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发光型交通指示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22273发布日期:2019-12-14 01:40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主动发光型交通指示牌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交通指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发光型交通指示牌。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现在已经可以说是车多路杂,很容易走错方向或者出现违章情况,这样就需要大量的交通指示牌来起标识提醒作用。但是现有的交通指示牌大多不会主动发光,特别在夜晚,只有光线照射到上面时,反光作用才能使人看清楚,导致不能及时发现交通指示牌,对走错路或者违章的提示作用就会相对较差。

这种情况下,出现了led灯光交通指示牌,它具有以下几个缺点:

1,led的驱动方式现在通行的有两种:

其一是一个恒压源供多个恒流源,每个恒流源单独给每路led供电,这种方式,组合灵活,一路led故障,不影响其他led的工作,但成本会高;

另一种是直接恒流供电,led串联或并联运行。它的优点是成本低一点,但灵活性差,还要解决某个led故障,不影响其他led运行的问题。

2,浪涌保护led抗浪涌的能力是比较差的,特别是抗反向电压能力,加强这方面的保护也很重要,有些led灯装在户外,如led路灯。由于电网负载的启甩和雷击的感应,从电网系统会侵入各种浪涌,有些浪涌会导致led的损坏,因此led驱动电源要有抑制浪涌的侵入,保护led不被损坏的能力。

3,led如果散热不佳会大幅缩短寿命所以需要光学led灯和热传导配合。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发光型、稳定性好、成本低、实用性强的交通指示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发光型交通指示牌,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发光型交通指示牌,包括紧密贴合的多个电激发光膜和逆反射式反光膜,所述电激发光膜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前电极层、绝缘介质层、发光层、背电极层、标识层,所述标识层上设置有指示标记孔,多个所述电激发光膜并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电极层外还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紫外光固化油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激发光膜外还设置有封装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装层包括两层分设于所述电激发光膜两侧的聚酯膜片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电极层为氧化铟锡蒸镀而成,其厚度为15~20μ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介质层为钛酸钡粉末与粘结料的混合物,其厚度为30~35μ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层为硫化锌与粘结料的混合物,其厚度为42~50μ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电极层为聚合物银导电浆料,其厚度为10~15μ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电极层、背电极层上均设置有电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指示牌与外部电源之间设置有光控开光。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主动发光型交通指示牌,通过电激发光的方式,稳定性好,抗浪涌能力好,成本低,电激发光膜不需要另外解决散热问题,且耗电量低,减少了成本和体积,且该指示牌的耐冲击性强,防水防尘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交通指示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发光型交通指示牌,包括紧密贴合的多个电激发光膜1和逆反射式反光膜2,所述电激发光膜1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前电极层、绝缘介质层、发光层、背电极层、标识层,所述标识层上设置有指示标记孔3,多个所述电激发光膜1并联。

工作时,前电极层与背电极层通过加载的交流电压驱动产生交流电场,此时无机化学物质硫化锌粒子在高压的激发下,获得足够多的能量,被电场激发的电子在发光层内高速运转,激活发光原子,被电场激发的电子碰撞发光中心及荧光物质,而引致电子能极的跳跃—变化—复合而导致发射出高效率光源的一种物理现象,标识层为非透明的,光不能透过,但能透过标识层上的指示标记孔3,从而能使人能看到发光的指示标记。绝缘介质层的作用是提供电子发射的界面,在发光层击穿时能独立承担外加电压,起到限制电流的作用,同时保护发光层免受潮气的侵蚀。通过并联多个电激发光膜1的组合方式,可以实现一个指示牌上的某一个指示标记处的电激发光膜1损坏时不影响其他的电激发光膜1,后期维修更换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背电极层外还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紫外光固化油墨。保护层起绝缘,防尘,防湿,防磨损,方便安装。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激发光膜1外还设置有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包括两层分设于所述电激发光膜1两侧的聚酯膜片层,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防水防尘,增加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时,所述前电极层为氧化铟锡蒸镀而成,其厚度为15~20μm,本实施例中优选18μm。所述绝缘介质层为钛酸钡粉末与粘结料(有机聚合物)的混合物印刷而成,其厚度30~35μm,本实施例中优选32μm。所述发光层为硫化锌与粘结料(有机聚合物)的混合物印刷而成,其厚度为42~50μm,本实施例中优选46μm。所述背电极层为聚合物银导电浆料(烘干或固化成膜,以有机聚合物作为粘接相)印刷而成,其厚度为10~15μm,本实施例中优选13μm。该设计能确保指示牌的稳定性,足够的抗击能力和发光亮度,且质量轻,便于安装维护。

所述前电极层、背电极层上均设置有电极,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指示牌与外部电源之间设置有光控开光,光线暗淡时,自动连接光控开关并发光,光线明亮时光控开关断开,不发光,省电,延长使用寿命。光控开光与指示牌之间还设置有时间继电器来控制灯光的闪烁,达到提醒人注意交通指示的目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牌背面设置有粘贴层,指示牌四周边缘部设置有安装部,粘贴层用于将指示牌粘贴于指定位置进行初步固定,安装部用于将指示牌进行二次固定,稳定性更好。

指示牌的具体装配过程为,将电激发光膜1剪切成需要的大小形状,并在其上粘贴电极,过塑(设置封装层),最后结合逆反射式反光膜2制成指示牌。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主动发光型交通指示牌,通过电激发光的方式,稳定性好,抗浪涌能力好,电激发光膜1是面发光因此是多向性光源不需要特殊设计光学特性,成本低,电激发光膜1不需要另外解决散热问题,质量轻,且耗电量低,减少了成本和体积,且该指示牌的耐冲击性强,防水防尘效果好,后期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电激发光膜1光强度低,因此光线柔和不会造成光污染,也不会出现传统光源那样突然熄灭的情况。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主动发光型交通指示牌,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密贴合的多个电激发光膜和逆反射式反光膜,所述电激发光膜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前电极层、绝缘介质层、发光层、背电极层、标识层,所述标识层上设置有指示标记孔,多个所述电激发光膜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发光型交通指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电极层外还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紫外光固化油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发光型交通指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激发光膜外还设置有封装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发光型交通指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包括两层分设于所述电激发光膜两侧的聚酯膜片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发光型交通指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电极层为氧化铟锡蒸镀而成,其厚度为15~2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发光型交通指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介质层为钛酸钡粉末与粘结料的混合物,其厚度为30~35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发光型交通指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为硫化锌与粘结料的混合物,其厚度为42~5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发光型交通指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电极层为聚合物银导电浆料,其厚度为10~15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发光型交通指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电极层、背电极层上均设置有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主动发光型交通指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牌与外部电源之间设置有光控开光。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发光型交通指示牌,包括紧密贴合的多个电激发光膜和逆反射式反光膜,所述电激发光膜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前电极层、绝缘介质层、发光层、背电极层、标识层,所述标识层上设置有指示标记孔,多个所述电激发光膜并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主动发光型交通指示牌,通过电激发光的方式,稳定性好;抗浪涌能力好;成本低;不会像传统光源那样有突然寿终正寝的现象,它经过一个周期的使用后,电激发光的亮度会有一个逐渐递减直至不亮的过程;电激发光膜不需要另外解决散热问题;且耗电量低;减少了成本和体积;且该指示牌的耐冲击性强;防水防尘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研发人员:周起;陈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市云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05
技术公布日:2019.12.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