卡位,所述前孔的孔径较后孔的孔径大,采用上述结构 的连接件不但能将文件夹的文件袋牢固固定在夹脊上,而且还拆装简便,使用方便。底板设置凸位和凹位可以方便放置或取出标签卡。 上板上端开设有书签绳孔,书签绳绑设在书签绳孔,作为文件袋的书签,使用方便。上板正面成型的凹凸纹使得上板拆装方便。锁孔设置为葫芦状,前孔和后孔均为圆孔,扣锁和拆装方便。 后孔外侧设置肩位,肩位使凸柱与锁孔扣合吻合,使得凸柱锁 扣牢固。一种文件夹,其包括封面、封底、文件袋以及夹脊,夹脊连接 封面和封底,还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权利要求1所述的 连接件将文件袋固定在夹脊上,先将凸柱穿过文件夹的夹脊,再将 文件袋的翻折处插入底板的凸柱,然后将上板的锁孔与底板的凸柱 活动扣锁住,扣锁牢固,使用方便。一种文件夹,其包括封面、封底和文件袋,还包括权利要求1 所述的连接件,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的底板为文件夹的夹脊, 夹脊连接封面和封底,夹脊上的凸柱插入文件袋的翻折处,当需要 将文件袋拆下来时,活动扣锁的锁孔与凸柱容易拆卸,拆装方便。

图1为现有文件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底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上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A处放大图;图6为图4中B处放大图; 图7为实施例1中上板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底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用具体实施例来 说明实施例1见附图2-4, 一种文件夹用连接件,包括底板1和上板2,底板 l上设置有凸柱ll,所述的凸柱11为2个,上板2开设有锁孔21, 凸柱11与锁孔21活动扣锁,所述的锁孔21包括前孔210和后孔211, 前孔210与后孔211相连,前孔210与后孔211的连接处收紧形成 卡位7,所述前孔210的孔径较后孔211的孔径大,凸柱11先插入 孔径较大的后空211,经过卡位7后,卡入孔径较小的前孔210,卡 位7将凸柱11锁紧在前孔210中。所述底板l设置有标签容置区12,标签容置区12采用透明材料, 标签容置区12的一侧设置有凸位13,另一恻设置有凹位14,标签 容置区12可以放置各种的标签,如文件夹所收录的文件标题目录、 收录项目或者文件夹的售卖价格等等,凸位13和凹位14的配合可 以方便各种标签的放置和取出,使用方便。所述上板2上端开设有书签绳孔23,可在书签绳孔23系上一根 书签绳,作为文件袋3的书签,方便文件袋3的查阅,使用方便。所述上板2的正面成型有凹凸纹22,凹凸纹22具有较好的摩擦 系数,方便上板2与底板1的安装和拆卸,所述上板2的反面上端 开设有书签绳槽24,书签绳槽24与所述的书签绳孔23连通,系在 书签绳孔23的书签绳通过书签绳槽24引出,在置于文件袋3之间, 不会使得文件袋3之间产生较大的空隙,使用方便。见图5-7,所述的凸柱11包括柱帽110、柱体111和柱槽112, 柱体111的一端与底板1连接,柱体111的另一端设置有柱帽110, 柱体111与柱帽110之间设有柱槽112。凸柱11的柱体111穿入文 件袋的翻折处,柱槽112插入孔径较大的后空211,经过卡位7后, 卡入孔径较小的前孔210,卡位7将凸柱11的柱槽112锁紧在前孔 210中。所述的锁孔21为葫芦状,前孔210和后孔211均为圆孔,扣锁 和拆装方便。所述后孔211外侧设置有肩位212,肩位212使凸柱11与锁孔 21扣合吻合,使得凸柱ll锁扣牢固。可以将凸柱ll的柱帽IIO嵌'合。实施例2,见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所述的凸柱11为4实施例3见图9, 一种文件夹,包括封面4、封底5、文件袋3以及夹脊 6,夹脊6连接封面4和封底5,还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 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将文件袋固定在夹脊6上,先将凸柱11穿 过文件夹的夹脊6,再将文件袋3的翻折处插入底板1的凸柱11上, 然后将上板2的锁孔21与底板1的凸柱11活动扣锁住,扣锁牢固, 使用方便。实施例4见图10, 一种文件夹,包括封面4、封底5和文件袋3,还包括 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的底板1为文 件夹的夹脊6,夹脊6连接封面4和封底5,夹脊6上的凸柱11插 入文件袋3的翻折处,当需要将文件袋3拆下来时,活动扣锁的锁 孔21与凸柱11容易拆卸,拆装方便。此外,所述的锁孔21可以设置为3个以上,使得文件袋3扣锁 更加牢固。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 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 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 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文件夹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板(1)和上板(2),底板(1)上设置有凸柱(11),上板(2)开设有锁孔(21),凸柱(11)与锁孔(21)活动扣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件夹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孔(21)包括前孔(210)和后孔(211),前孔(210)与 后孔(211)相连,前孔(210)与后孔(211)的连接处收紧形成卡 位(7),所述前孔(210)的孔径大于后孔(211)的孔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件夹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1)设置有标签容置区(12),标签容置区(12)的一侧 设置有凸位(13),另一侧设置有凹位(14)。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件夹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板(2)上端开设有书签绳孔(23)。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文件夹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板(2)的正面成型有凹凸纹,所述上板(2)的反面上端开 设有书签绳槽(24),书签绳槽(24)与所述的书签绳孔(23)连通。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文件夹用连接件,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柱(11)包括柱帽(110)、柱体(111)和柱槽(112),柱体(111)的一端与底板(1)连接,柱体(111)的另一 端设置有柱冒,柱体(111)与柱帽(110)之间设有柱槽(112)。
7、 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文件夹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孔(21)为葫芦状,前孔(210)和后孔(211) 均为圆孔。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文件夹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孔(211)外侧设置有肩位(212)。
9、 一种文件夹,其包括封面(4)、封底(5)、文件袋(3)以 及夹脊(6),夹脊(6)连接封面(4)和封底(5),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文件袋(3)固定在 夹脊(6)上。
10、 一种文件夹,其包括封面(4)、封底(5)和文件袋(3),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连接件的底板(1) 为文件夹的夹脊(6),夹脊(6)连接封面(4)和封底(5),夹脊(6)上的凸柱(11)插入文件袋(3)的翻折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文件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文件夹及其连接件,一种文件夹用连接件包括底板和上板,底板上设置有凸柱,上板开设有锁孔,凸柱与锁孔活动扣锁,采用上述结构拆装简便,使用方便,使用该连接件的文件夹其包括封面、封底、文件袋以及夹脊,夹脊连接封面和封底,所述的连接件将文件袋固定在夹脊上,其拆装和使用也很方便。
文档编号B42F7/00GK201300600SQ20082020362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8日
发明者张瑞洋 申请人:东莞市格羚塑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