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2523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时具有液晶显示屏和电子墨水显示屏的双屏显示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改进涉及的是一种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手中的带屏幕的娱乐性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多,虽然有的电子产品的待机时间比较长,但有时也会担心电量消耗的速度过快, 尤其遇到旅途或者外出时,如果用户一直看视频、听音乐或者看小说等,电池的电量很快就消耗殆尽,而周围的环境又不具备及时充电的条件,就会造成困扰。目前带屏幕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大部分都属于TFTC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屏幕,即便只是看看小说,一直待机也会消耗掉很多的电量;如果用户看小说的时候改用E-hk(电子墨水)屏幕观看,其产生的一个图像可保持长达数周,而不需要附加的功率输入,仅在需要改变显示的图像时消耗极少量的能量,那么消耗的电量就能大幅下降到极少的程度,而且E-Ink屏幕还具有保护视力的作用,没有辐射,对能源消耗与身体健康都具有益处。但是,如何将这两种显示技术结合到一起,并应用到现有的电子产品中,使用户既能享受TFT屏幕带来的视觉色彩冲击效果,又能享受E-Ink屏幕带来的清新低能耗效果,而又能在使用方式上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因此,现有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在使用方式上可以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既不影响享受现有动态色彩冲击的视觉效果,又能避免因长期静态阅读造成对身体健康有害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包括基座、 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基座上设置有按键;第一显示屏为TFT显示屏,第二显示屏为 E-Ink显示屏;其中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背靠背地组装成一体,并通过转动装置连接在基座上。所述的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其中转动装置设置在屏幕的短边处,包括沿屏幕纵向设置的转轴和轴套;转轴固定连接在基座上;轴套设置在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之间;转轴卡在轴套中可转动。所述的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其中在转轴的外壁上设置有滚珠;在轴套的内壁上对应设置有适配滚珠的凹道,凹道内设置有适配滚珠的沉孔;滚珠随转轴的转动沿凹道活动到沉孔处,经由转轴内的弹簧顶卡在凹道的沉孔内定位。所述的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其中转轴上的滚珠设置为两颗,位于同一横截面上,相互间隔180度转角;对应的,轴套上的凹道沿圆周横向设置一圈。[0011]所述的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其中在转轴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与轴套上的凹道相对应。所述的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其中轴套由第一显示屏上的半圆形凹面和第二显示屏上的半圆形凹面组成;在转轴外壁上设置有两个轴向位置错开且相互间隔 180度转角的凸柱;在第一显示屏的凹面上设置有两道凹道,与第二显示屏的凹面上设置的两道凹道分别对接成两道180度转角的凹道,每个对接的凹道末端均设置有一个适配不同凸柱的沉孔。所述的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其中在转轴外壁上设置有两道分别连接各自凸柱的凹槽,并与第一显示屏凹面和第二显示屏凹面上的凹道相对应。所述的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其中基座包括适配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周边的框架;转动装置对称设置在屏幕的长边处,包括沿屏幕横向设置的转轴; 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的长边上,另一端与框架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的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其中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短边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凸点;相应地,在框架的短边上设置有适配定位凸点的定位凹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由于采用了转动装置,将背靠背连成一体的TFT显示屏和E-Ink显示屏可转动地连接在带按键的基座上,通过旋转切换相应地屏幕进行显示,从而在使用方式上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用户既能享受动态色彩冲击的视觉效果,又能避免因长期静态阅读造成对身体健康有害的影响;此外, 经常使用E-Ink显示屏进行阅读,也极大地节约了电量的消耗,减少了移动设备充电的次数,延长了使用时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屏显示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屏显示设备实施例1的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屏显示设备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屏显示设备实施例1转轴处的平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屏显示设备实施例2的分解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双屏显示设备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屏显示设备实施例2转轴处的立体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双屏显示设备实施例3的立体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双屏显示设备实施例3转轴处的分解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双屏显示设备实施例3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和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可以是MP3、MP4、MID (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动互联网设备)、平板电脑等需要通过屏幕阅读和观看平面媒体的电子产品,还可以是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的显示设备,甚至是平板电视;以手机为例,其具体实施方式
之一,如图1所示,包括带有按键111或键盘的基座110、作为第一显示屏120的TFT显示屏以及作为第二显示屏130的E-Ink屏;其中,TFT显示屏和E-Ink显示屏背靠背地组装成一体,并通过转动装置连接在基座110上。旋转切换屏幕时,朝向按键 111或键盘一侧的显示屏(如图1中的120)被切换为工作状态。在本实用新型双屏显示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转动装置可沿屏幕纵向设置,屏幕可绕其长轴转动;转动装置也可沿屏幕横向设置,屏幕可绕其短轴转动。此外,转动装置可将屏幕长度较长的长边连接在基座110上,基座110位于屏幕下方时可横向使用屏幕;转动装置也可将屏幕长度较短的短边连接在基座110上,基座110位于屏幕下方时可纵向使用屏幕。以转动装置沿屏幕纵向设置,屏幕可绕其长轴转动,以及转动装置将屏幕较短的短边连接在基座110上为例,具体的,如图2所示,转动装置包括沿屏幕纵向设置的转轴140 和轴套150 ;转轴140固定连接在基座110的上端;轴套150设置在第一显示屏120与第二显示屏130之间,并位于TFT显示屏和E-Ink屏的下端;转轴140可转动地卡在轴套150中。实施例1 如图3所示,在转轴140的外壁上沿圆周横向设置一颗或者两颗滚珠 141,滚珠141的部分表面在转轴140内部弹簧142的弹力作用下凸出转轴140的外壁;两颗滚珠141可位于转轴140的同一横截面上,也可位于转轴140的不同横截面上;在轴套 150的内壁上沿圆周横向对应设置有至少一圈适配滚珠的凹道153,用于利用滚珠141凸出转轴140的部分以限制转轴140与轴套150的轴向窜动,并防止转轴140从轴套150中脱出。这种转动结构并不限制转轴140单方向转动的角度,如果设计允许的话,屏幕可以朝单方向旋转一周以上。较好的是,在转轴140的外壁上沿圆周横向也设置一圈凹槽143,与轴套150上的凹道153相对应。以减小转轴140与轴套150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好的是,在第一显示屏120和/或第二显示屏130的短边上分别设置有突出的定位凸点125和135 ;相应地,在基座110侧边上,设置有适配定位凸点125和135的定位凹点115,用于转动屏幕后保证显示屏表面与基座表面齐平。如图4所示,具体的,凹道153内间隔180度转角设置两个适配滚珠141的沉孔 151,用于定位转轴140转动的角度;转轴140上的两颗滚珠141位于同一横截面上,且对称设置,相互也间隔180度转角,弹簧142横向穿过转轴140的轴心设置,弹簧142的端部支撑在滚珠141上;滚珠141随着转轴140的转动沿轴套150上的凹道153活动到相应的沉孔151处时,经由弹簧142顶卡在轴套150上的沉孔151内定位。转轴140每转动180度, 转轴140上的滚珠141就卡入轴套150上的沉孔151 —次,以定位转轴140转动后屏幕旋转的角度,保证屏幕的平面与基座110的平面相齐平。实施例2 如图5所示,在转轴MO的外壁上沿圆周横向设置有两个凸柱241 (另一个隐藏在转轴240背面),凸柱241的顶部在转轴MO内部弹簧(未示出)的弹力作用下凸出转轴240的外壁;轴套由设置在第一显示屏120上的半圆形凹面250a和设置在第二显示屏130上的半圆形凹面250b组成;在第一显示屏120的凹面250a内沿圆周横向设置有对应其中一个凸柱的凹道,在第二显示屏130的凹面250b内沿圆周横向设置有对应另一个凸柱的凹道,均用于利用凸柱凸出转轴240的部分以限制转轴240与轴套的轴向窜动,并防止转轴240从轴套中脱出。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实施例2中,如图6所示,具体的,两个凸柱241位于转轴MO的不同横截面上;而在第一显示屏120的凹面250a和第二显示屏130的凹面250b 上的都各设置两道,以对应转轴240上轴向位置错开设置的两个凸柱M1,第一显示屏120 凹面250a上的两道凹道与第二显示屏130凹面250b上的两道凹道可分别对接成两道转角为180度的半圈凹道;其中,在第一显示屏120凹面250a的第一个凹道末端设置有适配转轴240上其中一个凸柱241的沉孔;在第二显示屏130凹面250b的第二个凹道末端设置有适配转轴240上另一个凸柱的沉孔251 ;第二显示屏130凹面250b内带沉孔251的第一个凹道与第一显示屏120凹面250a内带沉孔的第二个凹道分属于不同的横截面上。显然,这种转动结构限制了转轴MO的转度角度,换言之,屏幕只能朝正反向各转动180度,而不能单方向旋转超过半周的角度。较好的是,如图7所示,在转轴240外壁上的凸柱241处,沿圆周横向也分别设置有两道连接各自凸柱的凹槽对3,并与第一显示屏凹面上和第二显示屏凹面上的两道凹道相对应。以减小转轴240与由凹面组成的轴套之间的接触面积。实施例3,如图8所示,基座210包括延伸出包围在第一显示屏120和第二显示屏 130周边的框架212 ;转动装置对称设置在屏幕的长边处;具体的,如图9所示,包括沿屏幕横向分别设置在框架212两侧的转轴340 ;转轴34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显示屏120和第二显示屏130的长边上,转轴340的另一端与框架212的边框内侧活动连接。较好的是,如图10所示,在第一显示屏120和/或第二显示屏的短边上分别设置有向框架212突出的定位凸点125 ;相应地,在框架212的短边上,例如在基座210侧的短边上,设置有适配定位凸点125的定位凹点115,用于转动屏幕后保证显示屏表面与基座表面齐平。与现有技术中的双屏显示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由于采用了转动装置,将背靠背连成一体的TFT显示屏和E-Ink显示屏可转动地连接在带按键的基座上,通过旋转切换相应地屏幕进行显示,从而在使用方式上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用户既能享受动态色彩冲击的视觉效果,又能避免因长期静态阅读造成对身体健康有害的影响;此外,经常使用E-Ink显示屏进行阅读,也极大地节约了电量的消耗,减少了移动设备充电的次数,延长了使用时间。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足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而所有这些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后的技术方案,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包括基座、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基座上设置有按键;第一显示屏为TFT显示屏,第二显示屏为E-Ink显示屏;其特征在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背靠背地组装成一体,并通过转动装置连接在基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转动装置设置在屏幕的短边处,包括沿屏幕纵向设置的转轴和轴套;转轴固定连接在基座上;轴套设置在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之间;转轴卡在轴套中可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转轴的外壁上设置有滚珠;在轴套的内壁上对应设置有适配滚珠的凹道,凹道内设置有适配滚珠的沉孔;滚珠随转轴的转动沿凹道活动到沉孔处,经由转轴内的弹簧顶卡在凹道的沉孔内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转轴上的滚珠设置为两颗,位于同一横截面上,相互间隔180度转角;对应的,轴套上的凹道沿圆周横向设置一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转轴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与轴套上的凹道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轴套由第一显示屏上的半圆形凹面和第二显示屏上的半圆形凹面组成;在转轴外壁上设置有两个轴向位置错开且相互间隔180度转角的凸柱;在第一显示屏的凹面上设置有两道凹道,与第二显示屏的凹面上设置的两道凹道分别对接成两道180度转角的凹道,每个对接的凹道末端均设置有一个适配不同凸柱的沉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转轴外壁上设置有两道分别连接各自凸柱的凹槽,并与第一显示屏凹面和第二显示屏凹面上的凹道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基座包括适配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周边的框架;转动装置对称设置在屏幕的长边处,包括沿屏幕横向设置的转轴;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的长边上,另一端与框架的内侧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短边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凸点;相应地,在框架的短边上设置有适配定位凸点的定位凹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旋转切换屏幕的双屏显示设备,包括基座、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基座上设置有按键;第一显示屏为TFT显示屏,第二显示屏为E-Ink显示屏;其中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背靠背地组装成一体,并通过转动装置连接在基座上。由于采用了转动装置,将背靠背连成一体的TFT显示屏和E-Ink显示屏可转动地连接在带按键的基座上,通过旋转切换相应地屏幕进行显示,从而在使用方式上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用户既能享受动态色彩冲击的视觉效果,又能避免因长期静态阅读造成对身体健康有害的影响;此外,经常使用E-Ink显示屏进行阅读,也极大地节约了电量的消耗,减少了移动设备充电的次数,延长了使用时间。
文档编号G09F9/35GK202133932SQ20112021767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4日
发明者李双全, 程颜颜, 肖斌 申请人: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