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卷轴的多页双面电子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020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卷轴的多页双面电子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页双面电子书,特别是涉及有巻轴的基于电子纸双面显示的电子阅
读设备。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的活字印刷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它的发明、发展及向世界的传播,对 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代的激光印刷、电子排版印刷使人们在纸上印刷文字和图 案变得更容易。但由于这些印刷方法得到的文件或资料信息是不可更改的,因此需要生产 大量的纸张。而且印刷所用的碳粉或油墨对于环境污染仍然较大。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提出了各种电子纸张的概念,即可以更新内容的 纸张,如E-ink公司的电子墨水和微胶囊电泳薄膜、Sipix公司的微杯(MicroCup)电泳薄 膜等,在显示器、广告牌等领域已经有小批量产品提供。基于电子纸的电子阅读设备开始面 世,其基于电子纸的可重复电子化、轻薄的特点,将内容显示在电子纸上,借助光反射实现 类似传统纸张的阅读效果。但这些实现有如下不足l)无法提供人们基于传统书籍阅读时 的多页对照功能,由于现有电子书的设计的单一显示屏,只能显示单页的内容,当需要参阅 其他页的内容时,通过翻页显示其他页的内容,无法实现同时显示多页的内容;2)无法将 电子书的显示内容以纸件的形式单独保存或与他人共享,由于现有电子书的电子纸被固定 于电子书中,不能取出;3)对于电子纸的更换十分不便,当电子书的电子纸性能降低时,更 换电子纸不方便。 在公开号为CN101201526A,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名称为"电子印刷设备和电 子纸印刷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中,通过外部的电子纸电子化电极对电子纸进行电子化,为 实现可更换电子纸的各种应用提供了可能。本发明将全文引用此专利技术的描述作为本发 明的技术参考。但此专利技术并没有给出如何设计出具有更好性能的电子书或者电子阅读 器的实现方案。 在申请号为CN200910076197. 6,申请日2009年1月14日,名称为"电子纸双面印 刷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中,通过外部的电子纸电子化电极对双面电子纸进行电子化,为实 现可更换双面电子纸的各种应用提供了可能。本发明将全文引用此专利技术的描述作为本 发明的技术参考。但此专利技术并没有给出如何设计出具有更好性能的双面阅读的电子书 或者电子阅读器的实现方案。 在公开号为CN100407250C,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名称为"电子纸,电子纸文 件以及电子笔"的中国专利中,提供能够使电子纸与主体装卸的电子纸文件,通过在电子纸 和主体上具备具有物理或者电连接功能的连接端子,使得电子纸与主体可装卸,另外,由于 使得显示用数据在电子纸的显示部分中所具备的非易失性显示媒体上进行显示,因此从主 体取下的电子纸保持其显示内容,进而,在主体上所设置的连接端子装在旋转自由的可动 轴片上,能够在观看打开的状态下保持所希望的页。但该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纸采用连接端 子,造成每页电子纸太厚、成本太贵,且只有与连接端子相匹配的主体才能对于电子纸进行再次电子化以修改其中的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出比现有电子书或电子阅读器更好的阅 读感受的产品以全部或至少部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人们提供一种更接近惯有 的书本阅读方式的基于电子纸的阅读设备。 术语说明本发明中所描述的电子纸,是指包含任何包含如下材料层之一或组合 的具有一定形状的部件具有电泳效应的微胶囊电子墨水层、具有电泳效应的微杯结构封 装薄膜层、旋转球(Gyricon)层、具有电润湿效应的电子纸材料层、双稳态的胆甾醇型液晶 层、北京派瑞根科技的无电极电子纸等。 术语说明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双面电子纸,是指在不透明公共电极层的两面分别
设置有电子材料层或者是由包含不透明公共电极的单面电子纸组合成的双面电子纸,所述
电子材料层是指任何包含如下材料层之一或组合的具有一定形状的部件具有电泳效应的
微胶囊电子墨水层、具有电泳效应的微杯结构封装薄膜层、旋转球(Gyricon)层、具有电润
湿效应的电子纸材料层、双稳态的胆甾醇型液晶层、北京派瑞根科技的无电极电子纸等。 术语说明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对电子纸进行电子化"和"对电子纸进行印刷"具
有相同的含义,即使电子纸的像素点在电场的作用下呈现信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多种技术解决方案,分别是 单页电子书的解决方案 1 、 一种单页双面电子书,其特征是包含 信息控制单元; 双面电子纸,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中间层为不透明公共电极; 网格阵列第一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 极引线; 网格阵列第二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 极引线; 公共电极; 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 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 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接触的其中一个接触边有第一 活动连接部件,使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相对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能够旋转或滑动;
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设置所述双面电子纸,所述公 共电极与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不透明公共电极电连接; 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将所存储的内容转化为对所述双面电子纸的单面或双面电子 化的图像信息并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所述公共电 极之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一面电子化的电压信号和/或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二 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二面 电子化的电压信号。 2、一种单页双面电子书,其特征是包含


极引线
极引线
信息控制单元;
双面电子纸,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中间层为不透明公共电极;
网格阵列第一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 网格阵列第二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 公共电极;
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 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
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设置电子纸空间并在其中一个 接触边设置开口,使双面电子纸能够通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电子纸空间中和/或从所述电 子纸空间中取出双面电子纸; 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设置所述双面电子纸,所述公 共电极与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不透明公共电极电连接; 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将所存储的内容转化为对所述双面电子纸的单面或双面电子 化的图像信息并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所述公共电 极之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一面电子化的电压信号和/或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二 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二面 电子化的电压信号。 上述两种解决方案中,对于电子纸进行电子化的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 间接触的其中一个接触边有第一活动连接部件,可以实现随时更换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 电极之间的电子纸,且当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子纸被电子化后的内容需要 与他人共享时,可以取下来交给他人,自己再放一张电子纸可以继续进行电子化显示信息 控制单元所存储的信息。他人获得电子纸后可以随时阅读或使用其中的内容,同时也可以 在电子阅读器或电子书中更新内容。当要求电子纸置于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 电极之间时电子纸的内容仍可以阅读时,则与电子纸的显示面相接触的网格阵列第一电极 或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 3、一种有巻轴的单页双面电子书,其特征是包含 信息控制单元;
双面电子纸,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中间层为不透明公共电极;
网格阵列第一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

极引线
极引线
网格阵列第二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 公共电极;
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 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
巻轴部件,所述双面电子纸缠绕在所述巻轴部件上;
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接触的其中一个接触边有第一活动连接部件,使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相对于第二电极能够旋转或滑动;
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设置电子纸空间并在其中一 个接触边上设置的第一开口 ,所述双面电子纸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从所述巻轴部件延伸到所 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 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将所存储的内容转化为对所述双面电子纸的单面或双面电子 化的图像信息并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所述公共电 极之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一面电子化的电压信号和/或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二 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二面 电子化的电压信号。 4、一种有巻轴的单页电子书,其特征是包含 信息控制单元;
双面电子纸,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中间层为不透明公共电极;
网格阵列第一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

极引线
极引线




网格阵列第二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
么、共电极;
公;
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 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
巻轴部件,所述双面电子纸缠绕在所述巻轴部件上;
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设置电子纸空间并在其中一 个接触边上设置的第一开口 ,所述双面电子纸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从所述巻轴部件延伸到所 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 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与所述第一开口所在边不同 的另一边设置第二开口,使电子纸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插入所述电子纸空间中和/或从 所述电子纸空间中取出电子纸;优选的是在与所述第一开口所在边相对的另一边设置第二 开口 ; 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将所存储的内容转化为对所述电子纸电子化的图像信息并通 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使所述 电子纸电子化的电压信号。 相比于前两种方案,第三、第四种方案中增加巻轴部件,电子纸缠绕在所述巻轴部 件上,当需要显示内容时将电子纸从巻轴部件上拉出滚动延伸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第二 电极之间,使用更加方便,且可以将以显示内容的电子纸裁减下来与他人共享,缠绕在所述 巻轴部件上的电子纸自动或手动地补充设置在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当需要 实现自动送纸和自动裁减时,需要增加自动送纸部件和电子纸裁减部件,这两种部件在现 有打印设备或印刷设备中都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可以保证松之后的自动定位和裁减自动定 位。 5、优选的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或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表面设置电子纸的 位置定位标识,这样的标识可以是定位点,也可以是定位线,以保证手动或自动设置电子纸时将电子纸放在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合适的位置,利于信息控制单元将内容信息准确显示在电子纸的合适位置上。 6、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活动连接部件是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绕所述接触边相对于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旋转或平移的连接部件;或者所述活动连接部件是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绕所述接触边相对于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旋转或平移的连接部件。这里所述的平移可以阵列第一电极平面相对于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平面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之一平移或多个方向都可以平移。 7、优选的是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或网格阵列第二电极自身包含支撑结构,以保证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或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表面平整性并满足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的相对旋转或平移所需要的强度。 8、优选的是所述电子纸固定设置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上;或者所述电子纸固定设置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上。当不需要经常更换电子纸时,可以将电子纸固定在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合适的位置。 9、优选的是所述电子书进一步包含电子纸存放部件,所述电子纸存放部件存放备用电子纸或已经电子化后的电子纸。所述电子纸存放部件可以固定设置在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或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延长平面上;也可以通过第二活动连接部件活动连接设置在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或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延长平面上,便于按需要是否安装或卸下电子纸存放部件或者折叠电子纸存放部件;还可以是第二活动连接部件与第一活动连接部件合一,使电子纸存放部件、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都可以相对旋转或平移。其旋转设计的一种实现类似于公文夹的活页设计;其平移设计的一种实现类似于滑盖手机的滑动连接。这里描述的延长平面可以是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或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四个周边的任何一个或几个。 10、优选的是所述电子纸能够从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
被取出或者将电子纸插入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 11、优选的是进一步包含一个以上活页部件,所述活页部件通过所述第一活动连
接部件相对于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或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移动或旋转。所述活页部件具有
一定的容纳空间,用于存放已经电子化的电子纸或没有电子化的电子纸,也可以是在阅读
内容将需要参考的那页的内容在电子纸上显示出来后,取下来放置在活页部件中,方便阅
读其他页的内容时进行参考。 12、优选的是所述活动连接部件包含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控制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上相对于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能够移动或不能移动。 13、优选的是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进一步包含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控制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上相对于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能够移动或不能移动。 14、优选的是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包含中央处理器(CPU)、存储电路、至少一种文字的至少一种字体的字库、字符与字模映射处理单元、电子文件与输出点阵映射处理单元之一或组合。还可以进一步包含输入操作部件,如按键或鼠标或触摸控制板;也可以在透明的网格阵列第一电极或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上设置透明触摸控制板,实现触摸控制和操作。
15、优选的是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网格电极的尺寸及网格电极间的间隔与所
9述电子纸的像素点尺寸及像素点间的间隔对应相同;或者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网格电极的尺寸比所述电子纸的像素点尺寸大且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网格电极间的间隔比电子纸的像素点间的间隔小。 16、优选的是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网格电极的尺寸及网格电极间的间隔与所述电子纸的像素点尺寸及像素点间的间隔对应相同;或者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网格电极的尺寸比所述电子纸的像素点尺寸大且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网格电极间的间隔比电子纸的像素点间的间隔小。
17、优选的是所述电子纸包含如下材料层之一或组合具有电泳效应的微胶囊电
子墨水层、具有电泳效应的微杯结构封装薄膜层、旋转球(Gyricon)层、具有电润湿效应的
电子纸材料层、双稳态的胆甾醇型液晶层、北京派瑞根科技的无电极电子纸。 18、上述方案中,当要求电子纸置于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
时电子纸的内容仍可以阅读时,则与电子纸的显示面相接触的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或网
格阵列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 多页双面电子书的解决方案 1、一种多页双面电子书,其特征是包含 信息控制单元; 至少两个电子纸电子化部件,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之间在其中一个接触边有第二活动连接部件; 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包含双面电子纸、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和公共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 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中间层为不透明公共电极; 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设置电子纸空间并在其中一个接触边设置开口 ,使双面电子纸能够插入所述电子纸空间中和/或从所述电子纸空间中取出电子纸; 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不透明公共电极电连接; 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将所存储的内容转化为对所述双面电子纸的单面或双面电子化的图像信息并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一面电子化的电压信号和/或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二面电子化的电压信号; 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向不同的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传输的内容相同或不同。
上述方案中包含多页,可以如传统书籍般显示多页双面内容,实现多页之间的参考或者上页、当前页、下页的连续显示,且电子纸可通过插入和取出方式更换电子纸。
2、一种多页双面电子书,其特征是包含
信息控制单元; 至少两个电子纸电子化部件,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之间在其中一个接触边有第二活动连接部件;
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包含双面电子纸、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和公共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 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中间层为不透明公共电极; 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接触的其中一个接触边有第一活动连接部件,使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相对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能够旋转或滑动;
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不透明公共电极电连接; 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将所存储的内容转化为对所述双面电子纸的单面或双面电子化的图像信息并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一面电子化的电压信号和/或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二面电子化的电压信号; 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向不同的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传输的内容相同或不同。
相比于前种方案,此种方案中进一步实现了多页电子书并且每页的电子纸都可以按需要进行安装、更换、取下等。 3、一种有巻轴的多页双面电子书,其特征是包含
信息控制单元; 至少两个电子纸电子化部件,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之间在其中一个接触边有第二活动连接部件; 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包含双面电子纸、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巻轴部件和公共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 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中间层为不透明公共电极;
双面电子纸缠绕在所述巻轴部件上; 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设置电子纸空间并在其中一个接触边上设置的第一开口 ,所述双面电子纸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从所述巻轴部件延伸到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 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不透明公共电极电连接; 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将所存储的内容转化为对所述双面电子纸的单面或双面电子化的图像信息并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一面电子化的电压信号和/或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二面电子化的电压信号; 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向不同的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传输的内容相同或不同。
4、一种有巻轴的多页双面电子书,其特征是包含
信息控制单元; 至少两个电子纸电子化部件,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之间在其中一个接触边有第二活动连接部件; 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包含双面电子纸、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巻轴部件和公共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 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中间层为不透明公共电极;
双面电子纸缠绕在所述巻轴部件上; 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设置电子纸空间并在其中一个接触边上设置的第一开口 ,所述电子纸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从所述巻轴部件延伸到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 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与所述第一开口所在边不同的另一边设置第二开口,使双面电子纸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插入所述电子纸空间中和/或从所述电子纸空间中取出电子纸;优选的是在与所述第一开口所在边相对的另一边设置第二开口 ; 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不透明公共电极电连接; 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将所存储的内容转化为对所述双面电子纸的单面或双面电子化的图像信息并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一面电子化的电压信号和/或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二面电子化的电压信号; 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向不同的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传输的内容相同或不同。
上述方案中包含多页,可以如传统书籍般显示多页内容,实现多页之间的参考或者上页、当前页、下页的连续显示。 5、一种有巻轴的多页双面电子书,其特征是包含
信息控制单元; 至少两个电子纸电子化部件,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之间在其中一个接触边有第二活动连接部件; 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包含双面电子纸、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巻轴部件和公共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 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中间层为不透明公共电极;
双面电子纸缠绕在所述巻轴部件上; 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设置电子纸空间并在其中一个接触边上设置的第一开口 ,所述电子纸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从所述巻轴部件延伸到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 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接触的其中一个接触边有第一活动连接部件,使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相对于第二电极能够旋转或滑动;
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不透明公共电极电连接;
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将所存储的内容转化为对所述双面电子纸的单面或双面电子 化的图像信息并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所述公共电 极之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一面电子化的电压信号和/或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二 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二面 电子化的电压信号; 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向不同的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传输的内容相同或不同。
相比于前第三种方案,第四、第五种方案中进一步实现了多页双面电子书并且每 页的电子纸都可以按需要进行安装、更换、取下等。 所述巻轴部件可以设置于电子纸电子化部件之外,也可以设置在每个电子纸电子 化部件中。 6、优选的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或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表面设置电子纸的 位置定位标识,这样的标识可以是定位点,也可以是定位线,以保证手动或自动设置电子纸 时将电子纸放在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合适的位置,利于信息控制单 元将内容信息准确显示在电子纸的合适位置上。 7、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活动连接部件是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绕所述接触边相对 于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旋转或平移的连接部件;或者所述活动连接部件是所述网格阵列 第二电极绕所述接触边相对于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旋转或平移的连接部件。这里所述的 平移可以阵列第一电极平面相对于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平面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之 一平移或多个方向都可以平移。 8、优选的是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或网格阵列第二电极自身包含支撑结构, 以保证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或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表面平整性并满足网格阵列第一电 极和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的相对旋转或平移所需要的强度。 9、优选的是所述电子纸固定设置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上;或者所述电子纸固 定设置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上。当不需要经常更换电子纸时,可以将电子纸固定在网 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合适的位置。 10、优选的是所述电子书进一步包含电子纸存放部件,所述电子纸存放部件固定 设置在一个或多个电子纸电子化部件延长平面上或通过第三活动连接部件活动连接设置 在一个或多个电子纸电子化部件延长平面上;或者所述电子纸存放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活 动连接部件上,使电子纸存放部件、各个电子纸电子化部件之间都可以相对旋转或平移。其 旋转设计的一种实现类似于公文夹的活页设计;其平移设计的一种实现类似于滑盖手机的 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是所述电子纸能够从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
被取出或者将电子纸插入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 12、优选的是所述活动连接部件包含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控制所述网格阵列
第一电极上相对于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能够移动或不能移动。 13、优选的是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进一步包含锁定部 件,所述锁定部件控制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上相对于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能够移动或 不能移动。 14、优选的是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包含中央处理器(CPU)、存储电路、至少一种文字的至少一种字体的字库、字符与字模映射处理单元、电子文件与输出点阵映射处理单元之
一或组合。还可以进一步包含输入操作部件,如按键或鼠标或触摸控制板;也可以在透明的
网格阵列第一电极或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上设置透明触摸控制板,实现触摸控制和操作。 15、优选的是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网格电极的尺寸及网格电极间的间隔与所
述电子纸的像素点尺寸及像素点间的间隔对应相同;或者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网格电
极的尺寸比所述电子纸的像素点尺寸大且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网格电极间的间隔比
电子纸的像素点间的间隔小。 16、优选的是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网格电极的尺寸及网格电极间的间隔与所 述电子纸的像素点尺寸及像素点间的间隔对应相同;或者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网格电 极的尺寸比所述电子纸的像素点尺寸大且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网格电极间的间隔比 电子纸的像素点间的间隔小。
17、优选的是所述电子纸包含如下材料层之一或组合具有电泳效应的微胶囊电
子墨水层、具有电泳效应的微杯结构封装薄膜层、旋转球(Gyricon)层、具有电润湿效应的
电子纸材料层、双稳态的胆甾醇型液晶层、北京派瑞根科技的无电极电子纸。 18、上述方案中,当要求电子纸置于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
时电子纸的内容仍可以阅读时,则与电子纸的显示面相接触的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或网
格阵列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技术可以实现具有传统书籍的优点的电子书, 实现电子纸阅读的分享、更换、多页之间参阅的优点,同时保留了现有电子书实现中的轻薄 优点。


图1是双面电子书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信息控制单元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用本发明双面电子书的第一种实现方案。 图4用本发明双面电子书的第二种实现方案。 图5用本发明双面电子书的第三种实现方案。 图6是本发明双面电子书的第四种实现方案。 图7是本发明双面电子书的第五种实现方案。 图8是本发明双面电子书的第六种实现方案。 图9是本发明双面电子书的第七种实现方案。 图10是本发明双面电子书的第八种实现方案。 图11是本发明双面电子书的第九种实现方案。
具体实施例方式
电子纸是一种特殊纸张,其上涂敷有具有电泳特性或电润湿特性的微单元(也称 为像素单元),这些微单元具有在外部电场作用下改变光学状态的特性,而且光学状态改变 后,即使去掉外加电场,仍然能够保持光学状态。因此,对于电子纸的印刷实际上是控制加 在电子纸上每个微单元上的外部电场大小和方向,使电子纸上的每个微单元呈现我们需要的光学特性。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图l是电子书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电子书至少包含如下部件信息控制单元103、 网格信息存储单元104、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105、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109、公共电极 110、网格阵列第一电极106、网格阵列第二电极108。网格阵列第一电极106与网格阵列第 二电极108互相对面放置,网格阵列第一电极106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108之间放置需要 进行电子化的双面电子纸107。公共电极110与双面电子纸的不透明公共电极电连接,各个 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l所示。在具体实施中,为了使上述部件构成一个整体,在网格阵 列第一电极106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108的至少一个接触边物理上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 以采用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活动连接方式。为了能够方便安装、更换、取下夹置在网 格阵列第一电极106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108之间的电子纸,采用活动连接方式,图中没有 画出该活动连接部件。活动连接部件的实现方式可以采用滑动连接,也可以是轴旋转连接。 电子书的内容存储在信息控制单元103中,或者与信息控制单元103连接的存储体中。信息 控制单元103读取内容后需要转换为电子纸上的点阵图案信息,网格信息存储单元104是 可选的部件,没有网格信息存储单元104时,信息控制单元103直接将点阵图案信息送到网 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105,由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105在网格阵列第一电极106与公共电 极110之间根据点阵图案信息生成每个点对应的电压信号,通过电压信号形成的电场将电 子纸第一面的相应图像点处于需要的光学状态,显示出内容信息;和/或者将点阵图案信 息送到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109,由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105在网格阵列第二电极108 与公共电极110之间根据点阵图案信息生成每个点对应的电压信号,通过电压信号形成的 电场将电子纸第二面的相应图像点处于需要的光学状态,显示出内容信息。
优选的是采用北京派瑞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无电极电子纸作为电子书的电子 纸,可以极大降低电子书的成本,并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图2是信息控制单元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中进一步给出了信息控制 单元的结构,包含中央处理器232、字库单元231、存储电路234、字符字模映射单元233。
双面电子书显示内容的工作过程是 在将文字信息印刷在电子纸上时,需要信息控制单元进行字符到字模点阵的转换 处理,首先将需要显示在双面电子纸107上的文字信息存储到存储体电路234的数据存储 体中,中央处理器232运行存储电路234的程序存储体中的程序,利用字库单元231中的字 库信息将文字信息转换为字模点阵信息,然后存储到字符字模映射单元233中,以便在中 央处理器232的控制下,然后根据所要显示的内容是在电子纸的第一面显示或者第二面显 示或者两面都显示决定将字符字模映射单元233的信息转换为网格第一电极阵列106、网 格第二电极阵列108对应电极的电压信息传送到网格信息存储单元104,根据需要电子化 信息在电子纸的内容,然后用网格信息存储单元104存储的内容信息传入网格阵列第一驱 动电路105和/或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109作为电子纸的驱动信息,从而实现电子纸的 内容显示。 为了保证网格阵列第一电极106、网格阵列第二电极108与电子纸的对应网格点 一一对应,需要调整网格阵列第一电极106、网格阵列第二电极108的位置,在图1中,一种 实现方式是固定网格阵列第二电极108,双面电子纸107置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108正确的位置,为了使双面电子纸107置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108正确的位置,可以在网格阵列第二 电极108的表面适当位置设置位置标识,如位置标识点或位置标识线,手动或通过由信息 控制单元103控制将网格阵列第一电极106移动到合适位置,使电子纸的图像点正好处于 网格阵列第一电极106的网格、网格阵列第二电极108的网格一一对应。在优选的设计中, 在网格阵列第一电极106安装位置传感部件,并将位置信息反馈回信息控制单元103,由信 息控制单元103分析后给出是否处于适当位置的信息或进行调整的信息。
网格信息存储单元104的存储类型是可读写的存储体,它存储了当前进行电子化 的电子纸需要呈现的信息,是对应电子纸107中每个电子单元需要呈现的光学状态,而要 完成控制电子纸107中每个电子单元的光学状态,需要将该信息通过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 路105变成施加在电子纸107第一面中每个电子单元的外加电场的强度、方向和维持时间 和/或通过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109变成施加在电子纸107第二面中每个电子单元的外 加电场的强度、方向和维持时间。 对于网格阵列第一电极106、网格阵列第二电极108都是由小电极构成的电极阵 列时,实际上是实现电子纸的每个电子单元独立控制,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105和/或网 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109施加在电子纸107中每个电子单元的外加电场的强度和方向需要 根据需要呈现的信息进行计算,由于每个电子单元独立控制,不需要扫描,所以外加电场的 时间可以一直维持,或者外加电场维持足以改变光学状态并达到稳定时去除外加电场。
图3用本发明双面电子书的第一种实现方案。双面电子书300包含通过活动连接 部件301连接的网格阵列第一电极303、网格阵列第二电极304和公共电极(图中未画出), 公共电极可以是一根电连接线或电连接触点用于与双面电子纸的不透明公共电极电连接。 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 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 电极之间设置双面电子纸,公共电极与双面电子纸的公共电极电连接;网格阵列第一驱动 电路、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和信息控制单元(图中未画出)可以物理上嵌入活动连接部 件301内部,在活动连接部件301的表面设置操作按键302,通过操作按键302控制信息控 制单元读取信息内容并转换为对电子纸电子化的图像阵列信息,然后控制信息控制单元将
图像阵列信息输出到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由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在网格阵列第一电 极303和公共电极对应电子纸的第一面的显示点上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在电压信号形成 的电场下控制电子纸第一面每个显示点的状态变化,从而显示出需要的内容;和/或者控 制信息控制单元将图像阵列信息输出到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由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 在网格阵列第二电极304和公共电极对应电子纸第二面的显示点上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 在电压信号形成的电场下控制电子纸第二面每个显示点的状态变化,从而显示出需要的内 容。通常为了使电子纸的显示点与网格阵列第一电极303和网格阵列第二电极304的每个 网格相对应,可以在网格阵列第一电极303和/或网格阵列第二电极304上设置电子纸的 位置标识,包含位置标识点或位置标识线。本具体实施例中采用位置标识线306。电子纸设 置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304的位置标识线306之内。 设置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的双面电子纸可以是固 定或粘贴在网格阵列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接触表面上;更优选的是设置在所述网格阵列第 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子纸没有固定,而是可以手动安装和取下,便于更换电子纸。为了便于安装与取下方便,也可以在所设置电子纸位置的边沿局部点增加压片。所 述压片具有一定的夹持力,把电子纸压在电极接触表面上。 为了便于将已经电子化的电子纸取下后作为阅读其他内容的参考,可以进一步在 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或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任何一个方向或多个方向的延伸面设置放 置电子纸的存放部件,由于取下的电子纸仍然显示着原来的内容,置于延伸面时,可以作为 阅读其他内容的参考。另一种方式是在活动连接部件301上增加活页,活页在活动连接部 件301上可以运动并可以整体取下。将已经电子化的电子纸置于活页中,由于取下的电子 纸仍然显示着原来的内容,可以向翻阅书本时的正反面一样作为参阅的内容。
图4用本发明双面电子书的第二种实现方案。双面电子书400包含通过活动连接 部件401连接的网格阵列第一电极303和网格阵列第二电极304,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 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 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与图3所示方案不同的是本方案将一个巻有电子纸的巻轴405置 于活动连接部件401内,巻轴405上的双面电子纸可以从巻轴上拉出并延伸到所述网格阵 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公共电极与双面电子纸的公共电极电连接;网格阵列第一驱 动电路、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和信息控制单元(图中未画出)可以物理上嵌入活动连接 部件401内部,在活动连接部件401的表面设置操作按键(图中未画出),通过操作按键控 制信息控制单元读取信息内容并转换为对电子纸电子化的图像阵列信息,然后控制信息控 制单元将图像阵列信息输出到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由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在网格阵 列第一电极303和公共电极对应电子纸的第一面的显示点上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在电压 信号形成的电场下控制电子纸第一面每个显示点的状态变化,从而显示出需要的内容;和 /或者控制信息控制单元将图像阵列信息输出到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由网格阵列第二 驱动电路在网格阵列第二电极304和公共电极对应电子纸第二面的显示点上产生相应的 电压信号,在电压信号形成的电场下控制电子纸第二面每个显示点的状态变化,从而显示 出需要的内容。通常为了使电子纸的显示点与网格阵列第一电极303和网格阵列第二电极 304的每个网格相对应,可以在网格阵列第一电极303和/或网格阵列第二电极304上设置 电子纸的位置标识,包含位置标识点或位置标识线。本具体实施例中采用位置标识线306。 电子纸设置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304的位置标识线306之内。该方案中,由于采用巻轴方 式存放电子纸,可以便于在需要时拉出电子纸,不需要时收回电子纸,同时可以进一步增加 巻轴405的自动控制部件,用于自动拉出电子纸到适当位置或自动巻回电子纸,还可以将 已经电子化后的一页电子纸撕下与他人分享或作为阅读其他内容的参考。正如图3的方案 描述一样,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中可以增加电子纸存放部件。参见图6。
图9是本发明双面电子书的第七种实现方案。双面电子书900包含控制部件901、 网格阵列第一电极903、网格阵列第二电极904和公共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903的 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904的每个网格上有一 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903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904之间设 置双面电子纸,公共电极与双面电子纸的公共电极电连接;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网格阵 列第二驱动电路和信息控制单元(图中未画出)可以物理上嵌入电子书控制部件901内 部,在电子书控制部件901的表面设置操作按键902,通过操作按键902控制信息控制单元 读取信息内容并转换为对电子纸电子化的图像阵列信息,然后控制信息控制单元将图像阵
17列信息输出到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由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在网格阵列第一电极903 和公共电极对应电子纸的第一面的显示点上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在电压信号形成的电场 下控制电子纸第一面每个显示点的状态变化,从而显示出需要的内容;和/或者控制信息 控制单元将图像阵列信息输出到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由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在网格 阵列第二电极904和公共电极对应电子纸第二面的显示点上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在电压 信号形成的电场下控制电子纸第二面每个显示点的状态变化,从而显示出需要的内容。通 常为了使电子纸的显示点与网格阵列第一电极903和网格阵列第二电极904的每个网格相 对应,可以在网格阵列第一电极903和/或网格阵列第二电极904上设置电子纸的位置标 识,包含位置标识点或位置标识线。为了方便安装、更换、取下电子纸,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 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设置电子纸空间并在其中一个接触边设置开口 911,使电子纸 能够通过所述开口 911插入所述电子纸空间中和/或从所述电子纸空间中取出电子纸。开 口 911可以设置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接触的四个边的任一边或多个 边。 为了便于将已经电子化的电子纸取下后作为阅读其他内容的参考,可以进一步在 网格阵列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的任何一个方向或多个方向的延伸面设置放置电子纸的存 放部件,由于取下的电子纸仍然显示着原来的内容,置于延伸面时,可以作为阅读其他内容 的参考。另一种方式是在控制部件901上增加通过活动连接部件连接的活页,活页在活动 连接部件上可以运动并可以整体取下。将已经电子化的电子纸置于活页中,由于取下的电 子纸仍然显示着原来的内容,可以向翻阅书本时的正反面一样作为参阅的内容。
图IO是本发明双面电子书的第八种实现方案。双面电子书IOOO包含控制部件 1001、网格阵列第一电极1003、网格阵列第二电极1004和公共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 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1004的每个网格 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与图9所示方案不同的是本方案将一个巻有电子纸的 巻轴1005置于控制部件1001内,巻轴1005上的双面电子纸可以从巻轴上拉出并延伸到 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公共电极与双面电子纸的公共电极电连接;网格 阵列第一驱动电路、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和信息控制单元(图中未画出)可以物理上嵌 入控制部件1001内部,在控制部件1001的表面设置操作按键(图中未画出),通过操作按 键控制信息控制单元读取信息内容并转换为对电子纸电子化的图像阵列信息,然后控制信 息控制单元将图像阵列信息输出到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由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在网 格阵列第一电极1003和公共电极对应电子纸的第一面的显示点上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 在电压信号形成的电场下控制电子纸第一面每个显示点的状态变化,从而显示出需要的内 容;和/或者控制信息控制单元将图像阵列信息输出到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由网格阵 列第二驱动电路在网格阵列第二电极1004和公共电极对应电子纸第二面的显示点上产生 相应的电压信号,在电压信号形成的电场下控制电子纸第二面每个显示点的状态变化,从 而显示出需要的内容。通常为了使电子纸的显示点与网格阵列第一电极1003和网格阵列 第二电极1004的每个网格相对应,可以在网格阵列第一电极1003和/或网格阵列第二电 极1004上设置电子纸的位置标识,包含位置标识点或位置标识线。为了方便安装、更换、取 下电子纸,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设置电子纸空间并在其中一个 接触边设置开口 1011,使电子纸能够通过所述开口 1011插入所述电子纸空间中和/或从所
18述电子纸空间中取出电子纸,进一步是通过所述开口 1011将电子纸装入巻轴1005中或从 巻轴1005中取下来更换。开口 1011可以设置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接 触的四个边的任一边或多个边。 图5用本发明双面电子书的第三种实现方案。该种方案给出了多页双面电子书的 一种实现。双面电子书500包含通过第二活动连接部件501连接的电子书多个页,作为一 个实施实例,图中画出电子书第一页503和电子书第二页504。在活动连接部件501的表 面设置操作按键502,通过操作按键502由信息控制单元控制显示在电子书第一页503的 内容和电子书第二页504的内容,信息控制单元、驱动电子书第一页503的驱动电路和驱动 电子书第二页504的驱动电路都可以嵌入在活动连接部件501内。电子书500的每页既可 以采用图3的方案,即包含双面电子纸、第一活动连接部件、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网格阵列 第一驱动电路、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公共电极和网格阵列第二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一 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 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也可以采用图4的方案,即包含双面电子纸、第一活动连接部 件、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公共电极、和网格 阵列第二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 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还包含一个巻有电子纸 的巻轴置于第一活动连接部件内,巻轴上的电子纸可以从巻轴上拉出并延伸到所述网格阵 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还可以采用图9和图10的方案。由于电子纸的每页都包含 独立的驱动电极和电极驱动电路,因此信息控制单元可以独立控制每页显示的内容,实现 如传统书本一样的阅读感受。 图7是本发明双面电子书的第五种实现方案。该种方案给出了多页双面电子书 的另一种实现。双面电子书700包含多页串级连接的电子书多个页,即电子书前一页通过 串级连接部件连接下一页,为了便于携带,优选的是串级连接部件可以折叠;电子书的信息 控制单元可以只有一个,为电子书的每页设置驱动电路并通过信号线连接电子书每页的网 格阵列第一电极、公共电极和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作为一个实施实例,图中画出电子书第一 页和电子书第二页。电子书第一页包含通过第一活动连接部件701连接网格阵列第一电极 703、网格阵列第二电极704和公共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 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704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 线。电子书第二页包含通过串级活动连接部件707连接网格阵列第三电极708和网格阵列 第四电极709,所述网格阵列第三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 第四电极709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在第一活动连接部件701的表 面设置操作按键702,通过操作按键702由信息控制单元控制显示在电子书第一页的内容 和电子书第二页的内容,信息控制单元、驱动电子书第一页的驱动电路和驱动电子书第二 页的驱动电路都可以嵌入在活动连接部件701内。优选的是在电子书第一页中的网格阵列 第二电极704设置有位置标识线706 ;在电子书第二页中的网格阵列第四电极709设置有 位置标识线710。双面电子书700的每页既可以采用图3的方案,即包含双面电子纸、第一 活动连接部件、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公共电极和网格阵列第二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 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 独立的电极和电极 线,电子纸置于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公共电极与双面电子纸的公共电极电连接。也可以采用图4的方案,即包含双面电子纸、第一活动 连接部件、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公共电极和网格阵列第二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每 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 的电极和电极引线,还包含一个巻有双面电子纸的巻轴置于第一活动连接部件内,巻轴上 的双面电子纸可以从巻轴上拉出并延伸到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 间,公共电极与双面电子纸的公共电极电连接。还可以采用图9和图10的方案。在一种具 体实现中电子纸的每页都包含独立的驱动电极和电极驱动电路,因此信息控制单元可以独 立控制每页显示的内容,实现如传统书本一样的阅读感受。也可以采用分时控制的方式几 页电子纸共享电极驱动电路,通过电子开关切换方式分时控制每页上显示的内容以减小控 制电路的实体尺寸和降低成本。 图8是本发明双面电子书的第六种实现方案。图8的方案是结合了图5和图7的 方案实现多页显示的双面电子书方案。双面电子书800包含通过第二活动连接部件801连 接的电子书多个页,并包含多页串级连接的电子书多个页,即电子书前一页通过串级连接 部件连接下一页,为了便于携带,优选的是串级连接部件可以折叠,作为一个实施实例,图 中画出通过第二活动连接部件801连接的电子书第一页803和电子书第二页804,以及通 过串级连接部件807连接的电子书第二页804和电子书第三页809。在第二活动连接部件 801的表面设置操作按键802,通过操作按键802由信息控制单元控制显示在电子书第一页 803的内容、电子书第二页804的内容和电子书第三页809的内容,信息控制单元、驱动电子 书第一页的驱动电路、驱动电子书第二页的驱动电路和驱动电子书第三页的驱动电路都可 以嵌入在第二活动连接部件801内。双面电子书800的每页既可以采用图3的方案,即包 含双面电子纸、第一活动连接部件、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公共电极和网格阵列第二电极,所 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 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电子纸置于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网格阵列第 二电极之间,公共电极与双面电子纸的公共电极电连接。也可以采用图4的方案,即包含双 面电子纸、第一活动连接部件、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公共电极和网格阵列第二电极,所述网 格阵列第一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每 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还包含一个巻有双面电子纸的巻轴置于第一活动 连接部件内,巻轴上的双面电子纸可以从巻轴上拉出并延伸到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 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公共电极与双面电子纸的公共电极电连接。还可以采用图9和图10 的方案。在一种具体实现中电子纸的每页都包含独立的驱动电极和电极驱动电路,因此信 息控制单元可以独立控制每页显示的内容,实现如传统书本一样的阅读感受。也可以采用 分时控制的方式几页电子纸共享电极驱动电路,通过电子开关切换方式分时控制每页上显 示的内容以减小控制电路的实体尺寸和降低成本。 图ll是本发明双面电子书的第九种实现方案。该种方案给出了多页电子书的一 种实现。电子书1100包含通过第二活动连接部件1101连接的电子书多个页,作为一个实 施实例,图中画出电子书第一页1103和电子书第二页1104。在活动连接部件1101的表面 设置操作按键1102,通过操作按键1102由信息控制单元控制显示在电子书第一页1103的 内容和电子书第二页1104的内容,信息控制单元、驱动电子书第一页1103的驱动电路和驱 动电子书第二页1104的驱动电路都可以嵌入在活动连接部件1101内。电子书1100的每页既可以采用图9的方案,即包含双面电子纸、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公共电极和网格阵列第 二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网格阵 列第二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并在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 极之间设置电子纸空间并在其中一个接触边设置开口 1111,开口 llll可以设置在所述网 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接触的四个边的任一边或多个边。也可以采用图 10的方案,即包含双面电子纸、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公共电极和网格阵列第二电极,所述网 格阵列第一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每 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还包含一个巻有电子纸的巻轴置于第一活动连接 部件内,巻轴上的电子纸可以从巻轴上拉出并延伸到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 间,并在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设置电子纸空间并在其中一个接触边 设置开口 llll,开口 llll可以设置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接 触的四个边的任一边或多个边。使电子纸能够通过所述开口 llll插入所述电子纸空间中 和/或从所述电子纸空间中取出电子纸,进一步是通过所述开口 1111将双面电子纸装入巻 轴1005中或从巻轴1005中取下来更换。优选的是开口 1111设置在与设置巻轴的一边相 对的另一边。
2权利要求
一种有卷轴的多页双面电子书,其特征是包含信息控制单元;至少两个电子纸电子化部件,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之间在其中一个接触边有第二活动连接部件;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包含双面电子纸、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卷轴部件和公共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中间层为不透明公共电极;双面电子纸缠绕在所述卷轴部件上;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设置电子纸空间并在其中一个接触边上设置的第一开口,所述电子纸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从所述卷轴部件延伸到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接触的其中一个接触边有第一活动连接部件,使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相对于第二电极能够旋转或滑动;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不透明公共电极电连接;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将所存储的内容转化为对所述双面电子纸的单面或双面电子化的图像信息并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一面电子化的电压信号和/或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二面电子化的电压信号;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向不同的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传输的内容相同或不同。
2. —种有巻轴的多页双面电子书,其特征是包含信息控制单元;至少两个电子纸电子化部件,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之间在其中一个接触边有第二活动连接部件;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包含双面电子纸、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巻轴部件和公共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中间层为不透明公共电极;双面电子纸缠绕在所述巻轴部件上;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设置电子纸空间并在其中一个接触边上设置的第一开口 ,所述双面电子纸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从所述巻轴部件延伸到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不透明公共电极电连接;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将所存储的内容转化为对所述双面电子纸的单面或双面电子化的图像信息并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一面电子化的电压信号和/或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二面电子 化的电压信号;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向不同的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传输的内容相同或不同。
3. —种有巻轴的多页双面电子书,其特征是包含 信息控制单元;至少两个电子纸电子化部件,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之间在其中一个接触边有第二活 动连接部件;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包含双面电子纸、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网格 阵列第一驱动电路、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巻轴部件和公共电极,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 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每个网格上有一个 独立的电极和电极引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中间层为不透明公共电极;双面电子纸缠绕在所述巻轴部件上;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设置电子纸空间并在其中一个接 触边上设置的第一开口 ,所述电子纸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从所述巻轴部件延伸到所述网格阵 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之间与所述第一开口所在边不同的另 一边设置第二开口 ,使双面电子纸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插入所述电子纸空间中和/或从 所述电子纸空间中取出电子纸;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双面电子纸的不透明公共电极电连接;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将所存储的内容转化为对所述双面电子纸的单面或双面电子化的 图像信息并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 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一面电子化的电压信号和/或通过所述网格阵列第二驱动 电路在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施加使所述双面电子纸的第二面电子 化的电压信号;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向不同的所述电子纸电子化部件传输的内容相同或不同。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页双面电子书,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活动连接部件是所述网 格阵列第一电极绕所述接触边相对于所述第二电极旋转或平移的连接部件;或者所述第一 活动连接部件是所述第二电极绕所述接触边相对于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旋转或平移的 连接部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页双面电子书,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活动连接部件包含锁定 部件,所述锁定部件控制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二电极能够移动或不能移动 或者所述锁定部件控制所述第二电极相对于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能够移动或不能移动。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页双面电子书,其特征是所述电子书进一步 包含电子纸存放部件,所述电子纸存放部件固定设置在一个或多个电子纸电子化部件延长 平面上或通过第三活动连接部件活动连接设置在一个或多个电子纸电子化部件延长平面 上;或者所述电子纸存放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动连接部件上,使电子纸存放部件、各个电 子纸电子化部件之间都可以相对旋转或平移。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页双面电子书,其特征是进一步包含输入操作部件,所述输入操作部件与所述信息控制单元连接,由所述信息控制单元根据来自输入 操作部件的输入信息确定电子书显示的内容。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页双面电子书,其特征是所述信息控制单元 包含中央处理器(CPU)、存储电路、至少一种文字的至少一种字体的字库、字符与字模映射 处理单元、电子文件与输出点阵映射处理单元之一或组合。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页双面电子书,其特征是所述网格阵列第一 电极的网格电极的尺寸及网格电极间的间隔与所述电子纸的像素点尺寸及像素点间的间 隔对应相同;或者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网格电极的尺寸比所述电子纸的像素点尺寸大 且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网格电极间的间隔比电子纸的像素点间的间隔小;和/或者所 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网格电极的尺寸及网格电极间的间隔与所述电子纸的像素点尺寸 及像素点间的间隔对应相同或者所述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的网格电极的尺寸比所述电子纸 的像素点尺寸大且所述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的网格电极间的间隔比电子纸的像素点间的间 隔小。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页双面电子书,其特征是所述电子纸包含 如下材料层之一或组合具有电泳效应的微胶囊电子墨水层、具有电泳效应的微杯结构封 装薄膜层、旋转球(Gyricon)层、具有电润湿效应的电子纸材料层、双稳态的胆甾醇型液晶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有卷轴的多页双面电子书,包含信息控制单元;至少两个电子纸电子化部件,电子纸电子化部件之间在其中一个接触边有第二活动连接部件;电子纸电子化部件包含双面电子纸、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网格阵列第二电极、网格阵列第一驱动电路、网格阵列第二驱动电路、卷轴部件和公共电极;双面电子纸的中间层为不透明公共电极;网格阵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接触的其中一个接触边有第一活动连接部件,使网格阵列第一电极相对于网格阵列第二电极能够旋转或滑动;公共电极与双面电子纸的不透明公共电极电连接。本发明实现具有传统书籍的优点的电子书,实现电子纸阅读的分享、更换、多页之间参阅的优点,保留了现有电子书实现中的轻薄优点。
文档编号G09G3/20GK101763751SQ20091023832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8日
发明者须清 申请人:北京派瑞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