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体显示灯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085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光二极体显示灯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箱,特别涉及一种发光二极体显示灯箱。
背景技术
于理发店或美容店门口一般来说都会有红、蓝、白三色相间的旋转灯作为识别,让路边的人能够在远处就得知此处有正在营业的店家。现有的理发店旋转灯内所设置的灯具一般为日光灯,灯具设置于旋转灯的转筒中,其中,转筒上可绘制有红、蓝、白三色的螺旋条纹并连接于旋转马达。当旋转灯的灯具及旋转马达接收电力启动后,日光灯产生光线透出转筒,且旋转马达同时带动转筒进行转动, 如此于转筒外的螺旋条纹便能产生向上或向下旋转前进的视觉效果。所述现有的美容业的旋转灯由于日光灯设置于转筒内,若损坏时更换较为不易, 并且,日光灯的使用寿命较短,也不能作精准的动态发光控制,使用上的弹性低,无法依据实际上的需求调整式觉效果。又,习知旋转灯需要马达来进行旋转控制,无形中又增加了维护的困难度与设置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灯箱,是利用控制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模式与颜色,来产生旋转或其它种类的视觉效果,并可透过控制发光二极管来做信息的显示。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发光二极管显示灯箱,包括灯箱壳体、发光二极管模块、控制模块以及电源供应模块,其中发光二极管模块设置于灯箱壳体中,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发光二极管模块,而电源供应模块则电性连接于发光二极管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灯箱壳体设置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用来容纳发光二极管模块、控制模块以及电源供应模块。控制模块用来控制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发光模式,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或是显示特定信息。电源供应模块接收从电源传送而来的电力,并将电力供应给发光二极管模块以及控制模块,让发光二极管模块以及控制模块能够获取所需的电力并正常运作。具体为一种发光二极体显示灯箱,其包括一灯箱壳体,该灯箱壳体内包含一容置空间;一发光二极体模组,该发光二极体模组设置于该灯箱壳体的容置空间中;一控制模组,该控制模组与所述发光二极体模组电连接,该控制模组用于控制发光二极体模组的发光模式;以及一电源供应模组,该电源供应模组与发光二极体模组、控制模组之间电连接, 该电源供应模组是用于连接电源并供应电力给该发光二极体模组和控制模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模式包括旋转灯模式、文字显示模式和动态画面显示模式。[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箱壳体包括一上壳体、一下壳体和一侧壳体,该侧壳体连接于该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该上壳体、下壳体与侧壳体形成所述容置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壳体为一透明壳体,该透明壳体由可透光材料制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箱壳体的形状为圆形柱体、半圆形柱体或多边形柱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一固定组件,该固定组件设置于该灯箱壳体中,该固定组件是用于将该发光二极体模组固定于该灯箱壳体的容置空间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组件与该发光二极体模组组合形成一中央灯体,该中央灯体的形状为圆形柱体、半圆柱体或多边形柱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一上固定片、一下固定片和一固定条,该固定条设置于该上固定盘与下固定片之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条包含一用于卡固所述发光二极体模组的卡固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一放置孔,该放置孔设置于该上固定片或下固定片,所述发光二极体模组是卡固于两个卡固槽之间并垂直对应所述放置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二极体模组包括一基板;多个发光二极体,所述发光二极体设置于该基板的一发光面上;和一连接器,该连接器设置于该基板上并与所述发光二极体电连接,该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控制模组和电源供应模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器设置于该基板的发光面或该基板的另
一面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二极体模组为单色发光二极体模组或多色发光二极体模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一通讯单元,该通讯单元与控制模组电连接,该通讯单元用于接受一控制讯号并传送到所述控制模块,使该控制模块依据该控制讯号来控制所述发光二极体模组的发光模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讯单元为一无线通讯单元或一有线通讯单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一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与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该切换单元供使用者操作以输送一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模组,使所述控制模组依据该控制信号来控制该发光二极体模组的发光模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模组为一单晶片。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供应模组为一切换式电源供应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透过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显示灯箱的光源,便能依使用者需求作不同的发光模式设定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又,藉由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显示灯箱的使用寿命能较习知长,并能省略马达的设置,进一步降低显示灯箱设置以及维护的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装置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装置示意图;图2C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例的装置示意图;图2D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实施例的装置示意图;图2E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装置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二极管模块透过放置孔设置于两固定条之间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二极管模块以及固定条相间设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二极管模块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显示灯箱的一种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发光二极管显示灯箱10中的电路模块包含有发光二极管模块13、电源供应模块 17及控制模块19,其中发光二极管模块13电性连接于电源供应模块17和控制模块19,且电源供应模块17电性连接于发光二极管模块17、控制模块19以及电源20。发光二极管模块13可以是使用单色的发光二极管或是多色的发光二极管来实现,其中多色的发光二极管模块13可以是用红色、绿色与蓝色的发光二极管来组成,透过光的三原色之强度控制,便能任意组合出不同颜色的可见光。当然,多色的发光二极管也能够是除了红色、绿色或蓝色之外的任意颜色之发光二极管,端看实际上使用者的需求来作选择设置,于此并不作限制。控制模块19可以是使用单芯片的处理器来实现,以控制发光二极管模块13的发光模式。发光模式可以是如旋转灯模式、文字显示模式,甚至是动态画面显示模式等等,其中旋转灯模式是一般美容美发业的识别灯,透过控制模块19来控制发光二极管模块13中各别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与关闭,使发光二极管呈现螺旋状旋转的视觉效果。文字显示模式可以是透过发光二极管的明暗,显示店家名称或是其它讯息,而动态画面显示模式也同样可以透过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与关闭来呈现动态画面的视觉效果。也就是说,利用控制模块19来控制发光二极管模块13,便能依据使用者需求来显示各式图样与信息,使发光二极管显示灯箱10也能用来传达信息。另外,控制模块19用来控制发光二极管模块13的方式,除了可以是依据预先设定于控制模块19中的软件或韧体的动作流程或控制讯号,来控制发光二极管模块13的发光模式之外,控制模块19中更可以电性连接通讯单元(图1中未绘示),依据通讯单元所接收的控制讯号来控制发光二极管模块13。具体而言,通讯单元可以是无线或是有线的通讯单元,能够与计算机主机相互传递讯号,而使用者藉由操作计算机主机便能产生控制讯号传递至通讯单元,来从远程对发光二极管模块13的发光模式或显示时间长短等进行控制。又,控制模块19也可连接于切换单元(图1中未绘示)。切换单元可以是如一般开关或按钮,供使用者操作以决定发光二极管模块13的发光模式。也就是说,使用者能够藉由按压或是切换所述的开关或按钮,来决定发光二极管模块13接下来的发光模式以及所选之发光模式的显示时间长短等。
电源供应模块17可以是切换式电源供应器,其从电源20撷取电力作变压及稳压, 并将电力传送至控制模块19及发光二极管模块13,以提供控制模块19及发光二极管模块 13运作所需的电力。请参照图2A到图2E及图3,其中图2A到图2E为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显示灯箱的各种实施例之装置示意图,而图3则为图2A的分解示意图。图2A至图2E及图3中的发光二极管显示灯箱10包含灯箱壳体11、固定组件15以及发光二极管模块13,其中灯箱壳体11更包含上壳体111、侧壳体112以及下壳体113,发光二极管模块13包含多个发光二极管131,而固定组件15则包含上固定片151、固定条152及下固定片153。值得一提的是,如图2A至2E所示,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显示灯箱的灯箱壳体11 可以是矩形柱体、圆形柱体、三角形柱体、多边形柱体,或是其它任意形状之柱体,可以依据实际上的需求来作设计,在此并不作限制。又,发光二极管显示灯箱中的发光二极管模块13 及固定组件15形成了中央灯体,同样地,中央灯体可以是如图2A至图2C所示围绕成圆柱形的柱体,也可以是如图2D所示的三角形柱体,或是如图2E所示之半圆形柱体,甚至是围绕成其它任意形状的多边形柱体,并不以图2A至图2E所绘示的为限。灯箱壳体11是发光二极管显示灯箱10的外壳,灯箱壳体11的侧壳体112是设置于上壳体111和下壳体113之间,且上壳体111、侧壳体112和下壳体113三者中央会形成容置空间以容纳发光二极管模块13、固定组件15、电源供应模块17和控制模块19。灯箱壳体11的上壳体111与下壳体113的边缘可以包含有导沟,其中导沟围绕成对应于侧壳体 112的形状,用来让侧壳体112放置并固定,以形成整体灯箱壳体11的结构。另外,于导沟中的上壳体111与侧壳体112接合处以及下壳体113与侧壳体112接合处,更可以设置有防水及密封胶条,用来密封上壳体111及侧壳体112之间的接缝以及下壳体113与侧壳体 112之间的接缝,让本实用新型之灯箱壳体11能够防止水气进入,以进一步提升发光二极管显示灯箱的使用寿命。灯箱壳体11的侧壳体112可以是透明罩体,其是用可透光的材料制成,让发光二极管模块13所发出的光线能够透出,其中可透光的材料可以是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玻璃或是其它可透光的材料。又,侧壳体112 可以是如图3所示是两片进行结合,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或是用其它不同的结合方式进行组合,于此并不作限制。固定组件15设置于灯箱壳体11中,是用来将发光二极管模块13定位于灯箱壳体 11的容置空间中,使发光二极管模块13不会在灯箱壳体11里随处移动。固定组件15的固定条152设置于上固定片151和下固定片153之间。固定组件15会包含多个固定条152, 固定条152围绕设置于上固定片151和下固定片153的外圈,以将多个发光二极管模块13 固定并围绕成近似于圆柱状的中央灯体。值得一提的是,固定条152可以是用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铝材质或其它种类的材料制成。请参照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组件与发光二极管模块结合的示意图。于图4 的实施例中,固定组件15的上固定片151设置有放置孔155,环绕于上固定片151的外围。 固定条152连接于上固定片151的位置是在两放置孔155之间,而固定条152两侧更包含卡固槽157,对应于放置孔155。前述的放置孔155是用来让使用者方便置放与替换发光二极管模块13,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发光二极管模块13为长板状的印刷电路板,可以透过放置孔155穿过上固定片151,并卡固于固定条152的卡固槽157。也就是说,于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模块 13会卡固于两个卡固槽157之间,并垂直对应于放置孔155。如此将卡固条152与发光二极管模块13相间设置,便能围绕成圆柱体以形成发光二极管灯箱10中央的圆柱形灯体。另外,当发光二极管模块13损坏时,也可以是透过放置孔155来进行抽换,不必因为要替换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13而将固定组件15拆卸,如此便能提高器材维护的方便性。又,虽然图3及图4的实施例中是将放置孔155设置于上固定片151,但于另一实施例中,放置孔155也能够是设置于下固定片153,让使用者从下方来放置或抽换发光二极管模块13。当然,放置孔155也能够是同时设置于上固定片151和下固定片153,让使用者能够选择从上方或是下方来放置或抽换发光二极管模块13,以进一步提升发光二极管模块 13置放与替换的方便性。另外,如图4所示,于上固定片151及下固定片153上更设置有螺丝孔154,对应于固定条152的中空槽156,其中每个中空槽156都可对应于上固定片151及下固定片153 的各两个螺丝孔154。螺丝孔巧4可以用来锁螺丝,使上固定片151、固定条152及下固定片153结合,形成一体的结构。值得一提的是,上固定片151及下固定片153所设置的螺丝孔154也能够是以凸块结构来代替,对应卡固于固定条152的中空槽156,如此一来便能够更简化上固定片151、下固定片153及固定条152的组合动作,以进一步提升发光二极管显示灯箱拆装上的方便性。请参照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灯箱的发光二极管模块13卡固于固定条152的卡固槽157之示意图。于图5的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模块13与固定条152相间排列,以形成面状的灯体,进而能够围绕以形成如图1的发光二极管灯箱10中央的圆柱状灯体。值得一提的是,发光二极管模块13和固定条152的结构除了能够如图1所示围绕形成向水平角度360度发光的圆柱状灯体之外,也可以视实际上的需求来调整发光所涵盖的角度,以及改变中央灯体的形状,例如将固定条152及发光二极管模块13围绕成半圆柱体或是其它任意的多边形柱体等等。请参照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二极管模块13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发光二极管模块13包含发光二极管131、连接器133以及基板135,其中发光二极管131设置于基板135的发光面,而连接器133则设置于基板135的另一面,并电性连接于发光二极管 131。于图6的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模块13的基板135两端各设置有连接器133,其中连接器133可以是排线式的连接器或是其它任意形式的连接接口,用来与控制模块19以及电源供应模块17的传输线21相连。连接器133是用来从控制模块19接收控制讯号并从电源供应模块17接收电力,并将控制讯号以及电力传送至发光二极管131,使发光二极管131能够依据控制讯号来发出不同强度及颜色的光线。另外,连接器133可以是如图6所示设置于基板135的另一面,也可以是与发光二极管131设置于同一面,于此并不作限制。值得 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模块13设置连接器133的优点在于,相较于一般发光二极管模块是将电路联机直接焊在电路板或是电子装置上不同,透过本实施例提供连接器133与传输线21的方式,能够使发光二极管模块13在需要更换的时候能够方便插拔,以提升器材设置以及维护的方便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显示灯箱藉由使用发光二极管来作为发光单元,并利用控制模块来控制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模式,便能使显示灯箱达到动态图样显示的视觉效果, 且可以省略旋转马达的设置以降低灯箱的成本。另外,透过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设计,让使用者能够方便替换发光二极管模块,进一步节省显示灯箱维护及设计的成本。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结构的其他发光二极体显示灯箱,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二极体显示灯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灯箱壳体,该灯箱壳体内包含一容置空间;一发光二极体模组,该发光二极体模组设置于该灯箱壳体的容置空间中;一控制模组,该控制模组与所述发光二极体模组电连接,该控制模组用于控制发光二极体模组的发光模式;以及一电源供应模组,该电源供应模组与发光二极体模组、控制模组之间电连接,该电源供应模组是用于连接电源并供应电力给该发光二极体模组和控制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体显示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箱壳体包括一上壳体、一下壳体和一侧壳体,该侧壳体连接于该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该上壳体、下壳体与侧壳体形成所述容置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体显示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壳体为一透明壳体,该透明壳体由可透光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体显示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箱壳体的形状为圆形柱体、半圆形柱体或多边形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体显示灯箱,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固定组件,该固定组件设置于该灯箱壳体中,该固定组件是用于将该发光二极体模组固定于该灯箱壳体的容置空间中;所述固定组件与该发光二极体模组组合形成一中央灯体,该中央灯体的形状为圆形柱体、半圆柱体或多边形柱体;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一上固定片、一下固定片和一固定条,该固定条设置于该上固定盘与下固定片之间;所述固定条包含一用于卡固所述发光二极体模组的卡固槽;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一放置孔,该放置孔设置于该上固定片或下固定片,所述发光二极体模组是卡固于两个卡固槽之间并垂直对应所述放置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体显示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体模组包括一基板;多个发光二极体,所述发光二极体设置于该基板的一发光面上;和一连接器,该连接器设置于该基板上并与所述发光二极体电连接,该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控制模组和电源供应模组;所述连接器设置于该基板的发光面或该基板的另一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体显示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体模组为单色发光二极体模组或多色发光二极体模组;所述控制模组为一单晶片;所述电源供应模组为一切换式电源供应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体显示灯箱,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通讯单元,该通讯单元与控制模组电连接,该通讯单元用于接受一控制讯号并传送到所述控制模块,使该控制模块依据该控制讯号来控制所述发光二极体模组的发光模式;所述通讯单元为一无线通讯单元或一有线通讯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体显示灯箱,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与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该切换单元供使用者操作以输送一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模组,使所述控制模组依据该控制信号来控制该发光二极体模组的发光模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灯箱,其包含发光二极管模块、控制模块、电源供应模块以及灯箱壳体,其中发光二极管模块设置于灯箱壳体中,而控制模块、发光二极管模块和电源供应模块则互相电性连接。控制模块用来控制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发光模式,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或是显示特定信息,使显示灯箱也能够用来传达信息。另外,发光二极管显示灯箱更可以包含固定组件,以将发光二极管模块定位于灯箱壳体中,使发光二极管不会于灯箱壳体中随处移动。
文档编号G09F19/12GK202178033SQ20112013976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5日
发明者周宗央 申请人:周宗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