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心脏循环过程的教学用教具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5319发布日期:2022-01-07 23:41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拟心脏循环过程的教学用教具模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教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拟心脏循环过程的教学用教具模型。


背景技术:

2.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各级动脉

毛细血管网

全身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其中心脏作为人体血液循环的发动机,心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3.在心脏教学过程中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通常会用到心脏模型,但现有的心脏模型通常只是一个固体模型,教学过程中无法清晰地展示血液循环的过程,不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心脏循环过程的教学用教具模型,可以透过心脏模型清晰的看到心脏血液循环的过程,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模拟心脏循环过程的教学用教具模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心脏模型,所述心脏模型包括左心房模型、左心室模型、右心房模型、右心室模型、上腔静脉模型、下腔静脉模型、肺动脉模型、肺静脉模型及主动脉模型,所述心脏模型采用半透明材质制成,所述左心房模型、所述左心室模型、所述右心房模型及所述右心室模型均采用柔性材质制成;
7.还包括动脉流水灯带,所述动脉流水灯带从四根所述肺静脉模型开始并在所述左心房模型相交,并且依次穿过所述左心室模型及所述主动脉模型后进入所述底座;
8.还包括静脉流水灯带,所述静脉流水灯带从所述上腔静脉模型及所述下腔静脉模型开始,并且在所述右心房模型相交后依次穿过所述右心室模型及所述肺动脉模型后进入所述底座;
9.所述左心室模型及所述右心室模型内均设置有透明气囊,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吹吸两用气泵及控制器,每一透明气囊都通过穿过所述心脏模型及所述底座上端的气管与所述吹吸两用气泵连通,所述动脉流水灯带、所述静脉流水灯带及所述吹吸两用气泵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教学演示时,接通电源,使吹吸两用气泵工作带动透明气囊有规律的膨胀与收缩,带动心脏模型膨胀与收缩模拟心脏跳动,动脉流水灯带从四根肺静脉模型开始随着心脏的跳动,发出一团沿着动脉流水灯带流动的红光,模拟动脉血的流动,静脉流水灯带从上腔静脉模型及下腔静脉模型开始随着心脏的跳动,发出一团沿着静脉流水灯带流动的蓝光,模拟静脉血的流动,由于心脏模型是半透明的,可以清晰的看到动脉血及静脉血在心脏模型内的流动,有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腔静脉模型、所述下腔静脉模型、所述肺动脉模型、所述肺静脉模型及所述主动脉模型的自由端均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心脏模型支撑在底座上。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脉流水灯带发红光,所述静脉流水灯带发蓝光。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的电源线。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动脉流水灯带及静脉流水灯带在半透明的心脏模型内发出流动的红光及蓝光,模拟动脉血及静脉血在心脏内的流动,有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17.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明气囊的收缩与膨胀模拟心脏的跳动,配合动脉流水灯带及静脉流水灯带模拟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有助于学生理解心脏跳动与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关系。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用于展示心脏模型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20.图3主要用于展示底座的内部结构。
21.图中:1、底座;21、左心房模型;22、左心室模型;23、右心房模型;24、右心室模型;25、上腔静脉模型;26、下腔静脉模型;27、肺动脉模型;28、肺静脉模型;29、主动脉模型;3、动脉流水灯带;4、静脉流水灯带;5、透明气囊;6、吹吸两用气泵;7、控制器;8、气管;9、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模拟心脏循环过程的教学用教具模型,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心脏模型,心脏模型包括一个左心房模型21、一个左心室模型22、一个右心房模型23、一个右心室模型24、一根上腔静脉模型25、一根下腔静脉模型26、一根肺动脉模型27、四根肺静脉模型28及一根主动脉模型29,心脏模型采用半透明材质制成,左心房模型21、左心室模型22、右心房模型23及右心室模型24均采用柔性材质制成,上腔静脉模型25、下腔静脉模型26、肺动脉模型27、肺静脉模型28及主动脉模型29的自由端均与底座1的上表面连接。
24.还包括一根动脉流水灯带3,动脉流水灯带3从四根肺静脉模型28开始并在左心房模型21相交,并且依次穿过左心室模型22及主动脉模型29后进入底座1,其中动脉流水灯带3发红光。
25.还包括一根静脉流水灯带4,静脉流水灯带4从上腔静脉模型25及下腔静脉模型26开始,并且在右心房模型23相交后依次穿过右心室模型24及肺动脉模型27后进入底座1,其中静脉流水灯带4发蓝光。
26.左心室模型22及右心室模型24内均设置有一个透明气囊5,底座1内设置有一个吹
吸两用气泵6及一个控制器7,每一透明气囊5都通过一根穿过心脏模型及底座1上端的气管8与吹吸两用气泵6连通,动脉流水灯带3、静脉流水灯带4及吹吸两用气泵6均与控制器7电连,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一根与控制器7电连的电源线9。
27.工作原理:进行教学演示时,接通电源,使吹吸两用气泵6工作带动透明气囊5有规律的膨胀与收缩,带动心脏模型膨胀与收缩模拟心脏跳动,动脉流水灯带3从四根肺静脉模型28开始随着心脏的跳动,发出一团沿着动脉流水灯带3流动的红光,模拟动脉血的流动,静脉流水灯带4从上腔静脉模型25及下腔静脉模型26开始随着心脏的跳动,发出一团沿着静脉流水灯带4流动的蓝光,模拟静脉血的流动,由于心脏模型是半透明的,可以清晰的看到动脉血及静脉血在心脏模型内的流动,有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2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模拟心脏循环过程的教学用教具模型,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心脏模型,所述心脏模型包括左心房模型(21)、左心室模型(22)、右心房模型(23)、右心室模型(24)、上腔静脉模型(25)、下腔静脉模型(26)、肺动脉模型(27)、肺静脉模型(28)及主动脉模型(29),所述心脏模型采用半透明材质制成,所述左心房模型(21)、所述左心室模型(22)、所述右心房模型(23)及所述右心室模型(24)均采用柔性材质制成;还包括动脉流水灯带(3),所述动脉流水灯带(3)从四根所述肺静脉模型(28)开始并在所述左心房模型(21)相交,并且依次穿过所述左心室模型(22)及所述主动脉模型(29)后进入所述底座(1);还包括静脉流水灯带(4),所述静脉流水灯带(4)从所述上腔静脉模型(25)及所述下腔静脉模型(26)开始,并且在所述右心房模型(23)相交后依次穿过所述右心室模型(24)及所述肺动脉模型(27)后进入所述底座(1);所述左心室模型(22)及所述右心室模型(24)内均设置有透明气囊(5),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吹吸两用气泵(6)及控制器(7),每一透明气囊(5)都通过穿过所述心脏模型及所述底座(1)上端的气管(8)与所述吹吸两用气泵(6)连通,所述动脉流水灯带(3)、所述静脉流水灯带(4)及所述吹吸两用气泵(6)均与所述控制器(7)电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心脏循环过程的教学用教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静脉模型(25)、所述下腔静脉模型(26)、所述肺动脉模型(27)、所述肺静脉模型(28)及所述主动脉模型(29)的自由端均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心脏循环过程的教学用教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流水灯带(3)发红光,所述静脉流水灯带(4)发蓝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心脏循环过程的教学用教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7)电连的电源线(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心脏循环过程的教学用教具模型,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心脏模型,心脏模型包括左心房模型、左心室模型、右心房模型、右心室模型、上腔静脉模型、下腔静脉模型、肺动脉模型、肺静脉模型及主动脉模型,心脏模型采用半透明材质制成;还包括动脉流水灯带,动脉流水灯带从四根肺静脉模型开始穿过心脏模型后进入底座;还包括静脉流水灯带,静脉流水灯带从上腔静脉模型及下腔静脉模型开始穿过心脏模型后进入底座;左心室模型及右心室模型内均设置有透明气囊,底座内设置有吹吸两用气泵及控制器,每一透明气囊都通过气管与吹吸两用气泵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透过心脏模型清晰的看到心脏血液循环的过程,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学生理解与记忆。学生理解与记忆。


技术研发人员:李开明 梁彩艳 段二丹 张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技术研发日:2021.04.15
技术公布日:202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