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52065发布日期:2023-04-26 12:25阅读:86来源:国知局
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显示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微发光二极管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1、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mled或μled)显示面板为平板显示面板的一种,其是由尺寸等级为1~100微米的个别精微(microscopic)发光二极管所组成。相较于传统液晶显示面板,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具较大对比度及较快反应时间,且消耗较少功率。微发光二极管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虽然同样具有低功耗的特性,但是,微发光二极管因为使用三-五族二极管技术(例如氮化镓),因此相较于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较高的亮度(brightness)、较高的发光效能(luminous efficacy)及较长的寿命。

2、传统微发光二极管显示系统可使用脉宽调变(pwm)机制以产生脉宽调变信号,其工作周期正比于提供给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数据的亮度(或强度)。

3、传统微发光二极管显示系统,无论是否使用脉宽调变机制,由于每一水平扫描期间的开始容易遭受尖峰电流,因而发生尖峰功率问题。此外,传统微发光二极管显示系统容易遭受闪烁效应,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周期之间发生可视的亮度改变。

4、因此极需提出一种新颖机制,以改善尖峰功率问题与闪烁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系统,可有效避免在每一水平扫描期间产生尖峰电流且降低闪烁,因而得以大量改善尖峰功率问题与闪烁效应。

2、本发明的主要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根据实施例之一,显示系统包含显示面板及多数个驱动器。显示面板包含多数个微发光二极管,且显示面板分割为多数个显示区块。多数个驱动器分别驱动多数个显示区块。每一驱动器的数据信号在水平扫描期间的不同时间提供给相应显示区块。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还可由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5、其中每一驱动器包含第一电路,在每一时间开启一列的微发光二极管;及第二电路,提供数据给该显示区块的已开启列的微发光二极管。

6、其中该驱动器包含:脉宽调变装置,用以产生脉宽调变信号,其工作周期正比于该数据的亮度。

7、其中更包含:时序控制器,用以协调该多数个驱动器。

8、其中相邻二个信道的后一信道的数据信号落后于该相邻二个信道的前一个信道的数据信号,二个数据信号之间具有时间偏移。

9、其中该显示区块的所有信道的时间偏移为相同。

10、其中该显示区块的所有信道的时间偏移为随机设定。

11、其中每一驱动器的数据信号在水平扫描期间的反向时间提供给该相应显示区块。

12、其中相邻二个信道的其中一个信道的数据信号提供于水平扫描期间的开始,该相邻二个信道的另一个信道的数据信号提供于该水平扫描期间的结束。

1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又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4、根据另一实施例,每一驱动器包含脉宽调变装置,用以产生原始脉宽调变信号,其工作周期正比于数据的亮度。原始脉宽调变信号的工作周期分割为多数个彼此分开的次工作周期,因而产生分离脉宽调变信号,其在水平扫描期间提供给相应显示区块。

1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还可由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16、其中每一驱动器包含:第一电路,在每一时间开启一列的微发光二极管;及第二电路,提供数据给该显示区块的已开启列的微发光二极管。

17、其中更包含:时序控制器,用以协调该多数个驱动器。

18、其中该原始脉宽调变信号的工作周期被均等分割。

19、其中至少部分次工作周期的时间长度为相异。

20、其中每一驱动器包含逻辑或门,对多数个内部脉宽调变信号执行逻辑或运算,以产生该分离脉宽调变信号。

2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还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22、根据又一实施例,显示面板,包含多数个微发光二极管,该显示面板分割为多数个显示区块;及多数个驱动器,分别驱动该多数个显示区块,其中每一驱动器使用多重扫描机制以降低闪烁效应。

2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还可由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24、其中该多重扫描机制包含交错扫描,其包含连续撷取的二个视讯场。

25、其中该多重扫描机制包含三重交错扫描,其包含连续撷取的三个视讯场。

26、其中该多重扫描机制的一个视讯场内的扫描线被随机扫描。

2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8、一种显示系统,可有效避免在每一水平扫描期间产生尖峰电流且降低闪烁,因而得以大量改善尖峰功率问题与闪烁效应。

29、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驱动器包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器包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二个信道的后一信道的数据信号落后于该相邻二个信道的前一信道的数据信号,二个数据信号之间具有时间偏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区块的所有信道的时间偏移为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区块的所有信道的时间偏移为随机设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驱动器的数据信号在水平扫描期间的反向时间提供给该相应显示区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二个信道的其中一个信道的数据信号提供于水平扫描期间的开始,该相邻二个信道的另一个信道的数据信号提供于该水平扫描期间的结束。

10.一种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驱动器包含: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原始脉宽调变信号的工作周期被均等分割。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次工作周期的时间长度为相异。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驱动器包含逻辑或门,对多数个内部脉宽调变信号执行逻辑或运算,以产生该分离脉宽调变信号。

16.一种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重扫描机制包含交错扫描,其包含连续撷取的二个视讯场。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重扫描机制包含三重交错扫描,其包含连续撷取的三个视讯场。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重扫描机制的一个视讯场内的扫描线被随机扫描。


技术总结
一种显示系统,包含显示面板,其包含多数个微发光二极管,该显示面板分割为多数个显示区块;及多数个驱动器,分别驱动多数个显示区块。每一驱动器的数据信号在水平扫描期间的不同时间提供给相应显示区块。可有效避免在每一水平扫描期间产生尖峰电流且降低闪烁,因而得以大量改善尖峰功率问题与闪烁效应。

技术研发人员:吴炳昇,王宗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启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