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前教育用益智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4892发布日期:2020-11-13 12:3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学前教育用益智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学前教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学前教育用益智模型。



背景技术: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孩童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今的学前教育用益智模型大多存在清洁不便、调节能力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学前教育用益智模型,具有清洁方便、调节能力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学前教育用益智模型,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安装有网状框,所述网状框的后侧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后侧安装有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的后侧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网状框的下方安装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下方安装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靠外侧设置有多个输液孔,所述第一隔板的下方安装有增压泵,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远离箱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第一气缸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箱体的靠下方安装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靠中央位置设置有阀门,所述箱体的前侧设置有箱门,所述箱体的靠上方安装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靠前侧与靠后侧均设置有多个套杆,所述套杆的外侧安装有多个套环。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限位板、螺杆、安装架、电机、轴承、螺母和连接板,所述螺杆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方设置有电机,所述螺杆与箱体之间通过轴承进行连接,所述螺杆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螺母,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架。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外侧的横截面积与箱体内侧的横截面积相等。

优选的,所述网状框外侧的宽度与箱体内侧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输液管内侧最低处的高度与箱体内侧最低处的高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与螺杆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推板、第一气缸、第一伸缩杆、阀门、输液管、输液孔、第一隔板、第二气缸、第二伸缩杆、增压泵、箱体和第二隔板等结构,使得模型能够对套环进行清洁,从而使得清洁工作变得更加方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板、螺杆、安装架、电机、轴承、螺母和连接板,使得模型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对自身的高度与角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使用者使用时更加方便,进而提高了模型的调节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环;2、套杆;3、调节装置;31、限位板;32、螺杆;33、安装架;34、电机;35、轴承;36、螺母;37、连接板;4、推板;5、第一气缸;6、第一伸缩杆;7、阀门;8、输液管;9、输液孔;10、第一隔板;11、第二气缸;12、第二伸缩杆;13、增压泵;14、箱体;15、第二隔板;16、网状框;17、箱门;18、第三伸缩杆;19、第三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学前教育用益智模型,请参阅图1-2,包括箱体14,箱体14的内侧安装有网状框16,网状框16的后侧设置有推板4,推板4的后侧安装有第三伸缩杆18,第三伸缩杆18的后侧设置有第三气缸19,网状框16的下方安装有第二伸缩杆12,第二伸缩杆1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气缸11,第二气缸11的下方安装有第一隔板10,第一隔板10的靠外侧设置有多个输液孔9,第一隔板10的下方安装有增压泵13,箱体1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气缸5,第一气缸5远离箱体14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伸缩杆6,第一伸缩杆6远离第一气缸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板15,箱体14的靠下方安装有输液管8,输液管8的靠中央位置设置有阀门7,箱体14的前侧设置有箱门17,箱体14的靠上方安装有调节装置3,调节装置3的靠前侧与靠后侧均设置有多个套杆2,套杆2的外侧安装有多个套环1。

为了保证调节装置3的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调节装置3包括限位板31、螺杆32、安装架33、电机34、轴承35、螺母36和连接板37,螺杆32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31,限位板31的下方设置有电机34,螺杆32与箱体14之间通过轴承35进行连接,螺杆32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板37,连接板37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螺母36,连接板37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架33。

为了保证第一隔板10的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隔板10外侧的横截面积与箱体14内侧的横截面积相等。

为了保证网状框16的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网状框16外侧的宽度与箱体14内侧的宽度相等。

为了保证输液管8的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输液管8内侧最低处的高度与箱体14内侧最低处的高度相等。

为了保证限位板31的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板31与螺杆32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旋转调节装置3中的螺母36,从而调节连接板37在螺杆32上的高度,进而调节安装架33的高度,限位板31起到了限位的作用,然后父母在前侧的数根套杆2上放置任意数量的套环1,并让孩子观察套环1的数量与位置,观察完毕后,启动电机34,电机34带动套杆2与套环1旋转一百八十度,轴承35起到了辅助转动的作用,让孩子在套杆2上放置数量与位置相同的套环1,放置完毕后,取下所有套环1,打开箱门17,将套环1放入网状框16内,打开阀门7,通过输液管8将水输入箱体14内,关闭阀门7,启动第一气缸5,第一气缸5通过第一伸缩杆6带动第二隔板15移动,启动第二气缸11,第二气缸11通过第二伸缩杆12带动网状框16与套环1下降,进行清洁,启动增压泵13,增压泵13将第一隔板10上方的水送入第一隔板10下方,再通过输液孔9喷出,进行辅助清洁,清洁完毕后,将网状框16与第二隔板15移动回原来位置,启动第三气缸19,第三气缸19通过第三伸缩杆18带动推板4向前移动,从而将套环1推至靠前侧,方便下一次地取用,关闭箱门17,工作结束。



技术特征:

1.一种学前教育用益智模型,包括箱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4)的内侧安装有网状框(16),所述网状框(16)的后侧设置有推板(4),所述推板(4)的后侧安装有第三伸缩杆(18),所述第三伸缩杆(18)的后侧设置有第三气缸(19),所述网状框(16)的下方安装有第二伸缩杆(12),所述第二伸缩杆(1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气缸(11),所述第二气缸(11)的下方安装有第一隔板(10),所述第一隔板(10)的靠外侧设置有多个输液孔(9),所述第一隔板(10)的下方安装有增压泵(13),所述箱体(1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气缸(5),所述第一气缸(5)远离箱体(14)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伸缩杆(6),所述第一伸缩杆(6)远离第一气缸(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板(15),所述箱体(14)的靠下方安装有输液管(8),所述输液管(8)的靠中央位置设置有阀门(7),所述箱体(14)的前侧设置有箱门(17),所述箱体(14)的靠上方安装有调节装置(3),所述调节装置(3)的靠前侧与靠后侧均设置有多个套杆(2),所述套杆(2)的外侧安装有多个套环(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学前教育用益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限位板(31)、螺杆(32)、安装架(33)、电机(34)、轴承(35)、螺母(36)和连接板(37),所述螺杆(32)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31),所述限位板(31)的下方设置有电机(34),所述螺杆(32)与箱体(14)之间通过轴承(35)进行连接,所述螺杆(32)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板(37),所述连接板(37)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螺母(36),所述连接板(37)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架(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学前教育用益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10)外侧的横截面积与箱体(14)内侧的横截面积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学前教育用益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框(16)外侧的宽度与箱体(14)内侧的宽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学前教育用益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8)内侧最低处的高度与箱体(14)内侧最低处的高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学前教育用益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1)与螺杆(32)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学前教育用益智模型,属于学前教育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安装有网状框,所述网状框的后侧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后侧安装有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的后侧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网状框的下方安装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下方安装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靠外侧设置有多个输液孔,所述第一隔板的下方安装有增压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推板、第一气缸、第一伸缩杆、阀门、输液管、输液孔、第一隔板、第二气缸、第二伸缩杆、增压泵、箱体和第二隔板等结构,使得模型能够对套环进行清洁,从而使得清洁工作变得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田甜;陈利永;王金芳;金丹;赵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4.27
技术公布日:2020.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