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小儿泌尿外科护理示教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016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小儿泌尿外科护理示教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多用小儿泌尿外科护理示教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示教模型,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护理的多用示教 模型。
背景技术
小儿泌尿外科护理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输液穿刺、注射、导尿是工作中时常 用到的护理操作,只有动作准确,技术熟练,完成迅速才能够减少患儿痛苦,避免医患纠纷 的出现。但是这些基本功仅仅通过挂图和理论学习,对于初学者而言,则成了一道障碍。而 在患者身上练习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危险性,那么仿真模型便成了最好的训练工具。目前, 市场上也有一些护理学科的教学器具,其不足之处是功能单一,也无可供穿刺、注射、导尿 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用小儿泌尿外科 护理示教模型,可供进行静脉注射、股动脉穿刺、肌肉注射和导尿护理技能训练。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小儿泌尿外科护理示教模 型,包括躯干模型,其特征在于躯干模型内有股动脉、股静脉、尿道、膀胱、血囊,所述的股 动脉、股静脉与血囊连通,尿道与膀胱连通,血囊和膀胱各自有独立的注液口。上述的血囊为双腔容器,分别连通股动脉和股静脉,每一个腔室有一个独立的注 液口。上述的与股动脉连通的血囊腔室和相对应的注液口之间有一加压装置。上述的加压装置为带有气阀的加压手球。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功能全面,可以用于静脉注射、股动脉穿刺、肌肉注射和导尿护理技能训练;2、彷真效果好,加压时股动脉博动可以触摸到,从而可股动脉和股静脉的区别判 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躯干模型1,躯干模型1内有股动脉2、股静脉3、尿道 4、膀胱5、血囊6。所述的血囊6为双腔容器,腔室61和腔室62分别连通股动脉2和股静脉3,每一 个腔室有一个独立的注液口。[0015]所述的股动脉2与血囊6的腔室61连通,腔室61和相对应的注液口之间连接处 有一加压装置,为带有气阀的加压手球7,以上结构构成了动脉系统,进行动脉穿刺的练习。 使用时将液体灌入动脉系统中的血囊6中空腔61,并且通过加压手球7进行加压,使得股 动脉2有丰隆感,如想更逼真的话,可以用加压手球7进行类似于动脉搏动的进行间隔性加压。所述的股静脉3与血囊6中的腔室62连通,构成了静脉系统,进行静脉穿刺的练 习。所述的尿道4与膀胱5连通,膀胱5有注液口 8。以上结构构成了下泌尿系统,进 行导尿术的练习。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 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小儿泌尿外科护理示教模型,包括躯干模型,其特征在于躯干模型内有 股动脉、股静脉、尿道、膀胱、血囊,所述的股动脉、股静脉与血囊连通,尿道与膀胱连通,血 囊和膀胱各自有独立的注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小儿泌尿外科护理示教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血囊为 双腔容器,分别连通股动脉和股静脉,每一个腔室有一个独立的注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小儿泌尿外科护理示教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股动 脉连通的血囊腔室和相对应的注液口之间有一加压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小儿泌尿外科护理示教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装 置为带有气阀的加压手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用小儿泌尿外科护理示教模型,包括躯干模型,其特征在于躯干模型内有股动脉、股静脉、尿道、膀胱、血囊,所述的股动脉、股静脉与血囊连通,尿道与膀胱连通,血囊和膀胱各自有独立的注液口。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彷真效果好,功能全面,可以用于静脉注射、股动脉穿刺、肌肉注射和导尿护理技能训练。
文档编号G09B23/28GK201853412SQ201020628079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6日
发明者冷春霞 申请人:冷春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