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脏血管铸型装置

文档序号:28929754发布日期:2022-02-16 15:0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肝脏血管铸型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肝脏血管铸型装置。


背景技术:

2.肝脏血管铸型是病理生理等基础研究的常用方法,肝脏血管中有3套血管系统,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系统,肝脏血管铸型制作通常分为插管、灌注、腐蚀、冲洗、修整等多个步骤,插管即在肝脏血管系统中插上管道,然后灌注时首先应用生理盐水等经已经插上的管道冲洗出肝脏内的血液成分,避免血液凝集导致管道闭塞,灌注完生理盐水之后将含有颜料的填充剂液体灌注到肝脏血管内,填充剂液体为耐腐蚀自凝液体(常用的有过氯乙烯自凝牙托粉材料等),填充完灌注液之后通过聚合反应塑化成型,然后将肝脏用盐酸等腐蚀性液体腐蚀,最后形成填充剂自凝后的管道模型,最后再进一步用清水冲洗,修剪模型。肝脏血管铸型能为各器官的血液供应及微循环的分布状态的研究提供可靠的解剖学数据,能科学地显示各器官的血供来源和相互关系,为外科手术的正确处理和改进提供解剖学依据,为科研和教学了解肝细胞或者肝脏内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形态学依据。
3.目前肝脏血管铸型制作过程中没有专门的容器,现在通常是放置在消毒碗等容器内,在进行肝脏血管铸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使防止肝脏在灌注过程中受压,受压之后发生形变影响肝脏血管铸型后的效果,由于目前放置在消毒碗等容器中需要反复更换灌注液、冲洗液、腐蚀液等液体,来回倾倒容易导致肝脏受压变形;同时由于肝脏血管网丰富在进行灌注时可能由于局部血管内形成血凝块最终导致该血管供应的区域灌注液不能有效冲洗,此时需要对肝脏进行“按摩”疏通其中血管,目前通常是用棉签头部蘸水之后沿着肝脏表面某一方向进行滑动,但是棉签进行滑动效果差,有捅破肝脏的可能。因此发明一种方便肝脏血管铸型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改善灌注效果、避免重复更换液体导致肝脏受压变形的肝脏血管铸型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肝脏血管铸型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有外筒体,外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筒盖,外筒体的底部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上安装有排液阀,外筒体内安装有内筒体,内筒体与外筒体同轴线设置,在内筒体内底部设置有橡胶垫,内筒体的筒壁上均布有若干连通孔;
6.底板上还安装有灌注泵,灌注泵的出液口连接有注液管。
7.内筒体的上端开设有若干管道卡槽,管道卡槽用于固定各个管路。
8.底板上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通过鹅颈管连接有肝脏疏通组件,肝脏疏通组件包括电机和滚轮,电机用于驱动滚轮转动。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新技术在应用腐蚀性液体及浸泡清洗过程可能需要数天时间,在进行这些步骤的操作时可以盖上上盖密封,减少液体
挥发;新技术在进行新技术使用方便,改善灌注效果,避免反复更换液体等时导致肝脏受压变形等。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肝脏疏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肝脏血管铸型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固定有外筒体2,外筒体2的顶部设置有筒盖3,外筒体2的底部连接有排液管4,排液管4上安装有排液阀,外筒体2内安装有内筒体6,内筒体6与外筒体2同轴线设置,在内筒体6内底部设置有橡胶垫7,内筒体6的筒壁上均布有若干连通孔8;
13.底板1上还安装有灌注泵9,灌注泵9的出液口连接有注液管10。
14.内筒体6的上端开设有若干管道卡槽11,管道卡槽11用于固定各个管路。
15.底板1上固定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的上端通过鹅颈管13连接有肝脏疏通组件5,肝脏疏通组件5包括电机14和滚轮15,电机14用于驱动滚轮15转动,电机14与滚轮15之间的传动机构可以采用齿轮、链轮等方式,均为现有常规技术,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16.本实用新型整体为一个双套的容器,其中内筒体6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7,橡胶垫7质地柔软,减少肝脏受压变形的可能,内筒体6上有多个连通孔8,方便漏出或者注入液体,内筒体6的上沿有多个管道卡槽11,可以卡住用于灌注的各个管道,避免灌注过程中移位;外筒体2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4,方便排出水液;
17.在进行肝脏血管灌注时,将肝脏放入内筒体6内,然后将注液管10与肝脏的血管连接,接着向外筒体2内加入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同时通过连通孔8注入内筒体6内,肝脏浸泡在生理盐水中,启动灌注泵9进行泵入,控制灌注的速度,避免灌注过快导致血管损伤;在肝脏血管灌注时如遇到局部血管堵塞导致相应肝脏区域灌注不足时,可以应用肝脏疏通组件5,该装置底部为一鹅颈管13管,方便调节方向,头部为一电机14带到滚轮15转动,滚轮15的表面覆盖有橡胶层,保护肝脏防止磨损,使用时通过滚轮15在肝脏表面的转动促进血管内的血凝块、气泡等散开,改善灌注效果;
18.在进行灌注冲洗完毕后需要更换水液,如灌注完毕之后,打开排液阀,排出装置内液体,在外筒体2中倒入具有腐蚀性的液体,然后液体通过连通孔8渗入到内筒体6中,尽量减少水液直接冲击肝脏导致肝脏形变。
19.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肝脏血管铸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有外筒体,外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筒盖,外筒体的底部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上安装有排液阀,外筒体内安装有内筒体,内筒体与外筒体同轴线设置,在内筒体内底部设置有橡胶垫,内筒体的筒壁上均布有若干连通孔;底板上还安装有灌注泵,灌注泵的出液口连接有注液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脏血管铸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筒体的上端开设有若干管道卡槽,管道卡槽用于固定各个管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脏血管铸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上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通过鹅颈管连接有肝脏疏通组件,肝脏疏通组件包括电机和滚轮,电机用于驱动滚轮转动。

技术总结
一种肝脏血管铸型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有外筒体,外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筒盖,外筒体的底部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上安装有排液阀,外筒体内安装有内筒体,内筒体与外筒体同轴线设置,在内筒体内底部设置有橡胶垫;综上所述,新技术在应用腐蚀性液体及浸泡清洗过程可能需要数天时间,在进行这些步骤的操作时可以盖上上盖密封,减少液体挥发;新技术在进行新技术使用方便,改善灌注效果,避免反复更换液体等时导致肝脏受压变形等。液体等时导致肝脏受压变形等。液体等时导致肝脏受压变形等。


技术研发人员:何玉婷 许雅婷 赵沁璐 张锰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