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气压强演示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气压强演示器,包括透明罩和底座,透明罩顶部设有直径为4厘米的圆孔。其特征在于:透明罩与底座扣合,底座外缘内圈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塑胶垫圈,底座中间设有金属圆盘。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实验成功率高,在做第二次及以上实验时,只要把透明罩和底座分离,取出鸡蛋即可,这样鸡蛋可重复多次使用,教师做完演示实验后,学生也可以轮流进行实验,既加深了大气压概念理解,又激发了学生兴趣。
【专利说明】一种大气压强演示器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学物理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实验装置,尤其是一种大气压强演示器。
[0003]【背景技术】:
[0004]在初中物理、科学课堂教学中,大气压强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很多老师在讲该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都要做一个广口瓶吞鸡蛋的实验,其具体方法是:取广口瓶I个,在瓶底铺一些沙子,用棉花蘸酒精点燃放入瓶内,然后迅速将煮熟并剥了壳的鸡蛋放在广口瓶瓶口,此时,鸡蛋就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瓶内。但此方法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0005]1.棉球有时要点燃两次甚至多次,才能让瓶内的空气加热到足够热;
[0006]2.在第二次做实验时,需将鸡蛋捣烂取出,再将广口瓶洗净、重新装沙子,这样既浪费鸡蛋又很麻烦;
[0007]3.有时点燃的酒精棉球未将瓶内的空气加热到足够热,鸡蛋不能完全被压入瓶内,致使鸡蛋卡在瓶口,导致实验失败。
[0008]
【发明内容】
:
[0009]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成功率高的大气压强演示器。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气压强演示器,包括透明罩和底座,透明罩与底座扣合。
[0011]所述透明罩顶部设有直径为4厘米的圆孔,用于放置煮熟的剥壳鸡蛋;所述底座外缘内圈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塑胶垫圈,防止透明罩与底座扣合时漏气;所述底座中间设有金属圆盘,方便放置酒精棉球,防止燃烧的酒精棉球烧坏底座。
[0012]所述的透明罩与其顶部的圆孔用硬质透明塑料材料或玻璃材料一次吹制成型的整体构造。
[0013]所述的底座用硬质的透明塑料制成。
[0014]所述底座与金属圆盘粘接。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实验成功率高,在做第二次及以上实验时,只要把透明罩和底座分离,取出鸡蛋即可,这样鸡蛋可重复多次使用,教师做完演示实验后,学生也可以轮流进行实验,既加深了大气压概念理解,又激发了学生兴趣。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透明罩结构示意图,图3为底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一煮熟的剥壳鸡蛋,2—圆孔,3—透明罩,4一底座,5—垫圈,6—金属圆盘。
[0020]【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一个详细的说明。[0022]实施例:一种大气压强演不器,其构造包括透明罩3和底座4,透明罩3与底座4扣
口 O
[0023]所述透明罩3顶部设有直径为4厘米的圆孔2。
[0024]所述底座4外缘内圈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塑胶垫圈5,所述底座4中间设有金属圆盘6。
[0025]所述的透明罩3与其顶部的圆孔2用硬质透明塑料材料或玻璃材料一次吹制成型的整体构造。
[0026]所述的底座4用硬质的透明塑料制成。
[0027]所述底座4与金属圆盘6粘接。
[002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过程是:实验前,预先将煮熟的鸡蛋剥壳,放置于透明罩顶部的圆孔间,用棉球蘸酒精,放置于底座中间的金属圆盘内,点燃棉球,让透明罩在酒精火焰上来回晃动几下,以便让酒精火焰把透明罩内的空气加热到足够热,然后迅速将透明罩与底座扣合,即把燃烧的棉球罩住,此时火焰熄灭,随即听到一声沉闷的响声,鸡蛋瞬间被完全压进杯里。如果还要进行实验,只要把透明罩、底座分离,取出鸡蛋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大气压强演示器,包括透明罩(3)和底座(4),其特征在于透明罩(3)顶部设有直径为4厘米的圆孔(2),所述底座(4)外缘内圈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塑胶垫圈(5),底座(4)中间设有金属圆盘(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压强演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罩(3)与其顶部的圆孔(2)用硬质透明塑料材料或玻璃材料一次吹制成型的整体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压强演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罩(3)与底座(4)扣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压强演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4)用硬质的透明塑料制成,所述底座(4)与金属圆盘(6)粘接。
【文档编号】G09B23/12GK203706519SQ201320802027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熊德永 申请人:熊德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