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清理的旋转式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97684发布日期:2020-11-13 12:21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清理的旋转式笔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清理的旋转式笔筒。



背景技术:

笔筒:用陶瓷、竹木、等制成的筒形插笔器具。笔筒是搁放毛笔的专用器物,据文献记载,它的材质有镏金、翡翠、紫檀和乌木,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传世器物,大多是用瓷或者是竹木制作的。具有收藏价值。笔筒是文房用具之一。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对简单,没有大的变化。笔筒产生的年代已不可考,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螟蛉有子》:“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其所说笔筒是否为今日笔筒,不得而知。从传世品来看多为明代中晚期之物,墓葬出土之物,亦不见有宋元笔筒。明屠隆《文具雅编》:“湘竹为之,以紫檀乌木棱口镶座为雅,余不入品”。明文震亨《长物志》:“笔筒,湘竹,拼榈者佳”。故有笔筒为晚明之物一说,但查宋无名氏《致虚杂俎》:“羲之有巧石笔架,名‘扈’;献之有斑竹笔筒,名‘裘钟’皆世无其匹”。似乎笔筒的年代应起码推至宋代。由于此系文化史范畴,故这里不加以论述。

然而现有的笔筒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笔筒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笔头的墨水可能会泄漏或者长期搁置,导致笔筒的底部会存留大量的污垢,但是现有的笔筒大多是直筒状,而且底部往往为封闭状,所以,对笔筒的清洗将会很困难,尤其是笔筒的底部,很难以清理;其次,现有的笔筒在筒体内部为较大口径的直筒,但是由于笔的大小不一致,所以,往往笔在笔筒内部难以固定,导致笔在笔筒内极易洒落,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方便清理的旋转式笔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清理的旋转式笔筒,包括活动板、筒套和外套筒,所述筒套顶部开设有进笔口,所述筒套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卡接有连接卡块,所述连接卡块一端焊接有内壳,所述内壳内表壁上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活动板,所述套筒底部开设有落尘孔,所述套筒外表壁四周等间距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弹性插销,所述弹性插销上套接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底部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底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笔口共设置有七个,且七个进笔口之间的间距两两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卡块的横截面呈t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呈弧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套筒的横截面呈u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防滑凸块。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将笔筒的底部和筒体的内部均设置为可拆卸结构,筒体内部的内壳与筒体通过连接凸块卡接,可通过滑动将内壳取出,筒体的底部通过弹性插销连接外套筒,可通过弹性插销将外套筒拆卸下,当筒体内部聚集污垢时,可轻易的将筒体和外套筒拆卸,从而方便清理;其次,在内壳内部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活动板,当笔插入笔筒内部时,可通过弹簧使得活动板贴合在笔身,固定笔的位置,从而防止笔从笔筒内部掉落,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清理的旋转式笔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壳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筒套与外套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内壳、2-进笔口、3-滑槽、4-连接卡块、5-活动板、6-筒套、7-弹性插销、8-外套筒、9-底座、10-转动轴、11-落尘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方便清理的旋转式笔筒,包括活动板5、筒套6和外套筒8,筒套6顶部开设有进笔口2,筒套6内部开设有滑槽3,滑槽3内部卡接有连接卡块4,连接卡块4一端焊接有内壳1,内壳1内表壁上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活动板5,套筒6底部开设有落尘孔11,套筒6外表壁四周等间距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弹性插销7,弹性插销7上套接有外套筒8,外套筒8底部通过转动轴10转动连接有底座9。

进笔口2共设置有七个,且七个进笔口2之间的间距两两相等,连接卡块4的横截面呈t形结构,活动板5的一侧呈弧面结构,外套筒8的横截面呈u形结构,底座9底部设置有防滑凸块。

当笔通过进笔口2进入筒套6内部时,向外侧挤压活动板5,并进入活动板5之间,由于活动板5一侧设置有防滑凸块,所以,可以将在插入后进入悬空状态,防止笔尖接触筒套6底部,避免笔尖进入灰尘。

工作原理:使用时,笔通过进笔口2进入筒套6内部,接触活动板5后,将活动板5通过弹簧向外侧挤压,待笔落入合适位置后,松开笔,通过活动板5上的防滑凸块,可以将笔的笔尖悬空放置在筒套6内部,在使用的过程中,可对筒套6进行转动,使得筒套6通过转动轴10在底座9上进行转动,从而方便拿取,当需要对笔筒进行清理时,将内壳1通过连接卡块4从滑槽3内滑动取出,可对内壳1进行清理,将筒套6向上拔起,弹性插销7收缩,可将筒套6与外套筒8分离,可对外套筒8底部进行清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清理的旋转式笔筒,包括活动板(5)、筒套(6)和外套筒(8),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套(6)顶部开设有进笔口(2),所述筒套(6)内部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部卡接有连接卡块(4),所述连接卡块(4)一端焊接有内壳(1),所述内壳(1)内表壁上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活动板(5),所述套筒(6)底部开设有落尘孔(11),所述套筒(6)外表壁四周等间距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弹性插销(7),所述弹性插销(7)上套接有外套筒(8),所述外套筒(8)底部通过转动轴(10)转动连接有底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清理的旋转式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笔口(2)共设置有七个,且七个进笔口(2)之间的间距两两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清理的旋转式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卡块(4)的横截面呈t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清理的旋转式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5)的一侧呈弧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清理的旋转式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8)的横截面呈u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清理的旋转式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底部设置有防滑凸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清理的旋转式笔筒,包括活动板、筒套和外套筒,所述筒套顶部开设有进笔口,所述筒套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卡接有连接卡块,所述连接卡块一端焊接有内壳,所述内壳内表壁上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活动板,所述套筒底部开设有落尘孔,所述套筒外表壁四周等间距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弹性插销。本实用新型中,将笔筒的底部和筒体的内部均设置为可拆卸结构,筒体内部的内壳与筒体通过连接凸块卡接,可通过滑动将内壳取出,筒体的底部通过弹性插销连接外套筒,可通过弹性插销将外套筒拆卸下,当筒体内部聚集污垢时,可轻易的将筒体和外套筒拆卸,从而方便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昌越彬;蒋明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益睿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6
技术公布日:2020.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