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双头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0308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途双头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作简易圆规和直尺使用的双头笔。
背景技术
笔是人们在学习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书写工具,但现有的笔功能单一,已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如:现有的笔大多不具有圆规和直尺的功能,学生在听课或自学做笔记时,经常要用到两种颜色的笔,市场上能买到的双色笔使用起来要不停的调换笔的方向,非常影响学习效率,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多用途双头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头笔,包括笔杆甲和笔杆乙,其特征是在于:所述笔杆甲和笔杆乙的尾端通过连接片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笔杆甲和笔杆乙的尾端设计成半圆形齿轮状,由齿轮相互咬合组成转动配合部件。所述笔杆甲和笔杆乙尾端的半圆形齿轮状结构的圆心位置各有一个销孔,连接片上有两个销孔,分别与笔杆甲和笔杆乙尾端的半圆形齿轮状结构的圆心位置上的销孔通过销轴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笔杆甲和笔杆乙的表面在靠近边缘处设有长度刻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做笔记需要用到两种颜色的笔时,使用双头笔可以很方便的选择使用不同的笔尖,避免了频繁换笔或调转笔杆的动作,提高了使用效率,双头笔的两支笔杆可以在0度到360度之间以任意角度张开,必要时还可以作为简易圆规使用,且笔杆表面在靠近边缘处设有长度刻度,若伸展平直,成“一”字形,此时双头笔可做直尺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笔杆甲和笔杆乙张开,可作为简易圆规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作为直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笔杆甲;2、笔杆乙;3、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笔杆甲I和笔杆乙2的尾端设计成半圆形齿轮状,笔杆甲I和笔杆乙2的尾端有齿的部分相互咬合组成转动配合部件,笔杆甲I和笔杆乙2尾端的半圆形齿轮状结构的圆心位置各有一个销孔,在连接片3两端各有一个销孔,分别与笔杆甲I和笔杆乙2尾端的半圆形齿轮状结构上的销孔通过销轴固定连接在一起。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笔杆甲I和笔杆乙2的尾端通过连接片3固定连接,笔杆甲I和笔杆乙2平行放置,单手持握,可在书写时很方便的使用笔杆甲I和笔杆乙2上的不同笔尖,单手即可完成调换动作。实施例2:如附图2所示,在笔杆甲I和笔杆乙2的尾端存在转动配合部件,笔杆甲I和笔杆乙2以转动配合部件为中心可以以任意角度张开,将笔杆甲I和笔杆乙2中任意一支笔杆的笔尖作为支点,另外一支笔杆的笔尖可以围绕支点粗略的画圆,多用途双头笔此时可作为简易圆规使用。实施例3:如附图3所示,笔杆甲I和笔杆乙2的表面在靠近边缘处设有长度刻度,将笔杆甲I和笔杆乙2以转动配合部件为中心伸展平直,成“一”字形,多用途双头笔此时可做直尺 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途双头笔,包括笔杆甲(I)和笔杆乙(2),其特征是在于:所述笔杆甲(I)和笔杆乙(2)的尾端通过连接片(3)固定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双头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杆甲(I)和笔杆乙(2)的尾端设计成半圆形齿轮状,由齿轮相互咬合组成转动配合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双头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甲(I)和笔杆乙(2)尾端的半圆形齿轮状结构的圆心位置各有一个销孔,连接片(3)上有两个销孔,分别与笔杆甲(I)和笔杆乙(2)尾端的半圆形齿轮状结构的圆心位置上的销孔通过销轴固定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双头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甲(I)和笔杆乙(2)的表面在靠近边缘处设有长度刻 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作简易圆规和直尺使用的多用途双头笔,所述笔是在两个笔杆的尾端由齿轮状结构咬合组成转动配合部件,并由带有销孔的连接片通过销轴固定连接在一起,笔杆的表面在靠近边缘处设有长度刻度,使用双头笔可以很方便的选择使用不同的笔尖,提高使用效率,将两支笔杆张开还可做简易圆规或直尺使用。
文档编号B43K27/00GK203093440SQ20132009035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8日
发明者吴佳凡 申请人:吴佳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