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圈活页夹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246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环圈活页夹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固持活页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具有外壳和可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环圈。所述环圈安装在铰链板,所述铰链板由所述外壳支撑以相对于所述外壳枢转移动。致动器可相对于所述外壳移动以枢转所述铰链板以在所述闭合位置与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环圈。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致动器的活动杆包括锁定元件。所述活动杆可在其中所述锁定元件阻挡所述铰链板的枢转的锁定位置与其中所述锁定元件允许所述铰链板的枢转的未锁定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活动杆和外壳各包括一个固定形成物。所述外壳上的所述固定形成物被调适来接触所述活动杆上的所述固定形成物以在所述环圈闭合时将所述活动杆可释放地固持在所述锁定位置。
【专利说明】环圈活页夹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大致涉及一种用于固定活页的环圈活页夹机构且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将环圈自动锁定在闭合位直的锁定系统的环圈活页夹机构。
[0002]发明背景
[0003]环圈活页夹机构将活页固定在环圈上。环圈活页夹机构可用于笔记本、文件夹、公文包、书写板和其它类似物体中以为物体赋予活页固定功能。常规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具有由可选择性地移动以打开环圈以添加和/或移除活页并且将环圈闭合以将活页固定在环圈上的环圈构件形成的环圈。环圈构件通常安装在由外壳支撑以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枢转移动的邻接铰链板上。未变形外壳比铰链板的组合宽度稍窄使得外壳施加弹簧力,所述弹簧力在环圈构件处于闭合位置时抵着朝向打开位置的移动偏压环圈构件。如果这种弹簧力是强的,那么存在当外壳在闭合期间导致环圈构件急速关闭时,使用者可能因手指被夹在环圈构件之间而受伤的风险。因此,需要设计外壳使得其在环圈构件上施加相对较轻的弹簧力以减小伤害使用者的风险。
[0004]但是,在闭合位置中缺少固持环圈构件的强偏压力增大环圈将意外打开(例如,如果环圈机构意外掉落)并且无法固定活页的风险。一种减小环圈将意外打开的风险的方式是提供一种锁定系统,其阻挡环圈构件从闭合位置枢转移动至打开位置。需要当环圈移动至闭合位置时,自动将环圈锁定闭合的锁定系统。还需要能够在单个步骤中将环圈解锁并且打开以使得环圈机构便于使用。
[0005]实用新型概要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是用于固持活页的环圈活页夹机构。所述机构具有长形外壳。所述机构具有用于固持活页的环圈。每个环圈包括第一环圈构件和第二环圈构件。第一环圈构件可相对于外壳移动且第二环圈构件可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中,第一环圈构件和第二环圈构件形成允许由环圈固定的活页沿着环圈从一个环圈构件移动至另一个环圈构件的实质上连续、闭环。在打开位置中,第一环圈构件和第二环圈构件形成用于从环圈添加或移除活页的不连续、开环。第一铰链板和第二铰链板由外壳支撑以相对于外壳进行枢转运动。第一环圈构件安装在第一铰链板上并且可随第一铰链板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的枢转运动而移动。机构具有可相对于外壳移动以导致铰链板的枢转运动的致动器。致动器可在其中环圈构件处于闭合位置的第一位置与其中环圈构件处于打开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活动杆可操作地连接至致动器。活动杆包括锁定元件。活动杆可在其中锁定元件阻挡铰链板将环圈从闭合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的枢转移动的锁定位置与其中锁定元件允许铰链板打开环圈的枢转移动的未锁定位置之间移动。活动杆和外壳各包括一个固定形成物。外壳上的固定形成物被调适来在环圈闭合时接触活动杆上的固定形成物以将活动杆可释放地固持在锁定位置。
[0007]可在下文中部分了解及在下文中部分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标和特征。
[0008]附图简述
[0009]图1是笔记本和固定至笔记本的环圈活页夹机构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0010]图2是处于闭合位置的环圈活页夹机构的透视图;
[0011]图3是从不同有利位置取得的处于闭合位置的环圈活页夹机构的另一个透视图;
[0012]图4是类似于图2但示出处于打开位置的机构的环圈活页夹机构的透视图;
[0013]图5是类似于图3但示出处于在打开位置的机构的环圈活页夹机构的透视图;
[0014]图6是环圈活页夹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0015]图7是环圈活页夹机构的活动杆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0016]图8是环圈活页夹机构的致动器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侧视图;
[0017]图9是处于打开位置的环圈活页夹机构的一部分的放大部分截面;
[0018]图10和图1OA是处于打开与完全闭合位置之间的位置的环圈活页夹机构的一部分的放大部分截面;和
[0019]图11是处于闭合位置的环圈活页夹机构的一部分的放大部分截面;
[0020]在附图的视图中,相应参考数字指示相应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考附图,图1至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环圈活页夹机构的实施方案,其大致指示为101。在图1中,机构101安装在笔记本封面103上。具体地,机构101安装为邻近笔记本封面103的背脊105。背脊105在铰接附接至背脊105的封面107与封底109之间延伸。封面107和封底109可移动以选择性地覆盖或暴露由机构101固定的活页(未示出)。以其它方式(例如,在背脊上)安装在笔记本封面上或安装在除笔记本封面以外的衬底(例如,文件夹、公文包等)上的环圈活页夹机构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0022]如图2至图5中所示,机构101包括支撑多个环圈(每个环圈大致标注为113)的长形外壳111。外壳111还具有突起平坦中心平台117和从平台的相对侧面向下及侧向相外延伸的侧面119。外壳的侧面119实质上平行于彼此。平台117和侧面119为外壳赋予大致拱形横截面形状。平台117和侧面119的平坦度使图1和图6中所图示的外壳111的拱形横截面形状成为分段和有角度拱形。但是,应了解外壳的侧面和中心顶部部分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可更平滑地弯曲。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外壳111的第一纵向末端121大致打开而第二、相对纵向末端123大致闭合。弯曲下缘125沿着外壳111的侧面119的外缘边纵长延伸。具有与附图中所图示的外壳111不同的形状的外壳的机构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
[0023]环圈113可操作以将活页固定在笔记本103中的环圈机构101上。附图中所图示的环圈机构101具有三个环圈113。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环圈数量可变化。附图所示的环圈113实质上彼此相同且形状各为大致圆形。如图1至图6中所示,环圈113各包括两个环圈构件133 (有时被称作并且标注为133a和133b以指成对环圈构件的特定一个)。环圈构件133由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的适当材料(例如,钢)的常规、圆柱形杆适当地形成。具有由不同材料形成或具有不同横截面形状(例如,椭圆形横截面形状)的环圈构件的环圈活页夹机构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环圈构件133为大致半圆形使得环圈113具有大致圆形形状,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环圈可具有非圆形形状。此外,环圈构件之一可具有与另一个不同的形状,诸如D形环圈和其它不对称环圈的情况。[0024]每个环圈113的环圈构件133a的至少一个可相对于外壳111移动且相对环圈构件133b可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附图中所示的环圈机构101中,两个环圈构件133a、133b各以实质类似方式相对于外壳111移动以打开和闭合环圈113,但是这不是实践本实用新型所必要的。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可将每个环圈的环圈构件之一固定至外壳。在闭合位置中(图2),环圈构件133形成允许由环圈113固定的活页沿着环圈从一个环圈构件移动至另一个环圈构件的实质上连续、闭环。在打开位置(图4)中,环圈构件133形成用于从环圈113添加或移除活页的不连续、开环。
[0025]环圈机构101包括支撑环圈构件133的两个实质相同铰链板127。铰链板127的形状各为大致长形、平坦和矩形且在长度上各稍微比外壳111短。铰链板127沿着其内纵向缘边以平行配置互连(如图3和图5中所图示),其形成具有枢轴的中心铰链145。这以本领域中已知的常规方式适当地完成。铰链板127的外纵向缘边接收在由外壳111的弯曲下缘125形成的槽中,其由此支撑铰链板以在外壳内枢转。如图6中所示,环圈构件133a、133b各以大致相对方式安装在铰链板127的各自一个上(其有时标注为127a及127b以与各自环圈构件的标注对应)。环圈构件133沿着外壳111的侧面119延伸穿过各自开口 155使得当环圈113闭合时,环圈构件的自由端在外壳上方彼此接合。环圈构件133刚性连接至铰链板127并且在铰链板枢转时随铰链板移动。在附图中所图示的环圈活页夹机构101中,安装每个环圈113的两个环圈构件133使得其从铰链板127的上表面延伸。但是,其中安装一个或更多个环圈构件使得其从铰链板的下表面延伸的机构(例如,如在共同拥有的美国公开专利申请案第20080008519号中所公开)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
[0026]铰链板127可在中心铰链145上相对于外壳111向下及向上枢转以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安装其上的环圈构件133。当铰链板127向下枢转(即,中心铰链145移离外壳111)时,环圈构件133闭合。当铰链板127向上枢转(即,中心铰链轴145朝向外壳111移动)时,环圈构件133打开。当铰链板处于共面位置时,铰链板127的组合宽度比外壳111的弯曲下缘125之间的间隔宽。因此,当铰链板127枢转穿过共面位置时,铰链板使外壳111变形并且在外壳中形成弹簧力。外壳弹簧力在铰链板127和环圈113处于闭合位置时,偏压铰链板127和环圈113以保持闭合以及在铰链板和环圈处于打开位置时,偏压铰链板和环圈以保持打开。
[0027]致动器115可由使用者相对于外壳111移动以导致铰链板127抵着来自外壳111的弹簧力枢转运动以打开和闭合环圈113。致动器115可在其中环圈构件133处于闭合位置的第一位置(图11)和其中环圈构件处于打开位置的第二位置(图9)之间旋转。
[0028]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致动器115被安装来在由外壳111单独形成并且(例如,通过一个或更多个铆钉或其它适当紧固件)固定至外壳的杠杆支座171 (图6)上相对于外壳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枢转移动。杠杆支座171包括在外壳111的开口端121上定位在外壳平台117顶部上的板175。杠杆支座171还具有在外壳的末端121上从板175的相对侧透过槽179延伸至外壳111中的臂177。致动器115通过延伸穿过致动器的枢轴销181可枢转地连接至杠杆支座并且由杠杆支座的臂固定。因此,致动器115围绕与销181重合的枢轴枢转。杠杆支座171不纵向延伸超过外壳111的开口端121。此外,当环圈闭合时,仅致动器115的相对微小部分纵向延伸超过外壳111的开口端121。安装致动器的其它方式(包括在无单独杠杆支座的情况下直接安装至外壳)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畴。[0029]现参考图8至图11,致动器115具有主体201和从主体延伸的闭合臂203。闭合臂203被定位来枢转铰链板127并且在致动器从打开位置移动至闭合位置时将环圈113移动至闭合位置。致动器115还具有从主体201延伸并且被定位来枢转铰链板127并且在致动器从闭合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时将环圈113移动至打开位置的打开臂205。如图8和图9中所见,闭合臂203和打开臂205形成通道207,其中接收铰链板127的末端。把手211从致动器115的主体201延伸以促进由使用者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移动致动器。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致动器的把手可具有许多不同形状。
[0030]铰链板127的末端接收在通道207中使得闭合臂203位于铰链板末端上方且打开臂205位于铰链板末端下方。每个铰链板127具有朝向外壳111的开口端121纵向延伸的相对较窄指状物141 (图6)。指状物141的宽度各比各自铰链板127窄并且被定位来使得其内纵向边缘大致与铰链板的内纵向边缘和中心铰链145对齐。当致动器115从闭合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时,打开臂205施加向上力至铰链板的指状物141,其将中心铰链145向上枢转以打开环圈113。同样地,当致动器从打开位置移动至闭合位置时,闭合臂203施加向下力至指状物141,其将中心铰链145向下枢转以闭合环圈113。适当地,打开臂205与铰链板127恒定接触。
[0031]除如上所述打开和闭合环圈113外,致动器115还被调适来在致动器在其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移动以打开和闭合环圈113时,在锁定位置(图11)与非锁定位置(图9)之间移动锁定元件221。在锁定位置中,锁定元件221通过阻挡铰链板127的枢转运动而防止环圈113从闭合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在非锁定位置中,锁定元件221不阻挡铰链板127和环圈113从闭合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适当地,在锁定元件221被移出锁定位置的同时,致动器115使铰链板127变形以依序移动锁定元件和铰链板。
[0032]如图7中所图示,锁定元件221是活动杆225的锁定部223上的三个实质相同锁定元件(其每个标注为221)之一,其在外壳111中在外壳的铰链板127与平台117之间纵向延伸。锁定元件的数量可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畴。锁定元件221沿着活动杆225的锁定部223纵向分隔开,一个锁定元件邻近活动杆的锁定部223的每个纵向末端且一个朝向活动杆的锁定部的中心定位。锁定元件221从活动杆225的锁定部223朝向铰链板127突出。如图9至图11中所示,每个锁定元件221包括平坦底部271、倾斜正向边缘273和后向延伸部275。锁定元件221的倾斜边缘273可接合铰链板127并且在闭合期间协助向下枢转铰链板的中心铰链145。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通过例如注入成型工艺使锁定元件221一体形成为具有活动杆225的单件材料。但是,锁定元件可单独于活动杆形成并且附接至活动杆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此外,具有不同形状(例如,块状(例如,无角度边缘))的锁定元件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活动杆225和锁定元件221可统称为“锁定系统”。
[0033]切口 129 (图3和图6)沿着板的内缘边形成在每个铰链板127中。如图3中最佳图示,每个个别铰链板127中的切口 129对准以沿着互连铰链板的中心铰链145形成四个开口(也标注为129)。安装柱151穿透邻近外壳111的开口端121的铰链板127中的开口129之一。三个其它开口 129沿着接近锁定元件221的铰链板127的中心铰链轴145轴向定位。特定而言,开口 129被定位使得当活动杆225处于非锁定位置(图9)时其与锁定元件221对准且因此当活动杆处于锁定位置(图11)时,其未与锁定元件对准。如图11中所图示,当活动杆225处于锁定位置时,锁定元件221的平坦底部271在开口 129的边缘上接合铰链板127的上表面并且由此阻挡铰链板朝向其打开位置枢转移动。
[0034]活动杆225的连接部227将活动杆的锁定部223连接至致动器115。活动杆225的连接部227通过铰链229 (例如,活动铰链)适当地附接至锁定部223,所述铰链229允许连接部相对于锁定部枢转移动以促进连接部的运动(其可由致动器115以包括一些旋转的方式驱动)转化为活动杆的锁定部的线性移动。铰链229例如由于铰链构造为具有相对于连接部227的减小厚度的活动杆的区段而适当地具有比活动杆225的连接部227大的挠性。
[0035]参考图6和图7,与铰链229相对的活动杆225的连接部227的末端位于外壳的开口端121上。连接部227的末端具有沿着外壳111朝向开口端121纵向延伸的臂231和位于活动杆225的末端上且在臂之间延伸的横杆233。通过致动器115捕获横杆233使得致动器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的移动产生横杆233在活动杆225末端上的移动。
[0036]参考图8至图11,如图8中所图示,存在其中可捕获活动杆225末端上的横杆233的槽或凹部255。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凹部255介于闭合臂203与把手211之间。当活动杆225的横杆233被致动器115捕获在凹部255中时,横杆从致动器的一侧延伸穿过凹部至致动器的相对侧。凹部的一部分由凹面265界定,所述凹面265成形为大致符合横杆233的形状以在打开期间促进横杆抵着所述凹面座落。凹部的另一部分由凹面251界定,所述凹面251成形为大致符合横杆233的形状以在闭合期间促进横杆抵着所述表面座落。
[0037]活动杆225和致动器115被调适使得在环圈机构101装配期间可通过在大致垂直于横杆的纵轴的方向上(例如,大致向下)相对于致动器移动横杆而将横杆233卡扣至凹部255中。这可能是有利的,因为其促进其中横杆233与连接部227的其余部分一体形成为单件的活动杆225的使用。其也可能是有利的,因为如在活动杆和致动器的装配需要将纵向插入大约与将插入其中的结构相同大小的开口中的销或其它长形结构的情况下,不同组件无需精确对齐及插入其它组件。这简化了环圈机构101的装配。
[0038]预想整个致动器115 (除可能覆盖一些或所有把手211的任选衬垫(未示出)外)一体形成为单件(例如,由弹性可塑聚合材料形成)。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致动器115可由其它材料或通过其它工艺形成。例如,由单独形成并且装配以产生致动器的组件制成的致动器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具有与本文所示和所述的形状不同的致动器的环圈机构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0039]除锁定元件221外,活动杆225的锁定部223还包括被构造来接合外壳111上的相应固定形成物241的固定形成物239。固定形成物239、241被构造来在环圈113闭合时帮助将活动杆225保持在锁定位置以及在环圈打开时帮助将活动杆保持在非锁定位置。固定形成物239、241还提供触觉和听觉反馈给操控致动器115的使用者,指示致动器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的移动完成。此外,当环圈闭合时,图示的实施方案中的固定形成物239、241可用于施加张力至活动杆以随环圈113闭合将致动器一直拉至其闭合位置。
[0040]在图不的实施方案中,活动杆225和外壳111各包括一对实质相同的固定形成物239、241,其分别彼此纵向分隔。例如,活动杆225上的至少一个锁定元件221适当地定位在活动杆上的两个固定形成物239之间。类似地,至少一个环圈113适当地定位在外壳111上的固定形成物241之间。虽然在图不的实施方案中,活动杆225和外壳111各具有一对固定形成物239、241,但是应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广义范畴内,活动杆和外壳可能只包括单个固定形成物。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广义范畴内,活动杆和外壳还可包括超过两个固定形成物。
[0041]因为图示的实施方案中的固定形成物239、241实质上相同,所以一组协作固定形成物239、241的详细描述将足以描述所有固定形成物。如图9至图11中所见,外壳111上的固定形成物241适当地包括从外壳的平台117朝向活动杆225及朝向铰链板127向下延伸的掣子159。如图示,掣子159可与外壳111 一体形成,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其可由固定至外壳的单独件制成。如图9至图11中所示,掣子159是从外壳向下延伸的大致圆形突部(例如,浅凹)。但是具有不同形状(诸如具有倾斜边缘的凸形(例如,非圆形))的掣子在本实用新型的广义范畴内。
[0042]活动杆225上的固定形成物239适当地包括活动杆的上表面上的凹部235,所述凹部235被定位来在活动杆225处于锁定位置时接收掣子159。如图7中所图示,活动杆225上的固定形成物239包括一对凹部235,其包括第一凹部235a和第二凹部235b。第二凹部235b定位为比第一凹部235a更靠近致动器115。当致动器115处于闭合位置(图11)时,外壳111的掣子159接收在第二凹部235b中。当致动器处于打开位置(图9)时,外壳111的掣子159接收在第一凹部235a中。凹部235与锁定元件221分隔。每个凹部235适当地为大致圆形,但是其它形状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
[0043]如图7中所图示,活动杆225包括在每个固定形成物239的位置上从其下侧向下延伸的凸块237。因此,在其中在活动杆上存在两个固定形成物239的图示实施方案中,存在在固定形成物的位置上从活动杆225下侧向下延伸的两个实质相同凸块237。凸块237在活动杆225中提供额外厚度使得活动杆在固定形成物239的凹部235位置上不太薄。
[0044]活动杆上的固定形成物239还包括将第一凹部235a与第二凹部235b分开的突部245。突部245形成凹部235的邻近侧的底部部分。突部245的尖端247适当地与邻近凹部235的活动杆225的其余部分的上表面大致平齐(图9)。如图10中所图示,活动杆225被调适使得所述活动杆225在随着活动杆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突部245与掣子159对齐且掣子未接收在任一个凹部235中时,可在固定形成物239上弹性弯离外壳111。掣子159和突部245,以及由突部形成的凹部235的底部的邻近部分被调适使得固定形成物239、241彼此施加易于阻止活动杆225在其处于闭合位置和锁定位置时移离所述位置的力。掣子159、突部245和凹部235的邻近底部部分也被调适使得固定形成物239、241彼此施加易于阻止活动杆225在处于打开位置时移离所述位置的力。
[0045]尤其,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通过抵着掣子159的倾斜表面的弯曲活动杆225中的弹性恢复力推动形成凹部235的相邻边缘和形成突部245的侧面的倾斜表面,以产生易于朝向其中掣子159接收在更接近于与掣子对准的凹部235a或235b中的任一个的位置移动活动杆的力。如图10中所图示,例如,固定形成物239、241被构造使得掣子159与突部245/凹部235b底部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易于随活动杆在环圈113闭合期间接近闭合和锁定位置而将活动杆225朝向闭合和锁定位置移动的力Fl。还透过活动杆225将力Fl传输至致动器115,其易于将致动器朝向其闭合位置旋转。
[0046]如图11中所图示,一旦掣子159接收在凹部235b中,掣子159与突部245/凹部235b底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帮助将活动杆固持在锁定位置。当活动杆225处于锁定位置时,致动器115可通过固定形成物239、241之间的相互作用维持微小张力。这可在环圈闭合时帮助减小或免除致动器115的作用。例如,在图11中,当环圈113闭合时,掣子159被定位为维持与突部245接触使得固定形成物239、241可在活动杆225中产生张力。或者,凹部235b可相对于掣子159定大小及/或定位使得在环圈闭合时不存在由固定形成物产生的张力。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当环圈113闭合时,可能在掣子159与突部245之间存在小间隙。然而,即使当环圈113闭合时,活动杆225中不存在张力,在活动杆已移离锁定位置后,固定形成物239、241仍产生易于阻止活动杆进一步移离锁定位置的力。阻止活动杆225移离锁定位置的力还阻止致动器115朝向其打开位置移动并且在致动器稍微(例如,意外)移离闭合位置的情况下使致动器和活动杆返回闭合/锁定位置。
[0047]参考图9,当环圈113打开时,掣子159接收在固定形成物239的另一个凹部235a中。如图示,活动杆225和外壳111上的固定形成物239、241彼此相互作用以帮助将活动杆、致动器115和环圈固持在打开位置。
[0048]此外,固定形成物239、241被适当地调适以提供反馈给操控致动器115的使用者,指示使用者致动器115和活动杆已完成从闭合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的移动及/或完成从打开位置至闭合位置的移动。反馈可为与突部245移动超过掣子159相关的可听声音和/或触感的形式。可听声音可以是在掣子159卡扣至凹部之一中时发生的卡扣声。类似地,固定形成物239、241被构造来在突部245在于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移动期间滑动超过掣子159时,使施加至活动杆的力的方向反向,其形成可被操控致动器115的使用者感知的触感。此外,当掣子159接收在凹部235之一中时,因固定形成物239、241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施加在活动杆225上的力的量可感知地下降。虽然预期可能需要触觉和/或听觉反馈,但是应了解反馈并非关键的且不产生任何触觉或听觉反馈的固定形成物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
[0049]如图示,整个活动杆225(包括锁定元件221、锁定部223、凸块237、凹部235、突部245、铰链229和连接部227)适当地一体形成为可塑聚合材料的单个单件。但是,应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活动杆的不同组件可单独制作并且装配以形成非单一活动杆。
[0050]现将参考图9至图11描述环圈机构101的操作。在图11中,环圈机构101处于闭合和锁定位置。铰链板127向下远离外壳111铰接使得每个环圈113的环圈构件133 —起处于连续、闭环中,其能够固定活页。致动器115的把手211相对于外壳111实质垂直(当如图11中所示定向时)并且邻接外壳的开口端121。活动杆225的锁定元件221定位在铰链板127上方并且邻近其各自开口 129但未与开口 129对准。锁定元件221的平坦底部表面271邻接铰链板127的上表面。锁定元件221的后向延伸部275延伸穿过邻近铰链板127的正向、下转突片281的每个各自开口 129。外壳111上的固定形成物241的每个掣子159接收在活动杆225上的相应固定形成物的相应第二凹部235b中。
[0051]易于将活动杆225移出其锁定位置的任意事件(诸如当环圈机构掉落时,意外施加至环圈113或致动器115的力)产生固定形成物239、241之间的相互作用,其阻止活动杆移离锁定位置。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掣子159和突部245彼此相互作用以产生将活动杆225推离致动器115并且朝向其锁定位置返回的力Fl (见图10)。
[0052]为了将环圈机构101解锁并且打开环圈113,使用者旋转致动器115使得把手211远离外壳的平台117旋转,其将横杆233和活动杆225朝向非锁定位置拉离锁定位置(图
9)。虽然锁定系统221、225被致动器115移动至非锁定位置,但是通过将锁定元件221与铰链板的上表面接合而阻止中心铰链145上铰链板127的向上枢转移动。铰链板127在其邻近致动器115的末端上变形以延迟铰链板的枢转移动直至锁定元件221移动至与铰链板中的开口 129对准。
[0053]当通过闭合臂203移动活动杆225时,掣子159接合突部245并且产生力Fl (图10),所述力Fl阻止活动杆的进一步移动并且透过活动杆传输至致动器115并且由此阻止致动器朝向打开位置继续旋转。使用者可继续旋转致动器115并且克服固定形成物239、241提供的阻力。当活动杆225继续进一步远离锁定位置时,突部245的尖端247接近与掣子159对齐且活动杆在固定形成物239附近弯离外壳的平台117以允许突部滑动超过掣子159。一旦突部245的尖端247与掣子159对齐,固定形成物239、241就不再产生阻止活动杆225移离其锁定位置的任意力。
[0054]当锁定系统221、225不再阻挡铰链板127的枢转移动时,使用者继续旋转致动器115将打开臂205旋转并且将铰链板127的中心铰链145上推直至铰链板处于共面位置(未示出)。当突部245的尖端247已移动超过掣子159后,铰链板127适当地到达共面位置,但是这并不是必要的。一旦铰链板127移动超过其共面位置,外壳弹簧力的方向就由于铰链板在其移动穿过共面位置时的切换动作而反向。随后,外壳111和/或致动器115将铰链板移动至其打开位置。类似地,一旦突部245的尖端247滑动超过外壳上的掣子159,通过固定形成物239、241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的方向就反向且当掣子接收在凹部235a中时,掣子朝向致动器115推动活动杆225。这允许活动杆中的弹性恢复力使活动杆返回至较小弯曲构造。
[0055]当铰链板127的向上枢转移动完成且掣子159接收在凹部235a中时,环圈113处于打开位置(如图9中所示)。虽然环圈113保持在打开位置,但是固定形成物239、241之间的相互作用帮助将活动杆225和致动器115固持在打开位置。这可在环圈打开时帮助限制致动器115的作用。
[0056]为了闭合并且锁定环圈113,使用者可简单直接握住一个或多个环圈构件133并且将环圈构件从打开位置移动至闭合位置。使用者的这种动作将导致铰链板的中心铰链145在外壳111中向下枢转并且通过在打开臂205上下推而将致动器115旋转至闭合位置。在铰链板127已被枢转开后,致动器115将活动杆和锁定元件221推至锁定位置。固定形成物239、241由于突部245与掣子159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适当地阻止环圈朝向闭合位置的初始移动。类似地,外壳弹簧力还阻止环圈构件朝向闭合位置的初始移动直至当铰链板127穿过其共面位置时,外壳弹簧力的方向反向。当活动杆被推至锁定位置(图10)时,突部245滑动跨过掣子159且活动杆弯离平台117直至突部的尖端247与掣子对齐。在铰链板到达共面位置时,突部的尖端247已适当地移动超过掣子159,但是这并不是必要的。一旦尖端247滑动超过掣子159,固定形成物239、241产生的力的方向就反向。尤其,固定形成物239、241各产生推动活动杆225以继续朝向锁定位置移动的力Fl (图10)。当活动杆225到达其锁定位置时,掣子接收在第二凹部235b中。当掣子159卡扣至第二凹部235b中时,产生反馈(例如,可听声音、触感)以提供反馈给使用者,帮助确认闭合完成且环圈113锁定。
[0057]使用者还具有使用致动器115以闭合并且锁定环圈113而非手动移动环圈构件133以闭合环圈的选择。为了使用致动器115闭合环圈113,使用者在相对于打开顺序的相反方向上旋转致动器。例如,可将致动器115旋转(如图10中所示逆时针)以将把手211朝向外壳111的平台117移动。当致动器115朝向其闭合位置的旋转开始时,闭合臂203在铰链板127的中心铰链145上下推并且启动铰链板朝向闭合位置的枢转移动。当使用者继续将致动器115朝向闭合位置旋转时,致动器将活动杆225和其上的锁定元件221朝向锁定位置推动。如果当致动器115的闭合移动开始时,锁定元件221的正向边缘273尚未在各自开口 129的边缘上抵着铰链板127座落,其通过致动器的初始旋转而如此座落。
[0058]一旦锁定元件221抵着铰链板127座落(如图10中所图示),铰链板限制锁定系统221,225朝向锁定位置进一步移动。致动器115的继续旋转导致致动器主体201和接触表面251将横杆233推离外壳111的开口端121。致动器115施加至横杆233的力透过活动杆转移至锁定元件221使得其倾斜正向边缘273抵着突片281推动以增大将铰链板朝向闭合位置枢转的力。同时,闭合臂203继续在铰链板127上下推使得闭合臂和锁定元件221共同驱动铰链板的枢转移动。
[0059]一旦铰链板127穿过共面位置,所得切换动作使外壳弹簧力的方向反向且铰链板继续在外壳弹簧力、致动器115和/或锁定元件221所施加的力的影响下继续朝向闭合位置枢转移动。在铰链板127已充分朝向闭合位置枢转后,旋转致动器115将锁定系统221、225推动至锁定位置以允许此移动。当活动杆225被推至锁定位置时,突部245滑动跨过掣子159且活动杆弯离平台117直至突部的尖端247与掣子对齐。固定形成物239、241之间的初始相互作用产生易于阻止活动杆朝向锁定位置移动的力。一旦突部245的尖端247已滑动超过掣子159,由固定形成物239、241产生的力的方向反向且力Fl (图10)推动活动杆225以继续朝向锁定位置移动。当活动杆225接近其锁定位置时,掣子159接收在凹部235b中。当掣子159卡扣至第二凹部235b中时,产生反馈(例如,可听声音、触感)以提供闭合移动完成且环圈113锁定的确认给使用者。此时,固定形成物239、241再次将活动杆225和其上的锁定元件221可释放地固持在锁定位置。
[0060]当介绍本文中的环圈活页夹机构的元件时,冠词“一”、“一个”、“所述(the)”和“所述(said)”旨在意指存在一个或多个元件。术语“包括(comprising)”、“包括(including)”和“具有”及其变型旨在作为涵盖性的并且意指可能存在除所列元件以外的额外元件。此夕卜,使用“正向”和“后向”及这些术语的变型或使用其它方向和定向术语仅为了方便的目的,而不要求组件的任意特定定向。
[0061]由于可在上文中作出不同改变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所以上文描述中所含和附图中所示的所有事项应解释为说明性的且非限制意义。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固持活页的环圈活页夹机构,所述机构包括: 长形外壳; 环圈,其用于固持所述活页,每个环圈包括第一环圈构件和第二环圈构件,所述第一环圈构件可相对于所述外壳移动且所述第二环圈构件介于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在所述闭合位置中,所述第一环圈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圈构件形成允许由所述环圈固定的活页沿着所述环圈从一个环圈构件移动至另一个环圈构件的基本上连续的闭环,且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第一环圈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圈构件形成用于从所述环圈添加或移除活页的不连续的开环; 第一铰链板和第二铰链板,其由所述外壳支撑以相对于所述外壳枢转运动,所述第一环圈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铰链板上并且可随所述第一铰链板在所述闭合位置与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的枢转运动而移动; 致动器,其可相对于所述外壳移动以导致所述铰链板的枢转运动,所述致动器可在其中所述环圈构件处于所述闭合位置的第一位置与其中所述环圈构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和 活动杆,其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致动器,所述活动杆包括锁定元件,所述活动杆可在其中所述锁定元件阻挡所述铰链板将所述环圈从所述闭合位置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的枢转移动的锁定位置与其中所述锁定元件允许所述铰链板打开所述环圈的枢转移动的未锁定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所述活动杆和外壳各包括一个固定形成物,所述外壳上的所述固定形成物被调适来接触所述活动杆上的所述固定形成物以在所述环圈闭合时将所述活动杆可释放地固持在锁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其中所述活动杆上的所述固定形成物包括一对凹部,其包括第一凹部及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定位为比所述第一凹部更靠近所述致动器,且其中所述外壳上的所述固定形成物包括掣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其中所述掣子被定位为在所述活动杆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接收在所述第二凹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其中所述掣子被定位为在所述活动杆处于所述未锁定位置时接收在所述第一凹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其中所述固定形成物被构造为彼此相互作用以在所述环圈闭合时产生阻止所述活动杆移离所述锁定位置的力以及在所述活动杆处于所述未锁定位置时产生阻止所述活动杆移离所述未锁定位置的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其中所述固定形成物被调适使得当所述活动杆在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未锁定位置之间移动时,因所述固定形成物的相互作用而施加至所述活动杆上的力的方向反向。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其中在所述活动杆从所述未锁定位置移动至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掣子卡扣至所述第二凹部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其中所述活动杆和外壳上的所述固定形成物分别是第一固定形成物,所述活动杆和外壳还各包括第二固定形成物,所述第二固定形成物与所述致动器隔开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形成物隔开,其中所述外壳上的所述第一固定形成物和第二固定形成物被调适为接触所述活动杆上的所述各自固定形成物并且在所述环圈闭合时,共同将所述活动杆可释放地固持在所述锁定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其中所述活动杆上的每个所述第一固定形成物和所述第二固定形成物包括一对凹部且所述外壳上的每个所述固定形成物包括掣子,其被定位为在所述活动杆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接收在所述凹部对的第一个中以及在所述活动杆处于所述未锁定位置时接收在所述凹部对的第二个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其中所述活动杆和外壳上的所述固定形成物被定位使得存在纵向定位在所述致动器与每个所述固定形成物之间的所述环圈机构上的至少一个环圈,并且使得存在定位在所述第一固定形成物与所述第二固定形成物之间的至少一个环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其中所述活动杆和外壳上的所述固定形成物被定位使得存在纵向定位在所述固定形成物与所述致动器之间的所述环圈机构上的至少一个环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其中所述活动杆包括沿着所述活动杆的长度分隔的多个锁定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其中所述活动杆上的所述固定形成物沿着所述活动杆与所述锁定元件分隔。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其中所述活动杆被调适来在其上的所述固定形成物的位置上弯离所述外壳以允许所述活动杆在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未锁定位置之间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其中所述外壳上的所述固定形成物从所述外壳的顶部部分向下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 主体; 闭合臂,其从所述主体延伸且被定位来在所述致动器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枢转所述铰链板以将所述环圈移动至所述闭合位置;和 打开臂,其从所述主体延伸且被定位来在所述致动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枢转所述铰链板并且将所述环圈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定位在所述闭合臂与所述主体之间的槽,所述槽接收将所述活动杆连接至所述致动器的连接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其中所述活动杆具有沿着所述外壳纵向延伸的臂和在所述臂之间延伸的末端上的横杆,所述横杆是所述连接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其中所述外壳上的所述固定形成物包括掣子且所述活动杆上的所述固定形成物包括突部,其中所述突部和所述掣子具有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被调适来彼此相互作用以产生易于阻止所述活动杆移离所述锁定位置的力。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其中所述固定形成物与所述致动器分隔。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圈活页夹机构,其与笔记本封面组合,所述环圈机构固定至所述笔记本封面。
【文档编号】B42F13/16GK203713298SQ201320525782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7日
【发明者】杜振源 申请人: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