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导盖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7045发布日期:2023-06-17 13:51阅读:38来源:国知局
波导盖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显示,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波导盖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显示屏【包括lcd(液晶显示屏)、oled(有机电激光显示屏)、microled(微米量级的发光二极管阵列)显示屏等】已经逐步取代纸类印刷制品,成为最常用的信息获取媒介。相比于书籍等纸类印刷制品,电子显示设备在阅读方面具有很多优势,例如:它可主动发光、能够确保在暗环境下正常阅读、可显示资源丰富多样等等。然而,现有的电子显示屏的缺点也十分明显,人眼观看显示屏时,从显示屏上看到的图像是位于玻璃盖板的下方,具有一定的景深,用户能够明显地感觉到画面是在显示屏的内部,影响了用户的观看感觉。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相关技术中,采用光纤面板取代了传统的玻璃盖板,通过光纤面板的传像功能将显示面板显示的图像从光纤面板的入光侧转移至光纤面板的出光侧,使得画面显示在光纤面板朝向出光侧的表面上。然而,由于显示面板的像素层与光纤面板之间存在一段距离,由像素发出的大角度(大于光纤最大受光角的出射角)光线会进入相邻的导光结构内,产生串扰现象,导致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的清晰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波导盖板及显示装置,用于解决像素发出的大角度光线会对在相邻导光结构内传播的光线产生串扰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的发明人提出的基本构思是:在光纤面板内增加具有吸光功能的导光结构,通过具有吸光功能的导光结构将像素发出的大角度光线吸收掉,来提升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的清晰度。

3、基于上述基本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导盖板,包括多个导光区域和多个环形单元,每个所述环形单元包围一个所述导光区域,所述导光区域的位置能够与显示面板的像素或子像素的位置对应,且所述导光区域的最长处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像素或所述子像素的最长处的长度,所述导光区域的最宽处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像素或所述子像素的最宽处的宽度,所述导光区域包括多个第一导光结构,所述环形单元由多个第二导光结构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导光结构和所述第二导光结构能够将所述波导盖板入光侧的图像转移至所述波导盖板出光侧,所述第二导光结构包括吸光层。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光结构包括第一纤芯和第一皮层,所述第一纤芯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皮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一皮层围绕于所述第一纤芯的外围;所述第二导光结构还包括第二纤芯和第二皮层,所述第二纤芯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皮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二皮层围绕于所述第二纤芯的外围,所述吸光层围绕于所述第二皮层的外围。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光层为光学镀膜层或有色玻璃层。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纤芯的直径是所述第一皮层的厚度的3倍以上,所述第二纤芯的直径是所述第二皮层的厚度的3倍以上,所述吸光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皮层的厚度。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光结构的横截面轮廓和所述第二导光结构的横截面轮廓均呈圆形。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单元的包围区域包括多个空隙,所述空隙内无填充或填满皮层材料。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区域的外轮廓呈矩形或六边形。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光结构的横截面积是所述像素的面积二十分之一~五分之一;和/或所述第二导光结构的横截面积与所述第一导光结构的横截面积相等。

1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的波导盖板,所述波导盖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波导盖板通过光学胶粘贴于所述显示面板朝向出光侧的表面上,所述光学胶的厚度为10~200微米。

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导盖板及显示装置,通过第一导光结构和第二导光结构将显示面板显示的图像从显示面板朝向出光侧的表面转移至波导盖板朝向出光侧的表面,并且通过第二导光结构的吸光层将从像素发出的出射角大于第一导光结构的最大受光角或第二导光结构的最大受光角的光线中的一部分吸收掉,从而有利于解决像素发出的大角度光线会对在相邻导光结构内传播的光线产生串扰的技术问题,有效地减少了串扰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的清晰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波导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导光区域和多个环形单元,每个所述环形单元包围一个所述导光区域,所述导光区域的位置能够与显示面板的像素或子像素的位置对应,且所述导光区域的最长处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像素或所述子像素的最长处的长度,所述导光区域的最宽处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像素或所述子像素的最宽处的宽度,所述导光区域包括多个第一导光结构,所述环形单元由多个第二导光结构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导光结构和所述第二导光结构能够将所述波导盖板入光侧的图像转移至所述波导盖板出光侧,所述第二导光结构包括吸光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结构包括第一纤芯和第一皮层,所述第一纤芯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皮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一皮层围绕于所述第一纤芯的外围;所述第二导光结构还包括第二纤芯和第二皮层,所述第二纤芯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皮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二皮层围绕于所述第二纤芯的外围,所述吸光层围绕于所述第二皮层的外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导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层为光学镀膜层或有色玻璃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导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芯的直径是所述第一皮层的厚度的3倍以上,所述第二纤芯的直径是所述第二皮层的厚度的3倍以上,所述吸光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皮层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导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结构的横截面轮廓和所述第二导光结构的横截面轮廓均呈圆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波导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单元的包围区域包括多个空隙,所述空隙内无填充或填满皮层材料。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波导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区域的外轮廓呈矩形或六边形。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波导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结构的横截面积是所述像素的面积二十分之一~五分之一;和/或所述第二导光结构的横截面积与所述第一导光结构的横截面积相等。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波导盖板,所述波导盖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盖板通过光学胶粘贴于所述显示面板朝向出光侧的表面上,所述光学胶的厚度为10~200微米。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波导盖板及显示装置,其中,波导盖板包括多个导光区域和多个环形单元,每个环形单元包围一个导光区域,导光区域的位置能够与显示面板的像素或子像素的位置对应,导光区域包括多个第一导光结构,环形单元由多个第二导光结构围合形成,第二导光结构包括吸光层;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波导盖板。本申请提供的波导盖板及显示装置通过第一导光结构和第二导光结构将显示面板显示的图像从显示面板朝向出光侧的表面转移至波导盖板朝向出光侧的表面,并且通过第二导光结构的吸光层将从像素发出的出射角大于最大受光角的光线中的一部分吸收掉,从而有利于解决像素发出的大角度光线会对在相邻导光结构内传播的光线产生串扰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邓泽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