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驱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包括主芯片、前端芯片和场效应管QA2,所述主芯片包括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驱动器、管脚GDRV、管脚PWM、管脚FBP、输入反馈保护模块、电流汇入模块、管脚FSW、脉冲振荡器和斜坡补偿模块、管脚ISET、电流镜像和参考模块、调光控制模块,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经过管脚GDRV与所述场效应管QA2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A2连接输出电压Vout。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提高对液晶显示屏的灵活驱动,以兼容多种液晶显示屏。
【专利说明】—种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驱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屏(IXD)已成为电视、电脑和各种显示器的主角,在各类平板显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为液晶显示屏提供光源的背光源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LED (发光二极管)具有不含汞,色彩还原好、响应速度快、节能、安全、体积小等优点。在背光应用中,LED (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基本已经取代了 CCFL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简称CCFL,中文译名为冷阴极萤光灯管,具有高功率、高亮度、低能耗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显示器、照明等领域),成为背光源的主流。
[0003]但是,目前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主要针对一款或两款液晶显示屏设计,其灵活性差,难以兼容多种液晶显示屏。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包括主芯片、前端芯片和场效应管QA2,所述主芯片包括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驱动器、管脚⑶RV、管脚PWM、管脚FBP、输入反馈保护模块、电流汇入模块、管脚FSW、脉冲振荡器和斜坡补偿模块、管脚ISET、电流镜像和参考模块、调光控制模块,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经过管脚GDRV与所述场效应管QA2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A2连接输出电压Vout,所述前端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主芯片的管脚PWM连接,所述管脚FBP与所述输入反馈保护模块连接,所述输入反馈保护模块与所述电流汇入模块连接,所述管脚FSff与所述脉冲振荡器和斜坡补偿模块连接,所述脉冲振荡器和斜坡补偿模块与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连接,所述管脚ISET与所述电流镜像和参考模块连接,所述电流镜像和参考模块分别与所述输入反馈保护模块、调光控制模块连接。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压Vout连接有分压电路。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压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RA21和电阻RA26。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芯片还包括电流反馈选择(IFBsSelection模块)、错误放大器、管脚C0MP、管脚0VP,所述电流反馈选择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错误放大器,所述错误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管脚COMP连接,所述管脚COMP外接补偿电路,所述错误放大器的参考端与所述管脚OVP连接。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流汇入模块与所述电流反馈选择模块连接。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补偿电路包括电阻RA27、电容CA20、电容CA18,所述电阻RA27、电容CA20串联,所述电容CA18与所述电阻RA27、电容CA20并联。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脚FBP外接电阻RA30。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芯片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管脚VDD、管脚VIN,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与所述管脚VDD、管脚VIN连接。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光控制模块与所述管脚PWM连接。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脚FSW外接电阻RA29,所述主芯片还包括加法器、运算放大器和管脚ISNS,所述运算放大器与所述管脚ISNS连接,所述脉冲振荡器和斜坡补偿模块、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加法器连接,所述加法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连接。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可提高对液晶显示屏的灵活驱动,以兼容多种液晶显不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的主芯片的原理框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9]图1至图2中的附图标号为:低压差线性稳压器I ;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2 ;驱动器3 ;脉冲振荡器和斜坡补偿模块4 ;加法器5 ;运算放大器6 ;错误放大器7 ;运算放大器8 ;电流反馈选择模块9 ;输入反馈保护模块10 ;电流汇入模块11 ;电流镜像和参考模块12 ;调光控制模块13。
[0020]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包括主芯片、前端芯片和场效应管QA2,所述主芯片包括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2、驱动器3、管脚⑶RV、管脚PWM、管脚FBP、输入反馈保护模块10、电流汇入模块11、管脚FSW、脉冲振荡器和斜坡补偿模块4、管脚ISET、电流镜像和参考模块12、调光控制模块13,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2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器3连接,所述驱动器3的输出端经过管脚GDRV与所述场效应管QA2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A2连接输出电压Vout,所述前端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主芯片的管脚PWM连接,所述管脚FBP与所述输入反馈保护模块10连接,所述输入反馈保护模块10与所述电流汇入模块11连接,所述所述电流汇入模块11分别与管脚IFB1、管脚GND连接,所述管脚FSff与所述脉冲振荡器和斜坡补偿模块4连接,所述脉冲振荡器和斜坡补偿模块4与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2连接,所述管脚ISET与所述电流镜像和参考模块12连接,所述电流镜像和参考模块12分别与所述输入反馈保护模块10、调光控制模块13连接。
[0021]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电压Vout连接有分压电路。
[0022]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分压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RA21和电阻RA26。
[0023]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主芯片还包括电流反馈选择模块9、错误放大器7、管脚C0MP、管脚0VP,所述电流反馈选择模块9与管脚IFBl连接,所述电流反馈选择模块9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错误放大器7,所述错误放大器7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2、管脚COMP连接,所述管脚COMP外接补偿电路,所述错误放大器7的参考端与所述管脚OVP连接。
[0024]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电流汇入模块11与所述电流反馈选择模块9连接。
[0025]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补偿电路包括电阻RA27、电容CA20、电容CA18,所述电阻RA27、电容CA20串联,所述电容CA18与所述电阻RA27、电容CA20并联。
[0026]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管脚FBP外接电阻RA30。
[0027]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主芯片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I (LD0)、管脚VDD、管脚VIN,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I与所述管脚VDD、管脚VIN连接,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I的作用是为集成电路内部各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
[0028]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调光控制模块13与所述管脚PWM连接。
[0029]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管脚FSW外接电阻RA29,所述主芯片还包括加法器5、运算放大器6和管脚ISNS,所述运算放大器6与所述管脚ISNS连接,所述脉冲振荡器和斜坡补偿模块4、运算放大器6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加法器5连接,所述加法器5的输出端与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2连接。
[0030]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2 (PWM Logic)的作用是根据输入的脉冲信号、过压保护信号和从管脚ISNS检测到的外接场效应管漏极电流信号经运算放大器6放大再与脉冲振荡器和斜坡补偿模块4生成的锯齿波经加法器5相加后的信号产生适当的脉冲信号经驱动器3去控制管脚⑶RV外接场效应管QA2。
[0031]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脉冲振荡器和斜坡补偿模块4 (Oscillator and SlopeCompensation )的作用是生成脉冲信号和锯齿波信号。
[0032]如图1至图2所示,错误放大器7 (Error Amplifier,简写为EA)的作用是将电流反馈选择模块9选择的8路负载(IFB1至IFB8)中的一路与管脚OVP外接电路提供的过压保护参考电压经错误放大器7放大输出再经过管脚COMP外接的补偿电路补偿后发送给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2。
[0033]如图1至图2所示,管脚FBP外接电路设定输入反馈保护模块10 (IFBProtection)的保护参考电压,输入反馈保护模块10 (IFB Protection)与电流汇入模块
11(Current Sink)对8路负载提供过流保护。
[0034]如图1至图2所示,管脚ISET的外接电路设定每一路负载LED (发光二极管)的最大电流,与电流镜像和参考模块12 (Current Mirror & REF)为输入反馈保护模块10提供参考电流。
[0035]如图1至图2所示,管脚PWM输入的脉冲传给调光控制模块13(Dimming Control)控制8路LED (发光二极管的亮度)的亮度。
[0036]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2输出脉冲经驱动器3传给管脚GDRV控制场效应管QA2的通断控制输出电压Vout,电阻RA21和RA26组成分压电路为过压保护电路提供Vout的反馈电压,但Vout过高时,Vout的反馈电压也同时高于错误放大器7的的阀值,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2就输出信号关断场效应管QA2。管脚COMP外接电阻RA27、电容CA20、CA18构成补偿电路对错误放大器7输出的信号提供补偿。前端芯片输出脉冲到管脚PWM点亮负载LED (发光二极管),前端芯片通过调节脉冲信号的占空比控制LED (发光二极管)亮度。管脚FBP外接电阻RA30设定输入反馈保护模块10的保护参考电压,与输入反馈保护模块10和电流汇入模块11组成过流保护。管脚FSW外接电阻RA29设定脉冲振荡器和斜坡补偿模块4生成脉冲的频率。管脚ISET的外接电阻RA28设定最大电流,与输入反馈保护模块
10、电流汇入模块11和电流镜像和参考模块12组成过流保护。所述前端芯片、主芯片之间连接有四路LED(发光二极管)负载以及电阻RA35、RA36、RA37,电阻RA35、RA36、RA37阻值为0,通过这个三个电阻便可调节驱动LED(发光二极管)负载的功率。
[00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能够同时驱动8条,自适应LED (发光二极管)启动输出电压,过流保护,可编程LED (发光二极管)短路保护。
[0038]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芯片、前端芯片和场效应管QA2,所述主芯片包括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驱动器、管脚⑶RV、管脚PWM、管脚FBP、输入反馈保护模块、电流汇入模块、管脚FSW、脉冲振荡器和斜坡补偿模块、管脚ISET、电流镜像和参考模块、调光控制模块,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经过管脚GDRV与所述场效应管QA2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A2连接输出电压Vout,所述前端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主芯片的管脚PWM连接,所述管脚FBP与所述输入反馈保护模块连接,所述输入反馈保护模块与所述电流汇入模块连接,所述管脚FSW与所述脉冲振荡器和斜坡补偿模块连接,所述脉冲振荡器和斜坡补偿模块与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连接,所述管脚ISET与所述电流镜像和参考模块连接,所述电流镜像和参考模块分别与所述输入反馈保护模块、调光控制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Vout连接有分压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RA21和电阻RA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芯片还包括电流反馈选择模块、错误放大器、管脚C0MP、管脚0VP,所述电流反馈选择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错误放大器,所述错误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管脚COMP连接,所述管脚COMP外接补偿电路,所述错误放大器的参考端与所述管脚OVP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汇入模块与所述电流反馈选择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电路包括电阻RA27、电容CA20、电容CAl8,所述电阻RA27、电容CA20串联,所述电容CA18与所述电阻RA27、电容CA20并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脚FBP外接电阻RA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芯片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管脚VDD、管脚VIN,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与所述管脚VDD、管脚VIN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控制模块与所述管脚PWM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灵活性的液晶显示器背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脚FSW外接电阻RA29,所述主芯片还包括加法器、运算放大器和管脚ISNS,所述运算放大器与所述管脚ISNS连接,所述脉冲振荡器和斜坡补偿模块、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加法器连接,所述加法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逻辑器连接。
【文档编号】G09G3/34GK203631110SQ201320811193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1日
【发明者】谭志盛, 朱林, 杨在兵 申请人:深圳市巨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