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亮led的三基色原理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891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高亮led的三基色原理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用于演示光的合成的物理教学、实验仪器,具体一种基于高亮LED的三基色原理演示仪。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以其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环保无污染、视觉效果好、寿命长等诸多优点正在取代传统的照明方式,成为未来照明技术发展的主流。在光学理论中,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逐渐过渡的色谱,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就是可见光谱颜色。大多数的颜色可以通过红、绿、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这是色度学 的最基本原理,即三基色原理。三种基色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有其它两种颜色合成。红、绿、蓝是三基色,它们按照不同的比例相加合成不同颜色光,这三种颜色合成的颜色范围最为广泛,由于采用以上传统的三基色合成技术原理复杂,实现起来直观性不强,在教学中,学生不容易理解三基色及光合成原理,目前在课堂上和实验室中尚无一种可以直观、方便、形象地演示三基色原理的仪器,在三基色教学实践中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直观、形象地观察到光的三基色和光合成现象、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三基色原理的基于高亮LED的三基色原理演示仪。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底座、支架、圆筒壳、聚光透镜、透镜位移装置、LED光源模块,LED散热装置、LED驱动电路;圆筒壳经支架与底座连接,圆筒壳水平设置,其前端设有开口,在圆筒壳内从前至后依次设有聚光透镜、LED光源模块、LED散热装置,聚光透镜通过透镜位移装置可在圆筒壳内水平移动,LED光源模块固定在LED散热装置上;LED光源模块由发红光LED、发绿光LED、发蓝光LED组成,发红光LED、发绿光LED、发蓝光LED按照等边三角形排列且串联在一起,发红光LED、发绿光LED、发蓝光LED与LED驱动电路输出端连接。为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保障LED正常工作,LED散热装置由铝基板、翘片式散热器组成,铝基板通过导热硅脂与翘片式散热器连接,发红光LED、发绿光LED、发蓝光LED固定安装在铝基板的表面。为实现更高亮的光线合成效果,发红光LED、发绿光LED、发蓝光LED均采用功率为IW的高亮型LED。为既方便调节透镜焦距,又使本实用新型在结构组成上更紧凑、精简,透镜位移装置由对称设置在圆筒壳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的一对位移组合组成;每侧位移组合均由齿轮旋钮、齿条、连接件组成,在圆筒壳侧壁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横向的细长通槽,同侧齿条设置在同侧的细长通槽的底部,齿轮旋钮与齿条啮合并可沿同侧的细长通槽移动;同侧连接件的一端与同侧的齿轮旋钮连接,另一端与聚光透镜边框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1、结构紧凑、性能稳定、便于携带,展示时所需空间小;2采用先进的、能发出红、绿、蓝三种单色的LED管作为光源分别代替自然界的红、黄、蓝三色光,生动形象,色彩缤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习乐趣,增强教学效果;2、采用高亮度的单色LED管,结构小巧、单色性好,价格便宜、光束均匀、成像清晰;3、使用时直接接室内交流电,操作方便、容易,只需调节透镜焦距,就可直观看到三基色动态合成过程;4、LED管作为冷光源,较其他光源,可 完全避免烫伤、火灾等危险,使演示环境、实验环境更为安全;5、使用范围广泛,可广泛应用于高校、高职、中小学校的物理、自然课程等教学或实验,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向剖视图;图3是图I的B向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LED驱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底座13、支架12、圆筒壳I、聚光透镜10、透镜位移装置、LED光源模块9,LED驱动电路15、LED散热装置6组成;圆筒壳I通过一支架12与底座13连接,支架12为高度可调型支架。LED驱动电路15设置在底座13内部,LED光源模块的控制开关14设置在底座13上面。如图I所示,圆筒壳I水平设置,其前端设有开口 11,后端设有散热网孔,圆筒壳I作为结构主体,支撑系统的主要部件聚光透镜10、LED光源模块9,LED散热装置6、透镜位移装置。在圆筒壳I内部从前至后依次设有聚光透镜10、LED光源模块9、LED散热装置6。其中,LED光源模块9由发红光LED19、发绿光LED20、发蓝光LED21组成,LED散热装置6由铝基板8、翘片式散热器7组成,铝基板8通过导热硅脂与翘片式散热器7连接。为了满足三基色在合成时,各单色光LED19、20、21发出的红光、绿光、蓝光之间应保持一个合适的间距,如图3所示,要求发红光LED19、发绿光LED20、发蓝光LED21应按照等边三角形排列后串联在一起,并与LED驱动电路15的输出端连接。发红光LED19、发绿光LED20、发蓝光LED21固定安装在铝基板8的表面。发红光LED19、发绿光LED20、发蓝光LED21组成的等边三角形边长最好在3-4CM之间,以达到最佳配色效果。为满足光通量的需求,发红光LED19、发绿光LED20、发蓝光LED21采用三个单颗为IW的高亮型LED,使之在教学演示过程中亮度更高,更加清晰,效果更好。聚光透镜10的作用是实现对LED发出的红、绿、蓝三束光线进行同等聚焦,优选直径在10-15CM的聚焦透镜。如图I、图2所示,透镜位移装置由对称设置在圆筒壳I上、下两侧的两个位移组合3组成;每侧位移组合3均由齿轮旋钮16、齿条5、连接件4组成,齿轮旋钮16 —端为旋钮,另一端为齿轮18。在圆筒壳侧壁上、下两侧各设有一横向的细长通槽2,同侧齿条5设置在同侧细长通槽2的底部,齿轮旋钮16的齿轮18与齿条5啮合并可沿同侧的细长通槽2移动;同侧的连接件4 一端与同侧的齿轮旋钮16连接,另一端穿过同侧的细长通槽2与聚光透镜10的边框17连接。因此,聚光透镜10可随着上、下齿轮旋钮16同步移动,以调节焦距。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不在圆筒壳I上、下两侧而在圆筒壳I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位移组合3和相应的细长通槽2,连接关系同上。除两细长通槽2、开口 11有极少光线进入之夕卜,圆筒壳I内部形成了一个较暗、相对封闭的内室,避免了环境杂散光对观察效果影响。LED驱动电路15也叫LED驱动电源,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LED驱动电路为由输入端、全桥整流电路22、滤波电路23、电流调节控制电路24、输出端组成,电流调节控制电路24的核心部分是由一个以群波 振荡器芯片IC410B为核心的触发振荡电路组成,电流调节控制电路24的作用是向后级输出符合各LED发光照明要求的电流。IC410B的各引脚分别连接振荡波定时电阻Rl,高频旁路电容C1、C2,反馈取样电阻R2、R3、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l输出分别连接电感LI、后级滤波电容C3、续流二极管D1。如图4所示,LED驱动电路15的工作原理是输入端接220V交流电,经全桥整流电路22、滤波电路23即C4/450V/47 μ F电容滤波后变为300V左右的直流电,该直流电一方面供给后级电路作为主能量输出,另一面直接加在群波振荡器芯片IC410B的第①脚,为IC410B提供工作电压。IC410B第①引脚得到供电后、由于IC410B第⑤引脚的触发输入与⑥、⑦引脚短接,则自行进入固有频率的振荡状态,其振荡频率由Rl的阻值来决定;IC410B经第④脚输出PWM信号,该信号用来调整Ql导通时间,Ql导通的时间越长,后级输出的电流越大,从而调节所驱动的发光二极管D2、D3和D4即LED19、20和21的发光亮度。当Ql导通时,LI进行能量储存,当Ql截止时,LI释放能量并经续流二极管Dl流出。在实际装配焊接时,发光二极管D2、D3和D4在驱动电路输出端上按照等边三角形串联在一起。采用上述优选电路就可驱动三基色LED19、20、21正常发光。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在圆筒壳I的开口 11的前方设置有一白底色展示屏,在进行三基色合成时,通过调节聚光透镜10的焦距,实现光通量叠加,再投射到白底色展示屏上,来验证三基色合成原理。试验时,先让聚焦透镜10置于焦距之处,让等距的红、绿、蓝三束单色光通过,投射到屏幕上形成红、绿、蓝光斑;然后逐渐调节透镜焦距,使三束光在屏幕上均匀扩散实现叠相互叠加,在不同的叠加区域可以看到不同光的叠加效果,从而实现三基色的动态合成;让学生直观、清晰的看到分解及合成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基色原理。上述表达的图形、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凡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高亮LED的三基色原理演示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3)、支架(12)、圆筒壳(I)、聚光透镜(10)、透镜位移装置、LED光源模块(9),LED散热装置(6)、LED驱动电路(15);圆筒壳(I)经支架(12)与底座(13)连接,圆筒壳(I)水平设置,其前端设有开口(11),在圆筒壳(I)内从前至后依次设有聚光透镜(10)、LED光源模块(9)、LED散热装置(6),聚光透镜(10)通过透镜位移装置可在圆筒壳(I)内水平移动,LED光源模块(9)固定在LED散热装置(6)上;LED光源模块(9)由发红光LED (19)、发绿光LED (20)、发蓝光LED(21)组成,发红光LED(19)、发绿光LED(20)、发蓝光LED(21)按照等边三角形排列且串联在一起,发红光LED (19)、发绿光LED (20)、发蓝光LED (21)与LED驱动电路(15)的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高亮LED的三基色原理演示仪,其特征在于LED散热装置(6)由铝基板(8)、翘片式散热器(7)组成,铝基板(8)通过导热硅脂与翘片式散热器(7)连接,发红光LED (19)、发绿光LED (20)、发蓝光LED (21)固定安装在铝基板(8)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高亮LED的三基色原理演示仪,其特征在于发红光LED (19)、发绿光LED (20)、发蓝光LED (21)采用功率为IW高亮型LED。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高亮LED的三基色原理演示仪,其特征在于透镜位移装置由对称设置在圆筒壳(I)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的两个位移组合(3)组成;每侧的所述位移组合(3)均由齿轮旋钮(16)、齿条(5)、连接件(4)组成,在圆筒壳(I)侧壁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横向的细长通槽(2),同侧齿条(5)设置在同侧细长通槽(2)的底部,齿轮旋钮(16)与齿条(5)啮合并可沿同侧的细长通槽(2)移动;同侧的连接件(4)一端与同侧的齿轮旋钮(16)连接,另一端与聚光透镜(10)的边框(17)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基于高亮LED的三基色原理演示仪,能直观、形象地观察到光的三基色和光合成现象,它包括底座、支架、圆筒壳、聚光透镜、透镜位移装置、LED光源模块,LED散热装置、LED驱动电路;圆筒壳经支架与底座连接,圆筒壳水平设置,其前端设有开口,在圆筒壳内从前至后依次设有聚光透镜、LED光源模块、LED散热装置,聚光透镜通过透镜位移装置可在圆筒壳内水平移动,LED光源模块固定在LED散热装置上;LED光源模块由发红光LED、发绿光LED、发蓝光LED组成,发红光LED、发绿光LED、发蓝光LED按照等边三角形排列且串联在一起,发红光LED、发绿光LED、发蓝光LED与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积极效果是操作方便,学生动态看到光合成过程,生动形象、增强教学效果。
文档编号G09B23/22GK202473048SQ201220108100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5日
发明者徐忠根, 赵利平, 高善坤 申请人:徐忠根, 赵利平, 高善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