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薄膜标签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83676发布日期:2019-01-19 00:4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标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薄膜标签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标签行业上使用的纸质标签因为造纸污染等而逐渐被具有环保性能的秸秆改性塑料(kp可洗料)薄膜标签所取代。目前,市场上的薄膜标签多用不干胶胶黏剂进行贴合,不干胶材料、胶黏剂等成本较高,且难以降解,会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另外厂家回收瓶子重新利用时还经常出现洗瓶残胶等质量问题,不仅影响二次贴瓶的使用,同时增加了操作难度,且不干胶工序相对较复杂、产出率低、成本高。已公布专利cn101027373a提出了一种利用压敏粘合剂标签,试图将薄膜标签直接贴合在刷有胶黏剂的基体上,然而该型薄膜标签与基体贴合时容易出现间隙或气泡等,影响产品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薄膜标签制作工艺。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一种新型薄膜标签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油墨层制备,将薄膜层置于薄膜支架上,然后按照预定的图案,在薄膜层的一侧涂布油墨层;

s2、吸水涂层制备,翻转薄膜支架,在薄膜层的另一侧涂布吸水涂层;所述吸水涂层按质量百分比包括:15%的pva,45%的接枝淀粉,6~13%的酪素酸和10~21%的丁烯酸;

s3、防静电涂层制备,在油墨层一侧涂布防静电涂层;

s4、透气孔制备,利用打孔工艺在薄膜标签上形成多个贯穿薄膜标签上下表面的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打孔工艺包括核径迹打孔,皮秒激光打孔或微激光打孔工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油墨层、防静电涂层和吸水涂层的涂布都是通过凹印机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薄膜标签制作工艺,选用20μm~100μm的薄膜层,方便利用凹印机来实现各涂层的涂布,生产工序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生产成本得到很好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薄膜标签制作工艺,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制备薄膜标签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s1、油墨层制备,将厚度为100μmbopp(biaxiallyorientedpolypropylene的简称,即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双面涂布薄膜层置于薄膜支架上,然后按照预定的图案,对薄膜层的一侧进行凹版印刷,得到油墨层。

s2、吸水涂层制备,在油墨层一侧采用凹印机涂布吸水涂层。凹印机的涂布参数为:采用80μm深度的版辊,版目控制在100目,涂布速度为100m/min,凹印机烘箱长度为3m,烘箱有效温度150℃。

s3、防静电涂层制备,翻转薄膜支架,在薄膜层的另一侧采用印机涂布防静电涂层。凹印机的涂布参数为:采用80μm深度的版辊,版目为100目,涂布速度为100m/min,凹印机烘箱长度为3m,烘箱有效温度150℃。

s4、透气孔制备,将薄膜置于超短脉冲皮秒激光加工系统的工位上,利用皮秒激光系统辐射的超小的激光辐射光点,对薄膜标签采用皮秒技术制备透气孔5,孔径大小为50μm,孔距前后左右为2mm,透气孔5完全穿过薄膜标签且均匀分布,打孔后收卷。

s5、包装入库,将打孔后的薄膜标签进行裁切、模切、品检后包装入库。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薄膜标签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油墨层制备,将薄膜层置于薄膜支架上,然后按照预定的图案,在薄膜层的一侧涂布油墨层;S2、吸水涂层制备,翻转薄膜支架,在薄膜层的另一侧涂布吸水涂层;S3、防静电涂层制备,在油墨层一侧涂布防静电涂层;S4、透气孔制备,利用打孔工艺在薄膜标签上形成多个贯穿薄膜标签上下表面的通孔。本发明提供的薄膜标签制备方法,方便利用凹印机来实现各涂层的涂布,生产工序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生产成本得到很好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陈善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市天悦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30
技术公布日:2019.0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