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5729发布日期:2023-11-29 21:1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显示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1、显示设备在在运输、安装等过程中时常面临搬运,所以在显示设备上设置便于搬运人员搬运施力的把手非常重要。显示设备中主要依靠中框进行承重,而中框正面需要设置显示模组,侧面可能面临与其他显示设备的中框进行拼接的需求,因此均不不便设置搬运把手。如果把手设置在中框后侧,则其会被显示设备的后盖遮罩,导致搬运人员作业前需要先拆下显示设备的后盖,待搬运作业技术后再将后盖安装到中框上,这给显示设备的搬运带来了额外负担,增加了显示设备的搬运难度。

2、因此,如何降低显示设备的搬运难度与搬运负担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相关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旨在解决目前显示设备的搬运难度与搬运负担高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中框、安装于中框前侧的显示模组、安装于中框后侧的后盖;中框上朝向后盖的一侧设置有提拉把手,后盖包括后盖本体与窗挡,后盖本体上与提拉把手相对处设置有把手窗,窗挡用于遮挡所述把手窗,其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于后盖本体。

3、上述显示设备中,将提拉把手设置在中框后侧,中框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保证通过持握提拉把手能够提起显示设备,承受显示设备的整体重量。同时提拉把手被后盖遮罩,不会影响显示设备外观美观性,在后盖的后盖本体上设置有把手窗,窗挡与后盖本体活动连接,所以在有搬运需求时,可以让把手窗外露,从而将手直接从显示设备外部伸入到内部,以握到提拉把手上;在没有搬运需求时,窗挡又可以对把手窗进行遮挡,从而使得后盖呈一个整体,以对显示设备内部的模块进行保护。这种显示设备中设置有提拉把手,方便了对显示设备的搬运工作;同时,提拉把手的设置也兼顾了把手承重以及设备美观的要求,增强了显示设备的品质。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件为转动连接件,包括转轴以及分别连接于转轴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且第一连接端可相对于转轴转动,其与窗挡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端与后盖本体固定连接。

5、上述显示设备中,窗挡与后盖本体通过转动连接件连接,窗挡可以相对于转轴转动,通过让转动连接件的转轴转动,就可以让把手窗在外露与被遮挡这两种状态间切换,极大地提升了搬运人员使用提拉把手的方便程度。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动连接件为弹簧合页,弹簧合页的两个合页中一个为第一连接端,另一个为第二连接端;弹簧合页设置于后盖本体及窗挡朝向中框的一侧。

7、上述显示设备中,转动连接件为弹簧合页,利用弹簧合页可以保证在使用完提拉把手后,无需人工手动复位,窗挡就能自动复位到遮挡把手窗的状态,进一步提升了提拉把手使用的便捷性。同时,利用弹簧合页连接后盖本体与窗挡的情况下,有提拉把手使用需求时,必然需要搬运人员对窗挡施加一个作用力才能使得弹簧合页闭合,也即需要搬运人员对窗挡施加一个作用力才能使得把手窗外露,这就避免了窗挡错误切换至外露把手窗的状态,避免了窗挡的误开启,提升了显示设备后盖的美观性以及后盖对内部模块的保护作用,也增强了显示设备的精致度。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窗挡包括窗挡主体以及从窗挡主体上凸起的连接楔台,连接楔台位于窗挡主体朝向中框的一侧,其凸起高度随着与转轴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转动连接件的第一连接端通过螺钉固定在连接楔台上,螺钉穿过第一连接端的连接孔后旋入连接楔台上的螺孔中。

9、上述显示设备中,窗挡朝向中框的一侧上设置有连接楔台,在连接楔台上设置有螺孔,利用该螺孔与螺钉的配合可以实现弹簧合页中第一连接端与窗挡的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楔台凸起,这样可以解决因为窗挡过薄而无法设置可靠螺孔的问题,确保设置在窗挡上的螺孔有足够的螺纹与螺钉实现锁紧配合,提升了窗挡与弹簧合页连接的可靠性。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窗挡遮挡把手窗,窗挡所在的平面与后盖本体所在的平面重合,且弹簧合页呈不完全张开状态。

11、上述显示设备中,在窗挡遮挡把手窗的状态下,窗挡所在的平面与后盖本体所在的平面重合,这样可以保证没有提拉把手使用需求情况下后盖的整体性,增强了后盖对显示设备内部模块的保护作用。同时,当把手窗被窗挡遮挡时,弹簧合页呈不完全张开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无需太大的作用力就可以使之关闭,可以减小工程人员顶开窗挡是所需要施加的力。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楔台上的螺孔为盲孔。

13、上述显示设备中,设置在连接楔台上的螺孔为盲孔,螺孔不会穿透窗挡到达后盖外侧,这样可以避免从显示设备表面观察到用于连接弹簧合页的螺钉与螺孔,提升了后盖的美观性。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提拉把手与转轴均平行于后盖的底边。

15、上述显示设备中,提拉把手与转轴均平行于后盖的底边,这便于搬运人员以手心朝上的姿势将四指伸入后盖内侧,并顺利握到提拉把手,实现对显示设备的提起操作。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提拉把手位于中框后侧的上部。

17、上述显示设备中,提拉把手位于中框后侧的上部,所以当搬运人员在提起显示设备时,显示设备能够尽量保持正直的姿态,避免因为处于倾斜状态而导致通过磁吸等方式安装在中框上的模块脱落的问题,提升了显示设备在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轴位于把手窗的下侧边上。

19、上述显示设备中,因为转轴位于把手窗的下侧边上,因此当搬运人员的手指顶开窗挡以后,搬运人员手部去持握提拉把手的方向与窗挡的旋转方向不同,二者不会相互干涉,也即当搬运人员的四指伸入后盖内侧后,其对提拉把手的持握动作不会受到窗挡的干扰,方便了搬运人员对显示设备的提拉操作。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后盖上设置有第三磁吸件,中框的后侧设置有第四磁吸件,第三磁吸件与第四磁吸件在后盖装配至中框的状态下位置相对,且二者相互吸引。

21、上述显示设备中,后盖通过自身的第三磁吸件与中框上的第四磁吸件相互配合,实现后盖在中框上的固定安装,使得后盖的拆装简单便捷,有利于提升后盖的安装与拆卸效率。而且,因为后盖上有把手窗,因此,当工程人员需要拆卸显示设备的后盖时,可以将手指伸入把手窗中执行取下后盖的操作,避免了因后盖上没有合适的着力点而导致后盖难以取下的问题,提升了后盖拆装操作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安装于所述中框前侧的显示模组、安装于所述中框后侧的后盖;所述中框上朝向所述后盖的一侧设置有提拉把手,所述后盖包括后盖本体与窗挡,所述后盖本体上与所述提拉把手相对处设置有把手窗,所述窗挡用于遮挡所述把手窗,其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后盖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转动连接件,包括转轴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转轴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且所述第一连接端可相对于所述转轴转动,其与所述窗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后盖本体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件为弹簧合页,所述弹簧合页的两个合页中一个为所述第一连接端,另一个为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弹簧合页设置于所述后盖本体及所述窗挡朝向所述中框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挡包括窗挡主体以及从所述窗挡主体上凸起的连接楔台,所述连接楔台位于所述窗挡主体朝向所述中框的一侧,其凸起高度随着与所述转轴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所述转动连接件的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连接楔台上,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端的连接孔后旋入所述连接楔台上的螺孔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窗挡遮挡所述把手窗,所述窗挡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后盖本体所在的平面重合,且所述弹簧合页呈不完全张开状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楔台上的所述螺孔为盲孔。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把手与所述转轴均平行于所述后盖的底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把手位于所述中框后侧的上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把手窗的下侧边上。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上设置有第三磁吸件,所述中框的后侧设置有第四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吸件与所述第四磁吸件在所述后盖装配至所述中框的状态下位置相对,且二者相互吸引。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将提拉把手设置在中框后侧,中框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能够保证通过持握提拉把手提起显示设备时承受显示设备的整体重量。同时提拉把手被后盖遮罩,后盖的后盖本体上设置有把手窗,窗挡与后盖本体活动连接。在有搬运需求时,可以直接通过让打开窗挡,从而将手直接从显示设备外部伸入到内部,以握到提拉把手上;在没有搬运需求时,窗挡又可以对把手窗进行遮挡,从而使得后盖呈一个整体,以对显示设备内部的模块进行保护。该显示设备不仅通过设置提拉把手方便了搬运工作;同时,提拉把手的设置也兼顾了把手承重以及设备美观的要求,增强了显示设备的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肖忠俊,李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聚飞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