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病房的夜行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5287发布日期:2022-06-04 10:20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病房的夜行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夜间行走引导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病房的夜行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各大医院的住院楼内,夜间为了保证病人的休息,只有病区走廊的灯会通宵点亮,病房内的照明灯会在晚上关闭,病房内只有走廊灯照进来的微弱光亮。起夜如厕时,由于屋内昏暗,患者或者陪床家属,尤其是视力欠佳,腿脚不便的老年患者,在病房内活动非常的不便。所以,发明人认为设计一种能够在夜间指引患者活动的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了一种用于病房的夜行引导装置。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用于病房的夜行引导装置,包括安装在墙体上的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设有第一触摸板和第二触摸板;所述第一触摸板上设有多个圆形凸起,第二触摸板上设有多个条形凸起;在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的墙体上还设有灯条。
6.进一步的,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呈镜像对称结构,均包括背板以及与背板平行设置的挡板,所述背板和挡板通过连接板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背板上每间隔一段距离形成薄壁部;所述挡板的边沿每间隔一段距离形成凹槽,凹槽在挡板上的位置与薄壁部相对应。
8.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凸起呈矩阵分布在第一触摸板上;所述条形凸起的延伸方向与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同。
9.进一步的,所述灯条的延伸方向与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同。
10.进一步的,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的两侧还设有堵头。
11.进一步的,所述堵头包括封堵部和嵌入部,嵌入部垂直固定在封堵部上。
12.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在触摸板上设置圆形凸起和条形凸起,患者通过触摸便可清楚前方情况,对患者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而且,本申请在触摸板的后面设置灯条,且灯条亮度较低,既能起到很好的指示作用,又不会影响患者的休息。本申请可通过触摸和微弱的灯光来指引患者在夜间病房中活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19.其中,1.上导轨;2.下导轨;3.第一触摸板;301.圆形凸起;4.第二触摸板;401.条形凸起;5.堵头;501. 封堵部;502. 嵌入部;6.灯条;7.开关;8.墙体;9.背板;10.挡板;11.连接板;12.薄壁部;1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21.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病房的夜行引导装置,包括安装在墙体8上的上导轨1和下导轨2。
22.如图3所示,所述上导轨1和下导轨2呈镜像对称结构,均包括背板9以及与背板9平行设置的挡板10,背板9和挡板10通过连接板11连接。对于上导轨1来说,背板9的上端和挡板10的上端通过连接板11连接;对于下导轨2来说,背板9的下端和挡板10的下端通过连接板11连接。本申请的背板9用于与墙体8固定,挡板10用于防止触摸板从导轨中滑脱,连接部11用于承托触摸板。
23.所述背板9上每间隔一段距离形成薄壁部12,优选的,薄壁部12呈椭圆形。将导轨固定于墙体8上时,薄壁部12为螺钉的贯穿位点,椭圆形薄壁部12的设置一方面降低了螺钉的打入难度,另一方面,螺钉打入时,需要加金属垫片,螺钉和金属垫片表面不会突出于背板9表面,不会妨碍触摸板在导轨中滑动。
24.所述挡板10的边沿每间隔一段距离形成凹槽13,凹槽13在挡板10上的位置与薄壁部12相对应。对于上导轨1来说,挡板10的下边沿向上形成缺口;对于下导轨2来说,挡板10的上边沿向下形成缺口。本申请在挡板10上设置凹槽13,并且凹槽13的位置与薄壁部12对应,是为了将导轨安装在墙体8上时,更加方便螺钉的打入。
25.本申请的导轨为标准化型材,由abs工程塑料或者塑钢材质制成。施工时,根据现场墙体8的长度,截取导轨所需长度即可。
26.本申请在上导轨1和下导轨2之间设有第一触摸板3和第二触摸板4;所述第一触摸板3上设有多个圆形凸起301,圆形凸起301在第一触摸板3上呈矩阵分布;第二触摸板4上设有多个条形凸起401,多个条形凸起401互相平行设置在第二触摸板4上,且条形凸起401的延伸方向与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同。
27.本申请的触摸板仿照盲道原理设计,点状(圆形凸起301)是道路变换提示,提示前方转弯,下坡,或者路口;条形(条形凸起401)提示前方直道无障碍。在夜间,患者可通过触摸触摸板上的凸起来辨别病房内前方情况。
28.本申请触摸板选用透明的硬质塑料材质,可做成标准模块,20x30cm或20x60cm,安装时根据实际的尺寸需求,插入预设在墙体8上的上导轨1和下导轨2之间,类似于贴瓷砖的方式,贴成平行于地面的一条线,延伸向卫生间,遇到拐角或卫生间门口等处选用第一触摸板3,其他地方选用第二触摸板4。
29.为了防止第一触摸板3和第二触摸板4从导轨中脱落,本申请在上导轨1和下导轨2的两侧还设有堵头5。如图4所示,所述堵头5包括封堵部501和嵌入部502,嵌入部502垂直固
定在封堵部501上,封堵部501的长度大于嵌入部502。嵌入部502嵌入背板9和挡板10之间,封堵部501粘接在导轨的侧面。
30.本申请在上导轨1和下导轨2之间的墙体8上还设有灯条6,灯条6的延伸方向与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同,灯条6的长度可与拼接后的触摸板的长度相同。
31.灯条6通过直流电源与220v交流市电连接。所述直流电源将220v交流市电转换为12v直流电,用于驱动灯条6发光,灯条6使用led灯条。直流电源埋设于墙体内,灯条6可粘接在墙体8上。直流电源输入回路上设有开关7,开关7设置于墙体8上,晚上21:00至次日早晨6:00之间闭合开关,灯条6发光;其余时间断开开关。本申请灯条6的亮度可调整为其标准亮度的10~20%,一方面可照亮使用者面前道路,另一方面不会影响患者睡眠。使用者可在灯条6的指引下走到墙边,然后抚摸着触摸板走到卫生间门口或房门口。
32.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如下:
33.(1)根据实际安装要求,计算需要铺设的灯条6的长度,截取合适长度的导轨,选择合适规格数量的触摸板;
34.(2)在墙体8上安装导轨,背板9先胶粘在墙上,再打入螺钉固定;
35.(3)安装灯条6,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开关;
36.(4)从导轨一端将触摸板插入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再沿导轨推入,直至所有触摸板都推入导轨中;
37.(5)最后将堵头5封装在导轨两侧。
38.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病房的夜行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墙体(8)上的上导轨(1)和下导轨(2),所述上导轨(1)和下导轨(2)之间设有第一触摸板(3)和第二触摸板(4);所述第一触摸板(3)上设有多个圆形凸起(301),第二触摸板(4)上设有多个条形凸起(401);在所述上导轨(1)和下导轨(2)之间的墙体(8)上还设有灯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病房的夜行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1)和下导轨(2)呈镜像对称结构,均包括背板(9)以及与背板(9)平行设置的挡板(10),所述背板(9)和挡板(10)通过连接板(1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病房的夜行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9)上每间隔一段距离形成薄壁部(12);所述挡板(10)的边沿每间隔一段距离形成凹槽(13),凹槽(13)在挡板(10)上的位置与薄壁部(12)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病房的夜行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凸起(301)呈矩阵分布在第一触摸板(3)上;所述条形凸起(401)的延伸方向与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病房的夜行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6)的延伸方向与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病房的夜行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1)和下导轨(2)的两侧还设有堵头(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病房的夜行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5)包括封堵部(501)和嵌入部(502),嵌入部(502)垂直固定在封堵部(50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病房的夜行引导装置,包括安装在墙体上的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设有第一触摸板和第二触摸板;所述第一触摸板上设有多个圆形凸起,第二触摸板上设有多个条形凸起;在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的墙体上还设有灯条。本实用新型在触摸板上设置圆形凸起和条形凸起,患者通过触摸便可清楚前方情况,对患者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而且,本申请在触摸板的后面设置灯条,且灯条亮度较低,既能起到很好的指示作用,又不会影响患者的休息。本申请可通过触摸和微弱的灯光来指引患者在夜间病房中活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患者满意度高。患者满意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 刘亚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28
技术公布日:2022/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