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780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椭圆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作图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椭圆规结构复杂,作图步骤繁琐,作图质量差,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简单合理的设计。发明内容一种椭圆规,能够作出椭圆和圆,包括手柄、左支脚、右支脚、槽轮、铅笔、拉线、出线孔、铅、左针脚、右针脚。在一个圆规没有铅笔的一条支脚上设置一个槽轮,槽轮中缠有拉线,槽轮内部设有发条能够实现其自动复位;槽轮中缠有拉线一条,拉线对折使用,从而能够穿过出线孔挂在右针脚上,进而实现一笔画出椭圆的效果;出线孔稍微比左针脚短并且紧紧贴近左针脚;右针脚的针尖向右弯曲,能够挂住线;右针脚稍微比出铅孔长,在画椭圆的时候右针脚高于铅,从而能够使右针脚扎进并固定于纸面;在画圆的时候让铅伸出来比右针脚长,从而使铅在纸上留下痕迹;槽轮上带有刻度能够轻松读出椭圆两焦点的距离、长半轴的长度和圆的半径。—种椭圆规,能够作出椭圆和圆,包括手柄、左支脚、右支脚、槽轮、铅笔、拉线、出线孔、铅、左针脚、右针脚,其特征是槽轮、左针脚和出线孔同位于左支脚上,铅笔和右针脚同位于右支脚上。槽轮内置发条,能够实现自动复位,进而拉紧拉线,槽轮上带有刻度能够轻松读出椭圆两焦点距离、长半轴的长度和圆的半径。拉线对折使用,形成两条线,对折点穿过出线孔挂在右针脚上。出线孔稍微比左针脚短并且紧紧贴近左针脚。右针脚针尖稍微向右弯曲从而挂住拉线。
图1为该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2为该实用新型右支脚下端在画椭圆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该实用新型右支脚下端在画圆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圆规的一个没有铅笔的支脚的大约中间位置设置一个半径为9. 5mm的槽轮,槽深1. 54mm(使得缠线的半径正好缠一圈为50mm);拉线为直径0. 3mm左右的韧性高、耐磨的线。左针脚比出线孔长1. 5mm左右,在右针脚离针尖1. 5mm左右处向右弯曲大约30度;椭圆规上的铅笔的出铅孔比右针尖短1.5mm左右。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拉线固定装置,拉线与其它部件之间的摩擦力足以使拉线不会轻易伸长或者缩短。画圆时将两支脚分开到所需距离,左针脚为轴旋转一圈即可。画椭圆时将铅笔的铅缩上去,将两针脚分开到椭圆两个焦点的距离扎进并固定于纸面,左手固定住椭圆规,右手另取一支铅笔,用铅笔的笔尖将靠近我们的一条线拉出来, 将笔尖放在椭圆的右顶点上,拉紧拉线在纸上逆时针画一圈即可一笔完成椭圆的作图。
权利要求1.一种椭圆规,能够作出椭圆和圆,包括手柄⑴、左支脚⑵、右支脚⑶、槽轮⑷、铅笔(5)、拉线(6)、出线孔(7)、铅(8)、左针脚(9)、右针脚(10),其特征是槽轮(4)、左针脚 (9)和出线孔(7)同位于左支脚(2)上,铅笔(5)和右针脚(10)同位于右支脚(3)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规,其特征是槽轮(4)的特征是内置发条,能够实现自动复位,进而拉紧拉线(6),槽轮(4)上带有刻度能够轻松读出椭圆两焦点距离、长半轴的长度和圆的半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规,其特征是拉线(6)对折使用,形成两条线,对折点穿过出线孔(7)挂在右针脚(10)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规,其特征是出线孔(7)稍微比左针脚(9)短并且紧紧贴近左针脚(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规,其特征是右针脚(10)针尖稍微向右弯曲从而挂住拉线㈤。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椭圆规,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槽轮、拉线、左针脚、右针脚、铅笔。拉线绕过右针脚能够实现一笔画出椭圆的效果;槽轮上带有刻度能够轻松读出椭圆两焦点的距离、其半长轴的长度和圆的半径;右针脚向右弯曲能够挂住拉线。本实用新型能够画出一定范围之内任意参数的椭圆和圆且制作简单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B43L11/045GK202156192SQ20112001338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5日
发明者倪军, 杨春风, 王银柱 申请人:倪军, 杨春风, 王银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