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书法用回宫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6953阅读:9514来源:国知局
学生书法用回宫格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配合书法使用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学生书法用回宫格。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汉字的表意性及其独特的结构,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从繁琐的书写工作中解脱出来。然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书法艺术更需要继承发扬,硬笔书法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文化艺术内涵,学好硬笔书法方便工作、学习,提升文化与美学修养,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必修课。

硬笔书法学习重点是把握汉字结构,也就是说汉字笔画的安排,对汉字结构的掌握,对汉字结构美学规律的理解是关键。学生在四线格中写英文、拼音,由于明确字母每一笔画的位置、方向、大小、形态,就能够轻松掌握。汉字结构比英文、拼音结构复杂,本回宫格通过精确设计,能够简明地显示出汉字笔画的位置、方向、大小、形态,能够简明地显示汉字结构的美学规律,能够简明地显示同偏旁部首或同类型结构汉字的结构规律,学生借助所述的回宫格掌握汉字结构,理解汉字结构美学规律就容易多了,硬笔书法只要准确掌握汉字结构规律,就能够轻松学会写规范美观的汉字,可提升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目前,所见到的书法写字格已有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正方格、等格,虽然也能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但不能够简明地显示汉字结构的规律性。已见的回宫格大小不统一,而且方法学习也较难掌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更易配合书法学习的学生书法用回宫格。

本发明的学生书法用回宫格,包括左侧边、右侧边、上侧边和下侧边,所述左侧边和右侧边顶端分别与上侧边左端和右端连接,左侧边和右侧边底端分别与下侧边左端和右端连接,所述左侧边、右侧边、上侧边和下侧边围成正方形结构,还包括横分线和纵分线,所述纵分线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上侧边底端中部和下侧边顶端中部连接,所述横分线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边右端中部和右侧边左端中部连接,并且横分线和纵分线交叉将左侧边、右侧边、上侧边和下侧边围成的正方形结构分成左上区域、右上区域、左下区域和右下区域;还包括左分线、右分线、上分线和下分线,所述左分线和右分线顶端分别与上分线底端左侧和右侧连接,左分线和右分线底端分别与下分线顶端左侧和右侧连接,并且所述左分线、右分线、上分线和下分线围成长方形结构,所述左分线与上分线的连接点位于左上区域,右分线与上分线的连接点位于右上区域,左分线与下分线的连接点位于左下区域,右分线与下分线的连接点位于右下区域。

本发明的学生书法用回宫格,所述左侧边、右侧边、上侧边和下侧边的长度均为15mm。

本发明的学生书法用回宫格,所述上分线和下分线的长度为6.6mm,左分线和右分线的长度为7.2mm。

本发明的学生书法用回宫格,所述横分线和纵分线均为虚线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达到更易配合书法学习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个本发明的回宫格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学生书法用回宫格,包括左侧边1、右侧边2、上侧边3和下侧边4,所述左侧边和右侧边顶端分别与上侧边左端和右端连接,左侧边和右侧边底端分别与下侧边左端和右端连接,所述左侧边、右侧边、上侧边和下侧边围成正方形结构5,还包括横分线6和纵分线7,所述纵分线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上侧边底端中部和下侧边顶端中部连接,所述横分线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边右端中部和右侧边左端中部连接,并且横分线和纵分线交叉将左侧边、右侧边、上侧边和下侧边围成的正方形结构分成左上区域8、右上区域9、左下区域10和右下区域11;还包括左分线12、右分线13、上分线14和下分线15,所述左分线和右分线顶端分别与上分线底端左侧和右侧连接,左分线和右分线底端分别与下分线顶端左侧和右侧连接,并且所述左分线、右分线、上分线和下分线围成长方形结构,所述左分线与上分线的连接点位于左上区域,右分线与上分线的连接点位于右上区域,左分线与下分线的连接点位于左下区域,右分线与下分线的连接点位于右下区域;通过上述设置,可以达到更易配合书法学习的效果。

本发明的学生书法用回宫格,左侧边、右侧边、上侧边和下侧边的长度均为15mm。

本发明的学生书法用回宫格,上分线和下分线的长度为6.6mm,左分线和右分线的长度为7.2mm。

本发明的学生书法用回宫格,横分线和纵分线均为虚线结构。

本发明的学生书法用回宫格,其不同于现有的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方格等,利用本回宫格,可简明地显示汉字笔画的位置、方向、大小、形状,可准确控制汉字书写的大小,可简明地体现汉字的中宫收紧、重心稳定、大小适当、收放合理、主笔突出等结构规律,可简明地显示汉字偏旁部首的位置形象相对不变的规律。运用本回宫格参照范字去书写,可轻松掌握汉字结构,提高初学者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适用于汉字硬笔书法练习。

本回宫格练字法的核心是:围绕中宫,合理收放。即书写汉字要围绕中宫格书写笔画的收放规律参照范字去理解、掌握,书写汉字要大小适当、合理收放、重心稳定、主笔突出。

本学生书法回宫格练字法,底格为整齐排列的回宫格。本回宫格包括:一正方形外宫格(15mm×15mm),内加一高方形内宫格(6.6mm×7.2mm),本回宫格内宫格四条边距外宫格上下等距(距外宫格上下边线3.9mm),距外宫格左右等距(距外宫格边线4.2mm)。

本学生书法回宫格练字法所述的正方形外宫格和高方形内宫格四条边均为细实线,另加重心线(竖中线)与横中线(中腰线)为细虚线。重心线与中腰线十字交叉点为回宫格中心点。

本学生书法回宫格练字法所述的回宫格设计为浅橙色,色度30%,可以是其他淡色,色度为25%~30%。

本学生书法回宫格练字法,不同于现有的米字格、田字格、方格、九宫格等,而是把框定汉字大小、指示笔画位置,体现结构特点、反映结构规律和收放关系等功能用所述的回宫格体现出来。有助于初学者准确掌握汉字的结构。使学生书写汉字规范、美观,运用本回宫格练字法,可准确掌握汉字结构,体会、理解汉字结构的美学规律,轻松学会写规范、美观的汉字,适用于汉字硬笔书法练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配合书法使用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学生书法用回宫格,其更易配合书法学习;包括左侧边、右侧边、上侧边和下侧边,左侧边、右侧边、上侧边和下侧边围成正方形结构,还包括横分线和纵分线,横分线和纵分线交叉将左侧边、右侧边、上侧边和下侧边围成的正方形结构分成左上区域、右上区域、左下区域和右下区域;还包括左分线、右分线、上分线和下分线,左分线、右分线、上分线和下分线围成长方形结构,左分线与上分线的连接点位于左上区域,右分线与上分线的连接点位于右上区域,左分线与下分线的连接点位于左下区域,右分线与下分线的连接点位于右下区域。

技术研发人员:元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元理
技术研发日:2017.11.08
技术公布日:2018.03.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