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折叠立体显示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629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联折叠立体显示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显示球,具体是一种双联折叠立体显示球。
背景技术
现有立体显示球,一般包括底座、透明球罩、电机及内部的电子发光设备等。通过内置电机的旋转带动控制电路板远轴端的发光二极管排在透明球罩内高速旋转,利用人体视觉暂留原理,形成环形立体画面的连续显示。目前,立体显示球的市场需求越来越趋向于大型化。但受于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当显示球直径增大时,同等电机转速情况下,整体功率及噪声也相应急剧增大,外侧载有的发光二极管所受的离心力也将过大,直接影响发光二极管及系统工作寿命。现有大型立体显示球为避免上述情况,多采用双联控制电路板的方法,在同一平面上有两个电路板同时同速旋转,这便可在转速不增大的同时实现大显示半径的360 °立体显示。但该种安装形式由 于控制电路板安装后占用空间较大,因此一般都采用两半式透明球罩代替原来的整体式球罩,不仅拆装不便,而且也影响了显示球360 °显示的视觉效果。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联折叠立体显示球,该显示球的电路板可折叠安装。可较好的回避大显示半径下转速升高的问题,实现低转速下大半径显示的效果,而且保留了整体式球罩的完美显示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联电路板立体显示球,包括透明球罩和底座,在底座的上端面装有驱动电机,底座的内部装有总控电路板;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一随轴转动的轴套,轴套上固定一信号发射电路板,发射电路板的上端面安装一连接板,连接板上安装有两个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设有平衡机构,控制电路板的端部安装一月牙形电路板,月牙形电路板上设有二极管;在驱动电机上部输出轴根部装有下电磁线圈,其上部的轴套内安装有上电磁线圈;在驱动电机的上端面安装有信号接收电路板;所述的信号发射电路板和驱动电机分别与总控电路板电连接,信号接收电路板和月牙形电路板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的透明球罩为整体式结构,在连接板的上端面安装有折叠机构,控制电路板通过折叠机构固定在连接板上,两个控制电路板分别安装在折叠机构的两端。其进一步是折叠机构为偏心对称结构,在其上端面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采用V形弹簧,V形压簧尖端部分固定在折叠机构的对称轴线上,两个压脚分别插在折叠机构与控制电路板的连接处。所述的连接板呈菱形、长方形或椭圆形。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1、该种立体显示球采用双联电路板结构,可较好的实现大半径上的360°立体显示,且能有效的控制电机转速、减少噪音;2、该种立体显示球采用整体式透明球罩,改变了传统双联电路板结构必须用两半式球罩的现状,在方便电路板安装的同时兼顾360°显示的效果;3、该种立体显示球所采用的折叠机构为偏心对称结构,可避免完全对称折叠时相对的月牙形电路板互相抵触的情况,最大限度的缩小了电路板折叠安装时所占用的空间,方便整体式透明球罩的最终安装。4、安装在折叠机构上部的复位弹簧,可在显示球安装时使两块电路板折叠后保持竖直状态,方便安装球罩,也可在安装完毕后起到压紧两端双联电路板的作用,增加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图中1、透明球罩,2、底座,3、轴套,4、信号接收电路板,5、信号发射电路板,6、总控电路板,7、折叠机构,8、上电磁线圈,9、发光二极管,10、菱形连接板,11、下电磁线圈,12、 驱动电机,13、电源开关,14、月牙形电路板,15、控制电路板,16、平衡调节机构,17、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 2所示,双联折叠立体显示球主要由透明球罩I、底座2、驱动电机12、连接板10、总控电路板6及控制电路板15组成。底座2内部装有总控电路板6,侧边装有与总控电路板6电连接的电源开关13,上部安装有透明球罩1,中间顶部装有驱动电机12。在驱动电机12的上端面装有信号发射电路板5,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上安装一随轴转动的轴套3,轴套3上固定一信号发射电路板4,发射电路板4的上端面安装一连接板10,连接板10上安装有控制电路板15,控制电路板15的端部安装一月牙形电路板14,牙形电路板14上设有多个二极管。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根部安装有下电磁线圈11,其上部的轴套3内安装有上电磁线圈8。控制电路板15包括两块同步运转的电路板,在连接板10的上端面安装有折叠机构7,控制电路板15通过折叠机构7固定在连接板10上,两个电路板分别安装在折叠机构7的两端。控制电路板15上设有平衡机构16,通过平衡调节机构16实现控制电路板15的平衡。信号发射电路板4和驱动电机12分别与总控电路板6电连接,信号接收电路板5和月牙形电路板14分别与控制电路板15电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0呈菱形、长方形或椭圆形。折叠机构7为偏心对称结构,在其上端面设有复位弹簧17,复位弹簧17采用V形弹簧,V形压簧尖端部分固定在折叠机构7的对称轴线上,两个压脚分别插在折叠机构7与控制电路板15的连接处。折叠机构7的折叠中心线与控制电路板15的对称中心线有3°的夹角,可避免完全对称折叠时相对的月牙形电路板互相抵触的情况,最大限度的缩小了电路板折叠安装时所占用的空间,方便整体式透明球罩的最终安装。安装时,可通过折叠机构7将两个控制电路板15偏心对折起来,方便透明球罩I的安装。当透明球罩I安装完毕后,可由底座2处放下折叠的两控制电路板15,此时复位压簧17可自动将控制电路板15压紧至水平位置。工作过程初次使用时,需先以蓝牙方式将待显示信息输入到总控电路板6上。开始工作时,将立体显示球底部的电源开关13打开,驱动电机12得电后开始带动控制电路板15连带其端部的月牙形电路板14旋转,同时信号发射电路板5开始发射待显示信息,当转速稳定后 ,随轴套3 —起转动的上电磁线圈8便可通过与原本得电的下电磁线圈11之间的电磁感应为控制电路板15提供稳定的电源。此时,信号接收电路板4在接收到待显示信息的同时输送至控制电路板15,通过其端部的月牙形电路板14上的发光二极管9形成待显示信息的360°立体显示。
权利要求1.一种双联折叠立体显示球,包括透明球罩(I)和底座(2),在底座(2)的上端面装有驱动电机(12),底座(2)的内部装有总控电路板(6);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上安装一随轴转动的轴套(3),轴套(3)上固定一信号发射电路板(4),发射电路板(4)的上端面安装一连接板(10),连接板(10)上安装有两个控制电路板(15),控制电路板(15)上设有平衡机构(16),控制电路板(15)的端部安装一月牙形电路板(14),月牙形电路板(14)上设有二极管;在驱动电机(12)上部输出轴根部装有下电磁线圈(11),其上部的轴套(3)内安装有上电磁线圈(8);在驱动电机(12)的上端面安装有信号接收电路板(5);所述的信号发射电路板(4)和驱动电机(12)分别与总控电路板(6)电连接,信号接收电路板(5)和月牙形电路板(14)分别与控制电路板(15)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球罩(I)为整体式结构,在连接板(10)的上端面安装有折叠机构(7),控制电路板(15)通过折叠机构(7)固定在连接板(10)上,两个控制电路板(15)分别安装在折叠机构(7)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联折叠立体显示球,其特征在于折叠机构(7)为偏心对称结构,在其上端面设有复位弹簧(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联折叠立体显示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弹簧(71)采用V形弹簧,V形压簧尖端部分固定在折叠机构(7)的对称轴线上,两个压脚分别插在折叠机构(7)与控制电路板(15)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联折叠立体显示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10)呈菱形、长方形或椭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联折叠立体显示球,属于一种显示球。该显示球有一底座、驱动电机和透明球罩,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连接板及折叠机构连接两个控制电路板,在控制电路板的端部安装载有发光二极管的月牙形电路板;在底座内部装有总控电路板并与驱动电机及其上端面的信号发射电路板电连接,在驱动电机上部输出轴根部装有下电磁线圈,其上部装有内装上电磁线圈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一起的轴套;连接板下部装有信号接收电路板并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该立体显示球可较好的实现低转速下大半径显示的效果,且避开了传统的双联电路板必须采用两半式球罩的缺点,具有显示半径大、视觉效果良好、噪音小、操作简单及信息传输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G09F9/33GK202549184SQ201120407449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4日
发明者张连玉, 管贵金 申请人:徐州飞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