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标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5948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智能标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标识系统。在一个方面,智能标识系统包括至少一标识设备、至少一标识显示器以及多个用户端设备;所述标识显示器连接到至少一个标识设备,且配置为显示存储在标识设备中的内容,所述用户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标识设备无线通讯。每个用户端设备配置为辨别与标识设备上显示的目标内容相应的用户姿势,并因而获取与来自标识设备的目标内容相关联的信息文件。
【专利说明】智能标识系统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2月14日递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598,851的权益,其内容作为参考被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0003]本专利申请总地涉及人-机交互技术,更具体地,本专利申请涉及一种智能标识系统;所述智能标识系统为多个用户提供同时与任何数字显示器或非数字显示器无线交互,获取感兴趣信息的装置,甚至在用户或显示器移动时。一个或多个上述系统可能适合于户内或户外场所中任何运输车辆内、移动设备上、或甚至任何物理结构或表面上的交互。

【背景技术】
[0004]传统静态标识的使用已经定位成向大量偶然路过位于公共区域或半公共区域的标识的目标受众提供广播信息的通用方法。
[0005]过去通常结合创意设计使用撕页广告,所述撕页广告允许个人实际撕下部分的标志,以用于为后续动作收集和保留广告消息的一些特定信息(例如,联繋信息)。
[0006]作为公共领域中传统静态标识和撕页广告的替代品,数字标识已获得越来越高的普及度,特别是对数字户外广告(digital-out-of-home advertising)而言。智能手机的普遍性使得有可能实现对广告而言更有效的互动式标识系统。进一步希望的是,提供同时与多个用户以可扩展方式在灵活距离处交互的标识系统,提供甚至用户在移动时也允许用户通过直观方式(如同传统的撕页标志)获得广告信息的标识系统。


【发明内容】

[0007]本专利申请涉及智能标识系统。在一个方面,智能标识系统包括至少一标识设备、至少一标识显示器以及多个用户端设备;所述标识显示器连接到至少一个标识设备,且配置为显示存储在标识设备中的内容,所述用户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标识设备无线通讯。每个用户端设备配置为辨别与标识设备上显示的目标内容相应的用户姿势,并因而获取与来自标识设备的目标内容相关联的信息文件。
[0008]智能标识系统可进一步包括与标识设备和用户端设备无线连接的无线接入点。用户端设备可能通过无线接入点与标识设备无线通讯。可在标识设备内或在标识显示器内构建无线接入点。
[0009]标识设备可配置为检查来自内容提供者的内容变化,以及相应更新存储在标识设备内的内容。
[0010]标识设备可配置为加入广播群组或多路广播群组,表明标识显示器上当前正显示的内容,以及通过预设的广播调度策略/多路广播调度策略,提供将一同传输至用户端设备的、与目标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数据。
[0011]标识设备可配置为生成多个用于发送的数据包,并通过广播或多路广播向用户端设备发送该数据包。每个数据包可包括标识显示器上显示的内容的ID、与标识显示器上显示的相同内容或其他内容对应的文件的数据片段、以及有关标识显示器的额外信息。
[0012]每个用户端设备可配置为加入广播群组或多路广播群组和检测用户姿势。每个用户端设备可配置为接收由标识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本地缓冲标识显示器上显示的相应内容的文件、以及打开该文件从而显示标识显示器的相应互联内容。标识设备和用户端设备可配置为非同步加入广播群组或多路广播群组。目标内容可能与标识显示器上当前显示的内容不同。
[0013]在大小方面,用户端设备正打开的文件可能比标识设备打开的、在标识显示器上显示相应目标内容的相应显示文件小。
[0014]该姿势可能是拖动动作,每个用户端设备可包括三轴加速计;当用户端设备的总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时,每个用户端设备可配置为通过检查三轴加速计的读取范围来检测拖动动作。
[0015]该文件可划分为多个数据片段。一旦用户端设备接收到文件的所有数据片段,文件可保存在用户端设备的临时缓冲器中,只要用户端设备与广播群组或多路广播群组相关联。
[0016]一旦用户端设备检测到该姿势,用户端设备可配置为检验所接收数据包的数据片段,并配置为识别缓冲器中目标内容的相应文件。若完整的文件位于缓冲器中,用户端设备可配置为打开该文件和显示目标内容;否则,用户端设备可配置为持续接收文件的数据片段,直到成功接收到文件的所有数据片段。
[0017]用户端设备可配置为在用户对特定目标内容执行任何姿势之前,缓冲与标识显示器上显示的所有内容相关联的文件。若用户没有用姿势选定与文件相关联的内容,以及预设时期内用户端设备已被放置在互联范围之外,用户端设备可配置为去除缓冲文件。
[0018]在另一方面,智能标识系统包括:多个标识设备、多个标识显示器、以及多个用户端设备;所述标识显示器连接到标识设备并分别配置为显示标识设备中存储的内容,所述用户端设备通过无线路由器与标识设备无线通讯。每个标识显示器配置有预设方位角。每个用户端设备包括测量用户端设备的方位角的方位传感器,并配置为接收来自于用户的、与在多个标识显示器中选定的标识显示器上显示的目标内容相应的姿势,因而配置为下载与来自于标识设备(其与选定的标识显示器连接)的目标内容相关联的文件。用户端设备的方位角在选定的标识显示器的方位角的预设范围内。
[0019]该姿势可能是拖动动作,每个用户端设备可包括三轴加速计;当用户端设备的总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时,每个用户端设备可配置为通过检查三轴加速计的读取范围来检测拖动动作。
[0020]在另一方面,智能标识系统包括:至少一标识设备、至少一标识显示器和多个用户端设备;所述标识显示器连接到至少一个标识设备并配置为显示标识设备中存储的内容,所述用户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标识设备无线通讯。每个用户端设备配置为基于用户端设备的方位和标识显示器的方位选择待交互的标识显示器,配置为接收来自于用户的、与选择的标识显示器上显示的目标内容相应的姿势,以及因而配置为下载与来自于标识设备(其与选定的标识显示器连接)的目标内容相关联的文件。
[0021]每个用户端设备可包括测量用户端设备的方位角的方位传感器。每个标识显示器可配置有预设的方位角,若用户端设备的方位角在标识显示器的方位角的预设范围内,每个用户端设备可配置为选择待交互的标识显示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根据本专利申请一实施例的智能标识系统的体系结构的示意图;
[0023]图2是阐释了在图1描述的智能标识系统中,标识设备和用户端设备的软体平台的控制流程和信息流程的流程图;
[0024]图3是图1描述的智能标识系统采用的拖动姿势的示意图;
[0025]图4是图1中描述的智能标识系统的协议级序列示意图(protocol-levelsequence diagram);
[0026]图5示出了在图1描述的智能标识系统中标识设备和用户端设备的时间表;
[0027]图6是评估Tx的简单示例的示意图,其中N = 3,Tf〈Td〈2Tf ;
[0028]图7是Tr对Td的点图(plot);
[0029]图8是阐释Tr和N之间关系的点图;
[0030]图9是阐释T1^和Sf之间关系的点图;
[0031]图10是阐释Tr和B之间关系的点图;
[0032]图11是根据本专利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智能标识的信息物理(cyber-physical)可拖动式B/Μ媒介系统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33]图12是捕捉拖动姿势的三个步骤的照片;
[0034]图13示出了学生采用智能手机成功地将预期内容(intended content)同时拖动到他们的设备上;
[0035]图14是根据本专利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智能标识系统的体系结构的示意图;
[0036]图15阐释了智能手机的方位和标识显示器的方位;
[0037]图16阐释了标识显示器的方位角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38]现在将详细提及本专利申请中公开的智能标识系统的优选实施例,在以下描述中还提供智能标识系统的实例。虽然对本专利申请中公开的智能标识系统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为简明起见可能并未示出对理解智能标识系统而言不是特别重要的某些特征。
[0039]此外应该理解的是,本专利申请中公开的智能标识系统并不受限于以下描述的精确实施例,在不背离其保护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各种更改和调整。例如,在这一公开的范围内,不同阐释性实施例的元件和/或特征可相互组合和/或相互替代。
[0040]图1是根据本专利申请一实施例的智能标识系统的体系结构的示意图。参考图1,智能标识系统包括标识显示器、标识设备和多个用户端设备。标识设备安装有一无线接入点,所述无线接入点无线连接到诸如智能手机的用户端设备。标识设备和用户端设备是待操控的、用于实现良好品质的用户体验的关键元件。标识设备配置为通过用于获取更新内容的另一界面与内容提供者通信。应该理解的是,无线接入点可构建在标识设备或标识显示器内,并构建为标识设备或标识显示器的一部分。
[0041]主要存在两部分的智能标识系统,所述智能标识系统为可扩展且同时的多用户交互和信息收集建立直观交互模态(intuitive interact1n modality) ?第一部分以使标识设备和一组用户端设备相关联的软体平台为基础,所述用户端设备用作广播器和相应接收的移动应用。用户端设备侧的重要方面在于使能用户端设备采用一些新机制对用于交互和信息收集的拖动姿势作出反应;所述新机制与特别设计的广播无线电/多路广播无线电协调。第二部分以在开发软体平台上运行的信息物理B/Μ(广播/多路广播,broadcast/multicast)协议为基础,所述开发软体平台充当使得对瞬态响应(instant response)能够进行可扩展多用户交互和信息传输的关键。以下将详细描述这三个部分的每个。
[0042]图2是阐释了在图1描述的智能标识系统中,标识设备和用户端设备的软体平台的控制流程和信息流程的流程图。对标识设备而言,一旦它开始运行,其首先使自身与无线接入点相关联。随后其开始持续地和周期性地广播划分为K个片段的可拖动文件。在那之后,程序分裂为两个子程序。如图2_(a)所示,子程序I负责检查内容提供者的内容变化和相应更新标识设备内存储的内容。子程序2处理以下情景:一旦加入B/Μ群组,用户端设备连续接收这一子程序广播/多路广播的可拖动文件的B/Μ数据包。同时,这一子程序也负责提供有关标识显示器上当前显示的内容的信息。总之,每个B/Μ数据包包括此刻哪一内容正显示在标识显示器上的信息,还包括相应内容或其他内容的可拖动文件的信息。有关标识设备的操作应该注意的一件事情在于,大多数内容文件(即显示文件)与其相应的、正B/Μ发送到用户端设备的可拖动文件不同;所述内容文件主要是标识显示器上示出的图像,以及是标识设备打开的、从而在标识显示器上显示内容的文件。可拖动文件的大小与显示文件相比小得多,这是因为其仅需要放入用户端设备的小显示器内。
[0043]对每个用户端设备而言,它首先使自身与无线接入点相关联,接着加入和标识设备相同的B/Μ群组。在那之后,程序分裂为两个子程序。子程序I负责检测拖动姿势,在成功检测到拖动后,其负责在用户端设备上显示拖动内容。如图2-(b)所示,子程序2负责接收标识设备广播/多路广播的数据包,并负责本地缓冲所有可拖动文件。应该注意的是,如图3所示,当用户意图收集标识上显示的内容时,用户端设备一次仅检测一个姿势(通常是一个简单姿势)来辨别单个拖动事件。虽然传统的手势识别需要姿势定位(gesturespotting)和姿势分割,事实是在该实施例中,在智能标识系统的用户端设备中仅使用一个简单姿势,这使得当总加速度.+i 二、/Λ$ ++ Ajf + A'i (其中Ax、Ay和Az分别是加速计的
X轴、I轴和z轴的加速度值)达到最大值时,通过简单检查三轴加速计的范围来检测拖动事件成为可能。除了这里提及的选择和方法以外,可通过其他选择和方法对姿势的选择和检测方法进行灵活扩展或替代,从而实现与标识进行的用户发起的并行交互。
[0044]根据用户交互发起的B/Μ信息传输,使用户经历最短响应时间来获取所需信息通常是一挑战性需求。与一些传统B/Μ协议相比,该实施例中智能标识系统的协议具有若干特殊机制,所述特殊机制帮助系统对拖动事件实现最短响应时间。由于用户端设备在与标识设备交互之前可在任何时刻(time instant)发出拖动事件,用户端设备的拖动事件等价于在广播网路中向标识设备请求可拖动文件。用户体验至少会受制于目标可拖动文件的文件大小和通道速率、以及正发送的可拖动文件的B/Μ周期。图4示出了图1中描述的智能标识系统的协议级序列示意图。所提出设计的重要特征在于,标识设备和用户端设备可非同步启动(并因此加入B/Μ群组)。以下将更详细描述它们的操作。
[0045]参考图4,标识设备可能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并连续广播/多路广播属于某些内容的“可拖动”文件的数据片段(与IP多路广播数据包相似)。在任何时刻,标识设备生成的每个B/Μ数据片段策略性的包括至少两种类型的信息:1)命名为Cn(l彡η彡N)的显示器ID,从而告知在该时刻在标识显示器上示出的是哪一内容;2)内容Cm(l彡m彡N)的数据片段k(l <k<K)。应该注意的是,受某一调度策略的制约,η没必要等于m,这是由于数据包所属的内容可能与标识显示器上正显示的内容不同。另一方面,每个内容Cm的总大小没必要相同,每个内容Cm没必要包括K个数据片段,K为公共常数。
[0046]为简单起见,原型(prototype)具有的不同内容的每个可拖动文件具有相同大小,并划分为相同数量的K个数据片段。因此,数据片段仅是可拖动文件Cm的一部分;所述可拖动文件标有索引k(其中K),从而向用户端设备表明其顺序。
[0047]用户端设备可在任何时间启动并加入相同B/Μ群组,从而接收B/Μ数据包。一旦用户端设备已接收到内容Cm的可拖动文件的所有K个数据片段,用户端设备可成功获取完整的可拖动文件,所述可拖动文件随后保存在用户端设备的临时缓冲器中,只要用户端设备仍然与B/Μ无线界面(群组)相关联。一旦在用户端设备检测到拖动姿势,用户端设备在该时刻检验接收到的B/Μ数据包的显示器的身份标识(ID) Cn的值,并识别缓冲器内相应完整的可拖动文件Cm(其中m = η)是否准备就绪。若完整的可拖动文件准备就绪,其将显示在用户端设备的萤幕上。否则,其将连续接收Cm剩余的数据片段(其中m = η),直到成功接收到所有的数据片段。实际上有益的是,在用户对特定内容Cn执行任何拖动姿势之前,在用户端设备缓冲所有内容的可拖动文件;如在另一实施例中所实现的,所述特定内容可给予用户感知到的最好响应体验。当用户没有拖动用户端设备的缓冲器内的可拖动文件时,以及用户端设备已经被放置在系统交互范围外一段时间(例如,放置预设时期),则会去除用户端设备的缓冲器内的可拖动文件。
[0048]现实生活环境中部署的数字标识需要与用户进行迅速交互。预计的是,响应延迟应是I秒或更低的水准,从而解决用户在移动时也尝试着从数字标识获取可拖动文件的情形。例如,当用户在以下的片刻经过标识时需要非常短的响应延迟:他/她乘坐地铁里的扶手电梯、走过热点区域、或甚至通过车辆移动时。因此,用户响应延迟视为是上述智能标识系统成功最重要的性能度量;以下通过综合数值评估对所述用户响应延迟进行阐述和分析。
[0049]图5示出了在图1描述的智能标识系统中标识设备和用户端设备的时间表。数字标识连续一个接一个地广播每个可拖动文件的数据片段。另一方面,用户端设备经历关联时间Ta、决定时间TcU姿势检测时间Tg和发送时间Tx ;所述关联时间Ta是用户端设备启动的时刻和用户端设备成功加入B/Μ群组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决定时间Td是用户成功加入B/Μ群组的时刻与用户执行拖动姿势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姿势检测时间Tg是用户端设备针对确认的交互和信息获取辨别拖动姿势需要的时期,所述发送时间Tx是确认拖动姿势的时刻和在用户端设备的显示器上示出预期内容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0050]通过软体和系统设置确定Ta,主要由用户确定Td,因此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它们并不是根据系统的响应时间来计数。因此,智能标识系统的性能的特点是用户感知的时间延迟;所述时间延迟表示为Tr并具有以下运算式:
[0051]Tr = Tg+Tx (I)
[0052]在方程(I)中,Tg取决于姿势的复杂度,由于在该系统中仅使用一个简单姿势,Tg较小;Tx取决于在缓冲可拖动文件的完整周期之前或之后是否确认了拖动姿势。换言之,若Ta+Td大于广播周期,那么由于所需可拖动文件已经在缓冲器中,Tx最可能是最小值。显而易见地,对Tg的分析相当简单,而由于人为因素Td的原因,对Tx的分析则最为关键。
[0053]在开始计算Tx的值之前,需要做出一些假设以简化性能分析的问题:
[0054]I)假设有理想通道,所述理想通道表示没有数据包丢失;
[0055]2)每个可拖动文件具有均匀划分为K个片段的相同大小,发出一个完成可拖动文件的时间(即,文件传递时间)表示为Tf ;
[0056]3)如图5所示,以周期性方式存在于数字标识的数据包是B/Μ。例如,若所显示的内容其顺序为Cl、C2、C3、Cl如此类推,在发出C2的任何数据包之前标识将发出所有的Cl的数据包,如此类推;
[0057]4)让Tc = NXTf表示一个完整的B/Μ周期的时间。尽管该系统可能不确定地运行,但在用户成功加入B/Μ群组后,分析会仅集中于一个B/Μ周期。其原因在于,在一个B/M周期后,所有的可拖动文件将在没有数据包损失的用户端设备内缓冲,这意味着之后的Tx始终是O ;
[0058]5)落入O彡TcKTc范围内的决定时间视为仅对一个B/Μ周期感兴趣;
[0059]6)用户成功加入B/Μ群组的时间点是随机的,该时间点均匀分布在一个完整B/M周期的时间上。
[0060]图6是评估Tx的简单示例的示意图,其中N = 3且Tf〈Td〈2Tf。现在用户对C3感兴趣。为估计用户端设备接收完整的可拖动文件C3所需要的Tx,有必要理解时期t的各种情形,所述时期t在开始计数完整的B/Μ周期的点与用户端设备在“拖动”发生前成功加入B/Μ群组的时刻之间。由于为简明起见假设了可靠通道,我们的兴趣在于:在O ( t<Tc的条件下,评估用户端设备在拖动C3的这些情形下如何经历一个完整的B/Μ周期Tc。
[0061]情形1:0 ( t〈Tf:该情形下仅接收C3的所有数据包的一部分Tg+Tx = Tc-Td ;
[0062]情形2:Tf彡t < Tc+Tf-Td:用户必须等待,直到已经接收C3的数据包,这样Tg+Tx = Tc-Td-(t-Tf);
[0063]情形3:Tc+Tf-Td ^ t < Tc:在拖动前已经接收到C3所有的数据包,Tx = O。
[0064]该示例中应注意的一件事情在于,尽管用户对C3感兴趣,但对其他内容而言结果也相同,这是因为已经考虑了一个完整的B/Μ周期。由于在以上讨论的简单实施方式,姿势检测时间Tg是小且恒定的,在以下分析中我们取Tg = 0,从而进一步简化该方程。这种情况下,发送时间Tx可表示为:
[0065]
(Tc - Tdο t < Tf
Tr(t) = I Tc + Tf — Ta — t 当 Tf t < Tc + T/ — Td

I OTc + Tf- Τ,ι s;: t < Tc
— ⑵
[0066]方程(2)对所有N>2且Tf < TcKTc都有效,这可采用相似方式得到证实。根据N>2 且 O ≤ Td ≤ Tf:
[0067]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标识设备; 至少一标识显示器,所述标识显示器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标识设备,且配置为显示存储在所述标识设备中的内各; 以及多个用户端设备,所述用户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标识设备无线通讯;其中: 每个用户端设备配置为辨别与所述标识设备上显示的目标内容相应的用户姿势,并因而获取与来自所述标识设备的所述目标内容相关联的信息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标识设备和所述用户端设备无线连接的无线接入点;其中所述用户端设备通过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标识设备无线通讯;所述无线接入点构建在所述标识设备内或在所述标识显示器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设备配置为检查来自内容提供者的内容变化,以及相应更新存储在所述标识设备内的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设备配置为加入广播群组或多路广播群组,表明所述标识显示器上当前正显示的内容,以及通过预设的广播调度策略/多路广播调度策略,提供将一同传输至所述用户端设备的、与所述目标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设备配置为生成多个用于发送的数据包,并通过广播或多路广播向所述用户端设备发送该数据包;每个数据包包括所述标识显示器上显示的内容的ID、与标识显示器上显示的相同内容或其他内容对应的文件的数据片段、以及有关所述标识显示器的额外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用户端设备配置为加入所述广播群组或所述多路广播群组和检测用户姿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用户端设备配置为接收由所述标识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本地缓冲所述标识显示器上显示的相应内容的文件、以及打开所述文件从而显示所述标识显示器的相应互联内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大小方面,所述用户端设备正打开的文件比所述标识设备打开的、在所述标识显示器上显示所述相应目标内容的相应显示文件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姿势是拖动动作,每个用户端设备包括三轴加速计;当所述用户端设备的总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时,每个用户端设备配置为通过检查所述三轴加速计的读取范围来检测所述拖动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设备和所述用户端设备配置为非同步加入所述广播群组或多路广播群组。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内容与所述标识显示器上当前正显示的内容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划分为多个数据片段;一旦所述用户端设备接收到所述文件的所有数据片段,所述文件保存在所述用户端设备的临时缓冲器中,只要所述用户端设备与所述广播群组或所述多路广播群组相关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旦所述用户端设备检测到所述姿势,所述用户端设备配置为检验接收数据包的所述数据片段,并配置为识别所述缓冲器中目标内容的相应文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完整的文件位于所述缓冲器中,所述用户端设备配置为打开所述文件和显示所述目标内容;否则,所述用户端设备配置为持续接收所述文件的数据片段,直到成功接收到所述文件的所有数据片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设备配置为在用户对特定目标内容执行任何姿势之前,缓冲与所述标识显示器上显示的所有内容相关联的文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用户没有用所述姿势选择与所述文件相关联的内容,以及预设时期内所述用户端设备已被放置在互联范围之外,所述用户端设备配置为去除缓冲文件。
17.一种智能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标识设备; 多个标识显示器,所述标识显示器连接到所述标识设备并分别配置为显示所述标识设备中存储的内容;以及 多个用户端设备,所述用户端设备通过无线路由器与所述标识设备无线通讯;其中: 每个标识显示器配置有预设方位角; 每个用户端设备包括测量所述用户端设备的方位角的方位传感器,并配置为接收来自于用户的、与在所述多个标识显示器中选定的标识显示器上显示的目标内容相应的姿势,从而下载与来自于所述标识设备的目标内容相关联的文件;所述标识设备与所述选定的标识显示器连接;以及 所述用户端设备的方位角在所述选定的标识显示器的方位角的预设范围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姿势是拖动动作,每个用户端设备包括三轴加速计;当所述用户端设备的总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时,每个用户端设备配置为通过检查所述三轴加速计的读取范围来检测所述拖动动作。
19.一种智能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标识设备; 至少一标识显示器,所述标识显示器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标识设备并配置为显示所述标识设备中存储的内容;以及 多个用户端设备;所述用户端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标识设备无线通讯;其中: 每个用户端设备配置为基于所述用户端设备的方位和所述标识显示器的方位选择待交互的标识显示器,配置为接收来自于用户的、与选择的所述标识显示器上显示的目标内容相应的姿势,以及配置为因而下载与来自于所述标识设备的目标内容相关联的文件,所述标识设备与所述定的标识显示器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用户端设备包括测量所述用户端设备的方位角的方位传感器;每个标识显示器配置有预设的方位角,若所述用户端设备的方位角在所述标识显示器的方位角的预设范围内,每个用户端设备配置为选择待交互的标识显示器。
【文档编号】G09F27/00GK104185864SQ201380004663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4日
【发明者】许丕文, 克劳克罗夫特·乔 申请人:许丕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