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细中性笔芯通用的自动中性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2996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粗细中性笔芯通用的自动中性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文具,尤其涉及自动中性笔。
背景技术
:中性笔芯包括按照《中性墨水圆珠笔和笔芯》(ISO)发布的标准制造的笔芯和市场上常见的非标准大容量的笔芯,大致分为粗、细两种,粗型笔芯就是非标准大容量的笔芯,细型笔芯包括J、K、L型三种笔芯。细型笔芯头长度及其直径、笔芯杆长度及其直径都是按照标准制造的,其细型笔芯如图1所示,其标准如表1所示(表中单位为毫米)-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column></row><table>粗型笔芯如图2所示,其标准如表2所示(表中单位为毫米):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column></row><table>目前市场上的笔杆只能满足单一的粗或细的笔芯使用,不能达到更换笔芯的随意性,由于笔杆的单一性也会造成大量的废旧笔杆遗弃,造成大量的白色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粗细笔芯通用的自动中性笔。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方案包括笔杆,在笔杆前端笔头处设置有前套筒,前套筒为阶梯状,前套筒前部的直径小于前套筒后部的直径,前套筒前端设置有中心孔,前套筒后端设置有凸起,弹簧设置在笔头与前套筒凸起之间,在笔杆后端设置有后套筒,后套筒和自动件相配合构成按压式自动结构。所述前套筒前部、后套筒的内孔与细中性笔芯相配合,前套筒后部、后套筒的外壁与粗中性笔芯相配合,前套筒前部与后套筒内孔后壁的距离等于细中性笔芯笔杆的长度,前套筒后部阶梯孔处与后套筒前端的距离等于粗中性笔芯笔杆的长度。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只需要对现有笔杆进行小小的改进,就能满足普通笔杆对粗细两种笔芯的使用,投资小、收益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图1为J、K、L型标准笔芯示意图;图2为非标准大容量粗笔芯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套筒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套筒局部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3、4、5所示,一种能够实现粗细笔芯通用的自动中性笔,包括笔杆1,在笔杆前端笔头处设置有前套筒2,前套筒为阶梯状,前套筒前部7的直径小于前套筒后部8的直径,前套筒前端设置有中心孔6,前套筒后端甚至有凸起9,弹簧4设置在笔头与前套筒凸起之间,在笔杆后端设置有后套筒,后套筒和自动件5相配合构成按压式自动结构。所述自动装置为普通按压式自动圆珠笔的自动结构。所述前套筒前部、后套筒的内孔10与细中性笔芯相配合,前套筒后部、后套筒的外壁11与粗中性笔芯相配合,前套筒前部与后套筒内孔后壁的距离等于细中性笔芯笔杆的长度,前套筒后部阶梯孔处与后套筒前端的距离等于粗中性笔芯笔杆的长度。细笔芯能够插入前套筒前部和后套筒内孔中,粗笔芯能插入前套筒后部而不能插入前套筒前部,粗笔芯不能插入后套筒。后套筒与自动件组合,从而形成能更换粗细笔芯的自动中性笔。实施例2前套筒中心孔直径2.93.1mm,前套筒前部的直径为5.86.2mm,前套筒前部的长度为7.3~7.7mm,前套筒后部的直径为7.58.5mm,前套筒后部的长度为28.0~32.0mm,后套筒内孔的直径为5.(K5.5mm。其他结构和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4前套筒中心孔直径3.0mm,前套筒前部的直径为5.5mm,前套筒前部的长度为7.5mm,前套筒后部的直径为8.0mm,前套筒后部的长度为30.0mm,后套筒内孔的直径为5.0mm。其他结构和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权利要求1、一种粗细中性笔芯通用的自动中性笔,包括笔杆(1)和自动件(5),其特征是在笔杆前端笔头处设置有前套筒(2),前套筒为阶梯状,前套筒前部(7)的直径小于前套筒后部(8)的直径,前套筒前端设置有中心孔(6),前套筒后端设置有凸起(9),弹簧设置在笔头与前套筒凸起之间,在笔杆后端设置有后套筒(3),后套筒和自动件相配合构成按压式自动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细中性笔芯通用的自动中性笔,其特征是所述前套筒前部、后套筒的内孔(10)与细中性笔芯相配合,前套筒后部、后套筒的外壁(11)与粗中性笔芯相配合,前套筒前部与后套筒内孔后壁的距离等于细中性笔芯笔杆的长度,前套筒后部阶梯孔处与后套筒前端的距离等于粗中性笔芯笔杆的长度。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粗细笔芯通用的自动中性笔。包括笔杆,在笔杆前端笔头处设置有前套筒,前套筒为阶梯状,前套筒前部的直径小于前套筒后部的直径,前套筒前端设置有中心孔,前套筒后端设置有凸起,弹簧设置在笔头与前套筒凸起之间,在笔杆后端设置有后套筒,后套筒和自动件相配合构成按压式自动结构。采用本技术方案,只需要对现有笔杆进行小小的改进,就能满足普通笔杆对粗细两种笔芯的使用。文档编号B43K7/01GK201394983SQ20092008951公开日2010年2月3日申请日期2009年4月10日优先权日2009年4月10日发明者刘玉杰申请人:刘玉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