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经皮扩张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穿刺急救培训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040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拆卸经皮扩张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穿刺急救培训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救培训器材,尤其适用于急救人员多种基本技能培训,是一种 反复使用、模块化、可实现多功能急救技术的可拆卸经皮扩张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穿刺急救 培训模型。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各种意外伤亡事故逐年增加。意外事故已成为社会人口的第4位至 第5位死因,且为45岁以下青壮年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意外伤亡曾被称为现代社会被忽 视的“疾病”,不仅危及生命,更因其致残率高,伤后潜在寿命损失大,医治创伤所需的费用 高,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是当今我国乃至全球严重的公害。在发生各种急 症、意外事故、创伤和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等情况下,现场救护极为重要。现场救护及时,处 置恰当,能为后续的救治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严重创伤 患者从受伤开始至得到有效救治的这段“黄金时间”,决定了绝大部分伤员的愈后状况。为 了确保伤者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要十分重视医疗救护的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医 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需要,公安、消防、武警、酒店、游泳馆、健身房、海边浴场, 甚至幼儿园都需要急救知识丰富的人。如果在宾馆,某位客人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有急救员 在场,就能争取到宝贵的5 10分钟,这段时间,对一个病人来说,可能有生死之别。现场救护是我国现有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中的薄弱环节,与欧美发达国家 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大多数欧美国家从事院前急救的人员,大致有急救技术员(EMT)和急 救医士(EMT-P)两类。而在我国,急救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刚刚在起步,缺乏规范培训机构, 达到一定规模的急救中心只有130多个,急救站点只有数千个,远远不能满足急救事业的 要求。如果根据国际标准进行配置,我国现在医疗救护人员的缺口超过10万名。目前城市120急救中心,119、110、12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广大农村的乡镇卫生 院,旅游景点、游泳场(馆)等以及电力、铁路、大型生产企业等都需配置医疗救护岗位,医 疗救护从业人员数量少,急救知识、急救技术缺乏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毋庸置疑,现场救 护技术培训是减轻意外伤害损失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对重点人群(指医学外其他行业常接 触灾难事件并为救援服务的人员)普及医学救援知识,培训心肺复苏技术、止血、包扎、骨 折固定、伤病员搬运、护送等救治必须的基本技能尤为重要。而急救培训器材又是开展医学 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重要环节,研发一种简单、经济、实用培训急救的基本技能模型显得十 分重要。现有的急救培训器材价格昂贵,且只能进行无创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的 培训。缺乏有创急救技能如经皮扩张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穿刺项目的训练模型。因此,亟需 一种更完善的多功能新型急救技能培训模型来替代传统的心肺复苏训练模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经皮扩张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穿刺急救技 能培训模型,该模型采取模块化设计,可以供多人多次反复训练,训练完毕后,更换相应的模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种可拆卸经皮扩张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穿刺急救培训模型,包括模拟人,所述模拟人的喉部设有凹台,凹台内嵌有可拆卸喉部模块,可拆卸喉部模块包括甲状软骨、气管、 喉部气管上接口、喉部气管下接口、环状软骨和软骨环,气管为管腔状韧带构成,气管一端 的喉部气管上接口与模拟人的口腔连通连接,气管另一端的喉部气管下接口与模拟人的支 气管连通连接,模拟人的支气管与模拟人的肺部连接;气管外壁依次设有甲状软骨、环状软 骨和软骨环。所述韧带的材质为硅胶或橡胶。所述可拆卸喉部模块还包括食道管,食道管位于气管后侧,食道管一端的食道上 接口与模拟人的口腔连通连接,食道管另一端的食道下接口与模拟人的下食道连通连接。所述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之间有空隙,环状软骨和软骨环之间有空隙。所述模拟人的颈部设有凹台,凹台内嵌有可拆卸的颈内静脉穿刺模块,颈内静脉 穿刺模块主要由颈部模拟软组织和置于颈部模拟软组织内的模拟颈内静脉组成,颈部模拟 软组织的材质为硅胶或橡胶,模拟颈内静脉为囊状结构,其内装有液体。所述模拟人的锁骨部位设有凹台,凹台内嵌有可拆卸的锁骨下静脉穿刺模块,锁 骨下静脉穿刺模块主要由锁骨部模拟软组织和模拟锁骨下静脉组成,锁骨部模拟软组织的 材质为硅胶或橡胶,模拟锁骨下静脉为囊状结构,其内装有液体。颈内静脉为位于颈部的中心静脉,锁骨下静脉为位于锁骨部的中心静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经皮扩张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穿刺急救培训模型集现场心肺 复苏技术,气管插管及经皮扩张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穿刺于一体的新型急救培训器材,该模 型对进行有创操作部位采用可拆卸、模块化方式,以满足反复多人次操作的需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喉部模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颈内静脉穿刺模块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颈内静脉穿刺模块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锁骨下静脉穿刺模块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锁骨下静脉穿刺模块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模拟人、2为可拆卸喉部模块、20为甲状软骨、21为气管、22为喉部气管 上接口、23为喉部气管下接口、24为韧带、25为环状软骨、26为软骨环、27为食道管、28为 食道上接口、29为食道下接口、3为颈内静脉穿刺模块、30为颈部模拟软组织、31为模拟颈 内静脉、4为锁骨下静脉穿刺模块、40为锁骨部模拟软组织、41为模拟锁骨下静脉、5为支气 管、6为肺部、7为气管穿刺针头、8为静脉穿刺针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24]如图1,图2,一种可拆卸经皮扩张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穿刺急救培训模型,包括模 拟人1,所述模拟人1的喉部设有凹台,凹台内嵌有可拆卸喉部模块2,可拆卸喉部模块2包 括甲状软骨20、气管21、喉部气管上接口 22、喉部气管下接口 23、环状软骨25和软骨环26, 气管21为管腔状韧带24构成,气管21-端的喉部气管上接口 22与模拟人1的口腔连通连 接,气管21另一端的喉部气管下接口 23与模拟人1的支气管5连通连接,模拟人1的支气 管5与模拟人1的肺部6连接;气管21外壁依次设有甲状软骨20、环状软骨25和软骨环 26。可拆卸喉部模块2还包括食道管27,食道管27位于气管21后侧,食道管27 —端 的食道上接口 28与模拟人1的口腔连通连接,食道管27另一端的食道下接口 29与模拟人 1的下食道连通连接。甲状软骨20、环状软骨25和软骨环26由一定硬度的橡胶材料制成。甲状软骨20与环状软骨25之间有空隙,环状软骨25和软骨环26之间有空隙。如图1、图3、图4,模拟人1的颈部设有凹台,凹台内嵌有可拆卸的颈内静脉穿刺模 块3,颈内静脉穿刺模块3主要由颈部模拟软组织30和置于颈部模拟软组织30内的模拟颈 内静脉31组成,颈部模拟软组织30的材质为硅胶或橡胶,模拟颈内静脉31为囊状结构,其 内装有液体,液体可为红色液体,以模拟人体血液。颈内静脉穿刺模块3可设置在模拟人1 颈部的两侧或一侧。颈内静脉穿刺模块3外表面可设置凸起的圆弧,以更好地贴合模拟人 1颈部的形状。如图1、图5、图6,模拟人1的锁骨部位设有凹台,凹台内嵌有可拆卸的锁骨下静脉 穿刺模块4,锁骨下静脉穿刺模块4主要由锁骨部模拟软组织40和模拟锁骨下静脉41组 成,锁骨部模拟软组织40的材质为硅胶或橡胶,模拟锁骨下静脉41为囊状结构,其内装有 液体,液体可为红色液体,以模拟人体血液。锁骨下静脉穿刺模块4可设置在模拟人1两侧 的锁骨部位或一侧的锁骨部位。锁骨下静脉穿刺模块4外表面可设置凸起的圆弧或相应的 形状,以更好地贴合模拟人1锁骨部位的形状。使用时,在喉部、颈部或锁骨部位卡嵌相应的可拆卸喉部模块2、颈内静脉穿刺模 块3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模块4 ;人工呼吸训练时,学员用手捏住模拟人1的鼻子,向模拟人1 的口内吹气,由于可拆卸喉部模块2的气管21 —端的喉部气管上接口 22与模拟人1的口 腔连通连接,连接处可设置密封圈,保持气密性,气管21另一端的喉部气管下接口 23与模 拟人1的支气管5连通连接,连接处可设置密封圈,保持气密性,模拟人1的支气管5与模 拟人1的肺部6连接,故气体经过可拆卸喉部模块2进入模拟人1的肺部6,随着模拟人1 肺部6鼓起起伏,人工呼吸训练成功。可拆卸喉部模块2还包括食道管27,还可以进行相应的急救训练。在甲状软骨20和环状软骨25之间的韧带24上进行气管穿刺训练,韧带24为柔软 的硅胶或橡胶材质制得,可以很好地模拟人体气管的硬度、韧度,学员找准甲状软骨20和 环状软骨25之间的空隙后,将气管穿刺针头7扎入该空隙,气管穿刺针头7就回进入气管 21,拔出气管穿刺针头7,进行气管置管操作。进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训练时,学员找到软骨环26的相应位置,使用穿刺针刺入 软骨环26和韧带24,使得气管21与外界空气相通。软骨环26的材质可为较具有一定硬度 的橡胶,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便于学员触摸识别。
5[0034]进行静脉穿刺训练时,学员使用静脉穿刺针头8扎入颈内静脉穿刺模块3的颈部 模拟软组织30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模块4的锁骨部模拟软组织40内,只要扎针的位置正确, 用静脉穿刺针头8就会扎破模拟锁骨下静脉41或模拟颈内静脉31,模拟锁骨下静脉41或 模拟颈内静脉31内的红色液体就会从静脉穿刺针头8内流出,静脉穿刺成功。可 拆卸喉部模块2、颈内静脉穿刺模块3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模块4可为一次性使用 的模块,学员操作后,由于可拆卸喉部模块2的韧带24、气管21已经损坏,模拟颈内静脉31 或模拟锁骨下静脉41也已经破损,故只需拆下可拆卸喉部模块2、颈内静脉穿刺模块3或锁 骨下静脉穿刺模块4,更换一个新的模块,就可供下个学员使用。模拟人1可为现有的复苏模拟人。模拟人1、甲状软骨20、气管21、环状软骨25、 软骨环26、支气管5、肺部6和食道管27的形状、大小、硬度可参照人体相应器官的形状设 置。颈部的颈内静脉和锁骨部的锁骨下静脉的管径、体内走向、位置可参照人体相应血管形 状、走向、位置而设置。
权利要求一种可拆卸经皮扩张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穿刺急救培训模型,包括模拟人(1),其特征是所述模拟人(1)的喉部设有凹台,凹台内嵌有可拆卸喉部模块(2),可拆卸喉部模块(2)包括甲状软骨(20)、气管(21)、喉部气管上接口(22)、喉部气管下接口(23)、环状软骨(25)和软骨环(26),气管(21)为管腔状韧带(24)构成,气管(21)一端的喉部气管上接口(22)与模拟人(1)的口腔连通连接,气管(21)另一端的喉部气管下接口(23)与模拟人(1)的支气管(5)连通连接,模拟人(1)的支气管(5)与模拟人(1)的肺部(6)连接;气管(21)外壁依次设有甲状软骨(20)、环状软骨(25)和软骨环(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经皮扩张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穿刺急救培训模型,其 特征是所述韧带(24)的材质为硅胶或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经皮扩张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穿刺急救培训模型,其 特征是所述可拆卸喉部模块(2)还包括食道管(27),食道管(27)位于气管(21)后侧,食道 管(27) —端的食道上接口(28)与模拟人(1)的口腔连通连接,食道管(27)另一端的食道 下接口(29)与模拟人(1)的下食道连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经皮扩张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穿刺急救培训模型,其 特征是所述甲状软骨(20)与环状软骨(25)之间有空隙,环状软骨(25)和软骨环(26)之 间有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经皮扩张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穿刺急救培训模型,其 特征是所述模拟人(1)的颈部设有凹台,凹台内嵌有可拆卸的颈内静脉穿刺模块(3),颈内 静脉穿刺模块(3)主要由颈部模拟软组织(30)和置于颈部模拟软组织(30)内的模拟颈内 静脉(31)组成,颈部模拟软组织(30)的材质为硅胶或橡胶,模拟颈内静脉(31)为囊状结 构,其内装有液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经皮扩张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穿刺急救培训模型,其 特征是所述模拟人(1)的锁骨部位设有凹台,凹台内嵌有可拆卸的锁骨下静脉穿刺模块 (4),锁骨下静脉穿刺模块(4)主要由锁骨部模拟软组织(40)和模拟锁骨下静脉(41)组 成,锁骨部模拟软组织(40)的材质为硅胶或橡胶,模拟锁骨下静脉(41)为囊状结构,其内 装有液体。
专利摘要一种可拆卸经皮扩张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穿刺急救培训模型,包括模拟人,其特征是所述模拟人的喉部设有凹台,凹台内嵌有可拆卸喉部模块,可拆卸喉部模块包括甲状软骨、气管、喉部气管上接口、喉部气管下接口、环状软骨和软骨环,气管为管腔状韧带构成,气管一端的喉部气管上接口与模拟人的口腔连通连接,气管另一端的喉部气管下接口与模拟人的支气管连通连接,模拟人的支气管与模拟人的肺部连接;气管外壁依次设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软骨环。本实用新型集现场心肺复苏技术,气管插管及切开,中心静脉穿刺于一体的新型急救培训器材,该模型对进行有创操作部位采用可拆卸、模块化方式,以满足反复多人次操作的需要。
文档编号G09B23/28GK201600819SQ201020108069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4日
发明者郑曙云 申请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郑曙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