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防止大楼摇晃的上下两重心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5758阅读:2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模拟防止大楼摇晃的上下两重心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防止大楼摇晃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模拟防止大楼摇晃 的上下两重心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尤其是超高建筑会受大风吹力而晃动,尤其发生地震更会严重晃动,从 而导致大楼的倒塌,很多人因此丧失生命,对人力、财力、物力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一种地震不倒大楼是根据地球吸引力与物体的重心为原理,采用建桥方法和技术 与不倒翁原理建造而成。地震不倒大楼的理由,实际靠的是墙基坚硬厚实,受力点在一处 (重心)。即使地面震动,大楼安然无恙。当地震震动,地面裂开时,大楼倾斜最多15度左 右,对人身与物体没有太大伤害。地震后可用吊车摆正大楼位置,填平泥土即可。可是这种 大楼以整个大楼的建造为基础,花费的成本非常高,而且在地震后用吊车摆正大楼的位置 有点不可思议。地震救生球,是一种用于地震发生时的救生工具,主要是能有效地防止房屋倒塌 时,对人身造成的伤害。它是在屋内安放一个能够抗击抗压的球体,球体上分布着细小的出 气孔。球体上有门,可以出进。球体有腿,可以站立。腿上有万向轮,可以移动。当地震发 生时,人可以拉开门扇,进入球体,防止房屋倒塌时对人身造成的伤害。这种方法仅是用于 地震后的自救,却不能对防止房屋的晃动和倒塌起到作用。鉴于上述现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拟防止大楼摇晃的重心移动装置,其具 有下述技术特征,以解决现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时提供一种模拟防止大楼摇晃的上下两重心移动装置,使用这 种装置可以减小因风吹、地震等原因引起的房屋的晃动和倒塌的机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拟防止大楼晃动的上下两重心移动装置,包括壳体和防晃机构。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座、弹簧片和框架。所述的底座是一长方形板。所述的弹簧片设置在底座的上方,并与底座相连。所述的框架呈空心长方体状,内部中央设有一中空长方体,将框架内部分为顶层、 底层、左层和右层,框架设置在弹簧片的上方,并与弹簧片相连;所述的防晃机构设置在框架的内部。上述的一种模拟防止大楼晃动的上下两重心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的防晃机构包括上滑块、下滑块、上万向轮、下万向轮和滑块移动单元。所述的上万向轮与上滑块的底部相连,上万向轮设置在顶层。所述的下万向轮与下滑块的底部相连,下万向轮设置在底层。[0018]所述的滑块移动单元设置在框架四个侧面的内侧。上述的一种模拟防止大楼晃动的上下两重心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的滑块移动单元包括滑轮组、拉线、电机和行程开关。所述的滑轮组共有两组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分别设置在框架左侧面的内 侧和右侧面的内侧。所述的电机设置在第一滑轮组上。所述的拉线依次连接第一滑轮组、下滑快、第二滑轮组和上滑块。上述的一种模拟防止大楼晃动的上下两重心移动装置,其中所述行程开关共有两个左行程开关和右行程开关,分别设置在框架的左侧面和 右侧面的内侧,位于与上滑块相对应的位置。上述的一种模拟防止大楼晃动的上下两重心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的电机与电源连接,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一种模拟防止大楼晃动的上下两重心移动装置由于设置了上万向 轮和下万向轮,使上滑块和下滑块能够准确快速的感知大楼的晃动情况并且将信息传送出 去,以便快速调整大楼的晃动情况。2、本实用新型一种模拟防止大楼晃动的上下两重心移动装置由于设置滑块移动 单元,使得在控制单元接受到信号后促使重块移动,从而保持重心的平衡,来保证整个大楼 的平衡。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模拟防止大楼晃动的上下两重心移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
辰、o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请参见图1所示,一种模拟防止大楼晃动的上下两重心移动装置包括壳体1和防 晃机构2 ;壳体1包括底座11、弹簧片12和框架13 ;底座11是一长方形板;弹簧片12设置 在底座11的上方,并与底座11相连;框架13呈空心长方体状,内部中央设有一中空长方 体,将框架13内部分为顶层(图中未示出)、底层(图中未示出)、左层(图中未示出)和 右层(图中未示出),框架13设置在弹簧片12的上方,并与弹簧片12相连;防晃机构2设 置在框架13的内部。防晃机构2包括上滑块21、下滑块22、上万向轮23、下万向轮24和滑 块移动单元25 ;上万向轮23与上滑块21的底部相连,上万向轮23设置在顶层(图中未示 出);下万向轮24与下滑块22的底部相连,下万向轮24设置在底层(图中未示出);滑块 移动单元25设置在框架13四个侧面的内侧。滑块移动单元25包括滑轮组251、拉线252、 电机253和行程开关254 ;滑轮组251共有两组第一滑轮组2511和第二滑轮组2512,分别 设置在框架13左侧面的内侧和右侧面的内侧;电机3设置在第一滑轮组上2511 ;拉线252 依次连接第一滑轮组2511、下滑快22、第二滑轮组2512和上滑块21。所述行程开关254共 有两个左行程开关2541和右行程开关2542,分别设置在框架1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内侧,位于与上滑块21相对应的位置。电机3与电源连接,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当大楼晃动,壳体1首先感知,方框13在弹簧片12的作用下会产生晃动,当方框 13向左晃动时,上滑块21和下滑快22在上万向轮23和下万向轮24的作用下产生位置的 移动,当上滑块21触动左行程开关2541时,电机3就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得拉线252也顺 时针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上滑块21向右移动,下滑快22向左移动,来破坏方框13晃动的频 率;当方框13向右晃动时,上滑块21和下滑快22在上万向轮23和下万向轮24的作用下 产生位置的移动,当上滑块21触动右行程开关2542时,电机3就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拉 线252也逆时针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上滑块21向左移动,下滑快22向右移动,来破坏方框 13晃动的频率;直到方框13到达平衡位置,电机就停止动作。本实用新型能够比较正确的模拟出防止大楼晃动重心移动装置,为制作真实的防 止大楼晃动的重心移动装置做铺垫,让真实的防止大楼晃动的重心移动装置更好的做好防 止大楼晃动工作。
权利要求一种模拟防止大楼晃动的上下两重心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防晃机构;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座、弹簧片和框架;所述的底座是一长方形板;所述的弹簧片设置在底座的上方,并与底座相连;所述的框架呈空心长方体状,内部中央设有一中空长方体,将框架内部分为顶层、底层、左层和右层,框架设置在弹簧片的上方,并与弹簧片相连;所述的防晃机构设置在框架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防止大楼晃动的上下两重心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晃机构包括上滑块、下滑块、上万向轮、下万向轮和滑块移动单元; 所述的上万向轮与上滑块的底部相连,上万向轮设置在顶层; 所述的下万向轮与下滑块的底部相连,下万向轮设置在底层; 所述的滑块移动单元设置在框架四个侧面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防止大楼晃动的上下两重心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移动单元包括滑轮组、拉线、电机和行程开关;所述的滑轮组共有两组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分别设置在框架左侧面的内侧和 右侧面的内侧;所述的电机设置在第一滑轮组上;所述的拉线依次连接第一滑轮组、下滑快、第二滑轮组和上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拟防止大楼晃动的上下两重心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开关共有两个左行程开关和右行程开关,分别设置在框架的左侧面和右侧 面的内侧,位于与上滑块相对应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拟防止大楼晃动的上下两重心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与电源连接,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
专利摘要一种模拟防止大楼晃动的上下两重心移动装置,包括壳体和防晃机构;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座、弹簧片和框架;所述的底座是一长方形板;所述的弹簧片设置在底座的上方,并与底座相连;所述的框架呈空心长方体状,内部中央设有一中空长方体,将框架内部分为顶层、底层、左层和右层,框架设置在弹簧片的上方,并与弹簧片相连;所述的防晃机构设置在框架的内部。本实用新型能够比较正确的模拟出防止大楼晃动重心移动装置,为制作真实的防止大楼晃动的重心移动装置做铺垫,让真实的防止大楼晃动的重心移动装置更好的做好防止大楼晃动工作。
文档编号G09B25/04GK201707832SQ20092021359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2日
发明者张艺凡, 潘雯, 黄曾新 申请人:上海市向明中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