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源热泵风机盘管热水地暖一体化系统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4942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源热泵风机盘管热水地暖一体化系统模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风机盘管热水地暖一体化系统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热泵机组(2)、地能换热模型(3)、风机盘管(8)、地暖模型(9)、水箱(14)以及冷水箱(4)、热水箱(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源热泵风机盘管热水地暖一体化系统模型在课堂教学以及展览等教学活动中,操作方便、灵活、直观,且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一种地源热泵风机盘管热水地暖一体化系统模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模型,特别是热水地暖系统的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0002]现代建筑物对于中央空调、生活热水、地暖等需求逐渐增加,各自设置设备繁多,机房面积大,维护困难。在教学当中很难以复制这种供暖供水系统,针对这一现象,提出该一体化系统模型,可用于教学、展览,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灵活、直观。


【发明内容】

[0003]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提供一种热水地暖系统的仿真模拟教学模型,该模型操作方便、占地小,安全可
O
[0005]技术方案:
[0006]为了实现以上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源热泵风机盘管热水地暖一体化系统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热泵机组2、地能换热模型3、风机盘管8、地暖模型9、水箱14以及冷水箱4、热水箱5 ;
[0007]所述热泵机组2由膨胀阀24、四通换向阀22和第一换热器23、第二换热器25、第三换热器26通过制冷剂管道串联组成,形成一个回路,还包括压缩机21,压缩机21连接在四通换向阀22的两个端口上;
[0008]所述第一换热器23与地能换热模型3相连,第二换热器25连接一分水器6,水箱14为第二换热器25提供水源,分水器6的两个出口端分别连接风机盘管8、地暖模型9,风机盘管8和地暖模型9的回水管通过集水器7连接第二换热器25 ;
[0009]所述冷水箱4与第三换热器26的入水端连接,热水箱5与第三换热器26的出水端相连;
[0010]所述风机盘管8、地暖模型9的进水管、回水管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冷水箱4的出水管、热水箱5的进水管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地能换热模型3的出水管、进水管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0011]所述集水器7与第二换热器25连接的管路、冷水箱4的出水管以及地能换热模型3的回水管路均设置有水泵10 ;
[0012]所述地能换热模型3的出水管、第二换热器25与分水器6连接的管路以及冷水箱4的出水管分别设置电动阀门12 ;
[0013]所述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发出的温度信息,控制水泵10、电动阀门12的动作。
[0014]所述控制器为PLC、数字控制器、单片机或者工控机。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源热泵风机盘管热水地暖一体化系统模型在课堂教学以及展览等教学活动中,操作方便、灵活、直观,且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安全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热泵机组的示意图。
[0019]图中,1-控制柜,2-热泵机组,3-地能换热模型,4-冷水箱,5-热水箱,6_分水器,7-集水器,8-风机盘管,9-地暖模型,10-水泵,11-温度传感器,12-电动阀门,13-水管,14-水箱,15-止回阀,21-压缩机,22-四通换向阀,23-第一换热器,24-膨胀阀,25-第二换热器,26-第三换热器,27-制冷剂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22]一种地源热泵风机盘管热水地暖一体化系统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热泵机组2、地能换热模型3、风机盘管8、地暖模型9、水箱14以及冷水箱4、热水箱5 ;
[0023]所述热泵机组2由膨胀阀24、四通换向阀22和第一换热器23、第二换热器25、第三换热器26通过制冷剂管道串联组成,形成一个回路,还包括压缩机21,压缩机21连接在四通换向阀22的两个端口上;
[0024]所述第一换热器23与地能换热模型3相连,第二换热器25连接一分水器6,水箱14为第二换热器25提供水源,分水器6的两个出口端分别连接风机盘管8、地暖模型9,风机盘管8和地暖模型9的回水管通过集水器7连接第二换热器25 ;
[0025]所述冷水箱4与第三换热器26的入水端连接,热水箱5与第三换热器26的出水端相连;
[0026]所述风机盘管8、地暖模型9的进水管、回水管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冷水箱4的出水管、热水箱5的进水管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地能换热模型3的出水管、进水管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0027]所述集水器7与第二换热器25连接的管路、冷水箱4的出水管以及地能换热模型3的回水管路均设置有水泵10 ;
[0028]所述地能换热模型3的出水管、第二换热器25与分水器6连接的管路以及冷水箱4的出水管分别设置电动阀门12 ;
[0029]所述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发出的温度信息,控制水泵10、电动阀门12的动作。
[0030]所述控制器为PLC、数字控制器、单片机或者工控机。
[0031]使用时,第一换热器23用于配合地能换热模型3采集低位热,第二换热器25用于将一部分高位热输送给风机盘管8和地暖模型9进行室内空气调节,第三换热器26用于将一部分高位热输送给冷水箱4从而制备生活热水。送回水管道上都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水温。控制柜I上半部分为箱体用于放置控制器和相关控制线路,下半部分为支架,用于放置热泵机组2。热泵机组2中由制冷剂管道27依次连接四通换向阀22、第一换热器23、膨胀阀24、第二换热器25、第三换热器26和连接在四通换向阀22两个端口上的压缩机21。制冷剂在制冷剂管道中循环流通。冷水箱4的出水管可设置止回阀15,使液体单方向流动,阻止液体反方向流动。
[0032]地能换热系统模型可以模拟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埋盘管等换热形式。安装在水管上的电动阀门12用来调节水量,水泵10用于驱动水在水管中流动。
[0033]控制器根据各水管道的水温控制各电动控制阀12的开度。控制器控制整个系统的启停,整个系统的启动按照以下顺序:第一步开各水管上的电动阀门12 ;第二步打开各管路上水泵10 ;第三步打开热泵机组3 ;停机顺序则相反。控制器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监测水泵10的运行状态,并根据各水管的水温,调节各电动阀门12的开度,使风机盘管8系统中的送风温度达到设定值,使地暖系统的房间温度达到设定值,使热水系统的热水温度达到设定值。各电动阀门12可由控制器单独控制其开关。
【权利要求】
1.一种地源热泵风机盘管热水地暖一体化系统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热泵机组(2)、地能换热模型(3)、风机盘管(8)、地暖模型(9)、水箱(14)以及冷水箱(4)、热水箱(5);所述热泵机组(2)由膨胀阀(24)、四通换向阀(22)和第一换热器(23)、第二换热器(25)、第三换热器(26)通过制冷剂管道串联组成,形成一个回路,还包括压缩机(21),压缩机(21)连接在四通换向阀(22)的两个端口上; 所述第一换热器(23)与地能换热模型(3)相连,第二换热器(25)连接一分水器(6),水箱(14)为第二换热器(25)提供水源,分水器(6)的两个出口端分别连接风机盘管(8)、地暖模型(9),风机盘管(8)和地暖模型(9)的回水管通过集水器(7)连接第二换热器(25);所述冷水箱(4)与第三换热器(26)的入水端连接,热水箱(5)与第三换热器(26)的出水端相连; 所述风机盘管(8)、地暖模型(9)的进水管、回水管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冷水箱(4)的出水管、热水箱(5)的进水管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地能换热模型(3)的出水管、进水管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集水器(7)与第二换热器(25)连接的管路、冷水箱(4)的出水管以及地能换热模型(3)的回水管路均设置有水泵(10); 所述地能换热模型(3)的出水管、第二换热器(25)与分水器(6)连接的管路以及冷水箱(4)的出水管分别设置电动阀门(12); 所述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发出的温度信息,控制水泵(10)、电动阀门(12)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风机盘管热水地暖一体化系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PLC、数字控制器、单片机或者工控机。
【文档编号】G09B25/02GK203858804SQ201320793936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海光美 申请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