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式仿真胸腔穿刺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87789发布日期:2023-09-27 14:05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穿戴式仿真胸腔穿刺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穿戴式仿真胸腔穿刺模型。


背景技术:

1、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气胸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气胸指胸腔内仅含气体,血胸指胸腔内血液积存,血气胸为二者并存。在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为负压,气胸发生时,胸膜腔内积气,肺被压缩而萎缩,影响呼吸功能,通过胸膜腔穿刺,可及早排气,促进肺及早膨胀,解决呼吸困难。

2、而穿刺又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技能,操作不当会伤及体内重要器官,危害生命。对于医护人员来讲,这又是一项必须掌握的技能,如何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就必须反复实践。

3、现有的练习方法往往是用人造模型用于练习,不够逼真的同时还无法观察胸腔内部画面,不便学员在练习的过程中调整入针角度和入针深度,从而无法形成正确的穿刺经验;且在考核过程中考官只能看到穿刺结果而无法了解学员的穿刺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穿戴式仿真胸腔穿刺模型,通过在模型上安装束缚带,使模型能被人绑在身上,使穿刺位置接近正常人体,穿刺感觉接近真实人体;通过在模型内设置白炽灯和摄像头,使得学员在练习过程中观察自己的出针情况,便于增强可视化操作,并且,该模型方便练习人员在穿刺练习过程中调整入针角度和入针深度,并可及时调整手法;同时,在使用该穿刺模型进行考核时,也便于监考者通过摄像头了解学员的穿刺过程。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穿戴式仿真胸腔穿刺模型,包括胸腔模型、包裹在所述胸腔模型外的肋骨模型、覆盖在所述肋骨模型外的模型外壳以及连接在所述模型外壳上的束缚带;所述模型外壳由皮肤层和位于所述皮肤层内的海绵层构成,所述模型外壳设有开口;所述肋骨模型外覆盖有塑料膜;所述胸腔模型内部设有白炽灯和摄像头。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让人穿上模型高度还原实际穿刺场景,且该胸腔穿刺模型的结构设计完全模拟了人体胸腔的真实情况,胸腔模型内的白炽灯和摄像头可使学生和考官观察到模型内的图像,从而方便学员在练习的过程中及时调整穿刺手法以及让考官观察学员穿刺的过程。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束缚带包括肩部束缚带和腹部束缚带。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在穿上模型后使胸腔模型的位置位于人体的真实位置。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海绵层中部设有拉链以及开关所述拉链的扣子。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拉链拉开露出一半,有助于新学员学习胸腔内部构造。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子设置于所述海绵层靠近塑料膜的一面。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拉链从内部打开而不影响皮肤层的外观。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摄像头为蓝牙摄像头。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外接摄像头的信号线从而影响美观。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的该胸腔穿刺模型严格按照人体胸腔的实际构造进行模拟,且模型可穿戴,使场景更真实,学员完成训练上岗后面对真人进行穿刺更加得心应手;

14、2.本实用新型中,在模型内设有白炽灯照明和摄像头拍摄,既能够使学员在训练时调整自己的手法,更快的掌握正确的入针角度和深度,还能让考官在考核时观察学员的穿刺过程,而不是只能看到结果;

15、3.本实用新型中,模型外壳可从中间拉开露出肋骨模型和胸腔模型,有助于让新学员快速掌握胸腔的内部构造。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穿戴式仿真胸腔穿刺模型,其特征是:包括胸腔模型(1)、包裹在所述胸腔模型(1)外的肋骨模型(2)、覆盖在所述肋骨模型(2)外的模型外壳(12)以及连接在所述模型外壳(12)上的束缚带;所述模型外壳(12)由皮肤层(4)和位于所述皮肤层(4)内的海绵层(5)构成,所述模型外壳(12)设有开口(3);所述肋骨模型(2)外覆盖有塑料膜(6);所述胸腔模型(1)内部设有白炽灯(7)和摄像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仿真胸腔穿刺模型,其特征是:所述束缚带包括肩部束缚带(9)和腹部束缚带(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仿真胸腔穿刺模型,其特征是:所述海绵层(5)中部设有拉链(10)以及开关所述拉链(10)的扣子(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仿真胸腔穿刺模型,其特征是:所述扣子(11)设置于所述海绵层(5)靠近塑料膜(6)的一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仿真胸腔穿刺模型,其特征是:所述摄像头(8)为蓝牙摄像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仿真胸腔穿刺模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胸腔模型、包裹在所述胸腔模型外的肋骨模型、覆盖在所述肋骨模型外的模型外壳以及连接在所述模型外壳上的束缚带;所述模型外壳由皮肤层和位于所述皮肤层内的海绵层构成,所述模型外壳设有开口;所述肋骨模型外覆盖有塑料膜;所述胸腔模型内部设有白炽灯和摄像头。本技术高度还原了人体胸腔结构,可穿戴在人体上使得模拟场景更加逼真,并增强了该仿真胸腔穿刺模型的胸腔内部可视化,使得学员在练习过程中观察自己的出针情况,便于增强可视化操作;同时,在使用该穿刺模型进行考核时,也便于监考者通过摄像头了解学员的穿刺过程。

技术研发人员:杨博,陈力,林映雪,王莉荔,冯聪,张博,陈瑞骥,刘云泽,刘阳,孙彩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101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