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用抽水井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7883发布日期:2019-10-29 23:56阅读:39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教学用抽水井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井教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教学用抽水井模型。



背景技术:

抽水井是指为生活和生产用水、地质环境保护、专业学科研究抽取地下水而钻掘的,安装了井管和过滤器的大口径钻孔;按照用途分为供水井、水文地质实验井、疏干或降低地下水位的降水井等;

而在进行各种水井结构以及井内地质结构的学习时,由于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够完善,导致学生在进行学习过程中仅能从书本上的照片或文字获取相关知识,而无法在实际环境中立体化的了解抽水井内管体与各地质层的结构,使得现有教学过程较为枯燥,且教学质量也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用抽水井模型,以解决现有的基于抽水井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无法实践化立体教学的问题,导致教学过程较为枯燥且教学质量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学用抽水井模型,包括依次设置的样品展示装置和立面展示墙,所述立面展示墙包括墙面基座和墙面展示区域,且墙面基座的高度高于样品展示装置的高度;

所述立面展示墙的墙面展示区域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表土层、砂砾层、砾石层、黏土层、卵石层和泥岩层,且墙面展示区域内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井管,所述砾石层和卵石层分别为第一含水层和第二含水层;

所述井管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抽水管、沉淀管和外管,所述外管的底端插入黏土层内,且通过黏土层内的黏土形成封水,所述沉淀管的底端贯穿至泥岩层中,且沉淀管与外管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两组通孔分别位于砾石层和卵石层内,所述沉淀管和外管上位于通孔所在的位置处均套设有过滤管,且两个过滤管的外部均包裹有滤水卵砾石。

优选的,所述样品展示装置包括若干个单元展示框,所述单元展示框内设有若干个单元槽,且单元展示框的数量与水井墙面展示区域内的地质层数量相同。

优选的,所述立面展示墙的墙面展示区域上标有水位标线,且水位标线包括静止水位线和动水位线。

优选的,所述立面展示墙的墙面展示区域上设有若干个展示牌,所述展示牌的数量与地质层数量相同,且每个展示牌分别介绍每个地质层的结构状态和材料形成。

优选的,所述立面展示墙上设有标高线,且标高线的具体标高依照原抽水井的实际标高进行标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校内建立特定的抽水井教学模型墙,较好的解决了现有教学过程中无法实际化的进行立体教学的问题,使得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更加直观、明确的了解抽水井内管体与各地质层的具体结构,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以提高教学质量;

并且,配合地质层结构样品的分类展示,使得学生更直接的接触到各地质层的形成材料,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地质知识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样品展示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的b处放大图;

图中:1-样品展示装置、2-立面展示墙、3-井管、4-表土层、5-砂砾层、6-砾石层、7-黏土层、8-卵石层、9-泥岩层、10-单元展示框、11-外管、12-沉淀管、13-抽水管、14-过滤管、15-滤水卵砾石、16-水位标线、17-展示牌、18-标高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基于生活用水的供水井建立水井教学模型;具体的,该供水井井深45.32m,井口标高1120m,主含水层水位为1101.05m。

2、基于上述水井教学模型,包括依次设置的样品展示装置1和立面展示墙2,立面展示墙2包括墙面基座和墙面展示区域,且墙面基座的高度高于样品展示装置1的高度;

如图1所示,立面展示墙2的墙面展示区域内充分展示了该水井中的地质层结构:具体的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表土层4、砂砾层5、砾石层6、黏土层7、卵石层8和泥岩层9,且墙面展示区域内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井管3,砾石层6和卵石层8分别为第一含水层和第二含水层,其中第二含水层为主含水层;

如图1、图3-图4所示,充分展示了该水井中井管3的具体结构:井管3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抽水管13、沉淀管12和外管11,外管11的底端插入黏土层7内,且通过黏土层7内的黏土形成封水,沉淀管12的底端贯穿至泥岩层9中,且沉淀管12与外管11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两组通孔分别位于砾石层6和卵石层8内,沉淀管12和外管11上位于通孔所在的位置处均套设有过滤管14,且两个过滤管14的外部均包裹有滤水卵砾石15;由上述结构可知,该水井形成外管11与黏土配合止水、砾石层6与卵石层8配合分层取水的结构形式,且砾石层6与卵石层8分别向外管11和沉淀管12内进行供水。

综上,在立面展示墙2上完整的展示供水井的内部结构,从而使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更立体化的了解井内结构,有效提高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和教学质量。

如图2所示,优选的,样品展示装置1包括若干个单元展示框10,单元展示框10内设有若干个单元槽,且单元展示框10的数量与水井墙面展示区域内的地质层数量相同;利用该装置实现对应地质层结构材料的分类展示,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更直观的接触到地质材料,从而更精准的理解各地质层结构之间的区别。

本发明中,优选的,立面展示墙2的墙面展示区域上标有水位标线16,且水位标线16包括静止水位线和动水位线;基于上述第一含水层和第二含水层,分别标有两组水位标线16,其中第一含水层中仅标有静止水位线,第二含水层内则标有静止水位线和动水位线。

本发明中,优选的,立面展示墙2的墙面展示区域上设有若干个展示牌17,展示牌17的数量与地质层数量相同,且每个展示牌17分别介绍每个地质层的结构状态和材料形成;

具体的:(1)表土层4为黄土粉质黏土,土质较均匀,疏松,含大量植物根系、虫孔,稍湿,硬塑状态;(2)砂砾层5主要包括砂砾石,砾石粒径为5-100mm,成分以花岗岩、花岗伟晶岩、大理岩为主,砂主要包括粗砂和少量漂石;(3)砾石层6主要包括砾石,砾石粒径为30-50mm,成分以花岗岩、大理岩、硅质岩为主;(4)黏土层7为粉质黏土,质地均一,可见少量粒径为1-5mm砂砾;(5)卵石层8为砂砾卵石,卵石成分以花岗岩、硅质岩、变质岩为主;砂以石英、尝试、云母为主,并伴有少量漂石;(6)泥岩层9为灰绿色泥岩,并随深度增大而由软变硬。

本发明中,优选的,立面展示墙2上设有标高线18,且标高线18的具体标高依照原抽水井的实际标高进行标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水井教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教学用抽水井模型,包括依次设置的样品展示装置和立面展示墙,所述立面展示墙包括墙面基座和墙面展示区域,且墙面基座的高度高于样品展示装置的高度;所述立面展示墙的墙面展示区域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表土层、砂砾层、砾石层、黏土层、卵石层和泥岩层,且墙面展示区域内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井管,所述砾石层和卵石层分别为第一含水层和第二含水层,本发明在校内建立特定的抽水井教学模型墙,较好的解决了现有教学过程中无法实际化的进行立体教学的问题,使得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更加直观、明确的了解抽水井内管体与各地质层的具体结构,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以提高教学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马锁柱;高翔;李玲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7.23
技术公布日:2019.10.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