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护理操作练习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5605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护理操作练习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肠造口手术教学演示与护理操作的练习衣。
背景技术
肠造口是指由于疾病治疗的需要,部分或全部的结肠切除,为了解决粪便排出的 问题,行暂时性或永久性的手术方式。手术过程中,病变的肠管被切除后,大肠或回肠的一 段在腹部适当的位置上被拉出并反转,然后缝于腹壁,最后形成一个开口,在医学上称为肠 造口。有时需将一段肠管经切口拉到腹壁表面,用支撑棒或支撑架支持防止缩回腹腔,手术 纵向切开肠管,外翻形成两个开口,分层缝合,近端为功能袢,远端为非功能袢,这种造口称 为袢式造口。现有技术对于肠造口手术临床医学和护理教学没有直观的教具,造成临床医 学和护理学专业学习造口手术的特点和造口护理技术困难;同时也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手术 前健康教育,练习造口袋的更换、造口袋的排放、造口灌洗等造口护理操作带来了困难。因 此发明一种有利于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学生和医护人员学习造口手术的特点和造口护 理技术;有利于造口患者及其家属的术前健康教育,将造口用具与造口示教练习衣相配合, 用于患者及其家属练习造口袋的更换、造口袋的排放、造口灌洗等造口护理操作的形象、直 观、提高教学演示效果、方便练习造口护理操作的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护理操作练习衣是必 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学生和医护人员学 习造口手术的特点和造口护理技术;有利于造口患者及其家属的术前健康教育,将造口用 具与造口示教练习衣相配合,用于患者及其家属练习造口袋的更换、造口袋的排放、造口灌 洗等造口护理操作的形象、直观、提高教学演示效果、方便练习造口护理操作的肠造口教学 演示与护理操作练习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护理操作练习衣,由布料、尼龙搭扣、颈部挂绳、伸缩调节扣和A 面、B面、C面组成,特征在于(1)在A、B面交界处有折叠缝,在A、C面交界处有折叠缝;B面、C面的背面分别为 B-I面、C-I面;B、C面向前折叠,B-I面、C-I面合在一起盖住A面,成为练习衣的外罩面;A 面被罩在B-I面、C-I面内;B、C面向后折叠,A面在人的胸前,B、C面在人的背后;(2)在A面上设有绒布做成的食管、胃、小肠、大肠、肛管的模型,设有乙状结肠造 口、横结肠袢式造口、回肠造口、回肠袢式造口的模型,粘在A面上;(3)在B面上设有回肠造口出口,回肠袢式造口出口,脐的模型;(4)在B-I面上设有回肠造口出口,回肠袢式造口出口,脐的模型;(5)在C面上设有横结肠袢式造口出口,乙状结肠造口出口 ;[0011](6)在C-I面上设有横结肠袢式造口出口、乙状结肠造口袋底板、乙状结肠造口出口、造口袋、造口袋夹;在A、B、C面的最上部设有尼龙搭扣,A面与B面,A面与C面通过尼龙搭扣互相粘接。调节伸缩扣可以调节颈部挂绳的长短,使脐模型位于人的肚脐位置。本实用新型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护理操作练习衣具有如下特点通过调节颈部挂绳上的伸缩调节扣,使造口衣的脐部模型与人体的脐部相对应 后,可使造口衣上的胃、小肠、大肠、肛管模型与人体相应的脏器位置相对应。造口衣A面横结肠袢式造口和回肠袢式造口处肠段可由造口衣外罩面相对应的 横结肠袢式造口出口和回肠袢式造口出口处穿出,在造口衣B-I面、C-I面形成横结肠袢式 造口和回肠袢式造口在腹壁的外观。造口衣A面的乙状结肠造口和回肠造口处的肠段可分离断开,分离段的近心端可 从造口衣的外罩面相对应的乙状结肠造口出口和回肠造口穿出,在造口衣B-I面和C-I面 形成乙状结肠造口和回肠造口在腹壁的外观。造口袋底板配套造口袋和造口袋夹可分别粘贴置于造口衣B-I面、C-I面。B-I 面、C-I面合起来的外罩面上设有横结肠袢式造口出口、乙状结肠造口出口、回肠造口出口、 回肠袢式造口出口。造口袋底板配套造口袋和造口袋夹可用造口灌洗设备替代。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将布制衣的外罩面与A面分别模拟人体的腹壁与腹部内部 解剖冠状面,将内层的食管、胃、小肠、大肠及肛管模型用立体的布制模型缝于布上,将衣服 穿在身上,就可直观地将消化系统模型、造口的形成过程、造口在腹壁的外观形态在衣上显 示,从而达到演示、方便教学和护理练习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模拟演示人体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过程。通过简单形象的人体食管、胃、小肠、大肠及肛管模型,可示教食物从口腔经过咀 嚼,经过食管、胃、小肠、大肠到肛门排出的过程,讲解食物在消化过程中性状的变化,以解 释不同造口部位粪便性状不同的成因。通过A面肠管模型的切断和游离设计及相对应于外罩面的开口,可模拟肠造口手 术的过程及肠造口的形成过程。将造口用具与造口手术教学演示与护理操作练习衣相配合,可用于练习造口袋的 更换、造口袋的排放、造口灌洗等操作。本实用新型简单、形象的模拟造口的形成;可用于反复练习造口相关的护理操作。 用于专科护士与护理学生学习术前造口定位方法,为造口定位方法的专业教学提供教学道 具。本实用新型肠造口教学演示与练习衣A面设有四个造口模型——左下腹的乙状结 肠造口,开口直径2-4cm;右下腹的回肠造口和回肠袢式造口,开口直径2-3cm;上腹部的横 结肠袢式造口,开口直径约2-4cm。为了提高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配置一套包含有底板、造口袋、造口袋夹、 腰带、造口度量尺及造口灌洗用具的相关用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用途是临床医学、护理专业学生、专科护士的教学应用;[0029]肠造口患者及其家属的术前健康教育。患者术前所接收的有关造口过程和造口护理的信息将对其术后恢复的效果产生 重要影响。术前提供给患者信息的目的既是为了使患者对造口知识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也是为了营造一个彼此信赖的环境。本实用新型为患者提供的信息具备以下特性容易引起患者关注性;患者易懂; 直观;可针对不同患者有目的的进行特定设计;方便肠造口患者及其家属的术前健康教 育,在术前了解手术过程及造口、模拟练习造口袋的更换、造口袋的排放、造口灌洗等造口 护理操作,更快更好的接受并适应造口的生活。本实用新型为医学及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简单、方便的教具用于教 学、演示,形象地展示造口的类型、造口的外观、位置、造口的形成及工作原理、模拟演示造 口袋的更换、造口袋的排放、造口灌洗等方法、模拟练习造口定位的方法等。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形象直观、方便肠造口知识的教学。2、方便护理练习,可以进行反复练习。3、帮助肠造口患者了解病情、配合治疗。4、构造简单、生产容易、成本低。5、可以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6、清洗、携带、保管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护理操作练习衣的A面、B面、C面展开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B-1面、C-1面合起图。图中1为尼龙搭扣;2为布料;3为颈部挂绳;4为伸缩调节扣;5为胃模型;6为 横结肠袢式造口模型;6-1为横结肠袢式造口出口 ;7为乙状结肠造口模型;7-1为乙状结 肠造口出口模型;8为肛管模型;9为回肠造口模型;9-1为回肠造口出口模型;10为大肠模 型;11为小肠模型;12为乙状结肠造口袋底板;13为造口袋;14为造口袋夹;15为脐模型; 16为回肠袢式造口模型;16-1为回肠袢式造口出口模型;17为A、B面折叠缝;18为A、C面 折叠缝;19为食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护理操作练习衣,由布料2、尼龙搭扣1、颈部挂绳3、伸缩调节 扣4和A面、B面、C面组成,在A、B面交界处有折叠缝17,在A、C面交界处有折叠缝18 ;B 面、C面的背面分别为B-1面、C-1面;B、C面向前折叠,B-1面、C-1面合在一起盖住A面, 成为练习衣的外罩面;A面被罩在B-1面、C-1面内;B、C面向后折叠,A面在人的胸前,B、C 面在人的背后;在A面上设有绒布做成的食管19、胃5、小肠11、大肠10、肛管8的模型,有 乙状结肠造口 7、横结肠袢式造口 6、回肠造口 9、回肠袢式造口 16的模型,粘在A面上;在 B面上设有回肠造口出口 9-1,回肠袢式造口出口 16-1,脐15的模型;在B-1面上设有回肠 造口出口 9-1,回肠袢式造口出口 16-1,脐15的模型;在C面上设有横结肠袢式造口出口6-1,乙状结肠造口出口 7-1 ;在C-1面上设有横结肠袢式造口出口 6-1、乙状结肠造口袋底 板12、乙状结肠造口出口 7-1、造口袋13、造口袋夹14 ;在A、B、C面的最上部设有尼龙搭扣 1,A面与B面,A面与C面通过尼龙搭扣1互相粘接。调节伸缩扣4可以调节颈部挂绳3的 长短,使脐模型15位于演示者的肚脐位置。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简单,用于教学时,演示者穿上衣服,利于临床医学和护理学 专业学生和医护人员形象、直观地学习造口手术的特点和造口护理技术。用于患者术前健 康教育时,医务人员即演示者穿上衣服,利于对造口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当患 者行造口护理操作练习时,患者自己穿这件衣服,将造口用具与造口示教练习衣相配合,便 于患者及其家属练习造口袋的更换、造口袋的排放、造口灌洗等造口护理操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 何修改、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护理操作练习衣,由布料(2)、尼龙搭扣(1)、颈部挂绳(3)、伸缩调节扣(4)和A面、B面、C面组成,其特征在于(1)在A、B面交界处有折叠缝(17),在A、C面交界处有折叠缝(18);B面、C面的背面分别为B-1面、C-1面;B、C面向前折叠,B-1面、C-1面合在一起盖住A面,成为练习衣的外罩面;A面被罩在B-1面、C-1面内;B、C面向后折叠,A面在人的胸前,B、C面在人的背后;(2)在A面上设有绒布做成的食管(19)、胃(5)、小肠(11)、大肠(10)、肛管(8)的模型;设有乙状结肠造口(7)、横结肠袢式造口(6)、回肠造口(9)、回肠袢式造口(16)的模型,粘在A面上;(3)在B面上设有回肠造口出口(9-1),回肠袢式造口出口(16-1),脐(15)的模型;(4)在B-1面上设有回肠造口出口(9-1),回肠袢式造口出口(16-1),脐(15)的模型;(5)在C面上设有横结肠袢式造口出口(6-1),乙状结肠造口出口(7-1);(6)在C-1面上设有横结肠袢式造口出口(6-1)、乙状结肠造口袋底板(12)、乙状结肠造口出口(7-1)、造口袋(13)、造口袋夹(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护理操作练习衣,其特征在于在A、B、C 面的最上部设有尼龙搭扣(1),A面与B面,A面与C面通过尼龙搭扣(1)互相粘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肠造口手术教学演示与护理操作练习衣。现有技术对于肠造口临床和护理教学没有直观的教具。本实用新型由布料(2)、A面、B面、C面、B-1面、C-1面组成,B、C面可双向折叠。A面上粘贴有绒布做成的食管(19)、胃(5)、小肠(11)、大肠(10)、肛管(8)器官的模型和横结肠袢式造口(6)、乙状结肠造口(7)、回肠造口(9)、回肠袢式造口(16)的模型;B面、C面上设有横结肠袢式造口出口(6-1)等模型以及造口袋底板(12)、造口袋(13)、造口袋夹(14)。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方便教学;可以反复进行护理练习;帮助患者配合治疗;构造简单;使用寿命长;清洗、携带、保管方便。
文档编号G09B23/28GK201576390SQ200920209188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4日
发明者吕伟波, 周兰姝, 孙菲, 张世林, 张晓云, 徐燕, 朱大乔, 胡琛, 顾申, 黄亮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