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新能源检测实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75563发布日期:2021-03-16 22:42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新能源检测实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新能源检测实训设备。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近代逐渐兴起的一种以电能为能源、以电机为动力的新型汽车,新能源汽车虽然依照命名习惯仍带有“汽”字,实际工作原理却和汽油柴油等燃料毫无关系,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池组是当之无愧的核心部分,电池组在新能源汽车中的重量占比较高,且电池组的放电容量、循环寿命和低温放电性能等参数直接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而在电池组电芯硬件条件相同得情况下,对电池组影响最大则要属配套的充放电管理系统和电池保护机制等等。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还在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研发之路要走,因此无论是在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还是新能源汽车相关研发,都需要有具备完整新能源汽车构架和电路功能的实训设备,市面上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仅仅提供了电路电器原理部分,缺少了新能源汽车整体构架的展示,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综合教学和研发,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新能源检测实训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新能源检测实训设备,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缺乏综合教学研发功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新能源检测实训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一阶液压缸和二阶液压缸,所述一阶液压缸和二阶液压缸均呈竖直向上状,且所述一阶液压缸活塞杆顶端固定套接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呈水平状,且所述二阶液压缸的缸体顶端与转接板呈固定连接,所述二阶液压缸的活塞杆贯穿于转接板,且所述一阶液压缸的底端与外壳呈固定连接,所述二阶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平板,且所述平板呈水平状,所述平板的两端分别铰接有汽车模型前段和汽车模型后段,且所述平板位于靠近汽车模型前段的一端顶部匹配安装有电动机,且所述平板的顶端匹配安装有电池组。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端铰接有上盖,且所述外壳的两端侧壁均铰接有气动撑杆,所述气动撑杆关于外壳呈对称分布,且所述气动撑杆的顶端均与上盖呈铰接。

优选的,所述平板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杆,且所述连杆呈竖直向下状,所述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所述连杆和滑块关于平板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滑轨,且所述滑轨均呈竖直向上状,所述滑轨关于外壳呈对称分布,且所述滑块与滑轨呈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匹配安装有控制箱,且所述控制箱的底端与外壳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汽车模型前段和汽车模型后段与平板之间匹配安装有拉绳,且所述拉绳关于平板的宽度方向呈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装置通过模块化的结构,直观的展示了新能源汽车的外观、车身结构、电器设备布局等构架,提高了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的综合性能。

2、该装置将两组液压缸通过转接板连接,使得新能源汽车模型得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足够的升降行程,同时配合四组滑轨、滑块和连杆保持该模型部分升降平稳。

3、该装置在具备复杂的实体模拟构架的同时,也能够在收纳闭合后使得外观整洁便于搬运和运输。

综上所述,该装置兼具了新能源汽车的电器电路原理展示和实体模型构架展示,相对传统的新能源汽车实训平台更加直观有效,满足了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综合教学研发的功能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闭合状态的侧视图。

图中标号:1、外壳;2、上盖;3、气动撑杆;4、安装槽;5、一阶液压缸;6、转接板;7、二阶液压缸;8、平板;9、汽车模型前段;10、汽车模型后段;11、连杆;12、滑块;13、滑轨;14、电动机;15、拉绳;16、电池组;17、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汽车新能源检测实训设备,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4,且所述安装槽4内安装有一阶液压缸5和二阶液压缸7,所述一阶液压缸5和二阶液压缸7均呈竖直向上状,且所述一阶液压缸5活塞杆顶端固定套接有转接板6,所述转接板6呈水平状,且所述二阶液压缸7的缸体顶端与转接板6呈固定连接,所述二阶液压缸7的活塞杆贯穿于转接板6,且所述一阶液压缸5的底端与外壳1呈固定连接,所述二阶液压缸7的活塞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平板8,且所述平板8呈水平状,所述平板8的两端分别铰接有汽车模型前段9和汽车模型后段10,且所述平板8位于靠近汽车模型前段9的一端顶部匹配安装有电动机14,且所述平板8的顶端匹配安装有电池组16,所述外壳1的顶端铰接有上盖2,且所述外壳1的两端侧壁均铰接有气动撑杆3,所述气动撑杆3关于外壳1呈对称分布,且所述气动撑杆3的顶端均与上盖2呈铰接,所述平板8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杆11,且所述连杆11呈竖直向下状,所述连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2,且所述连杆11和滑块12关于平板8呈对称分布,所述外壳1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滑轨13,且所述滑轨13均呈竖直向上状,所述滑轨13关于外壳1呈对称分布,且所述滑块12与滑轨13呈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槽4内匹配安装有控制箱17,且所述控制箱17的底端与外壳1呈固定连接,所述汽车模型前段9和汽车模型后段10与平板8之间匹配安装有拉绳15,且所述拉绳15关于平板8的宽度方向呈对称分布。

工作原理:该装置主要的改进点在于增加了汽车结构仿真模型,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检测、教学或研发能够更加直观且便于操作,该装置的上盖2打开后可用于挂接市面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模拟电路电器设备,该方案中不再赘述;

该装置的使用流程为,向上掀开上盖2,上盖2在气动撑杆3的作用下保持稳定的开启状态,通过控制箱17启动一阶液压缸5使得一阶液压缸5的活塞杆向上伸出,通过转接板6将二阶液压缸7、平板8、汽车模型部分等升起到设定高度的一半,再启动二阶液压缸7使得该装置汽车模型模拟部分升高到设定高度,该装置通过四组滑轨13、滑块12和连杆11保持平板8升降稳定,将汽车模型前段9和汽车模型后段10向两侧掀开,直至拉绳15绷紧,使得平板8上用于实训的电动机14和电池组16便完全展现,此时即可进行实训操作,实训完毕后,按相反的流程将该装置复原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新能源检测实训设备,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4),且所述安装槽(4)内安装有一阶液压缸(5)和二阶液压缸(7),所述一阶液压缸(5)和二阶液压缸(7)均呈竖直向上状,且所述一阶液压缸(5)活塞杆顶端固定套接有转接板(6),所述转接板(6)呈水平状,且所述二阶液压缸(7)的缸体顶端与转接板(6)呈固定连接,所述二阶液压缸(7)的活塞杆贯穿于转接板(6),且所述一阶液压缸(5)的底端与外壳(1)呈固定连接,所述二阶液压缸(7)的活塞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平板(8),且所述平板(8)呈水平状,所述平板(8)的两端分别铰接有汽车模型前段(9)和汽车模型后段(10),且所述平板(8)位于靠近汽车模型前段(9)的一端顶部匹配安装有电动机(14),且所述平板(8)的顶端匹配安装有电池组(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新能源检测实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端铰接有上盖(2),且所述外壳(1)的两端侧壁均铰接有气动撑杆(3),所述气动撑杆(3)关于外壳(1)呈对称分布,且所述气动撑杆(3)的顶端均与上盖(2)呈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新能源检测实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8)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杆(11),且所述连杆(11)呈竖直向下状,所述连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2),且所述连杆(11)和滑块(12)关于平板(8)呈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新能源检测实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滑轨(13),且所述滑轨(13)均呈竖直向上状,所述滑轨(13)关于外壳(1)呈对称分布,且所述滑块(12)与滑轨(13)呈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新能源检测实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4)内匹配安装有控制箱(17),且所述控制箱(17)的底端与外壳(1)呈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新能源检测实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模型前段(9)和汽车模型后段(10)与平板(8)之间匹配安装有拉绳(15),且所述拉绳(15)关于平板(8)的宽度方向呈对称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新能源检测实训设备,涉及实训设备领域,针对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缺乏综合教学研发功能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一阶液压缸和二阶液压缸,所述一阶液压缸和二阶液压缸均呈竖直向上状,且所述一阶液压缸活塞杆顶端固定套接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呈水平状,且所述二阶液压缸的缸体顶端与转接板呈固定连接,所述二阶液压缸的活塞杆贯穿于转接板。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且该装置兼具了新能源汽车的电器电路原理展示和实体模型构架展示,相对传统的新能源汽车实训平台更加直观有效,满足了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综合教学研发的功能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宋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奇安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9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