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57873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在该信息显示用面板中,在至少一 方透明且相向的两个基板之间封入以包含带电颗粒的颗粒群构成的显示介质,在将设置于 各基板上的导电膜相向配置而形成的相向像素电极对之间施加脉冲电压,以驱动带电颗粒 来显示图像等信息。
背景技术
以往,在至少一方透明且相向的两个基板之间封入以包含带电颗粒的颗粒群构成 的显示介质,在将设置于各基板上的导电膜相向配置而形成的相向像素电极对之间施加 脉冲电压,以驱动带电颗粒来显示图像等信息,作为这种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已知 各种方法。其中,已知在电极之间施加脉冲电压来进行驱动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开 2002-82361 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上述以往的利用脉冲电压的驱动方法中,没有明确施加的脉冲电压的次数,从 而存在以下问题如果脉冲电压的施加次数过多,则绘制一个画面的时间变长并且功耗增 加,因此并不实用,另一方面,如果脉冲电压的施加次数过少,则导致对比度变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要提供一种通过消除上述问题点而能够期望提高对比度、缩短 绘制时间、降低刷新显示时的功耗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关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在该信息显示用面板中,在至少一方 透明且相向的两个基板之间封入以包含带电颗粒的颗粒群构成的显示介质,在将设置于各 基板的导电膜相向配置而形成的相向像素电极对之间施加电压来驱动带电颗粒以显示信 息,该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根据带电颗粒的填充量来改变刷新显示时 所施加的脉冲电压的施加次数。作为本发明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的优选例子,有以下例子将显示介质 配置区域中的每单位面积的带电颗粒的填充量为9. 5g/m2设为阈值,来改变刷新显示所施 加的脉冲电压的施加次数;在显示介质配置区域中的每单位面积的带电颗粒的填充量为 9. 5g/m2以下、即填充量少时,施加1至2次的脉冲电压,在带电颗粒的填充量超过9. 5g/m2、 即填充量多时,施加12次以上的脉冲电压;将处于各基板侧的表面的带电颗粒的层为1.0 层设为阈值,来改变刷新显示时所施加的脉冲电压的施加次数;在处于各基板侧的表面的 带电颗粒的层为1.0层以下、即带电颗粒的填充量少时,施加1至2次的脉冲电压,在处于 各基板侧的表面的带电颗粒的层超过1.0层、即带电颗粒的填充量多时,施加12次以上的 脉冲电压;将带电颗粒在面板基板之间的空间内的体积占有率为20%设为阈值,来改变刷 新显示时所施加的脉冲电压的施加次数;在带电颗粒在面板基板之间的空间内的体积占有率为20%以下、即带电颗粒的填充量少时,施加1至2次的脉冲电压,在带电颗粒在面板基 板之间的空间内的体积占有率超过20 %、即带电颗粒的填充量多时,施加12次以上的脉冲 电压。根据本发明,通过根据构成为显示介质的带电颗粒的填充量来改变刷新显示时所 施加的脉冲电压的施加次数,能够得到一种可以同时期望提高对比度、缩短绘制时间、降低 功耗等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即,在重视对比度时,能够增加带电颗粒的填充量并 增加脉冲电压的施加次数,在重视绘制时间和降低刷新显示时的功耗时,能够减少带电颗 粒的填充量并减少脉冲电压的施加次数,通过控制带电颗粒的填充量和脉冲电压的施加次 数,能够缩短绘制时间、降低刷新显示时的功耗。


图1的(a)、(b)分别是用于说明成为本发明的驱动方法的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 的一例的图。图2的(a)、(b)分别是用于说明成为本发明的驱动方法的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 的另一例的图。图3的(a)、(b)分别是用于说明在显示白色的情况下和显示黑色的情况下所施加 的脉冲电压的一例的图。图4是表示所施加的脉冲电压的次数与对比度的比率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5是表示在成为本发明的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使用分隔部的情况下的分 隔部的形状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说明成为本发明的驱动方法的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基本结构。在成为 使用本发明的对象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对封入在相向的两个面板基板之间的以包含带电 颗粒的颗粒群构成的显示介质施加电场。沿施加的电场方向,显示介质被电场力、库仑力等 吸引,通过改变电场方向来移动显示介质,能够进行图像等的信息显示。因而,需要对信息 显示用面板进行设计使得显示介质能够一致地进行移动并且能够维持反复刷新显示时或 者持续显示显示信息时的稳定性。在此,构成显示介质的颗粒所受到的力除了由于颗粒之 间的库仑力而相互吸引的力之外,还考虑到与电极或基板之间的电像力、分子间力、液桥力 (liquid bonding force)、重力等。根据图1的(a)、(b)至图2的(a)、(b)说明成为使用本发明的对象的信息显示用 面板的例子。在图1的(a)、(b)所示的例子中,在基板之间封入以包含至少具有光学反射率和 带电性的颗粒的颗粒群构成的、光学反射率和带电特性互不相同的至少两种显示介质(在 此示出以包含负带电性白色颗粒3Wa的颗粒群构成的白色显示介质3W和以包含正带电性 黑色颗粒!BBa的颗粒群构成的黑色显示介质:3B),在通过分隔部4形成的各小室7中,利用 在设置于基板1上的电极5 (像素电极)与设置于基板2上的电极6 (像素电极)之间施加 电压而产生的电场,来使显示介质相对于基板1、2垂直地进行移动。并且,如图1的(a)所 示那样使观察者视觉识别到白色显示介质3W来进行白色显示,或者如图1的(b)所示那样使观察者视觉识别到黑色显示介质3B来进行黑色显示。在此,示出了以下结构将相向像 素电极对(一点)配置成矩阵,来进行点矩阵显示。此外,在图1的(a)、(b)中,省略了位 于近侧的分隔部。在图2的(a)、(b)所示的例子中,在基板间封入以包含至少具有光学反射率和带 电性的颗粒的颗粒群构成的、光学反射率和带电特性互不相同的至少两种显示介质(在此 示出以包含负带电性白色颗粒3Wa的颗粒群构成的白色显示介质3W和以包含正带电性黑 色颗粒!BBa的颗粒群构成的黑色显示介质:3B),在通过分隔部4形成的各小室7中,利用在 设置于基板1上的电极5 (线电极)与设置于基板2上的电极6 (线电极)相向正交交叉而 形成的像素电极对之间施加电压而产生的电场,来使显示介质相对于基板1、2垂直地进行 移动。并且,如图2的(a)所示那样使观察者视觉识别到白色显示介质3W来进行白色显示, 或者如图2的(b)所示那样使观察者视觉识别到黑色显示介质:3B来进行黑色显示。在此, 示出了以下结构将相向像素电极对(一点)配置成矩阵,来进行点矩阵显示。此外,在图 2的(a)、(b)中,省略了位于近侧的分隔部。本发明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的信息显示用面板中,根据构成显示 介质的带电颗粒的填充量来改变刷新显示时所施加的脉冲电压的施加次数。在此,首先分 为带电颗粒的填充量多的情况和带电颗粒的填充量少的情况这两种情况。作为优选的一 例,将显示介质配置区域中的每单位面积的带电颗粒的填充量为9. 5g/m2设为阈值,将填充 量少的情况定义为带电颗粒的填充量为9. 5g/m2以下的情况,将填充量多的情况定义为带 电颗粒的填充量超过9. 5g/m2的情况。另外,作为优选的另一例,将处于各基板侧的表面的 带电颗粒的层为1.0层设为阈值,将填充量少的情况定义为处于各基板侧的表面的带电颗 粒的层为1.0层以下的情况,将填充量多的情况定义为处于各基板侧的表面的带电颗粒的 层超过1. 0层的情况。而且,与填充量少的情况相比,在填充量多的情况下增加施加脉冲电 压的施加次数。具体地说,在填充量少时,将脉冲电压的施加次数设为1至2次,并且在填 充量多时,将脉冲电压的施加次数设为12次以上。并且,作为优选的另一例,也可以将带电 颗粒在面板基板之间的空间内的体积占有率为20%设为阈值,将填充量少的情况定义为带 电颗粒在面板基板之间的空间内的体积占有率为20%以下的情况,将填充量多的情况定义 为带电颗粒在面板基板之间的空间内的体积占有率超过20%的情况。在此,显示介质配置区域中的每单位面积的带电颗粒的填充量(g/m2)是指填充在 面板基板的每单位面积(m2)的面板内的黑色带电颗粒和白色带电颗粒的总量(g)。另外, 处于各基板侧的表面的带电颗粒的层为1.0层是指将填充在面板内的黑色带电颗粒和白 色带电颗粒分别排列在各自的基板上时各色带电颗粒是1.0层。并且,带电颗粒在面板基 板之间的空间内的体积占有率(%)是指所填充的黑色带电颗粒和白色带电颗粒整体占面 板内空间的比例。并且,作为阈值的显示介质配置区域中的每单位面积的带电颗粒的填充 量9. 5(g/m2)、处于各基板侧的表面的带电颗粒的层是1. 0层以及带电颗粒在面板基板之间 的空间内的体积占有率20 (% ),可以视为配置在面板内的带电颗粒的状态是相同的。目前 为止针对黑色带电颗粒和白色带电颗粒的组合进行了说明。只要各个颗粒的带电极性相互 相反,则颜色的组合不限于黑白,也可以是对比度好的颜色的组合、或根据情况不同而忽略 了对比度的颜色的组合。实际准备了黑色正带电颗粒和白色负带电颗粒,使作为总量而求得的显示介质配置区域中的每单位面积的带电颗粒的填充量(g/m2)变化为3.5、7、9.5、12、14,来制作出信 息显示用面板。对于所制作出的各个信息显示用面板,首先如图3的(a)所示,向成对电极 施加12次脉冲电压,该脉冲电压的施加脉冲电压的时间(ON时间接通时间)为500 μ S、不 施加脉冲电压的时间(OFF时间断开时间)为500 μ s且电压值为+70V,从而进行使整个表 面显示白色的显示。并且,如图3的(b)所示,施加ON时间为500 μ s、OFF时间为500 μ s 且电压值为-70V的脉冲电压,从而进行使整个表面显示黑色的显示,将脉冲电压的施加次 数为30时的对比度设为1来求出在脉冲电压的施加次数为1、2、3、4、8、12、20、30的时刻的 对比度。在下面的表1中示出结果,并且根据表1的结果,在图4中示出施加脉冲的次数与 对比度的比率之间的关系。在此,对比度是指对比度=白色显示部分的反射率/黑色显示 部分的反射率,反射率是根据利用GretagMacbeth公司生产的光学浓度计SpectroEye测量 出的光学浓度而计算得到的(反射率=10_(Λ^ ))。对比度的比率是将施加30次脉冲而 使画面显示出的白色显示部分的反射率与黑色显示部分的反射率之比(对比度)设为1,以 此为基准而计算得到的。[表 1]
权利要求
1.一种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在该信息显示用面板中,在至少一方透明且相向 的两个基板之间封入以包含带电颗粒的颗粒群构成的显示介质,在将设置于各基板的导电 膜相向配置而形成的相向像素电极对之间施加脉冲电压来驱动带电颗粒以显示信息,该信 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根据带电颗粒的填充量来改变刷新显示时所施加的脉冲电压的施加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显示介质配置区域中的每单位面积的带电颗粒的填充量为9. 5g/m2设为阈值,来改 变刷新显示时所施加的脉冲电压的施加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显示介质配置区域中的每单位面积的带电颗粒的填充量小于9. 5g/m2时相比,在带 电颗粒的填充量大于9. 5g/m2时,增加施加脉冲电压的施加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处于各基板侧的表面的带电颗粒的层为1. 0层设为阈值,来改变刷新显示时所施加 的脉冲电压的施加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处于各基板侧的表面的带电颗粒的层为1.0层以下、即带电颗粒的填充量少时,施 加1至2次的脉冲电压,在处于各基板侧的表面的带电颗粒的层超过1. 0层、即带电颗粒的 填充量多时,施加12次以上的脉冲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带电颗粒在面板基板之间的空间内的体积占有率为20%设为阈值,来改变刷新显示 时所施加的脉冲电压的施加次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带电颗粒在面板基板之间的空间内的体积占有率为20%以下、即带电颗粒的填充量 少时,施加1至2次的脉冲电压,在带电颗粒在面板基板之间的空间内的体积占有率超过 20%、即带电颗粒的填充量多时,施加12次以上的脉冲电压。
全文摘要
一种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其在至少一方透明且相向的两个基板之间封入以包含带电颗粒的颗粒群构成的显示介质,在将设置于各基板上的导电膜相向配置而形成的相向像素电极对之间施加电压来驱动显示介质以显示图像等信息,该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根据带电颗粒的填充量来改变刷新显示时所施加的脉冲电压的施加次数。由此,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期望提高对比度、缩短绘制时间、降低刷新显示时的功耗等的信息显示用面板的驱动方法。
文档编号G09G3/20GK102113044SQ20098013013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6日
发明者斋藤巧, 高尾浩二 申请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