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AR文创装置及其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24940阅读:7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博物馆ar文创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20世纪60年代,随着现代计算机的诞生,ar概念开始出炉,20世纪70年代开始初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ar卡片的概念开始开始出现,21世纪初期,ar卡片开始应用到各个领域。目前,微软、三星、索尼、苹果、谷歌等电子巨头企业引领世界的ar卡片的发展潮流,ar卡片产品也逐渐映入人们的眼帘。现在,世界范围内致力于ar技术的公司越来越多,ar技术以一种新兴产业的姿态,引领世界技术的发展。

ar卡片最近几年在教育市场迅速崛起,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纵观国际和国内,市场上都出现了不少优质的基于ar技术的教育产品,在学习和了解悠久历史文化等方面,ar技术凭借其生动、直观和交互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ar卡片顺应教育产业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的不断改革,将成为一种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博物馆ar文创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博物馆ar文创装置,特点是:包含用于扫描ar文创产品的移动设备、数码相机、三维全息扫描仪、话筒、计算机、数据库服务器以及机器视觉学习系统,所述数码相机、三维全息扫描仪和话筒均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连接数据库服务器,移动设备与机器视觉学习系统通讯连接,机器视觉学习系统连接数据库服务器。

进一步地,上述的博物馆ar文创装置,其中,所述移动设备为具有摄像头的智能手机或ipad。

进一步地,上述的博物馆ar文创装置,其中,所述移动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机器视觉学习系统通讯。

本发明博物馆ar文创实现方法,数码相机对博物馆内文物进行图片或视频拍摄,话筒进行配音,三维全息扫描仪建立3d全息模型获取数据资料,搜集整理形成有效的资料文件,然后经计算机把展品数据资料上传到数据库服务器,形成数据库;移动设备调用摄像头扫描ar文创产品,获取物品的图形图像;传输给机器视觉学习系统进行物体模型构建及匹配,得出实际物品数据,然后传送至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和检索;数据检索成功后,数据库服务器将构建完成的三维立体画面传送给移动设备,显示对应展品的信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游客可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扫描ar文创卡片,就可以快速的了解博物馆以及博物馆展品的详细信息,可跨时间、跨地域、全方位、多角度的参观博物馆,打破传统的博物馆参观方式,为博物馆行业的国际化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在ar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延伸,通过文创卡片的形式,为博物馆提供一款跨时间、跨地域、不受天气限制、穿越时空的博物馆游览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博物馆ar文创装置,包含用于扫描ar文创产品的移动设备6、数码相机1、三维全息扫描仪2、话筒4、计算机5、数据库服务器7以及机器视觉学习系统8,数码相机1、三维全息扫描仪2和话筒4均与计算机5相连,计算机5连接数据库服务器7,移动设备6与机器视觉学习系统8通讯连接,机器视觉学习系统8连接数据库服务器7。

其中,移动设备6为具有摄像头的智能手机或ipad,移动设备6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机器视觉学习系统8通讯。

本发明博物馆ar文创实现方法,数码相机1对博物馆内文物进行图片或视频拍摄,话筒4进行配音,三维全息扫描仪2建立3d全息模型获取数据资料,搜集整理形成有效的资料文件,然后经计算机5把展品数据资料上传到数据库服务器7,形成数据库;移动设备6调用摄像头扫描ar文创产品3,如明信片、文物复制品及一切有型的文创物品,获取物品的图形图像;传输给机器视觉学习系统8进行物体模型构建及匹配,得出实际物品数据,然后传送至数据库服务器7,进行数据处理和检索;数据检索成功后,数据库服务器7将构建完成的三维立体画面传送给移动设备6,显示对应展品的信息。参观者可通过自带移动设备6,实时实地的环境中面对面的实现与展品信息的即时感知和互动。

游客能够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扫描ar文创卡片,就可以快速的了解博物馆以及博物馆展品的详细信息,可跨时间、跨地域、全方位、多角度的参观博物馆,打破了传统的博物馆参观方式,为博物馆行业的国际化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依据。

通过朋友分享的博物馆文创产品,也可以不到博物馆也能感受体验文物所蕴含历史文化价值。未来博物馆行业发展,以传播信息最大化作为目标,以传播信息和发展作为视角,进一步提升传播手段的多元化和自由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研发基于文创的ar展示装置,在ar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延伸,通过文创卡片的形式,为博物馆提供一款跨时间、跨地域、不受天气限制、穿越时空的博物馆游览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同时以上的描述,对于相关技术领域的专门人士应可明了及实施,因此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申请专利范围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博物馆AR文创装置及实现方法,数码相机、三维全息扫描仪和话筒均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连接数据库服务器,移动设备与机器视觉学习系统通讯连接,机器视觉学习系统连接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与移动设备通讯连接。数码相机对博物馆内文物进行拍摄,话筒进行配音,三维全息扫描仪建立3D全息模型获取数据资料,搜集整理形成有效的资料文件,计算机把展品数据资料上传到数据库服务器,移动设备扫描AR文创产品,获取物品图形图像;传输给机器视觉学习系统进行物体模型构建及匹配,得出实际物品数据,传送至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和检索;数据库服务器将构建完成的三维立体画面传送给移动设备,显示对应展品信息。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和云观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26
技术公布日:2017.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