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管类模型实现插管检测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613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插管类模型实现插管检测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学教学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教学用医学模型中有很多是具有插管功能的,比如气管插管模型、鼻胃管插管模型、导尿模型等等。学生在使用时需要将气管插管、胃管、导尿管等相应的管子经一定的路径插入到具体的脏器内,达到治疗、护理的目的。尽管这些模型都能做到外形逼真,内部结构也符合正常人体的解剖结构,但是学生在使用此类模型做插管类的练习过程中,无法知道插管到达的位置,盲目操作。模型的使用效果大大降低。如果能有一种装置提示学生已经插到某个关键解剖位置,对教学意义很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管检测结构,它主要是利用光线发射和接收装置测到管子插入的位置。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主要由插管检测结构、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组成。所述的插管检测结构,该结构的内腔是仿双曲线型;中间凸出的地方,在中轴线上两边对称的地方,做成细长孔,把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此位置。所述的光电传感器分光线发射管和光线接收管,两管分别放置在插管检测结构的细长孔内。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信号预处理电路和处理器,所述的处理器为单片机。所述的光线接收管将光转换成电流,通过电阻将电流转换成电压,再由门电路转换成逻辑电平输入处理器。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插管类操作时,能检测到插管进入的位置。这有助于帮助训练学生,提高操作水平。


图1为插管检测结构示意图,图2为插管检测结构以图1示图在水平轴上旋转 90°示意图,图3为插管检测结构俯视示意图。其中1细长孔,2细长孔,3插管检测结构, 4内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该结构由插管检测结构、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组成。插管检测结构3的内腔4是仿双曲线型,该线型内腔容易使插管顺利通过;中间凸出的地方,在中轴线上两边对称的地方,做成细长孔1、2,把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此位置,细长孔起到光线过滤作用,只能使沿孔轴心线方向的光束通过,其余光束滤掉,这样可以避免因光的散射而造成发射管与接收管的错误识别。光电传感器分光线发射管和光线接收管,两管分别放置在插管检测结构的细长孔1、2内。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信号预处理电路和处理器,处理器为单片机。光线接收管将光转换成电流,通过电阻将电流转换成电压,再由门电路转换成逻辑电平输入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显示装置。下面再以鼻胃管插管模型,再做进一步描述。鼻胃管插管模型是一款用于练习给病人插入胃管的操作用模型,有一完整的头部、口咽部、食管、胃。可以在食管的三个狭窄处接连该插管检测结构。没有操作时,光线接收管接收光线发射管发出的光,将光转换成电流,通过电阻将电流转换成电压,再由门电路转换成逻辑电平输入处理器,显示装置有显示。当使用不透明的胃管经口腔向胃内插入胃管,当胃管经过第一个狭窄即插管检测结构所在位置时,胃管挡住了光线发射管发出的光束;光线接收管接收不到光线,不能将光转换成电流,无信号输入处理器,显示装置没有显示。
反之亦可通过电路控制没有胃管通过时显示装置没有显示,当有胃管通过时显示装置显示。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插管类模型实现插管检测的结构,它主要由插管检测结构、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组成,插管检测结构,该结构的内腔是仿双曲线型;中间凸出的地方,在中轴线上两边对称的地方,做成细长孔,把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此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管类模型实现插管检测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光电传感器分光线发射管和光线接收管,两管分别放置在插管检测结构的细长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管类模型实现插管检测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信号预处理电路和处理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管类模型实现插管检测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光线接收管将光转换成电流,通过电阻将电流转换成电压,再由门电路转换成逻辑电平输入处理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插管类模型实现插管检测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显示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插管类模型实现插管检测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处理器为单片机。
全文摘要
一种插管类模型实现插管检测的结构,它主要是利用光线发射和接收装置测到管子插入的位置。它主要由插管检测结构、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组成。插管检测结构的内腔是仿双曲线型,该线型内腔容易使插管顺利通过;中间凸出的地方,在中轴线上两边对称的地方,做成细长孔,把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此位置,细长孔起到光线过滤作用,只能使沿孔轴心线方向的光束通过,其余光束滤掉,这样可以避免因光的散射而造成发射管与接收管的错误识别。
文档编号G09B23/28GK102339545SQ20101023107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0日
发明者刘朝群, 石春刚, 顾振宇 申请人:天津市天堰医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