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教用土壤整段标本制作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7392发布日期:2018-12-08 05:20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壤标本制作领域,特别涉及展教用土壤整段标本制作新工艺。



背景技术:

土壤整段标本是一种从表土到心土、横贯整个土壤剖面的纵向切片标本,经采集、制作后常用于科研、教学、博物馆馆藏以及自然科学常识普及展示。相对于其他形式的土壤样品,土壤整段标本采集制作难度大、成本高、易破损。

原有制作技术缺乏系统性,土壤标本长期展出、存放,易氧化变色、开裂、脱落、返潮或生虫。另外,展览展示形式呆板枯燥,缺乏美感,吸引力不够,这是阻碍土壤常识科学普及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展教用土壤整段标本制作新工艺,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问题。

展教用土壤整段标本制作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干燥并整理松动:将土壤放置风干,将干燥后的土壤标本进行松动处理,然后用刮土刀将土壤表面修理平整;

s2、防蛀及浸渍处理:将vae乳液与水按1:5的比例配成溶液a,将100g樟脑溶于1000毫升95%的酒精制成溶液b,然后取100毫升溶液b加入50升溶液a中混合制成浸渍溶液,均匀的浇灌在土壤盒的土壤表面,直至饱和;次日取相同溶液再浇灌一遍,放置4到5天;

s3、粘贴背板:在土壤表面涂刷vae乳液原液,并剪取取土盒内径大小的粗麻布粘贴在土壤上面,在麻布表面涂刷vae溶液原液,取和麻布大小的防水胶合板粘贴在麻布上面,然后用重物均匀的压在胶合板上,放置5—7天;

s4、标本修饰:打开取土盒并翻转,用刮土刀将表面多余的土去掉,保留2cm的土,并修饰标本表面,修出土壤标本结构,自然干燥;

s5、标本定型、防潮和保色处理:取50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于1000毫升丙酮中制成定型液,用化学喷壶均匀的喷在土壤表面。

更优地,在步骤s1中,如果土质较松散,用锥子和尖刀在土壤表面进行松动处理;如果土质较粘且坚硬,使用电钻进行打眼,选用直径1mm左右的钻头,打眼深度为30—40mm,打眼间距为10mm。

更优地,在步骤s4中,如果标本在干燥后有较大裂纹,在标本表面喷水并用刀刮取裂纹周围的土添补在裂纹中进行二次修饰。

本发明提供展教用土壤整段标本制作新工艺,制作出的土壤整段标本具有土壤的自然原始状态,使土壤标本在土壤类课程实验教学和大型的展览展示中,一方面直观反映土壤的剖面结构,便于观众理解土壤的发生过程和每一层土壤的功能;另一方面增强土壤标本的可观赏性,有利于培养人们对土壤作为自然界的重要因子的科学认识。本发明制作的标本可根据土壤类课程的实验教学和自然科学常识普及的需要确定标本的规格、形状,直观反映土壤剖面结构和层次,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基本保持原始状态;标本轻便并易于搬运和贮藏,适于长久使用;标本可在教室、实验室、展厅任意展示,包括直立、斜立、水平摆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展教用土壤整段标本制作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标本的规格和形状、整段原始土壤剖面的物理整理、干燥:根据不同土种的理化性质、土壤类教学或陈列展示需要以及展示空间环镜的实际情况,选择视觉效果最佳的标本规格和形状;将土壤放置风干,对干燥后的土壤标本进行松动处理,去除影响标本制作效果的杂质,然后用刮土刀将土壤表面修理平整;

s2、防蛀及浸渍处理:将vae乳液与水按1:5的比例配成溶液a,将100g樟脑溶于1000毫升95%的酒精制成溶液b,然后取100毫升溶液b加入50升溶液a中混合制成浸渍溶液,均匀的浇灌在土壤盒的土壤表面,直至饱和;次日取相同溶液再浇灌一遍,放置4到5天;

s3、标本承载背板的选择与粘敷:根据土壤性质和展示需要选择合适材质的背板。在土壤表面涂刷vae乳液原液,并剪取取土盒内径大小的粗麻布粘贴在土壤上面,在麻布表面涂刷vae溶液原液,取和麻布大小的防水胶合板粘贴在麻布上面,然后用重物均匀的压在胶合板上,放置5—7天;

s4、毛坯标本的表面处理:打开取土盒并翻转,用刮土刀将剖面多出的土去掉,保留厚2cm的土,并修饰毛坯标本表面,直观显示原始土壤剖面结构,自然干燥;

s5、标本定型、防潮和保色处理:取50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于1000毫升丙酮中制成定型液,用化学喷壶均匀的喷在土壤表面。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如果土质较松散,用锥子和尖刀在土壤表面进行松动处理;如果土质较粘且坚硬,使用电钻进行打眼,选用直径1mm左右的钻头,打眼深度为30—40mm,打眼间距为10mm。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如果标本在干燥后有较大裂纹,在标本表面喷水并用刀刮取裂纹周围的土添补在裂纹中进行二次修饰。

本发明提供展教用土壤整段标本制作新工艺,制作出的土壤整段标本具有土壤的自然原始状态,使土壤标本在大型的展览展示中,一方面直观反映土壤的剖面结构,便于观众理解土壤的发生过程和每一层土壤的功能;另一方面增强土壤标本的可观赏性,有利于培养人们对土壤作为自然界的重要因子的科学认识。本发明制作的标本可根据土壤类课程的实验教学和自然科学常识普及的需要确定标本的规格、形状,直观反映土壤剖面结构和层次,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基本保持原始状态;标本轻便并易于搬运和贮藏,适于长久使用;标本可在教室、实验室、展厅任意展示,包括直立、斜立、水平摆放。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展教用土壤整段标本制作新工艺,属于土壤标本制作领域。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土种性质、教学或陈列展示需要确定标本的规格和形状;S2、整段原始土壤剖面的物理整理、干燥;S3、防蛀及浸渍处理;S4、标本承载背板的选择与粘敷;S5、毛坯标本的表面处理;S6、标本定型、防潮和防氧化处理。本发明制作的标本可根据土壤类课程的实验教学和自然科学常识普及的需要确定标本的规格、形状,直观反映土壤剖面结构和层次,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基本保持原始状态;标本轻便并易于搬运和贮藏,适于长久使用;标本可在教室、展厅任意展示,包括直立、斜立、水平摆放。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胡鸣镝;姜锡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北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7.02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