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惯性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171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惯性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教学模型,具体地说是ー种惯性仪。
背景技术
在物理课的教学工作中,涉及到牛顿第一定律时,教材上使用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法,所用到的器材较多,做起来非常麻烦,学生们也不便于理解,使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尤其对于条件较差的学校,无法配备相应的实验器材,给教学增添很大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惯性仪,该惯性仪具有模拟展示惯性存在的功倉^:。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ー种惯性仪,其结构包括惯性仪本体,所述的惯性仪本体由框架、玻璃管、小球、螺栓和滑轮底座构成,框架为空心的矩形结构,在框架两侧分别设有上下的通槽,通槽上装有可调节高度的螺栓,在框架空心部分设有水平的玻璃管,玻璃管两端设置在螺栓上,管内装有直径小于玻璃管内径的小球,框架垂直固定在滑轮底座上,底座上表面为平板,平板底部四角设有轮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验时,利用螺栓将玻璃管调节至完全水平的状态,使小球位于玻璃管的左(或右)端,向右(或左)水平推动底座,此时小球也自玻璃管内向右(或左)滚动,然后让底座突然停止,小球却没有立即停止运动,而是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前滚动,以此说明物体在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相当于不受力)的情况下,将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符合牛顿第一定律。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框架,2玻璃管,3小球,4螺栓,5滑轮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ー种惯性仪,其结构包括惯性仪本体,所述的惯性仪本体由框架I、玻璃管2、小球3、螺栓4和滑轮底座5构成,框架I为空心的矩形结构,在框架I两侧分别设有上下的通槽,通槽上装有可调节高度的螺栓4,在框架I空心部分设有水平的玻璃管2,玻璃管2两端设置在螺栓4上,管内装有直径小于玻璃管2内径的小球,框架I垂直固定在滑轮底座5上,底座上表面为平板,平板底部四角设有轮子。实验时,利用螺栓4将玻璃管2调节至完全水平的状态,使小球3位于玻璃管2的左(或右)端,向右(或左)水平推动底座5,此时小球3也自玻璃管2内向右(或左)滚动,然后让底座5突然停止,小球3却没有立即停止运动,而是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前滚动,以此说明物体在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相当于不受力)的情况下,将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符合牛顿第一定律;本实用新型集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结构简単,易于选材、
制作,尤其适合学校教学使用。
权利要求1. 一种惯性仪,其特征是,包括惯性仪本体,所述的惯性仪本体由框架、玻璃管、小球、螺栓和滑轮底座构成,框架为空心的矩形结构,在框架两侧分别设有上下的通槽,通槽上装有可调节高度的螺栓,在框架空心部分设有水平的玻璃管,玻璃管两端设置在螺栓上,管内装有直径小于玻璃管内径的小球,框架垂直固定在滑轮底座上,底座上表面为平板,平板底部四角设有轮子。
专利摘要一种惯性仪,属于一种教学模型,主要解决惯性的直观演示的问题。其结构包括惯性仪本体,所述的惯性仪本体由框架、玻璃管、小球、螺栓和滑轮底座构成,框架为空心的矩形结构,在框架两侧分别设有上下的通槽,通槽上装有可调节高度的螺栓,在框架空心部分设有水平的玻璃管,玻璃管两端设置在螺栓上,管内装有直径小于玻璃管内径的小球,框架垂直固定在滑轮底座上,底座上表面为平板,平板底部四角设有轮子。该惯性仪具有直观的模拟展示惯性存在的特点,便于理解。
文档编号G09B23/10GK202584501SQ20122024133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5日
发明者张永刚 申请人:张永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