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3722发布日期:2021-08-10 14:08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单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院用品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单器。



背景技术:

插单器是一种医院中常用的一种工具,主要放置在诊室门口的桌子上或者诊室门外,用于插住病人的就诊单、化验单等;待医生或护士就诊完或检查完前面的病人后,将这一批单同时收走,然后继续对这一批的病人进行就诊或检查等。现有的插单器较为简单,主要由一头比较尖锐的长针以及用于固定长针的底座组成。上述结构,由于长针朝上的一端较为尖锐,病人在插单时容易因大意而被尖锐的一端扎伤。

如申请号为201720801026.5的中国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带分装结构的财务票据叉,主要由叉针和底座组成,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容易被尖锐的叉针扎伤手;而且还设置有盖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每次插单都要打开盖板,再将盖板盖合,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单器,旨在解决使用者在使用现有的插单器时手部容易被尖锐的插针扎伤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单器,包括:分别竖直设置在底座上的连接板和插针以及与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的下压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轨,所述下压板的一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相适配;所述下压板上设有贯穿下压板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插针穿过。

所述的插单器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底座的顶面、下压板的底面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于使下压板在所述滑轨上上下移动。

所述的插单器中,所述下压板与所述连接板不接触的一侧壁上设有手柄。

所述的插单器中,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有沿前方延伸的挡板。

所述的插单器中,所述滑轨设置为至少两条,所述下压板上设有与所述滑轨一一对应的滑块。

所述的插单器中,所述连接板的上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竖直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套设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连接有承接板。

所述的插单器中,所述插针的顶端套设有橡胶套。

所述的插单器中,所述橡胶套呈梭形。

所述的插单器中,所述底座的底面设有防滑垫。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单器,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下压板,下压板的底面与单据直接接触,让使用者的手部远离插针,能够有效地保护手部;通过下压板上的滑块与连接板上的滑轨相配合,实现下压板的定位,所述插针能准确地穿过下压板上的通孔,提高插单器的使用便捷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插单器的主视图。

图2为所述插单器的左视图。

图3为所述滑轨、滑块和下压板的俯视图。

图4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所述插单器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图。

附图中:1-底座、2-连接板、21-凹槽、22-连接柱、23-转动件、24-承接板、3-插针、31-橡胶套、4-下压板、41-通孔、42-手柄、5-滑轨、6-滑块、7-弹性件、8-挡板、9-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单器,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单器,包括:底座1、分别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的连接板2和插针3以及与所述连接板2滑动连接的下压板4;所述连接板2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轨5,所述下压板4的一侧设有滑块6,所述滑块6与所述滑轨5相适配;所述下压板4上设有贯穿下压板4的通孔41,所述通孔41用于供所述插针3穿过。

使用时,下压板4位于插针3的上方,使用者将就诊单/化验单放在插针3上,在滑块6的配合下,将下压板4沿滑轨5下移,插针3通过下压板4上的通孔41穿过下压板4,下压板4将插针3上的单据下压至插针3的下部。所述滑轨5不仅起到导向的作用,还起到对下压板4定位的作用,避免通孔41偏移,使插针3能够顺畅地穿过下压板4的通孔41。通过上述设置,使用者在将单据插入插针3的过程中,手部始终远离插针3,能够避免被插针3扎伤,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上设有弹性件7,所述弹性件7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的顶面、下压板4的底面连接;所述弹性件7用于使下压板4在所述滑轨5上上下移动。上述设置,减少了插单前或插单后使用者需要手动上下移动下压板4带来的麻烦。当下压板4下移时,压缩弹性件7,当插单完成后,松开下压板4,弹性件7在弹性的作用下,沿滑轨5向上滑移,自动复位。下压板4复位后,其所在的位置高于插针3顶端一定距离,便于医生或者护士取出就诊单/化验单。具体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板4与所述连接板2不接触的一侧壁上设有手柄42。上述设置,便于使用者将下压板4下压,而且通过设置手柄42,让使用者的手部离插针3的距离更远,安全性更高,能够更好的保护使用者的手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2的顶部设有沿前方延伸的挡板8。通过设置挡板8,可避免小孩等故意压缩弹性件7,使弹性件7在向上复位时因回弹力过大,使下压板4脱离滑轨5,弹出连接板2,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5设置为至少两条,所述下压板4上设有与所述滑轨5一一对应的滑块6。通过限定滑轨5与滑块6的数量,以提高下压板4在所述滑轨5上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5,所述连接板2的上部设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中竖直设有连接柱22,所述连接柱22上套设有转动件23,所述转动件23上连接有承接板24。在所述插单器不使用时,下压板4位于承接板24的上方,通过将承接板24绕转动件23转动,使承接板24转至下压板4的下方,通过承接板24对下压板4实现固定,减少使用者需将下压板4上移至插针3的上方,再将下压板4下压带来的麻烦;当使用所述插单器时,将承接板24转至其他位置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3的顶端套设有橡胶套31。通过设置橡胶套31,有利于避免医生或护士取单时,被插针3尖锐的顶端弄伤,起到保护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套31呈梭形。梭形为中间大、两端小的结构,有利于减小插单时的阻力,同时便于医生或护士向上取出就诊单/化验单。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的底面设有防滑垫9。通过设置防滑垫9,有利于提高所述插单器的稳固性,降低插单器因倾倒而带来插针3划伤使用者的风险。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插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分别竖直设置在底座上的连接板和插针以及与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的下压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轨,所述下压板的一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相适配;所述下压板上设有贯穿下压板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插针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底座的顶面、下压板的底面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于使下压板在所述滑轨上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板与所述连接板不接触的一侧壁上设有手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有沿前方延伸的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设置为至少两条,所述下压板上设有与所述滑轨一一对应的滑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上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竖直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套设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连接有承接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的顶端套设有橡胶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呈梭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面设有防滑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单器,包括:底座、分别竖直设置在底座上的连接板和插针以及与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的下压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轨,所述下压板的一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相适配;所述下压板上设有贯穿下压板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插针穿过;通过设置下压板,下压板的底面与单据直接接触,让使用者的手部远离插针,能够有效地保护手部;通过下压板上的滑块与连接板上的滑轨相配合,实现下压板的定位,所述插针能准确地穿过下压板上的通孔,提高插单器的使用便捷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技术研发日:2020.11.11
技术公布日:2021.08.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