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961阅读:8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尤指一种可显示学生所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依据行政院青辅会2006年所进行的“台湾大学毕业生就业力调查”,其结果显示, 雇主及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八项核心就业力技能分别为良好的工作态度、稳定度与抗压性、表达与沟通能力、专业知识与技术、学习意愿与可塑性、团队合作能力、基础计算机应用技能、发掘及解决问题能力。另外,有高达75. 6%的雇主受访者同意能力比学历重要,即大学教育除培育学生专业知识与技术之外,亦应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养成。根据2008年4月号“Cheers快乐工作人杂志”针对“天下杂志” 1000大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乃以八大指标来调查企业主对大学生毕业的评价,其八大指标分别为专业知识与技术、国际观与外语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学习意愿强及可塑性高、团队合作、稳定度与抗压性高,其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界对毕业生特质的观察与用人的特质需求,强调于“学习力与未来发展潜力”、“团队合作能力”及“抗压能力”。国际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提出,大学生毕业时须具备八项能力分别为运用数学、 科学,以及工程知识的能力、设计及执行实验,以及分析与解式数据的能力、执行工程实务所需技术、技巧及使用工具的能力、设计工程系统、组件或制程的能力、有效沟通及团队执行工作的能力、发掘、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认识时事议题,了解工程技术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并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及理解专业伦理及社会责任。国际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透过“成果导向”的认证标准,培养学生善用基础知识进行分析与应用的能力,并灌输敬业态度与专业伦理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归纳出企业界对于大学在专业领域与个人品格面向所重视的能力,所以学生的成长不应只局限在专业,其品格培养和未来职涯规划亦应一并纳入考虑,所以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突破传统着重知识传授及以科目成绩单呈现学习成就,使用图表化的能力地图,当学生将进入职场面试时,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能力地图证明自己具备职场所需的各种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及就业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主要细分出复数学习活动项目,并判断每一学习活动项目符合何种能力指标,该学习活动项目对应该能力指标设定一分配比重,如此使制作出来的能力地图可以客观及准确地显示学生的基本能力。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利用图像化的能力地图取代科目成绩单呈现学生的学习成就,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及就业竞争力。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是一种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包含提供每一课程的一评量矩阵图,该评量矩阵图包含复数行及复数列,每一行的项
3目代表一能力指标,每一能力指标具有一权重,该些权重依据该课程的性质判断该些能力指标的重要性,并依据该些能力指标的重要性设定,每一列的项目代表每一学习活动项目, 判断每一学习活动项目的性质符合该些能力指标的一能力指标,并对应该能力指标设有一分配比重,该分配比重依据该学习活动项目的重要性设定,对应至少一能力指标,每一能力指标的该些学习活动项目的分配比重相加总和等于该能力指标的权重;输入该些学习活动项目的该些成绩,依据该评量矩阵图计算出每一能力指标的一能力指标成绩;以及量化每一课程所对应的该能力指标成绩、一学分数及该些能力指标的该些权重, 以制作出一能力地图。本发明中,其中该些能力指标的该些权重相加总和为100。本发明中,其中该些学习活动项目的该些分配比重相加总和为100。本发明中,其中该能力指标依据国际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所提出的八项核心能力作设定。本发明中,其中该八项核心能力包含专业知识能力(能储备特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以因应将来职场工作所需)、统整应变能力(能重新统合不同的意见或事物成为新的整体,并藉由反思融渗,学习从不同的观点及角度看问题,进而能应变各种环境)、创新与问题解决能力(能具备创意思考能力;能善用必要的知识、技能及态度方法来处理解决问题)、 实务应用能力(能将专业知识及重整后的知识,具体应用于生活或工作中的能力)、热诚与抗压能力(能主动真诚面对自己;能持续努力发挥潜能,进而具备面对及调节压力的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能与他人或团体藉不同形式交换意见、沟通思想,并相互协调配合, 以达成共同任务)、社会责任与伦理能力(能利用各种技术和物质以改善生活环境,能善尽社会公民责任;追求真理、传启文化,谋求大众之福)及生命关怀与服务能力(能彰显个体独特的生命价值,以爱为主导,运用科技与人文的专业知识服务他人,且尊重万物众生)。本发明中,其中该学习活动项目包含上课表现、作业、期中考、期末考、报告、实作及随堂考试。本发明中,其中该能力指标的该能力指标成绩对应该能力指标的该些学习活动项目的该些分配比重分别乘于该些学习活动项目的该些成绩,得到对应该能力指标的该些学习活动项目的复数比重成绩,再加总该些比重成绩。本发明中,其中量化每一课程所对应的能力指标成绩、该学分及该些能力指标的该些权重将该些课程所对应的能力指标成绩、该些学分及该些能力指标的该些权重带入一量化公式进行量化,计算出每一能力指标的能力指标值,并依据该些能力指标的该些能力指标值制作出该能力地图。本发明中,其中该量化公式为将每一课程课程所对应的能力指标成绩该学分数及该能力指标的该权重相乘的总和与每一课程的学分数及该能力指标的该权重相乘的总和相除。本发明中,其中该能力地图为一雷达图。本发明中,其中该能力地图具有该些能力指标的复数轴线,该些能力指标的该些能力指标值标示于对应的轴在线,并与其它能力指标的该些能力指标值相连。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主要细分出复数学习活动项目,并判断每一学习活动项目符合何种能力指标,该学习活动项目对应该能力指标设定一分配比重,如此使制作出来的能力地图客观及准确地显示学生的基本能力。本发明利用图像化的能力地图取代科目成绩单呈现学生的学习成就,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及就业竞争力。


图1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评量矩阵图示意图;图3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中原大学八大能力指标与国际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能力指标的对照图;图4 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评量矩阵图示意图;图5 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总成绩示意图;图6 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总成绩、学分数及能力指标的权重图;图7 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能力地图;以及图8 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评量矩阵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及图2,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及评量矩阵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该能力地图即表示学生于每一学期学习复数选修课程后的学习成就,更表示学习该些选修课程后具备基本能力的程度,该制作该能力地图的方法是先执行步骤S10,提供每一课程的一评量矩阵图,如图2所示,该评量矩阵图包含复数行及复数列,每一行的项目代表一能力指标,该能力指标是依据每一科系的性质及依据中原大学所提出的八项核心能力作设定,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中原大学八大能力指标与国际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能力指标的对照图。即中原大学所提出的八项核心能力包含专业知识能力(能储备特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以因应将来职场工作所需)、统整应变能力(能重新统合不同的意见或事物成为新的整体,并藉由反思融渗,学习从不同的观点及角度看问题,进而能应变各种环境)、创新与问题解决能力(能具备创意思考能力;能善用必要的知识、技能及态度方法来处理解决问题)、实务应用能力(能将专业知识及重整后的知识,具体应用于生活或工作中的能力)、热诚与抗压能力(能主动真诚面对自己;能持续努力发挥潜能,进而具备面对及调节压力的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能与他人或团体藉不同形式交换意见、沟通思想,并相互协调配合,以达成共同任务)、社会责任与伦理能力(能利用各种技术和物质以改善生活环境,能善尽社会公民责任;追求真理、 传启文化,谋求大众之福),以及生命关怀与服务能力(能彰显个体独特的生命价值,以爱为主导,运用科技与人文的专业知识服务他人,且尊重万物众生)。承上所述,本实施例是以中原大学所提供的八大能力指标而进行说明,当然亦可应用于国际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IEET)能力指标或是其它的能力指标,如图3所示,中原大学所提出的专业知识能力对应于国际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能力指标的运用数学、科学以及工程知识的能力;中原大学所提出的统整与应变能力可对应于设计及执行实验及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和设计工程系统、组件或制程的能力;中原大学所提出的创新与问题解决能力对应于发掘、分析及处里问题的能力;中原大学所提出的实务应用能力对应于国际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能力指标的执行工程实务所需技术、技巧及使用工具的能力;中原大学所提出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对应于国际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能力指标的有效沟通及团队执行工作的能力;中原大学所提出的社会责任与伦理能力对应于国际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能力指标的理解专业伦理及社会责任,以及中原大学所提出的生命关怀与服务能力对应于国际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能力指标的认识时事议题,了解工程技术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并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复参阅图2,为特教系的课程的评量矩阵图。设定于评量矩阵图的该些行的能力指标主要依据特教系的性质,及依据中原大学所提出的八项核心能力设定,对照中原大学所提出能储备特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以因应将来职场工作所需的能力,并依据特教系的特性所设定的能力指标为一特教专业素养与知识;对照中原大学所提出能具备创意思考能力;能善用必要的知识、技能及态度方法来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依据特教系的特性所设定的能力指标为一创新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对照中原大学所提出能将专业知识及重整后的知识,具体应用于生活或工作中的能力,并依据特教系的特性所设定的能力指标为一特教实务与应用能力。本实施例仅为一示范的实施例,并未将八项核心能力一一列出。接着依据每一课程的性质判断该些能力指标的重要性,并依据该些能力指标的重要性分别设定一权重,例如特教系的课程以特教专业素养与知识为能力指标的重要性最高,其中以创新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及特教实务与应用能力的该些能力指标的重要性为次之,所以,以特教专业素养与知识为能力指标的权重设定为60,以创新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及特教实务与应用能力为该些能力指标的权重皆设定为20,上述每一能力指标的权重相加总和必须为100。该评量矩阵图中每一列的项目为一学习活动项目,该些学习活动项目包含上课表现、作业、期中考、期末考、报告、实作及随堂考试等,该学习活动项目的种类繁多,于此不再赘述。然后判断每一学习活动项目符合何种能力指标,并对应该能力指标设定一分配比重, 例如特教系的课程期中考是用以检验学生的特教专业素养与知识,所以,以期中考为学习活动项目符合以特教专业素养与知识为能力指标,并对应该能力指标设定分配比重。其中每一学习活动项目的分配比重是依据该些学习活动项目的重要性,例如以期中考及期末考为学习活动项目的重要性较高,以上课表现为学习活动项目的重要性较低,所以期中考及期末考等学习活动项目的分配比重较高,上课表现等学习活动项目的分配比重较低。每一学习活动项目的分配比重相加总和为100,对应该能力指标的该些学习活动项目的分配比重相加总和等于该能力指标的权重。例如以特教专业素养与知识为能力指标的权重为60,以期中考为学习活动项目对应以特教专业素养与知识为能力指标的分配比重为25,以期末考为学习活动项目对应以特教专业素养与知识为能力指标的分配比重为 15,以报告为学习活动项目对应以特教专业素养与知识为能力指标的分配比重为10,以随堂考试为学习活动项目对应以特教专业素养与知识为能力指标的分配比重为10,所以上述学习活动项目对应该能力指标的分配比重总和为60,与该能力指标的权重相等。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能细分出该些学习活动项目,若以平常、期中、期末等课程纲要来制作该能力地图,导致该能力地图不够客观及准确地显示学生的基本能力,上述平常即为一般上课时间,上课时间从事多种学习活动,每一学习活动针对不同能力作训练,如果皆算于平常项目中,将导致制作出来的能力地图太过粗略。所以本发明可制作出客观地能力地图。此外,请一并参阅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评量矩阵图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图2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一个学习活动项目对应二个能力指标,即本实施例的学习活动项目的作业项目对应二个能力指标,也就是作业项目对应特教专业素养与知识和创新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分配比重分别为5和15,如此更能使制作出来的能力地图可以客观及准确地显示学生的基本能力。同理,亦可由一个学习活动项目对应多个能力指标,前述已说明过,在此将不再多加以赞述。复参阅图1,接着执行步骤S12,输入每一课程的该些学习活动项目的复数成绩,并依据该课程的该评量矩阵图计算出每一能力指标的一能力指标成绩,加总该些能力指标成绩得到该课程的一总成绩。请一并参阅图5,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总成绩示意图。如图所示,以特教专业素养与知识为能力指标的能力指标成绩包含分配比重为25的期中考成绩、分配比重为15的期末考成绩、分配比重为10的报告成绩及分配比重为10的随堂考试成绩,所以该能力指标的该些学习活动项目的复数比重成绩分别为 82X0. 25 = 20. 5,80X0. 15 = 12,85X0. 1 = 8. 5 以及 80X0. 1 =8,因此,该能力指标的能力指标成绩为加总该些比重成绩,再除以该能力指标权重并乘以100,即为 82X0. 25+80X0. 15+85X0. 1+80X0. 1 = 49,49/60X 100 = 82。以创新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为能力指标的能力指标成绩包含分配比重为20的作业成绩,所以该能力指标的能力指标成绩为75X0. 2 = 15,15/20X 100 = 75。以特教实务与应用能力为能力指标的能力指标成绩包含分配比重为10的上课表现成绩及分配比重为10的实作成绩,所以该能力指标的能力指标成绩为 90X0. 1+86X0. 1 = 17. 6,17. 6/20X100 = 88,。复参阅图1,最后执行步骤S14,量化每一课程所对应的能力指标成绩、学分数及该些能力指标的该些权重,以制作出一能力地图。量化每一课程的所对应的能力指标成绩、 学分及该些能力指标的该些权重,主要将每一课程的所对应的能力指标成绩、学分数及该些能力指标的该些权重套入一量化公式,计算出每一能力指标的能力指标值。上述量化公式为将每一课程所对应的能力指标成绩、该学分数及该能力指标的该权重相乘的总和与每一课程的学分数及该能力指标的该权重相乘的总和相除,如此计算出该能力指标的能力指标值。请一并参阅图6,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能力指标成绩、学分数及能力指标的权重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依据图6所提供的数据进行量化,于此图中具有八个能力指标,分别为专业、统整、创新、实务、伦理、关怀、热诚及沟通,当本实施例以计算专业这项能力指标为例时,先分别计算人体生理学课程所对应专业的能力指标成绩、学分数与能力指标的权重乘积、心理及教育统计学课程所对应专业的能力指标成绩、学分数与能力指标的权重乘积及普通心理学课程所对应专业的能力指标成绩、学分数与能力指标的权重乘积,上述人体生理学课程所对应专业的能力指标成绩、学分数与能力指标的权重乘积为 1580,心理及教育统计学课程所对应专业的能力指标成绩、学分数与能力指标的权重乘积为14520,普通心理学课程所对应专业的能力指标成绩、学分数与能力指标的权重乘积为13350。然后将上述该些乘积值相加,其总合为四450。接着分别计算人体生理学课程的学分数与能力指标的权重乘积、心理及教育统计学课程的学分数与能力指标的权重乘积及普通心理学课程的学分数与能力指标的权重乘积,上述人体生理学课程的学分数与能力指标的权重乘积为20,心理及教育统计学课程的学分数与能力指标的权重乘积为165,普通心理学课程的学分数与能力指标的权重乘积为150。将上述该些乘积值相加,其总合为335。最后该能力指标的能力指标值为四450/ (335X100) = 0.87。所以其它能力指标的能力指标值皆可依据上述方式计算出来。请一并参阅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能力地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能力地图具有八种能力指标,每一能力指标具有一轴线,上述计算出能力指标(专业)的能力指标值为0.87,于对应能力指标(专业)的轴在线标出能力指标值。其它能力指标的能力指标值依据上述方式标示,再将每一能力指标值所标示的位置相连,得到该能力地图,其中,能力地图为一雷达图。请参阅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评量矩阵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评量矩阵图,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该评量矩阵图与图2所提供的该评量矩阵图不同在于,该些学习活动项目的设定是依据一般学校的课程纲要设定,目前学校的课程纲要包含平常、期中、期末及其它,平常即指一般上课时间,期中即指课程中期的测验,期末即指课程末期的测验,其它即指除了上述以外的活动。所以可先依据每一课程纲要所占的分配比重, 如图8所示,平时的分配比重占30,期中的分配比重占25,期末的分配比重占25及其它的分配比重占20,然后分别设定于平时、期中、期末及其它的学习活动项目为何,然后再将平时、期中、期末及其它所占的分配比重分别分给其至少一学习活动项目,例如平时的分配比重占30,平时的学习活动项目有上课表现和作业,即可设定上课表现的分配比重占10,作业的分配比重占20,两个学习活动项目的分配比重总和与平时的分配比重相同,如此依据本实施例的评量矩阵图制作出来的能力地图能更加客观及准确。此外,本发明的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除了可以应用于学校培养人才之外,亦可使用于企业训练人才之用,企业可藉由一些工作的学习项目与考核等,建立能力地图,以制作出来的能力地图可以客观及准确地显示企业员工的能力。使企业员工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成效及竞争力。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主要细分出复数学习活动项目,并判断每一学习活动项目符合何种能力指标,该学习活动项目对应该能力指标设定一分配比重,如此使制作出来的能力地图客观及准确地显示学生的基本能力。本发明利用图像化的能力地图取代科目成绩单呈现学生的学习成就,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及就业竞争力。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8
权利要求
1.一种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提供每一课程的一评量矩阵图,该评量矩阵图包含复数行及复数列,每一行的项目代表一能力指针,每一能力指标具有一权重,该些权重依据该课程的性质判断该些能力指标的重要性,并依据该些能力指标的重要性设定,每一列的项目代表每一学习活动项目,判断每一学习活动项目的性质符合该些能力指标的一能力指标,并对应该能力指标设有一分配比重,该分配比重依据该学习活动项目的重要性设定,对应至少一能力指标,每一能力指标的该些学习活动项目的分配比重相加总和等于该能力指标的权重;输入该些学习活动项目的该些成绩,依据该评量矩阵图计算出每一能力指标的一能力指标成绩;以及量化每一课程所对应的该能力指针成绩、一学分数及该些能力指标的该些权重,以制作出一能力地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能力指标的该些权重相加总和为1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学习活动项目的该些分配比重相加总和为1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能力指针依据国际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所提出的八项核心能力作设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八项核心能力包含专业知识能力、统整应变能力、创新与问题解决能力、实务应用能力、热诚与抗压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社会责任与伦理能力及生命关怀与服务能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学习活动项目包含上课表现、作业、期中考、期末考、报告、实作及随堂考试。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能力指标的该能力指标成绩对应该能力指标的该些学习活动项目的该些分配比重分别乘于该些学习活动项目的该些成绩,得到对应该能力指标的该些学习活动项目的复数比重成绩,再加总该些比重成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量化每一课程所对应的能力指标成绩、该学分及该些能力指标的该些权重将该些课程所对应的能力指标成绩、 该些学分及该些能力指标的该些权重带入一量化公式进行量化,计算出每一能力指标的能力指标值,并依据该些能力指标的该些能力指标值制作出该能力地图。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量化公式为将每一课程所对应的能力指针成绩该学分数及该能力指针的该权重相乘的总和与每一课程的学分数及该能力指针的该权重相乘的总和相除。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能力地图为一雷达图。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能力地图具有该些能力指标的复数轴线,该些能力指标的该些能力指标值标示于对应的轴在线,并与其它能力指标的该些能力指标值相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力地图的制作方法,主要先建立每一课程的一评量矩阵图,接着输入复数个学习活动项目的成绩,并依据该评量矩阵图计算出每一课程的总成绩,再量化每一课程所对应的该能力指针成绩、学分数及每一能力指标的权重,得到每一能力指标的一能力指标值,并依据该些能力指标的该些能力指标值制作出一能力地图。本发明利用图像化的能力地图取代科目成绩单呈现学生的学习成就,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及就业竞争力。
文档编号G09B29/00GK102376191SQ20101025171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1日
发明者廖庆荣, 蔡育秀, 许政行, 贺嘉生, 锺斌贤, 饶忻 申请人:私立中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