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布机教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8268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织布机教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布机教具,由前往后分别为卷曲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开口机构和送经机构,所述卷曲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开口机构和送经机构分别由电机控制,并均与控制板相连;所述引纬机构设置在开口机构的两侧,引纬机构做左右运动把纬纱布置在梭口中;所述打纬机构做前后运动,把梭口处的纬纱推向织口与经纱交织形成织物;所述卷曲机构和送经机构做旋转运动,卷曲机构卷取织好的织物,送经机构将经纱送出。相对与现有技术,本发明有以下优点:①产品小型化,便于在教学过程中移动;②可直观观察织布机的开口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卷曲机构和送经机构五大机的运动情况。
【专利说明】织布机教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教具,具体涉及一种织布机教具。

【背景技术】
[0002]当前教学所用织布机机器存在体积大、搬运困难、机构运动不宜直观观察、各机构无法单独运动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纺织机械的理解与学习。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织布机教具,解决了现有教学用织布机机器存在体积大、搬运困难、机构运动不宜直观观察、各机构无法单独运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织布机教具,由前往后分别为卷曲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开口机构、和送经机构,所述卷曲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开口机构、和送经机构分别由电机控制,并均与控制板相连;所述开口机构包括选综装置和提综装置,所述选综装置根据织物组织选择所要提升的综框,所述提综装置提升所选择的综框,使综框上的经纱上下分开形成梭口 ;所述引纬机构设置在开口机构的两侧,引纬机构做左右运动把纬纱布置在梭口中;所述打纬机构做前后运动,把梭口处的纬纱推向织口与经纱交织形成织物;所述卷曲机构和送经机构做旋转运动,卷曲机构卷取织好的织物,送经机构将经纱送出。
[0005]所述选综装置由电机1、支架1、支架I1、蜗轮1、蜗杆1、纹钉和纹板构成;所述电机I固定在支架I上,支架I固定在支架II中间,所述蜗杆I与电机I输出轴端相连,蜗轮I固定在纹板上;所述电机I转速为669r/min,蜗轮I为Z=40的直齿轮,所述纹钉固定在纹板的卡槽上,且可以变换位置与拆卸,所述的纹板采用八音盒的音筒设计而成,由一根直径为4mm的光轴支撑,光轴穿过支架II,光轴与支架II为间隙配合。
[0006]所述提综装置由支架I1、电机I1、轮系1、丝杠、螺母、提综杆、综框和平衡杆构成;所述电机II固定在支架II的上部,电机II与电机I的转动方向一致;所述螺母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平衡杆的两端,所述两个螺母通过螺口分别套设在丝杠上,丝杠与电机II输出轴端相连;所述轮系I位于支架II上,电机II的顶部,支架II位于电机II与轮系I的中间,螺母随着丝杠的转动做上下运动,提升综框。
[0007]所述电机II与电机I的间距为90-100mm ;丝杠长度为200_220mm,两个丝杠的间距为 90-100mm。
[0008]所述综框的数量为四片,相邻综框间的间距为1.5mm;每片综框与提综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提综杆的另一端设有拉刀。
[0009]电机II转速为669r/min,所述平衡杆长度为90mm,所述轮系在支架II的上方,电机II的下方,使平衡杆两端的运动速度相同;所述综框为长285mm,宽270mm,厚15mm,每个综框中芽八条综丝,每个综丝的间距为30mm ;所述提综杆长210mm,拉刀长20mm。
[0010]所述引纬机构包括电机II1、支架II1、引纬杆、导轨1、齿轮I和纡子;所述支架III为两个且固定在开口机构的两侧,所述电机III固定在支架III上,电机III为四个且转动方向一致,所述齿轮I为四个且分别与电机III相连,齿轮I分别分布在导轨I上且均高出导轨I水平面6mm ;所述导轨I有两条且分别设在两个支架III上,两导轨I的高度相同;所述的支架III有两个,固定在开口机构的两侧,两支架III的间距为290mm。
[0011]所述引纬杆由杆I和齿条I构成,齿条I固定在杆I的上方且齿条集中分布在杆I的中间,所述纡子通过与杆I相连的光杆与引纬杆接触,所述纡子与光杆为间隙配合,所述光杆的长度为90mm且固定在引纬杆上,电机III驱动齿轮I,然后通过齿轮I齿条I的啮合把动力传输给弓I纬杆,弓I纬杆做横向往复运动,把纡子上的经纱引入梭口 ;所述电机III的转速为107r/min,所述引纟韦杆长度为500mm,齿条长度为420mm,导轨I的高度为203mm,两导轨的距离为290mm ;齿轮I为齿数Z=20的直齿轮;所述光杆的长度是90mm,固定在引纬杆上,纡子长度为8_,与光杆为间隙配合。
[0012]所述打纬机构包括电机IV、筘帽、钢筘、轮系II和导轨II ;所述电机IV固定在筘帽上,所述钢筘固定在筘帽的下方,轮系II固定在筘帽的上部,在筘帽的两端分布有四个齿轮,每侧各两个,所述导轨II由杆II和齿条II构成,齿条II固定在杆II的上方;电机IV通过齿轮间的传递把动力传给轮系II,通过轮系II内齿轮与齿条的啮合驱动打纬机构运动;所述电机IV的转速为669r/min,有四个齿轮Z=20的分布在筘帽的两端,每侧各两个,其间距为390mm ;所述导轨的长度为330mm,两轨道的间距为390mm。
[0013]所述卷取机构包括电机V、轮系II1、支架IV、导布辊和后梁;所述电机V固定在支架IV前端右侧上,所述轮系III固定在电机V后端的支架IV上,轮系III包括蜗轮II和蜗杆II,电机V输出端与蜗杆II连接;所述导布辊由两根罗拉I和罗拉II组成,所述罗拉I和罗拉II位于支架IV的中部,高出地面125_,罗拉和支架IV之间为间隙配合,轮系III中的蜗轮II与位于前端的罗拉I上的齿轮II啮合,电机V驱动蜗轮II和蜗杆II把动力传递到导布辊上。
[0014]所述电机V的转速为669r/min,蜗轮II为Z=20的直齿轮,所述对辊罗拉由尼龙棒、罗拉皮、两个光杆、两个齿轮构成;所述的尼龙棒的长度为300mm,直径为30mm ;所述的罗拉皮厚度为Imm ;所述的光杆长度为60mm,直径为4mm ;所述的光杆深入尼龙棒30mm,所述光杆与尼龙棒为过盈配合;所述齿轮为z=20的直齿轮;所述后梁由长度为300mm,直径为30mm的塑料棒构成,所述后梁与罗拉的距离为90mm ;所述两个罗拉的中心距为31.4mm所述罗拉起着导出织物的作用。
[0015]所述送经机构的送经方式为积极送经;送经机构包括电机V1、轮系IV、支架V、对辊罗拉1、对辊罗拉I1、经轴和胸梁;所述电机VI固定在支架V后端右侧立柱上,轮系IV固定在电机VI前端的支架V上,所述轮系IV由蜗轮III和蜗杆III组成,电机VI输出端与蜗杆III连接;所述罗拉固定在轮系IV上方的支架V上,罗拉与支架V为间隙配合,轮系IV中的蜗杆III与一对罗拉上靠近经轴的对辊罗拉II上的齿轮III啮合,电机VI通过蜗轮III与蜗杆III驱动对辊罗拉送出经纱。
[0016]所述电机VI的转速为669r/min,蜗轮III为Z=20的直齿轮,所述罗拉由尼龙棒、罗拉皮、两个光杆、两个齿轮构成,所述尼龙棒的长度为300mm,直径为30mm,所述罗拉皮厚度为Imm,所述光杆长度为60mm,直径为4mm,所述光杆深入尼龙棒30mm,所述光杆与尼龙棒为过盈配合;所述齿轮III为z=20的直齿轮,所述经轴固定在支架V上,由长度为300mm,直径为30mm的塑料棒构成,所述的胸梁固定在支架V上,由长度为300mm,直径为30mm的塑料棒构成;所述的两个罗拉的中心距为
31.4mm ;所述的经轴与胸梁的距离为120mm,罗拉与胸梁的距离为70mm。
[0017]所述控制板位于送经机构的右侧、与支架V的间距为45mm,并与开口机构的支架II相连,其主要作用是控制整个织布机教具中所有电机的运行。
[0018]相对与现有技术,本发明有以下优点:①产品小型化,便于在教学过程中移动可直观观察织布机的开口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卷曲机构和送经机构五大机的运动情况;③开口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卷曲机构和送经机构五大机构既可协调运动也可各自单独运动;④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教学用织布机机器存在体积大、搬运困难、机构运动不宜直观观察、各机构无法单独运动的问题;使纺织机械和机械原理相结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织布机教具教具主视图位置图;
图2为本织布机教具教具左视图位置图;
图3为本织布机教具教具俯视图位置图;
图4为本织布机教具开口机构提综装置机构简图;
图5为本织布机教具开口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织布机教具的引纬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织布机教具的打纬机构俯视图;
图8为本织布机教具的打纬机构左视图;
图9为本织布机教具的卷取机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织布机教具的送经机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卷取机构,2、引纬机构,3、打纬机构,4、选综装置,5、提综装置,6、开口机构,7、送经机构,8、电机I,9、电机II,10、轮系I,11、支架II,12、支架I,13、纹板,14、蜗轮I,15、纹钉,16、蜗杆I,17、螺母,18、平衡杆,19、丝杠,20、拉刀,21、提综杆,22、综框,23、综丝,24、齿轮I,25、导轨I,26、支架III,27、电机III,28、引纬杆,29、纡子,30、光杆,31、杆I,
32、齿条I,33、电机IV,34、导轨 II,35、轮系 II,36、筘帽,37、齿条 II,38、杆 II,39、钢筘,40、电机乂,41、支架~,42、导布辊,42-1、罗拉I,42-2、罗拉11,43、后梁,44、轮系111,45、蜗杆II,46、齿轮II,48、蜗轮II,49、胸梁,50、支架V,50-1、电机支架,51-1、对辊罗拉I,51_2、对辊罗拉II,52、经轴,53、电机VI,54、轮系IV,55、蜗杆III,56、齿轮III,57、蜗轮III,58、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织布机教具,由前往后分别为卷曲机构1、引纬机构2、打纬机构3、开口机构6和送经机构7,所述卷曲机构1、引纬机构2、打纬机构3、开口机构6和送经机构7分别由电机控制,并均与控制板58相连;所述开口机构6包括选综装置4和提综装置5 ;
所述选综装置由电机I 8、支架I 12、支架II 11、蜗轮I 14、蜗杆I 16、纹钉15和纹板13构成;所述电机I 8固定在支架I 12上,支架I 12固定在支架II 11中间,所述蜗杆I 16与电机I 8输出轴端相连,蜗轮I 14固定在纹板13上;所述电机I转速为669r/min,蜗轮I为Z=40的直齿轮,所述纹钉固定在纹板的卡槽上,且可以变换位置与拆卸,所述的纹板采用八音盒的音筒设计而成,由一根直径为4mm的光轴支撑,光轴穿过支架II,光轴与支架II为间隙配合;
所述提综装置5由支架II 11、电机II 9、轮系I 10、丝杠19、螺母17、提综杆21、综框22和平衡杆18构成;所述电机II 9固定在支架II 11的上部,电机II 9与电机I 8的转动方向一致;所述螺母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平衡杆的两端,所述两个螺母通过螺口分别套设在丝杠19上,丝杠19与电机II 9输出轴端相连;所述轮系I 10位于支架II上、电机II 9的顶部,支架II位于电机II与轮系I的中间,螺母随着丝杠的转动做上下运动,提升综框22 ;
所述电机II与电机I的间距为90mm ;丝杠长度为200mm,两个丝杠的间距为90mm ;所述综框的数量为四片,相邻综框间的间距为1.5mm ;每片综框与提综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提综杆的另一端设有拉刀20 ;所述选综装置4根据织物组织选择所要提升的综框,所述提综装置5提升所选择的综框,使综框上的经纱上下分开形成梭口 ;
所述引纬机构2包括电机III 27、支架III 26、引纬杆28、导轨I 25、齿轮I 24和纡子29 ;所述支架III 26为两个且固定在开口机构6的两侧,所述电机III 27固定在支架III 26上,电机III为四个且转动方向一致,所述齿轮I为四个且分别与电机III相连,齿轮I分别分布在导轨I 25上且均高出导轨I水平面6mm ;所述导轨I有两条且分别设在两个支架III上,两导轨I的高度相同;所述的支架III有两个,固定在开口机构的两侧,两支架III的间距为290mm ;
所述引纬杆由杆I 31和齿条I 32构成,齿条I固定在杆I的上方且齿条集中分布在杆I的中间,所述纡子29通过与杆I相连的光杆30与引纬杆28接触,所述纡子29与光杆为间隙配合,所述光杆的长度为90mm且固定在引纬杆上,电机III驱动齿轮I,然后通过齿轮I齿条I的啮合把动力传输给引纬杆,引纬杆做横向往复运动,把纡子上的经纱引入梭口,所述引纬机构2设置在开口机构6的两侧,引纬机构2做左右运动把纬纱布置在梭口中;所述电机III的转速为107r/min,所述引纟韦杆长度为500mm,齿条长度为420mm,导轨I的高度为203mm,两导轨的距离为290mm ;齿轮I为齿数Z=20的直齿轮;所述光杆的长度是90mm,固定在引纬杆上,纡子长度为8mm,与光杆为间隙配合;
所述打纬机构3包括电机IV 33、筘帽36、钢筘39、轮系II 35和导轨II 34 ;所述电机IV固定在筘帽上,所述钢筘固定在筘帽的下方,轮系II固定在筘帽的上部,在筘帽的两端分布有四个齿轮35-1,每侧各两个,所述导轨II由杆II 38和齿条II 37构成,齿条II固定在杆II的上方;电机IV通过齿轮间的传递把动力传给轮系II,通过轮系II内齿轮与齿条的啮合驱动打纬机构运动,所述打纬机构3做前后运动,把梭口处的纬纱推向织口与经纱交织形成织物;所述电机IV的转速为669r/min,有四个齿轮Z=20的分布在筘帽的两端,每侧各两个,其间距为390mm ;所述导轨的长度为330mm,两轨道的间距为390mm ;
所述卷取机构包括电机V 40、轮系III 44、支架IV 41、导布辊42和后梁43 ;所述电机V固定在支架IV前端右侧上,所述轮系III固定在电机V后端的支架IV上,轮系III包括蜗轮II 48和蜗杆II 45,电机V输出端与蜗杆II连接;所述导布辊42由两根罗拉I 42-1和罗拉II 42-2组成,所述罗拉I和罗拉II位于支架IV的中部,高出地面125mm,罗拉和支架IV之间为间隙配合,轮系III 44中的蜗轮II 48与位于前端的罗拉I 42-1上的齿轮II 46啮合,电机
V40驱动蜗轮II和蜗杆II把动力传递到导布辊42上;所述电机V的转速为669r/min,蜗轮II为Z=20的直齿轮,所述对辊罗拉由尼龙棒、罗拉皮、两个光杆、两个齿轮构成;所述的尼龙棒的长度为300mm,直径为30mm ;所述的罗拉皮厚度为Imm ;所述的光杆长度为60mm,直径为4mm ;所述的光杆深入尼龙棒30mm,所述光杆与尼龙棒为过盈配合;所述齿轮为z=20的直齿轮;所述后梁由长度为300mm,直径为30mm的塑料棒构成,所述后梁与罗拉的距离为90mm ;所述两个罗拉的中心距为31.4mm所述罗拉起着导出织物的作用;
所述送经机构的送经方式为积极送经;送经机构包括电机VI 53、轮系IV 54、支架V 50、对辊罗拉I 51-1、对辊罗拉II 51-2、经轴52和胸梁49 ;所述电机VI固定在支架V后端右侧立柱50-1上,轮系IV固定在电机VI前端的支架V上,所述轮系IV由蜗轮III 57和蜗杆III 55组成,电机VI输出端与蜗杆III连接;所述罗拉固定在轮系IV上方的支架V上,罗拉与支架V为间隙配合,轮系IV中的蜗杆III与一对罗拉上靠近经轴的对辊罗拉II 51-2上的齿轮III 56啮合,电机VI通过蜗轮III与蜗杆III驱动对辊罗拉送出经纱;所述卷曲机构I和送经机构7做旋转运动,卷曲机构I卷取织好的织物,送经机构7将经纱送出;
所述电机VI的转速为669r/min,蜗轮III为Z=20的直齿轮,所述罗拉由尼龙棒、罗拉皮、两个光杆、两个齿轮构成,所述尼龙棒的长度为300mm,直径为30mm,所述罗拉皮厚度为1mm,所述光杆长度为60mm,直径为4mm,所述光杆深入尼龙棒30mm,所述光杆与尼龙棒为过盈配合;所述齿轮III为z=20的直齿轮,
所述经轴固定在支架V上,由长度为300mm,直径为30mm的塑料棒构成,所述的胸梁固定在支架V上,由长度为300mm,直径为30mm的塑料棒构成;所述的两个罗拉的中心距为31.4mm ;所述的经轴与胸梁的距离为120mm,罗拉与胸梁的距离为70mm。
[0022]所述控制板位于送经机构的右侧、与支架V的间距为45mm,并与开口机构的支架II相连,其主要作用是控制整个织布机教具中所有电机的运行。
[0023]本织布机教具的所有控制部分均由慧鱼控制板程序控制。
[0024]本织布机教具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任何在本多动能织布机教具披露的技术范围内的等同构思或者改变,均列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2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织布机教具,由前往后分别为卷曲机构1、引纬机构2、打纬机构3、开口机构6和送经机构7,所述卷曲机构
1、引纬机构2、打纬机构3、开口机构6和送经机构7分别由电机控制,并均与控制板58相连;所述开口机构6包括选综装置4和提综装置5 ;
所述选综装置由电机I 8、支架I 12、支架II 11、蜗轮I 14、蜗杆I 16、纹钉15和纹板13构成;所述电机I 8固定在支架I 12上,支架I 12固定在支架II 11中间,所述蜗杆I 16与电机I 8输出轴端相连,蜗轮I 14固定在纹板13上;所述电机I转速为669r/min,蜗轮I为Z=40的直齿轮,所述纹钉固定在纹板的卡槽上,且可以变换位置与拆卸,所述的纹板采用八音盒的音筒设计而成,由一根直径为4mm的光轴支撑,光轴穿过支架II,光轴与支架II为间隙配合;
所述提综装置5由支架II 11、电机II 9、轮系I 10、丝杠19、螺母17、提综杆21、综框22和平衡杆18构成;所述电机II 9固定在支架II 11的上部,电机II 9与电机I 8的转动方向一致;所述螺母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平衡杆的两端,所述两个螺母通过螺口分别套设在丝杠19上,丝杠19与电机II 9输出轴端相连;所述轮系I 10位于支架II上、电机II 9的顶部,支架II位于电机II与轮系I的中间,螺母随着丝杠的转动做上下运动,提升综框22 ;
所述电机II与电机I的间距为10mm ;丝杠长度为220臟,两个丝杠的间距为10mm ;所述综框的数量为四片,相邻综框间的间距为1.5mm ;每片综框与提综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提综杆的另一端设有拉刀20 ;所述选综装置4根据织物组织选择所要提升的综框,所述提综装置5提升所选择的综框,使综框上的经纱上下分开形成梭口 ;
所述引纬机构2包括电机III 27、支架III 26、引纬杆28、导轨I 25、齿轮I 24和纡子29 ;所述支架III 26为两个且固定在开口机构6的两侧,所述电机III 27固定在支架III 26上,电机III为四个且转动方向一致,所述齿轮I为四个且分别与电机III相连,齿轮I分别分布在导轨I 25上且均高出导轨I水平面6mm ;所述导轨I有两条且分别设在两个支架III上,两导轨I的高度相同;所述的支架III有两个,固定在开口机构的两侧,两支架III的间距为290mm ;
所述引纬杆由杆I 31和齿条I 32构成,齿条I固定在杆I的上方且齿条集中分布在杆I的中间,所述纡子29通过与杆I相连的光杆30与引纬杆28接触,所述纡子29与光杆为间隙配合,所述光杆的长度为90mm且固定在引纬杆上,电机III驱动齿轮I,然后通过齿轮I齿条I的啮合把动力传输给引纬杆,引纬杆做横向往复运动,把纡子上的经纱引入梭口,所述引纬机构2设置在开口机构6的两侧,引纬机构2做左右运动把纬纱布置在梭口中;所述电机III的转速为107r/min,所述引纟韦杆长度为500mm,齿条长度为420mm,导轨I的高度为203mm,两导轨的距离为290mm ;齿轮I为齿数Z=20的直齿轮;所述光杆的长度是90mm,固定在引纬杆上,纡子长度为8mm,与光杆为间隙配合;
所述打纬机构3包括电机IV 33、筘帽36、钢筘39、轮系II 35和导轨II 34 ;所述电机IV固定在筘帽上,所述钢筘固定在筘帽的下方,轮系II固定在筘帽的上部,在筘帽的两端分布有四个齿轮35-1,每侧各两个,所述导轨II由杆II 38和齿条II 37构成,齿条II固定在杆II的上方;电机IV通过齿轮间的传递把动力传给轮系II,通过轮系II内齿轮与齿条的啮合驱动打纬机构运动,所述打纬机构3做前后运动,把梭口处的纬纱推向织口与经纱交织形成织物;所述电机IV的转速为669r/min,有四个齿轮Z=20的分布在筘帽的两端,每侧各两个,其间距为390mm ;所述导轨的长度为330mm,两轨道的间距为390mm ;
所述卷取机构包括电机V 40、轮系III 44、支架IV 41、导布辊42和后梁43 ;所述电机V固定在支架IV前端右侧上,所述轮系III固定在电机V后端的支架IV上,轮系III包括蜗轮II 48和蜗杆II 45,电机V输出端与蜗杆II连接;所述导布辊42由两根罗拉I 42-1和罗拉
II42-2组成,所述罗拉I和罗拉II位于支架IV的中部,高出地面125mm,罗拉和支架IV之间为间隙配合,轮系III 44中的蜗轮II 48与位于前端的罗拉I 42-1上的齿轮II 46啮合,电机
V40驱动蜗轮II和蜗杆II把动力传递到导布辊42上;所述电机V的转速为669r/min,蜗轮II为Z=20的直齿轮,所述对辊罗拉由尼龙棒、罗拉皮、两个光杆、两个齿轮构成;所述的尼龙棒的长度为300mm,直径为30mm ;所述的罗拉皮厚度为Imm ;所述的光杆长度为60mm,直径为4mm ;所述的光杆深入尼龙棒30mm,所述光杆与尼龙棒为过盈配合;所述齿轮为z=20的直齿轮;所述后梁由长度为300mm,直径为30mm的塑料棒构成,所述后梁与罗拉的距离为90mm ;所述两个罗拉的中心距为31.4mm所述罗拉起着导出织物的作用;
所述送经机构的送经方式为积极送经;送经机构包括电机VI 53、轮系IV 54、支架V 50、对辊罗拉I 51-1、对辊罗拉II 51-2、经轴52和胸梁49 ;所述电机VI固定在支架V后端右侧立柱50-1上,轮系IV固定在电机VI前端的支架V上,所述轮系IV由蜗轮III 57和蜗杆III 55组成,电机VI输出端与蜗杆III连接;所述罗拉固定在轮系IV上方的支架V上,罗拉与支架V为间隙配合,轮系IV中的蜗杆III与一对罗拉上靠近经轴的对辊罗拉II 51-2上的齿轮III 56啮合,电机VI通过蜗轮III与蜗杆III驱动对辊罗拉送出经纱;所述卷曲机构I和送经机构7做旋转运动,卷曲机构I卷取织好的织物,送经机构7将经纱送出;
所述电机VI的转速为669r/min,蜗轮III为Z=20的直齿轮,所述罗拉由尼龙棒、罗拉皮、两个光杆、两个齿轮构成,所述尼龙棒的长度为300mm,直径为30mm,所述罗拉皮厚度为1mm,所述光杆长度为60mm,直径为4mm,所述光杆深入尼龙棒30mm,所述光杆与尼龙棒为过盈配合;所述齿轮III为z=20的直齿轮,
所述经轴固定在支架V上,由长度为300mm,直径为30mm的塑料棒构成,所述的胸梁固定在支架V上,由长度为300mm,直径为30mm的塑料棒构成;所述的两个罗拉的中心距为31.4mm ;所述的经轴与胸梁的距离为120mm,罗拉与胸梁的距离为70mm。
[0025]所述控制板位于送经机构的右侧、与支架V的间距为45mm,并与开口机构的支架II相连,其主要作用是控制整个织布机教具中所有电机的运行。
[0026]本织布机教具的所有控制部分均由慧鱼控制板程序控制。
[0027]本发明织布机教具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织布机教具开口机构中,由电机I 8驱动蜗杆I 16运动,蜗轮I 14带动纹板13转动。纹板上的纹钉15则顶住提综杆21,提综杆上的拉刀20勾住平衡杆18。电机II 9启动,动力通过轮系I 10、丝杠19和螺母17传递,使平衡杆上下运动。平衡杆则带动提综杆,综框22便随着提综杆做上下运动,形成梭口。
[0028]在织布机教具引纬机构中,由电机III 27带动齿轮I 24转动,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导轨125驱动引纬杆28往复穿越梭口,梭子上的纬线圈在齿条导轨125上来回运动,使纬线不断地被引入梭口,形成织布的时的经线纬线交织。
[0029]在织布机教具打纬机构中,由电机IV 33驱动轮系II 35转动,齿轮带动同轴的齿轮在导轨II 34上运动。而另一侧的齿轮则带动同轴的齿轮运动,在经过齿轮多次传动后,两侧齿轮传动方向一致,这样打纬机构就能平行的进行打纬运动,将引入的纬线推向织口,形成一小段织物组织。
[0030]在织布机教具卷取机构中,运动时由电机V 40发出的动力通过齿轮组传递到蜗杆II 45上,蜗杆II 45带动蜗轮II 48转动,蜗轮II 48与导布辊42上的齿轮II 46啮合,使同轴的导布辊转动,然后两个罗拉通过齿轮的啮合,进行平稳匀速的转动,达到导出织物的作用。
[0031]在织布机教具送经机构中,采用了主动送经的方式,运动时由电机VI 53通过轮系
IV54的传动把动力传到蜗杆III 55上,蜗杆III 55运动并带动同轴的蜗轮III 57转动,这时,与蜗轮同轴的对辊罗拉II 51-2做同方向的匀速转动,把经轴52上的经线适量的送入织布机中,保证整个织布过程的持续进行。
[0032]本织布机教具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任何在本多动能织布机教具披露的技术范围内的等同构思或者改变,均列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织布机教具,由前往后分别为卷曲机构(I)、引纬机构(2)、打纬机构(3)、开口机构(6)和送经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曲机构(I)、引纬机构(2)、打纬机构(3)、开口机构(6 )和送经机构(7 )分别由电机控制,并均与控制板(58 )相连;所述开口机构(6 )包括选综装置(4)和提综装置(5),所述选综装置(4)根据织物组织选择所要提升的综框,所述提综装置(5)提升所选择的综框,使综框上的经纱上下分开形成梭口 ;所述引纬机构(2)设置在开口机构(6 )的两侧,弓I纬机构(2 )做左右运动把纬纱布置在梭口中;所述打纬机构(3)做前后运动,把梭口处的纬纱推向织口与经纱交织形成织物;所述卷曲机构(I)和送经机构(7 )做旋转运动,卷曲机构(I)卷取织好的织物,送经机构(7 )将经纱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布机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综装置由电机I(8)、支架I(12)、支架II (11)、蜗轮I (14)、蜗杆I (16)、纹钉(15)和纹板(13)构成;所述电机I(8)固定在支架I (12)上,支架I (12)固定在支架II (11)中间,所述蜗杆I (16)与电机I(8)输出轴端相连,蜗轮I (14)固定在纹板(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布机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综装置(5)由支架II(11)、电机II (9)、轮系I (10)、丝杠(19)、螺母(17)、提综杆(21)、综框(22)和平衡杆(18)构成;所述电机II O)固定在支架II (11)的上部,电机II (9)与电机I (8)的转动方向一致;所述螺母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平衡杆的两端,所述两个螺母通过螺口分别套设在丝杠(19)上,丝杠(19)与电机II (9)输出轴端相连;所述轮系I (10)位于支架II上、电机II (9)的顶部,支架II位于电机II与轮系I的中间,螺母随着丝杠的转动做上下运动,提升综框(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布机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II与电机I的间距为90-100mm ;丝杠长度为200-220mm,两个丝杠的间距为90_100_。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布机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综框的数量为四片,相邻综框间的间距为1.5mm ;每片综框与提综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提综杆的另一端设有拉刀(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布机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纬机构(2)包括电机III(27)、支架III (26)、引纬杆(28)、导轨I (25)、齿轮I (24)和纡子(29);所述支架111(26)为两个且固定在开口机构(6)的两侧,所述电机111(27)固定在支架III(26)上,电机III为四个且转动方向一致,所述齿轮I为四个且分别与电机III相连,齿轮I分别分布在导轨I(25)上且均高出导轨I水平面6mm ;所述导轨I有两条且分别设在两个支架III上,两导轨I的高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布机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纬杆由杆I(31) 和齿条I (32)构成,齿条I固定在杆I的上方且齿条集中分布在杆I的中间,所述纡子(29)通过与杆I相连的光杆(30)与引纬杆(28)接触,所述纡子(29)与光杆为间隙配合,所述光杆的长度为90mm且固定在引纬杆上,电机III驱动齿轮I,然后通过齿轮I齿条I的啮合把动力传输给弓I纬杆,弓I纬杆做横向往复运动,把纡子上的经纱引入梭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织布机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纬机构(3)包括电机IV(33)、筘帽(36)、钢筘(39)、轮系II (35)和导轨II (34);所述电机IV固定在筘帽上,所述钢筘固定在筘帽的下方,轮系II固定在筘帽的上部,在筘帽的两端分布有四个齿轮(35-1),每侧各两个,所述导轨II由杆II (38)和齿条II (37)构成,齿条II固定在杆II的上方;电机IV通过齿轮间的传递把动力传给轮系II,通过轮系II内齿轮与齿条的啮合驱动打纬机构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织布机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取机构包括电机V(40)、轮系III (44)、支架IV (41)、导布辊(42)和后梁(43);所述电机V固定在支架IV前端右侧上,所述轮系III固定在电机V后端的支架IV上,轮系III包括蜗轮II (48)和蜗杆II (45),电机V输出端与蜗杆II连接;所述导布辊(42)由两根罗拉I (42-1)和罗拉II (42-2)组成,所述罗拉I和罗拉II位于支架IV的中部,高出地面125mm,罗拉和支架IV之间为间隙配合,轮系III(44)中的蜗轮II (48)与位于前端的罗拉I (42-1)上的齿轮II (46)啮合,电机V (40)驱动蜗轮II和蜗杆II把动力传递到导布辊(42 )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织布机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经机构的送经方式为积极送经;送经机构包括电机VI (53)、轮系IV (54)、支架V (50)、对辊罗拉I (51-1)、对辊罗拉II (51-2)、经轴(52)和胸梁(49);所述电机VI固定在支架V后端右侧立柱(50-1)上,轮系IV固定在电机VI前端的支架V上,所述轮系IV由蜗轮III (57)和蜗杆III (55)组成,电机VI输出端与蜗杆III连接;所述罗拉固定在轮系IV上方的支架V上,罗拉与支架V为间隙配合,轮系IV中的蜗杆III与一对罗拉上靠近经轴的对棍罗拉II (51-2)上的齿轮III (56)哨合,电机VI通过蜗轮III与蜗杆III驱动对辊罗拉送出经纱。
【文档编号】G09B19/00GK104131394SQ201410319198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7日
【发明者】付晓莉, 张伟杰, 杨树峰, 车江宁, 刘群, 陈建龙, 宋楠, 钱自勇, 廖永豪, 刘江波 申请人:中原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